70℃:如果有人想邊泡溫泉邊煮茶葉蛋來吃,這個水溫剛剛好。 80℃:對於愛吃水餃或是吃湯圓的人而言,這種水溫正好可以滿足你的需求。 90℃:這個水溫正好可以滿足一邊泡溫泉一邊吃火鍋的娛樂享受,當然有人想順便吃關東煮,也是不錯的點子。 100℃:因為青江菜沒有超過100℃的水溫會燙不熟,因此如果有人想邊洗邊川燙青江菜來吃,最好別泡水溫低於100℃以下的溫泉。 [編輯本段]類型與療效 溫泉是一種自然療法大部份的化學物質會沉澱在皮膚上,改變皮膚酸鹼度,故具有吸收、沉澱及清除的作用,其化學物質可刺激自律神經,內分泌及免疫系統。雖然溫泉對身體健康有益處,有人說可治療皮膚病、心髒病…,可消除疲勞,但仍要注意它非治百病,也要小心其危險性,提醒您酒足飯飽,不可立即入水。溫泉依不同的泉質有不同的療效就整體而言提供以下幾項參考內容: 泉質療效 酸性碳酸鹽泉火成巖溫泉形成灰色泥巴,泉泥敷臉可美白肌膚 酸性硫酸鹽氯化物泉對皮膚病具有療效 酸性硫磺泉皮膚病、風濕、婦女病及腳氣 酸性硫酸巖泉慢性皮膚病 鹼性碳酸氫泉神經痛、皮膚病、關節炎 弱酸性單純泉風濕症及皮膚病 弱鹼性碳酸鹽泉皮膚病、風濕、關節炎 弱鹹性碳酸泉神經痛、皮膚病、關節炎、無色無味可飲 弱鹼性硫磺泉神經痛、貧血症、慢性中毒症具有改善作用 硫酸鹽泉火山地熱溫泉,硫磺味濃,治療皮膚病 硫酸鹽氯化物泉關節炎、筋肉酸痛、神經痛、痛風 硫磺碳酸泉慢性疾病如神經痛、皮膚病、關節炎 碳酸氫鹽泉神經痛、皮膚病、關節炎、香港腳 碳酸硫磺泉神經痛、貧血症 低溫中性碳酸氫鹽溫泉慢性皮膚病 中性碳酸溫泉皮膚病、風濕、婦女病及腳氣 氯化物泉水質滑膩,可治皮膚病,風濕痛,神經痛 [編輯本段]泡溫泉常識 泡溫泉好處多 有資料表明,溫泉熱浴不僅可使肌肉、關節松弛,消除疲勞;還可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加速人體新陳代謝。 此外,大多數溫泉中都含有豐富的化學物質,對人體有一定的幫助。比如,溫泉中的碳酸鈣對改善體質、恢復體力有相當的作用;而溫泉所含豐富的鈣、鉀、氡等成分對調整心腦血管疾病,治療糖尿病、痛風、神經痛、關節炎等均有一定效果;而硫磺泉則可軟化角質,含鈉元素的碳酸水有漂白軟化肌膚的效果。 泡溫泉貴在長期堅持 據南溫泉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僅靠節假日憑興趣泡一兩次溫泉達到養生或美容的目的是不現實的,一定要長期堅持才能有效果。 泡溫泉非人人適用 盡管泡溫泉對健康有種種好處,但不是人人都適用。 專家提醒說,有高血壓、心髒病患者,在規則服藥的前提下,可以泡溫泉,但每一次最好不超過20分鐘,起身時應謹慎緩慢,以防因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導致頭昏眼花而跌倒。溫泉所含的硫磺及其他酸鹼物質可以消炎殺菌,對一般感染性或寄生性皮膚病很有療效,但有時也會刺激皮膚使傷口惡化,甚至導致“溫泉性皮膚病”,因此對於部分皮膚病患者,不宜泡溫泉。對於患有濕疹、異位性皮膚炎等的人來說,泡在熱水中過久,由於加速皮膚水分的蒸發,破壞皮膚保護層,也容易導致症狀的加重。 