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錢包上有一朵花的是什麼牌子正文

錢包上有一朵花的是什麼牌子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錢包上有一朵花的是什麼牌子
 
夢特嬌
 
荷包,是中國傳統服飾中,人們所隨身佩帶的一種裝零星物品的小包。荷包的造型有圓形、橢圓形、方形、長方形,也有桃形、如意形、石榴形等;荷包的圖案有繁有簡,花卉、鳥、獸、草蟲、山水、人物以及吉祥語、詩詞文字都有,裝飾意味很濃。

荷包的前身叫“荷囊”。荷者,負荷;囊者,袋也。所謂“荷囊”,即用來盛放零星細物的小袋。因古人衣服沒有口袋,一些必須隨身攜帶的物品(如毛巾、印章及錢幣等),只能貯放在這種袋裡。最早的荷囊,在使用時既可手提,又可肩背,所以也稱“持囊”或稱“挈囊”。以後漸漸覺得手提肩背有所不便,才將它掛在腰際,並形成一種習俗,俗謂“旁囊”。制作荷囊的材料,一般多用皮革,故又有“囊”之稱。如新疆鄯善蘇巴什古墓出土的一件,以羊皮為之,呈長方形,長6.7厘米,寬3.7厘米,在口部有一拴系的皮帶,以備掛佩。現存最早的囊實物,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遺物。

漢代以後沿襲其俗,《北堂書鈔》卷一三六引《曹瞞傳》:“(曹)操性佻易,自佩小囊,以盛毛巾細物。”《晉書·鄧攸傳》也記載:鄧攸夢行水邊,見一女子,猛獸自後斷其囊。由此可見,魏晉時期不論男女,身邊都佩有囊。在囊上飾有獸頭紋樣,也稱“獸頭囊”。這種飾有獸頭紋樣的囊形象,在山東沂南一漢墓畫像石上還可以看到:中室北壁的東段,畫分上下兩格,皆刻人物故事。下格中的兩人皆戴著布紋的帽子,用帶結於頭後,衣袖皆卷起,腰束帶。其中左邊一人加束革帶,從右腰革帶垂下一虎頭紋佩囊,佩囊比較大,做工也精致,還繡有花邊。中室北壁西段的上格亦畫有相同的一荷包,不同的是人物佩帶的方向不一樣,是從左腰革帶垂下一虎頭紋佩囊。

至南北朝時,佩囊制度正式確立,人們所佩的囊,並非全用皮制,也有用絲織物做成的,但仍然沿用囊的名稱。《隋書·禮儀志六》:“(北朝)囊,二品以上金縷,三品金銀縷,四品銀縷,五品、六品彩縷,七、八、九品彩縷,獸爪。官無印绶者,並不合佩囊及爪。”至隋代則專施於良娣以下命婦,以別嫔妃的獸頭囊。《隋書·禮儀志七》:“良娣,鞠衣之服,銀印鈕,文如其職。佩采玉,青绶,八十首,長一丈六尺,獸爪囊。余同世婦。保林、八子,展衣之服,銅印環鈕,文如其職。佩水蒼玉,艾绶……獸爪囊。”獸爪囊,囊之一種,簡稱“獸爪”或“爪”,是織有獸爪紋樣的小型佩囊,北朝官吏常佩於腰際以盛印绶。

唐代放官印、魚符(龜符)的佩袋與裝細物的佩囊分開使用,據《朝野佥載》記載:“上元年中,令九品以上佩刀砺等袋,彩為魚形,結帛作之,取魚之象,強之兆也。”刀砺袋,魚形袋,新、舊《唐書》稱之為“魚袋”、“蹀躞七事”。“七事”即佩刀、刀子、砺石、契真、哕厥、針筒、火石袋等物。蹀躞七事應是後來的“七事荷包”(《歧路燈》第七十八回)的前稱。唐代婦女尤其喜歡佩帶荷包。荷包大多為圓形,上有不同的紋樣。佩掛囊的婦女形象,大多身穿胡服,腰束革帶,打扮成西域婦女的形象,但腰部一般都有佩掛的荷囊,如西安南裡王村韋墓線雕石刻、唐李重潤墓和李賢墓壁畫中的侍女。

唐代許多少數民族都有佩帶荷囊的習俗,如敦煌壁畫中唐第158窟的《各國王子舉哀圖》中,便能清楚地看到有兩個少數民族人物的腰上掛有荷囊,而且所制作的荷囊都很有特色。如第一排中的單腿跪地、正作割鼻狀者,其左腰上掛一心形荷包,看上去就像是一朵雲彩。第二排中雙手用刀插胸者的左腰上掛一花腰形荷包,顏色為白底湖藍色邊。這兩個荷包看上去都非常精致,做工非常考究。唐代畫家閻立本《步辇圖》中的吐蕃使者身上所佩帶的荷囊,也反映了當時的習俗。

