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普洱茶葉能一致浸泡在茶中嗎正文

普洱茶葉能一致浸泡在茶中嗎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普洱茶葉能一致浸泡在茶中嗎
 
您好
、看其外形
普洱茶外形色澤褐紅(俗稱豬肝色),條索肥嫩、緊結(因采用大葉種作原料)、內質湯色紅濃(或深紅)有陳香(或甜香、槟榔香、桂圓香)、滋味醇厚、回甘是普洱茶的基本品質特征。除此之外,不同級別的普洱茶還有各自的特點。級別的劃分是以嫩度為基礎,嫩度越高的級別也越高。衡量嫩度的高低主要看三點:一是看芽頭的多少。芽頭多、毫顯、嫩度高;二是看條索(葉片緊卷的程度)緊結、重實的程度,緊結、重實的嫩度好;三是色澤光潤的程度。色澤光滑、潤澤的嫩度好、色澤干枯的嫩度差。如高檔普洱散茶外形金毫顯露,色澤褐紅(或深棕)潤澤、勻整一致、條索緊細、重實。
普洱緊壓茶(磚、餅、沱)除以上特征外,外形主要有如下要求:形狀勻整端正;菱角整齊,不缺邊少角;模紋清晰;灑面均勻,包心不外露;厚薄一致,松緊適度;色澤以黑褐、棕褐、褐紅色為正常。
二、看其湯色
普洱茶湯色要求紅濃明亮。如湯色紅濃剔透是高品質普洱茶的湯色;深紅色為正常;黃、橙色過淺或深暗發黑為不正常。湯色混濁不清屬品質劣變。
三、聞其香氣
聞普洱茶的香氣,主要是看香氣的純度。特別要區別霉味與陳香味。有人說陳香味就是霉味,這是錯誤的。霉味是一種變質的味道,使人不愉快,不能接受的一種氣息。而陳香味是普洱茶在後發酵過程中,多種化學成分在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下,形成了一些新的物質,這些新的物質所產生的一種綜合的香氣。有的似桂圓香,有的似槟榔香等等,是一種令人感到舒服的氣味。如同烏龍茶中的鐵觀音有“音韻”,武夷巖茶有“巖韻”一樣,普洱茶所具有的是陳韻。這是普洱茶香氣的最高境界,普洱茶純正的香氣是具有陳香味和以上所說的槟榔香、桂圓香、甜香等。如有霉味、酸味等為不正常。
四、品其滋味
喝普洱茶主要是嘗滋味的醇厚、爽滑、回甘。醇厚是指滋味清爽帶甜味,鮮味不足,刺激性不強。爽滑指爽口,“滑”與“澀”相反,口腔有很舒服的感覺。爽滑是高品質普洱茶的滋味。回甘是指茶湯濃而刺激性不強,茶湯入口有明顯的回甜味。
五、觀其葉底
觀葉底主要是看沖泡後的茶渣的嫩度、色澤、勻度。嫩度好的葉底含芽(帶毫)的量多,葉質柔軟、肥嫩、有彈性。嫩度差的葉底沒有芽毫,葉張較粗大、葉底硬、無彈性。色澤:褐紅、均勻一致的好,色澤花雜不均,或發黑、碳化、或腐爛如泥、葉張不展開(泡不開)都屬品質不好。
如何沖泡普洱茶
一、擇茶
挑選您所要品茗的普洱茶品,用茶刀撬取一定量的茶(一般來說5-8克即可)。
二、備具
根據所選擇的茶品,如果是普洱生茶,建議用瓷蓋碗沖泡,瓷蓋碗不吸味,可泡出普洱生茶真實原味。如果是普洱熟茶,建議用紫砂壺沖泡,因為紫砂壺內部有氣孔,使其具有良好的透氣性能,泡茶不走味,能較好的保持普洱茶的香氣和陳味。
三、擇水
沖泡普洱茶最好選用純淨水或山泉水,如果沒有以上水種,幾符合國家規定飲用水指標的也可使用。茶水比例一般為1:50即1克茶葉用50毫升水。在生活或工作中沖泡普洱茶,茶水比例如何把握,因人而異;老年人、婦女、兒童飲茶不宜過濃,應是茶少水多;遇嗜茶者,應茶多水少,此不一而足,彼此靈活掌握。
四、洗茶
普洱茶沖洗我們強調“高溫洗茶”(1-2次),將您所要品茗普洱茶品放入瓷蓋碗或者紫砂壺中,再將您燒沸的水沖入瓷蓋碗或者紫砂壺,洗茶一般來說2-5秒左右即可,將碗中水或壺中水倒入公道杯和你的品茗杯,一來暖杯,二來涮杯。最後將水棄之,請勿飲用。
五、沖泡
普洱茶沖泡最講究“嫩葉溫泡、老葉熱泡”的沖泡原則。幼稚的芽葉,表皮細胞角質層、蠟質層都比較薄,容易遭至破壞而使用細胞破裂,細胞液溢出,浸泡葉營養物質分解、轉化快,因此,浸泡幼稚的普洱茶,水溫應適當低些,水溫一般掌握在80-85攝氏度為好(開水落滾時);相反粗老原料加工的普洱茶,表皮細胞角質層、蠟質層都比較厚實,細胞壁不易破裂,細胞液溢出少,浸泡葉營養物質分解、轉化慢,宜高溫沖沏,水溫控制在90-100攝氏度為宜。普洱茶頭道水時間10-20秒左右即可飲用,往後的沖泡時間隨著沖泡次數增加而延長。但也可根據個人喜好來把握時間。
存儲器皿
存儲普洱茶首先強調的是無異味、無污染。就質地而言,我們建議選擇以下存放器皿:土器、瓦器、木器、竹器、石器、陶器、瓷器(非搪瓷)、紫砂、紙質器皿。選擇普洱茶存放器皿時,應注意器皿的透氣性,透氣較好的器皿較為理想,陳化速度快,反之,密度大、質地堅硬的器皿,透氣性差,不利於普洱茶的陳化。
通風透光(自然光,請勿陽光直射)、遠離家庭油煙及異味、保持適當溫度(20-25度)、保持適當的濕度(8%-10%)、即可長期存儲。
 

求含豐富的維生素c的水果。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