泡溫泉看似簡單,但也並非人人都懂得怎樣科學地泡。慈母山溫泉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泡溫泉時,應該盡量合上雙眼,以冥想的心情,緩緩地深呼吸數次,才能真正達到釋放身心壓力。而且,泡溫泉不要從水溫太燙的池開始,要從水溫較溫和的池水開始浸泡;不要在燙身的池水中每次浸泡時間超過10分鐘,要及時讓身體上胸露出水面或離水歇息;不要在過胸的水位每次浸泡時間超過10分鐘,要與較溫和的池水及時交替浸泡或身體及時露出水面歇息後再浸泡。溫泉溫度高,浸泡後會有出汗、口干、胸悶等不適感,這是血液循環過快的正常反應。此時調換涼水浸泡或上水靜養稍許,並多喝水即可舒緩。 此外,專家提醒,患有心髒病、高血壓者應約伴一同浸泡,如有不適應立即上水靜養;饑餓時不可浸泡,因空腹易致疲勞,須飯後小睡或稍休息再行浸泡;酒後須熟睡養息後才能浸泡,否則沐浴刺激血行,致使體力消耗殆盡,恐生意外;長途跋涉疲勞過度,不可驟然入溫泉,須稍做休息,待體力恢復後再行浸泡;泡溫泉後,人體水分迅速蒸發,要記得及時喝水補充。 泡溫泉注意事項 1、一定要記得把身上的金屬飾品摘下來,不然你會很難過地發現自己心愛的首飾已經被硫化成黑色的了。 2、避免空腹、飯後、酒後泡溫泉,泡溫泉與吃飯時間至少應間隔一小時。 3、選擇適應自身的高、中、低溫度的溫泉池,一般從低溫到高溫,每次15—20分鐘即可。 4、溫泉不宜長時間浸泡,否則會有胸悶、口渴、頭暈等現象。在泉水中感覺口干、胸悶時,就得上池邊歇歇,或喝點飲料補充水分。 5、皮膚干燥者浸泡溫泉之後最好立刻抹上滋潤乳液,以免肌膚水分大量流失引起不適。 6、過燙過酸的溫泉不要泡,溫度在30~45℃比較適宜。 7、最好不要獨自一人泡,以免發生意外。 8、泡完溫泉後不必再用清水沖洗,但是強酸性溫泉和硫化氫溫泉刺激性較大,最好還是再沖洗一下,以防有副作用,皮膚容易過敏的人更要注意了。 9、根據水質劃分,溫泉一般分為中性碳酸泉、鹼性碳酸氫鈉泉、鹽泉和硫磺泉四種。溫泉的水質不同,則對不同的病症具有不同的療效。如各種成分都有的單純泉,對於神經痛、風濕、皮膚病等有療養作用;含有二氧化碳的碳酸泉,則對治療高血壓、心髒病有好處。所以泡溫泉以前,最好先了解溫泉的種類,並根據自身條件進行選擇,才能真正達到泡溫泉的預期目的,並可避免給身體帶來傷害。 不宜泡溫泉的人群 1、皮膚過敏者不宜泡溫泉。 2、孕婦及手術過後者不宜泡溫泉。 3、糖尿病患者不宜長時間泡洗熱水澡、蒸桑拿浴和泡溫泉,因為水溫過高可讓患者注射的胰島素吸收加快,而且長時間身體過熱使機體能量消耗增加,心髒負擔加重,很容易出現意外。建議糖尿病患者在洗澡時時間不能超過20分鐘,水溫不要超過40℃,以免出現意外。 4、容易失眠的人,不要長時間浸泡。 5、凡有心髒病、高血壓或身體不適者,不宜泡溫泉,除非經醫生允許。 泡溫泉的步驟 第一步,探試池溫。先用手或腳探測泉水溫度是否合適,千萬不要一下子
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