據考,唐宋時期作為飾物隨身帶的“魚袋”、“龜袋”還多是盛物的口袋。荷包成為珍貴佩飾物當緣始於唐代。唐封演《封氏聞見記·降誕》:“玄宗開元十七年,丞相張說遂奏以八月五日降誕日為千秋節,百寮有獻承露囊者。”杜牧《過勤政樓》詩:“千秋令節名空在,承露絲囊世已無。”承露囊,即荷包,由眼明囊演變而來(眼明囊之俗:古俗農歷八月初一凌晨,婦女以彩帛之囊盛裝樹木花草上的露水,相傳以此洗眼,能使人一年之內保持目明)。百官獻囊名曰“承露囊”,隱喻為沐浴皇恩。民間仿制為節日禮品相饋贈,用作佩飾,男女常佩於腰間以盛雜物。

新疆克孜爾石窟第189窟壁畫中,有畫於公元6~7世紀的一身龜茲貴族供養人圖像,其腰部束帶,上掛短刀,同時佩帶雞心形荷囊。該圖現存德國柏林。

敦煌五代第409窟東壁《回鹘王禮佛圖》中,回鹘王腰帶上也掛有很多東西,其中所掛的荷包造型別致,像葫蘆型,但上口呈喇叭狀,底部呈圓形,上大下小。顏色為白色,可能是褪色所致。同時期、造型相同的荷包在榆林窟第39窟甬道裡也有,同樣見於回鹘貴族禮佛圖中。

又如吐魯番柏孜克裡克石窟第169窟供養人圖像中,八身回鹘供養人的右側均從腰帶上垂下一荷囊,荷囊的最上端有一珠子。荷囊的樣式和大小都相同,但色彩不一。這幅畫現存德國柏林。

“荷包”這一名稱,出現在宋代以後。《通俗編·服飾》說:“《能改齋漫錄》載劉偉明詩‘西清直寓荷為橐’,歐陽修啟以‘紫荷垂橐’對‘紅藥翻階’,皆讀之為芰荷之荷。今名小夾囊曰荷包,亦得綴袍外以見尊上,或者即因於紫荷?”這是將宋代紫荷疑為荷包。袁枚《隨園隨筆》下有“紫荷非荷包”辨其非。在元雜劇及明清筆記小說中常見有這種提法。所謂荷包,實際上就是以前的荷囊、旁囊及囊。清汪汲《事物原會》記稱:“晉《輿服志》:文武皆有囊綴绶,八座尚書則荷紫,乃負荷之荷,非荷渠也。今謂囊曰荷包本此。”

元代民間也流行佩帶荷囊,如敦煌壁畫元代第332窟甬道的蒙古族供養人畫像,前面二人腰部兩側便垂有荷囊。

清代皇帝在年終多用荷包賞賜給大臣。《嘯亭續錄》就記載:乾嘉時期“歲暮時諸王公大臣皆有賜予;御前大臣皆賜‘歲歲平安’荷包一”。

荷包在明清時,也叫“茄袋”、“順袋”。《金瓶梅》第三回:西門慶“便向茄袋裡取出(銀子)來,約有一兩一塊,遞於王婆子,交備辦酒食”。這是按宋朝人的稱法。《宋史·輿服志》謂金主法物有玉帶及皮茄袋。《歧路燈》第二十四回:“紹聞從順袋掏出一封書子,遞於夏逢若。”

清代荷包有大量實物傳世。通常以絲織物做成,上施彩繡。因制作荷包的質料、造型各不相同,所以名稱也不一樣,有的造型上小下大,中有收腰,形似葫蘆,所以稱之為“葫蘆荷包”。有的被做成雞心形,上大下小,俗稱“雞心荷包”。在一些大、中城市,還有專門生產這種飾件的作坊。如《舊都文物略》記:“荷包巷所賣官樣九件,壓金刺錦,花樣萬千。”據說這種荷包最初是男子用來盛放煙葉的,後來大家覺得十分美觀,乃爭相仿效,不論男女,都喜佩之。北京《竹枝詞》雲:“為盛煙葉淡巴菰,做得荷包各式殊。未識何人傳妙制,家家依樣畫葫蘆。”

除荷包以外,清代男子在腰間還掛有褡裢、扇套、香囊、小刀、眼鏡盒等物品,既有裝飾意義,又有實用價值。婦女佩此者,比較少見,一般多在衣襟處掛上一二件小型飾物,如耳挖、牙剔和小毛鑷子之類。

