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電產業競爭將逐漸由要素驅動升級為創新驅動,新一輪產業升級將推動品牌競爭格局的洗牌與重組。
從近期的****經濟工作會議不難看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等,將成為中國制造產業長期的發展方向。
作為中國制造的傳統優勢產業,中國家電行業在整體規模上已經位居全球第一,但是缺乏自有品牌和核心技術,整體利潤率偏低的局面始終未獲根本改善。可喜的是,中國家電產業在近年來也開始了戰略轉型。隨著廣東、浙江、山東等家電產業集群各種成本優勢的轉移,自主創新成為眾多品牌企業的發展戰略。
自主創新,包括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制度創新等方面。而技術創新則尤為重要。據權威機構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家電產業研發投入占銷售額的比例僅1%,研發投入占比超過5%的不到3家,這導致中國家電企業在基礎技術和核心技術領域基本為零,在液晶面板、半導體、芯片等核心技術領域一直受制於人。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廚衛行業的研發投入比例卻走在產業前列,尤其是電熱水器行業。這一點,從電熱水器產業中外品牌競爭格局可以明顯看得出來。
電熱水器技術創新三大階段
相對於其他家電產業而言,中國電熱水器產業始終堅持技術創新,並掌握了諸多核心專利技術,引領了中國家電產業,甚至中國制造的產業升級。
上海極品策略品牌營銷策劃機構認為,中國電熱水器產業始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迄今為止已有近30年的歷史,在這30年的歷史進程中,電熱水器產業技術創新完成了三次大的演變,
第一階段:材料工藝層面的技術創新。從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末。
主要為從普通材料簡單工藝到特殊材料復雜工藝的演變,從普通容量向大小兩極延伸的演變。內膽工藝的創新是這一時期技術創新的重要標志。
第二階段:安全工藝層面的技術創新。從21世紀初到2008年。
“防電牆”技術目前已經成為中國電熱水器產業的國家標准,但“防電牆”技術仍然只掌握在少數企業手中。而海爾、帥康、鼎新作為掌握這項專利技術為數不多的品牌,一直為中國消費者的用電人身安全在做努力,“防電牆”技術的國標升級也得益於海爾、帥康、鼎新等品牌的影響力。
第三階段:健康品質層面的技術創新。從2009年至今。
隨著中國消費者生活品質的提升,以及流感的傳播,眾多消費者對殺菌消毒功能的健康電熱水器產品非常關注。擁有健康消毒功能的鼎新水淨方電熱水器引領了此次技術創新的風潮,徹底攻克了電熱水器“死水”的行業難題,成為“2009年中國電熱水器市場高科技健康產品”。
據中國電熱水器行業權威技術專家介紹,電熱水器因為水源、水質等問題引起的“死水說”一直是電熱水器產品技術的一大難題,由此引發的細菌滋生等問題導致了整個行業的爭議。鼎新“水淨方”電熱水器利用獨特設置的抑菌科技,成功解決了電熱水器細菌滋生的問題,能夠有效殺菌,給消費者帶來健康沐浴生活,極大的推動了電熱水器產業的又一次技術升級。
兩大流派的生死博弈
隨著鼎新水淨方電熱水器產品的市場熱銷,目前中國電熱水器產業形成了兩大流派:
其一、健康抗菌流派。
這一流派以海爾、帥康、鼎新為代表。這些企業通過巨額的技術創新投入,研制出了健康抗菌電熱水器。其中以鼎新水淨方電熱水器最為暢銷,據最新市場數據顯示,福建市場鼎新水淨方電熱水器2009年12月份銷量翻番,成為當下名副其實的暢銷健康家電。
上海極品策略品牌營銷策劃機構認為,這類企業主要呈現出以下特征:
一、品牌認知度高。海爾、帥康、鼎新為中國本土電熱水器三強品牌。其中鼎新擁有23年歷史和電熱水器產業開拓企業背景,以技術研發聞名於業內,並成功引領了中國儲水式電熱水器產業的初期發展。近年來,鼎新重磅回歸國內市場,瞄准二、三級市場的發展潛力,利用其傳統的技術研發優勢,目標成為中國電熱水器產業新領袖品牌。
二、肩負著社會責任。鼎新始終肩負著社會責任與使命,並努力把改善人民生活品質作為企業發展的動力。近年來,鼎新依托國家級專業電熱水器研發實驗室等硬件技術設施,研發出了業內第一台水淨方健康電熱水器產品,真正為消費者提供了高質量的品質生活。
三、招商效果空前。以水淨方為代表的健康電熱水器產品迎合了市場需求,眾多經銷商紛紛主動要求加盟。浙江鼎新電器有限公司憑借技術創新研制的這款水淨方電熱水器,2009年下半年全國網點迅速鋪開,銷量實現了翻番增長。
其二、非健康抗菌流派。
這類電熱水器企業在技術創新上投入不夠,甚至空白。據相關調研機構對非健康抗菌流派的電熱水器企業進行的調研結果顯示,只有26%的企業堅持技術研發投入,但投入比例都很低。缺乏健康抗菌等功能的電熱水器產品目前在市場上銷量平平。
什麼原因導致這類企業市場競爭力越來越弱呢?
一、缺乏技術創新意識。部分企業僅僅通過工藝設計的模仿、低成本的制造和爆炸式的市場營銷迅速占據市場份額,缺乏核心技術和系統的產品工藝品質能力,品質耐久性差,通過短期的市場操作攫取暴利。
二、品牌知名度低。部分企業系統的品牌策劃推廣實力,對品牌的認知僅僅停留在簡單的央視廣告或邀請代言人等層面。同時,缺乏系統的招商策略和營銷支持。
業內人士建議,非健康抗菌流派的企業可以學習鼎新成功的方法,“先造勢、做品牌,帶出產品、實現銷量”。同時也要加強技術創新的投入,企業才能快速發展。
針對兩大流派的對峙,著名品牌營銷戰略專家博鋒認為,兩大流派形成的根源在於技術創新實力的懸殊。鼎新水淨方產品的熱銷,以及健康抗菌流派的成功無不證明了“中國制造”由要素驅****創新驅動戰略轉型的正確性和必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