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中國家具發展的歷史..正文

中國家具發展的歷史..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國家具的產生可上溯到新石器時代。


從新石器時代到秦漢時期,受文化和生產力的限制,家具都很簡陋。人們席地而坐,家具均較低矮。南北朝以後,高型家具漸多。至唐代,高型家具日趨流行,席地坐與垂足坐兩種生活方式交替消長。至宋代,垂足坐的高型家具普及民間,成為人民起居作息用家具的主要形式。至此,中國傳統木家具的造型、結構基本定型。此後,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中國傳統家具在工藝、造型、結構、裝飾等方面日臻成熟,至明代而大放異彩,進入一個輝煌時期,並在世界家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清代家具體量增大,注重雕飾而自成一格。20世紀初,因受外來家具的影響,出現了“西式中做”的新式家具。50年代後,中國家具工業迅速發展。80年代,在借鑒各國不同的家具風格和先進生產技術的同時,中國家具不斷發掘傳統技藝,並結合自己的國情民俗,逐漸形成一代新的家具風格。

史前至春秋時期的家具(史前~公元前476)

1978~198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發掘山西襄汾縣陶寺村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公元前2500~前1900)時,從器物痕跡和彩皮辨認出隨葬品中已有木制長方平盤、案俎等,這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中國木家具。公元前21世紀,中國發明了青銅冶煉和鑄造技術,出現了堅利的金屬工具,為制造木器用具提供了條件,致使西周以後木家具逐漸增多。在《詩經》、《禮記》、《左傳》的記載中,這一時期的木家具已有床、幾、扆(屏風)和箱等。同時,也出現了青銅家具。從出土文物中見到的商代銅禁和饕餮、蟬紋、銅俎,反映出這一時期青銅家具在鑄造技術以及實用、裝飾方面都已達到較高的水平。

家具結構

早期的木家具已從建築中移植應用榫卯結構。1979年,在江西貴溪春秋晚期崖墓出土的兩件木制架座殘件中,發現了方形榫槽。

青銅家具在商代為整體渾鑄,至春秋時期已發展為分鑄、焊接、失蠟鑄造、鑲嵌等多種工藝。1979年河南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春秋晚期多層雲紋銅禁,就是采用失蠟鑄造工藝制造的,造型更加精美而富有裝飾性。

家具漆飾

新石器時代,人們就認識了漆的性能並用於制器。商、周時期,漆飾工藝已較普遍。當時的塗料取自漆樹的汁液,稱為生漆,其中含有漆酚、漆酶、樹膠質和水分。漆可配成多種色彩,用它作塗料既能保護器物,又起到裝飾作用。東周時期留存的漆木家具較多。黃河中、下游出土的漆箱等,表面多飾以雲雷、回紋、蟠螭、竊曲等圖案的彩繪;江漢、江淮地區楚墓出土的座屏、幾、案等漆木家具,造型優美,紋飾流暢。

戰國時期家具(公元前475~前221)

戰國時期,漆木家具處於發展時期,青銅家具也有很大的進步。

漆木家具

戰國時期的漆木家具種類繁多,飾面新穎、富麗端莊。1957年河南信陽戰國楚墓出土的漆案,案邊有4個可提挽的鋪首,案角鑲銅,案足銅制,案面髹漆彩繪與銅飾件相映生輝。1978年湖北隨縣戰國早期曾侯乙墓出土的二十八宿象圖衣箱,黑漆作底朱紋其上,繪有北斗和青龍、白虎天文圖象(圖1)。信陽楚墓出土的六足漆繪圍欄大木床、柵足雕花雲紋漆幾,以及1958年湖南常德戰國墓出土的漆幾等,造型淳樸,漆飾華麗,反映當時的漆飾工藝已較成熟。



木家具如幾、案、床類形體較大的家具,多為框架結構,以榫卯連接。常用的榫接形式有十字搭接榫、閉口貫通榫、閉口不貫通榫、開口不貫通榫、明燕尾榫等。如信陽楚墓出土的大木床、雕花漆幾、木俎等,在足與框架、足與案面、屜板木梁與邊框、圍欄

[1] [2] [3] 下一页

惡搞曲美家具的光棍宣言是什麼樣的?_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