隨著時代的發展、服飾的改變以及人們文化心理的變化,如今荷包在城市裡已經成了人們的收藏品,只是在鄉村和少數民族地區仍有流行。布依族青年結婚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耍荷包”。荷包文化留給人們的不僅是可供欣賞的民間藝術品,還有豐富且深刻的文化內涵。
在清代,荷包成了滿族人,上至宮廷,下到平民百姓,乃至其他民族一些人們的一種佩飾。宮廷內,有專門縫制荷包的工匠班子,所縫制的精美荷包,供皇帝每年歲暮例行賞賜諸位王公大臣,賜以歲歲平安荷包。清代對荷包的用料也有規定,皇族王孫的荷包用黃色面料,而平民百姓不准用黃色面料。對荷包的佩戴也很講究,男人荷包佩於腰帶的兩側,女人的荷包則要戴在衣大襟或旗袍的第二個紐絆上。如逢每年的端午節,女人們將特制的小荷包戴在發髻。清代詩人沈兆褆在描述吉林市端午節俚俗的詩中就寫道:“艾虎風生燕尾?,彩絲竹帚繡荷包。”還有清代詩人黃兆枚在端午節游吉林時,也曾寫有“纏絲帚子色斑斓,綿緞荷包堆髻間”的詩句。
而官宦和豪紳人家,他們對荷包除了佩戴之外,還將荷包作為一種美化室內的藝術品,一些人用真金真銀線刺繡,荷包所用的材料也很貴重,以展示身份的高貴。清代文學家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曾有多處對荷包的描寫。如在第八回賈母與秦鐘表禮時寫道:賈母又與了一個荷包並一個金魁星,取‘文星和合’之意。”
普通平民百姓,人們不僅喜歡佩戴荷包,還將荷包作為人情往來的互贈禮品。特別是滿族青年男女將荷包作為定情的信物。姑娘將自己親手繡的荷包贈於心上情人,以示定許終身,在東北有這樣一首《繡荷包》民謠,說的是“格格格格屋裡貓,背著額娘繡荷包,繡對螞螂輕點水兒,繡對蝴蝶翅膀搖,繡對紫燕屋檐落,繡對鴛鴦水中漂。一朵花心兒剛繡好,就聽有人窗棂敲。不用敲,知道了,這就給你送荷包。”
以前在東北民間,特別是滿族人,有吸煙的嗜好,起初人們用荷包盛裝旱煙,逐漸地這荷包有了延伸和發展,分為荷包和煙包。由於荷包內充香草,所以又叫香荷包或香包。而煙包又叫煙荷包或煙口袋,此外還有一種裝錢的叫錢包。
在二十世紀60年代以前,東北農村會吸煙的男人幾乎都有一個煙荷包,縫制工藝大體與香荷包相仿,只是做工可粗糙可精細,樣式也比較簡單,有方形、圓形或者長方形幾種,有的還用獸皮縫制,如鹿皮、羊皮或魚皮等。也有用袍子小腿制作的,剔除筋骨和肌肉,保留絨毛,下面是黑色的蹄甲,上端抽口穿上皮繩,繩頭再系一個精美的煙荷包疙瘩,掛在腰帶上,美觀別致。
今天,煙荷包很少見了,而香荷包仍然是人們的一種飾物,雖然個人縫制刺繡的不普遍了,但成批制作作為民間工藝品出售的卻愈來愈多,特別是傳統的端午節或趕廟會等日子,荷包成了商販們攤床上的一檔鮮艷的商品。古老的民間傳統工藝品——荷包,仍然受到人們的青睐。


采訪:瓦房店市博物館研究員趙雲積講述的是當年他參與挖掘遼硯時的情景。
據說,當時侵占著東北的日本一名陸軍上將也對橋頭地區的遼硯發生了興趣,而當時獨領風騷的馬背公主川島芳子很贊賞遼硯的精美,並不惜重金向當時橋頭做硯最好的老房頭求購一方遼硯,可是脾氣倔強的老房頭寧死也不買賬,寧為硯碎而不求全。不倒人的傳說也就在橋頭地區流傳開來。
二十年前,還有一件事可以表明三十年代遼硯的燦爛榮光。1986年8月,遼南瓦房店的一個鄉村的農民一鎬刨出三方寶硯,硯上刻有橋頭、康德七年的字樣,康德年間也就是偽滿時期的20世紀三十年代。當揭開沉睡在泥土裡三十余年的遼硯硯蓋時,盛於硯池中的墨汁依然能濡濕筆尖,這為遼硯不跑墨之說作以真實佐證。而其雕工,不僅是傳統的浮雕,也已出現了縷空雕,並且刀工精細,造型生動活潑。
橋頭鎮那棵白雲缭繞的老樹一直沒倒,在樹下做硯的人也一直未斷手藝。幾方硯台擺於家中,昭示了今天橋頭制硯人真實的生活。
參考資料:
http://www.jltvwt.com/admin/autocreatefile/lxml132005724192918763.asp?typename=%d2%d5%ca%f5

 

請問寧波哪裡有賣“30-50升冷熱保溫箱”?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