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面包機如何制作出好吃的面包正文

面包機如何制作出好吃的面包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約20克面粉+100克的水,攪拌均勻,要攪拌到面粉完全溶解沒有小顆粒,放到微波爐中先加熱10秒,取出攪拌,再加熱20秒,取出攪拌均勻,視情況再加熱10-20秒(要看微波功率大小,每次只加熱10秒),攪拌時面糊有紋路出現即可。蓋上保鮮膜,放涼後置冰箱。24小時後使用更好,可保存1-2天,若湯種面糊變灰就不可再使用

材料a:
高筋粉195克低筋粉90克快速干酵母6克鹽6克白砂糖30克奶粉12克
材料b:
全蛋60克水65克湯種75克
材料c:無鹽奶油45克

面包機工作,進行第一次發酵。
把發酵好的面團,用手拍壓,排氣,略整形成橄榄形(或圓形),蓋上保鮮膜松馳15分鐘,取出用手壓扁,排氣,將面團置於烤盤上,烤盤要刷油或者鋪烘焙紙,用手壓或用擀面杖擀成烤盤大小,用叉子叉出一排排孔洞,做最後發酵45分鐘左右(溫度38℃,溫度85%),刷全蛋液,均勻地撒蔥花及白芝麻(我做的時候芝麻沒加,加了點火腿粒)。
刷蛋液撒上蔥花火腿

烤箱預熱後,入爐烘烤,下火150,上火180烤15-20分鐘。將烤好的面包取出,將四周硬邊切掉,在底面塗上一層薄薄的沙拉醬,撒上肉松。將面包卷起來定型我是用壽司卷簾定型的。
烤好的面包底朝上抹上薄薄的一層色拉醬,撒點肉松

等面包定型後,依喜好長度切開,兩頭抹上沙拉醬,粘上肉松即可。

切成合適的段,兩邊抹上色拉醬沾上肉松
 
許多人覺得自製麵包很難,好多步驟、好多專有名詞…說穿了只是幾個基本概念而已。

一.攪打麵糰
二.發酵
三.整型
四.烤焙

這中間當然有一些要注意的,關鍵成敗的眉眉角角,於是有了全自動麵包機,就是那種把材料全部放下去,機器幫你做到好的懶人麵包機。

聽起來很讚?沒錯。麵包機真的很方便,也幾乎不會失敗。配方也可以自己控制,想加、減什麼材料都可以自己來;尤其是近年麵包價格直直漲,麵包機價格直直落(台幣兩千元左右吧,就可以買到一台很不錯的),自己動手做麵包,成本實在不高。如果圖的是自製、衛生、特殊配方、方便、經濟…麵包機絕對符合這些要求。

問題來了,麵包機當然也不是完全無缺點的。

事實上許多人家買了麵包機用個幾次後,就放入儲藏室,從此束之高閣,繼續吃買來的麵包。我的一個前同事看我每天烤東烤西,心思思也想買台麵包機來玩玩,立刻被她的同學阻止:「別買!千萬別買!我的借妳就好。我這台麵包機買來用不到幾次就沒在用了,之後開始周遊列國,誰想買我就借給誰,每個人都嘛做個一陣子就不想做又還我了。」

為什麼?

不好吃啦。麵包機做出來的麵包,大概只有剛出爐時,香噴噴的還算好吃。隔個一天,皮又硬又厚,內部嚼起來粗粗乾乾,和台灣人喜歡溼潤柔軟的麵包口感相去甚遠。

另一個問題是呆板缺乏變化。麵包機做出來的麵包就那麼一百零一種造型,久了新鮮感大大降低哪。

如果你面臨的是問題二,也還並不想放棄手工自製麵包這個點子…恭喜你!這是你可以試著在麵包機幫忙下,朝手工製作麵包更上層樓發展的時候了!怎麼做?以後有機會再說。

今天要講的是如何還是用麵包機全程為你效勞,但做出口感溼潤柔軟許多的好吃麵包。

三個字:加湯種。

沒錯,就這麼簡單。

可別小看這三個字,試一次你就會領教湯種的魅力,保證令妳對麵包機製作出來的成品大大改觀:麵包組織變得柔軟細緻不說,保溼性大大提昇,也就不會隔個一天吃起來就粗粗乾乾啦。

我前文提及的那位前同事,借來麵包機後第一次上手就成功,讓借她機器那位同學大呼:「不公平!我是失敗了多少次才成功的,為什麼妳一次就能成功?!」呵呵,我前同事說因為她有高手指點啊^^然後在她做個幾次開始心生倦怠時,我又提供了她加湯種的方法...我離職至今也半年了吧,前幾天遇到她又興沖沖的拿她自己做的麵包給我試吃哪:)

【怎麼做】

1.500克水+100克高筋麵粉。

這是製作好幾次麵包的湯種用量,用剩的可以冰起來下回再用。新手一開始最好做大量些,比較不容易煮壞。上手後可以做小量的湯種。

2.攪拌均勻小火加熱至粘糊狀,看起來像麻糬即成。

注意:中間要不斷攪拌才會均勻,也不粘鍋。

製作湯種一點也不難,唯一要注意的就是要煮好和別把湯種煮焦了。

也有人說要煮到65度c,但我覺得用眼睛判斷煮到像麻糬程度也差不多了。

3.蓋一層保鮮膜放涼了,就可以加到麵包機裡和其它材料一起攪打成麵糰。

4.怎麼加?

麵包機材料的放入順序基本原則就是溼的在下面,乾的在上面,酵母最後放。

所以湯種要和水或牛奶、蛋等溼的液體材料一起最早放入(如果有油脂,也在這時放),接著放粉類如麵粉、糖…等乾的粉類材料,最後放酵母。

你或許會在網路上看到不同的放入順序,奶油先放還是後放,湯種要在麵糰打幾分鐘後再放…說真的,我覺得差異不大。如果你很不放心,就照你的麵包機裡標示的順序。至於湯種要和液體一起放還是稍後再放…不妨兩種都試試,比較一下你喜歡哪一種嘍。

唯一我認為要注意的是會影響麵筋形成的堅果類材料,例如:核桃、芝麻等等的放入時間。基本上就是要在麵糰快完成,機器發出嗶嗶聲時再加。正確時間和細節請參考你的麵包機說明書。

5.加多少湯種?

我用的是【大易輸入法】也^^

任何配方裡,很隨性的取其中一部份的麵粉和一部份的水煮成湯種,加到剩下的材料裡一起攪。

如果要科學一點,抓湯種佔{粉類+液體類}材料的20%就差不多了。

粉類包括:高中低筋麵粉、奶粉...。

液體類包括:水、牛奶、蛋…。

也就是說,妳把配方裡的{粉類材料加上液體材料的總重量}x20%=妳所需要的湯種重量。再以{水:粉=5:1}的比例去製作妳的湯種。或者就是一次做很多湯種,再取用妳所需要的份量就好。※當然要記得把原配方裡拿去做湯種的粉和水扣除。

如果不放心如我這般隨性,網路上湯種麵包機食譜不少,可自行搜尋。比方說這個網站,不只有{湯種+麵包機}的配方,也有許多關於麵包機的使用心得。這個湯種芝麻土司我做過很多次,很好吃,不失為入門好選擇。※芝麻要在麵糰快打好,機器發出嗶嗶聲時才加。

6.接著按正常程序,繼續讓麵包機為你效勞,你等著吃好吃麵包就是了。當然,妳還是可以很驕傲的說:我們家吃的麵包,都是我自己做的喔^^
 

格林格油煙機如何清洗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