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規的產品是無害的,但是,有不法商家生產的不按照標准,就不能保證了 pvc到底是什麼材質?是否真會致癌?國家塑料制品監督檢驗中心主任翁雲宣表示,目前市面上的保鮮模材質一般分為pe和pvc兩種。pvc是一種硬塑料,要將它拉成透明柔軟的保鮮膜,必須要加入大量的增塑劑。pvc保鮮膜用的增塑劑主要成分是乙基己基胺(deha),它是一種添加在合成樹脂材料中可增加產品柔韌性及彈性的物質,在pvc保鮮膜中的含量約為40%~50%。這種物質容易釋出,隨著食物帶入人體,有致癌的危險,特別是造成內分泌、荷爾蒙的紊亂,對人體造成比較大的危害。但也有國家塑料制品監督檢驗中心的工作人員表示,pvc保鮮膜到底致不致癌,現在還不好說。 選購安全的保鮮膜一般有三種方法,即“一看二摸三燒”。
“看”:有沒有產品說明,如果打著pe保鮮膜或者聚乙烯保鮮膜,就可以放心地使用。
“摸”:pvc保鮮膜透明度和黏性較好,用手揉搓以後不好展開,容易粘在手上。
“燒”:pe保鮮膜用火點燃後,火焰呈黃色,離開火源也不會熄滅,有滴油現象,並且沒有刺鼻的異味。 有關專家表示,不論是pvc還是pe保鮮膜,消費者依靠肉眼和觸感是無法把它們分辨開來的。消費者只能依靠保鮮膜包裝上關於材質的標注來判斷。
有關pvc保鮮膜可能致癌的說法,可能是因為它受到高溫時會釋放出氯氣,對食物造成污染,對人體造成損害。有消費者喜歡連帶保鮮膜一起把食物高溫加熱,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在微波爐中與食品一起被加熱時,聚氯乙烯產品中所含的增塑劑(deha)有可能滲透出來,deha食用後會干擾人體內分泌,擾亂人體的荷爾蒙,還可引起婦女乳癌、新生兒先天缺陷、精神疾病等。消費者可以一回家就將食物從包裝袋中取出,將食物表層削下來丟棄;食物裝在陶瓷碗內,如果上面覆蓋塑料制品,注意不要碰到食物,尤其是用微波爐烹調或加熱時,絕對不能讓食物碰到任何塑料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