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天津市李七莊育水佳苑是國有產權嗎正文

天津市李七莊育水佳苑是國有產權嗎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天津市李七莊育水佳苑是國有產權嗎
 
20座天津天主教教堂概況1.望海樓教堂,別名聖母得勝堂、河樓天主堂,建於1869年,位於舊三岔河口(今河北區獅子林大街124號),以其原址望海樓而得名,是天津市內修建的第一座天主教堂,創辦人辦法國傳教士衛儒梅。1870年6月望海樓教堂在“天津教案”被焚毀。1897年重新修復開堂。1900年6月15日夜,義和團再次焚毀望海樓教堂。1904年再次重建望海樓教堂。1912年,羅馬教廷頒發诏書成立天津教區,望海樓教堂成為最早的主教府所在地。歷任本堂神父為衛儒梅、謝福音、包士傑、雷鳴遠,謝文斌。2.紫竹林教堂,別名聖路易堂,建於1872年,位於和平區營口道東段,創辦人為北京天主教總堂樊國樑、德明遠。教堂占地面積6.8畝,建築面積779平方米。造型屬於意大利文藝復興晚期建築式樣。其吸收了古希臘、古羅馬的柱式、檐口、山花和各種雕刻等積極因素,建築風格和諧開朗,布局條理次序,不僅雄偉有力,而且活潑輕松,給人以親切悅目之感。3.錦衣衛橋教堂,建於1874年,地址在河北區錦衣衛橋大街蘇家胡同,創辦人為蘇連起、劉雲清。該地一帶教徒比較集中,原來都到望海樓教堂參加宗教活動。後因望海樓教堂在天津教案中被焚毀,而新建的紫竹林教堂又相距遙遠,於是由教徒獻地1.76畝,捐資白銀2000兩,建成中式平方12間,其中9間作為教堂。每逢星期日和重要宗教節日,紫竹林教堂派遣神父前來主持宗教活動,1946年正式進駐神父。4.邊家村教堂。別名聖母無染原罪堂,建於1900年,地點在西青區邊家村,創辦人劉司铎(法國)。該堂占地1.888畝,建成中式平房18間,設堂傳教。靜海縣管鋪頭教堂的神父定期到這裡主持宗教活動,1947年天津教區向這裡派駐神父。5.仁慈莊教堂(今東麗區向陽村教堂),仁慈莊是天主教會創建的教徒聚居村。1906年,望海樓教堂本堂神父雷鳴遠在津東排地購置荒地10頃,建土房40間,從薊縣、寶坻、交河以至山東無棣等地召來貧困教徒到此地落戶,形成村落,名為“仁慈莊”。1918年,由教會出資,教徒出工,建成一座規模不大的教堂。1934年由天津教區撥款,在原教堂的南部另建成一座新堂,建築面積881平方米,可以容納200多人。解放前相繼有7名中外籍神父在這裡任本堂神父。6.鹹水沽教堂。1907年由望海樓教堂在此建立分堂,地址在津南區鹹水沽。該堂占地面積約4畝,建築面積600余平方米。1917年天津教區派遣駐堂神父,該堂遂成為津南一帶的重要堂口,並在小站鎮、北閘口和高莊子建立分堂。解放前先後有5名中外籍神父任本堂神父。7.賀家口教堂。建於1915年,坐落在河西區小劉莊經堂後街。義和團運動後,天主教傳至此處,當地教徒要求在此設書房,供要求入教之人學習經文教理之用。1907年春,教會購置土地0.578畝,帶土房6間,教徒增至百余人,天津教區遂出資拆去土房,建平房7間,其中4間充做教堂。1940年派石道宏任該堂本堂神父。8.紀家莊教堂。1912年由望海樓教堂在村中購置土地8畝,蓋平方15間,在此設分堂及小學。1946年,天津教區向這裡派遣住堂神父。1948年解放戰爭中,教堂及學校遭國民黨軍隊破壞。1950年修復。9.北堂教堂。建於1913年,其轄區除塘沽、新河、中心橋等村外,還包括今東麗區的軍糧城、赤土等,1947年本堂神父撤離,該教堂也停止活動。10.西開教堂。