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族的人不吃豬肉 民族信仰
族是一個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在生活上是一個注重衛生,講究營養,並有一定飲食禁忌的民族,最主要的禁忌源於伊斯蘭教的經典《古蘭徑》的規定,禁食的對象為;自死物(包括因打、摔、觸、勒等原因而自死的動物)、血液、豬肉和非誦真主之名而宰殺的動物以及酒。回族禁吃這些東西是出於“重視人的性靈純潔和身體安全”,是實行衛生問題和衛性修養所采取的措施,一不是神秘,二不是迷信,完全是對飲食文明的選擇而已。動物不宰自死,其死因或因疾病,或為衰老,或為中毒;血液乃動物所需各種養分的輸送渠道,其中往往含有有害物質;豬形態丑陋,不擇飲食,性情懶惰。此三類列為不潔,故不可吃。而禁食“非誦真主之名而宰殺”的動物,是為了從信仰和思想上區別於崇拜偶象的多神教徒,禁止食用湧偶象之名而宰殺的動物。至於酒,在初期僅限制用量,以不醉為限,後因有人酒醉出現贻誤正事、影 響團結的行為,遂宣布為禁物。 回族的主要飲食禁忌,根源於《古蘭經》的規定,而不吃自死物和豬肉,還有更為深遠的民族和宗教根源。因該民族所信仰的伊斯蘭教由居住在西亞一帶的閃米特族的支系阿拉伯人所創立,而阿拉伯半島氣候炎熱,且多為沙漠,不利於豬的生長和發 展;豬的傳染病很多,閃米特族人自古以來,視死動物和豬為穢物,不可食,不可摸,不可用之祭神。有些不友善的人認為回族不吃豬肉是為拜豬,那完全是無知和誤解。其實諸如猶太教、基督教也有過禁食死物和豬肉的戒律。 回族對飲食的禁忌因出自伊斯蘭教的經典,所以是每個回民(穆斯林)必須遵守的,年深日久,代代相遵,就逐漸演變為回族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組成部分,成為該民族的生活習慣,我國信仰伊斯蘭教的回、維吾爾、哈薩克、東鄉、塔塔爾、烏茲別克、克爾克孜、撒拉、塔吉克和保安等10個少數民族都遵守這一習慣,因而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的個別成員雖然放棄了宗教信仰,但仍然很難改變他們從祖輩上繼承下來的這一生活規范。現在伊斯蘭教的飲食規范已成為全世界12億多穆斯林的共同生活習慣,具有民族性和國際性。回族所用的“清真食品”的特點就在於無豬油、豬肉、自死動物肉。 歷史上反動統治階級在處理民族宗教糾紛時,往往強迫回族人吃豬肉,甚至唆使一些人將豬頭或豬肉掛在回族人的家門或清真寺的門上,以示侮辱,個別低級、反動文人編造種種侮罵回族人的讕言,侮辱回族人的人格,更增加了他們對豬的強烈反感,於是不吃豬肉又具有反抗民族歧視、民族同化的意義。此一習慣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又成為我國某些信仰伊斯蘭教民族的共同心理狀態。根據我國憲法和黨的一貫政策,這一習慣受到尊重,受到法律的保護。回族散居全國各地,人口所占比例甚微,在與以豬為主要肉食的漢族或其它民族雜居時,容易在生活問題上不為人們所理解,從而產生誤解和矛盾,因此讓社會上更多的人了解回族不吃豬肉的原因,對消除民族之間的誤解,增進相互理解與尊重,對發展我國同各阿拉伯國家的友好合作關系是十分重要的。總之,各民族生活習慣的差異,並不影響各民族在我國經濟建設及各項事業利益上的一致,我們應該正確地,實事求是地,不帶任何偏見地看待回族的禁忌習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