全稱西開天主教總堂,地址在和平區西寧道,1914年主教府(神父樓)建成,該堂於1916年建成,創辦人為北京西什庫天主教代表人杜保祿(法國)。天津教務在1914年前隸屬於北京教區,後天津及附近教務日益發展,1912年設教區於該堂,設立主教1人,直接管理天津教務,首任主教為杜保祿。1920年北京正定教區主教文貴賓任天津教區主教。11.西於莊教堂。建於1914年,地點在紅橋區西於莊大街。西於莊原為天津市西北隅的貧民區。義和團運動後,望海樓教堂的本堂神父包士傑(法國人)、雷鳴遠(比利時人)在該村傳教。12.新開路教堂。隨著河東地區教徒的增多,天津教區在1922年和1936年先後在英和裡和復興莊設公所,每逢星期日由西開或望海樓教堂派神父為當地教徒主持宗教活動。1944年,天津教區在新開路購置土地3.3畝,將原有的磚瓦平方改建為新堂即該堂,並派駐本堂神父,英和裡及復興莊公所隨之取消。13.聖心堂。建於1926年,由意大利外方傳教會建造。地點在聖心醫院(又稱意國醫院)內,供該院修女舉行宗教活動,並對附近教徒開放,教堂神父則由巴爾瑪外方傳教會派遣。14.富辛莊教堂。又稱西南角教堂,坐落在南開區富辛莊大街。1929年由天主教西開總堂購置此處土地3.207畝,建教堂及神父樓。教堂坐東面西,長30米,寬10米,建築面積326.72平方米,磚木結構,塵券門窗,堂內以兩排共12根立柱支撐屋頂。1991年在南大道東頭重建,教堂及神父樓與原面積相等。教堂內部設計改為大廳式,以增加堂內容量。15.河堤街教堂。河北區河堤街與小劉莊僅一河之隔,當地教徒嫌過河到小劉莊教堂參加宗教活動不便,要求在河堤街設公所。天津教區於1942年在此購得土草浮房4間充作公所。1942年,原在宜興埠教堂暫住的何德民神父,因宜興埠教堂被國民黨“火燒宜興埠”時遭到破壞,遂遷至河堤街,將公所改為教堂。16.小劉莊教堂。坐落在河北區小劉莊李家胡同內。1943年天津教區購得此處土地4.07畝。1946年建小學。1948年建教堂及神父住房。17.河北路教堂。河北路82號原為天主教文化協進會之會址,距西開教堂很近,實無在此設堂之要。1948年文貴賓將一批年輕的荷蘭神父調入天津教區後一時無處安置,遂向天主教文化協進會租得該處房屋8間設立堂口,先後派荷蘭神父柏恩、雷警世等任本堂神父。18.三德裡教堂。位於河西區謙德莊三德裡。1948年9月,天津教區出資法幣200萬元購得崇德學校平房6間設立分堂,由中國神父張本笃任本堂神父。天津教區主教文貴賓為安置新調入天津教區的荷蘭神父,於1949年強行命令張本笃將本堂神父之職務讓給荷蘭神父寧守道。1951年寧守道離境後,由李守謙接任本堂神父。19.大王莊教堂。位於河東區八緯路元順裡。此處距新開路教堂較近,教徒人數並不多。文貴賓為安置年輕的荷蘭神父,於1950年5月在此處租大小房屋9間設立堂口,由荷蘭神父董建國任本堂神父。20.小白樓教堂。別名法蒂瑪聖母堂,文貴賓為安置年輕的荷蘭神父,於1950年8月在小白樓開辟新堂口,將小白樓蚌埠道浙江胡同的8間樓房(產權屬天津教區)稍加拆改裝修,改為教堂,先後由荷蘭神父高德貴、滿濟世任本堂神父。1952年荷蘭神父離境,由張濟中接任本堂神父。是年秋,張濟眾以該堂地處居民樓內,影響居民生活為由,將之遷往解放南路56號。1955年,因本市的猶太人大多返國,猶太公會將上海道與鄭州道轉角處的猶太會堂出售,經市政府從中洽,轉售與天津教區,於同年8月底將小白樓教堂遷此,稱上海道教堂或小營門教堂。其外觀除在頂部安裝了一個十字架之外仍保持了猶太會堂的建築風格。該教堂建於1940年,建築面積930.90平方米,可容納400余人活動。
 

我今年17歲 可以買房子嗎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