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實()()是正文

實()()是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要成語
 
什麼是虛?什麼是實?判斷虛與實的標准是什麼?還有,這個評價的褒貶成分有多大?
“虛”:空虛、虛偽、虛浮、虛無、虛脫、虛張聲勢、虛位以待、虛懷若谷……
一般理解,虛字有三個基本含義:一是“假”、“偽”,與“真”相對;二是“空”、“無”,與“飽滿”、“充實”相對;第三指思想、觀念、策略,即“大”、“泛”,與“具體”、“實在”相對。可見,“虛”字的含義就是“假、大、空”。
恐怕每個人都曾蒙受過被欺騙、愚弄之辱,對弄虛作假、欺上瞞下、陽奉陰違等詞語應該都會深惡痛絕。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無法對虛假、虛偽產生出褒揚之意。除非它是用在某些特殊的斗爭場合和帶有善意目的,我們會一定程度地原諒這種虛假,否則我想誰都不會把它看成理所當然。所以,一個講座、一番言論、一種行為,假如是虛偽、虛假的,我們都需要嚴肅批判,不該有任何諒解之心。
虛空、虛無,帶有更多的精神色彩,個人認為這裡的“虛”應該是中性詞,無論是從宗教還是哲學層面上看,作為一種獨立的思維方式和人生觀念,它們都應該得到尊重。我們無權指責一個人沉浸在個人虛無的幻想中。在紛繁世界中累了,在自己的精神裡躲一躲,偷個懶有時也是一種惬意。況且,在虛擬的世界裡,對現實、歷史實行一定程度的否定、批判,經常能產生出許多超越現實的設想,說不定還能對現實世界有較大的推動作用呢。
工作中所說的“虛”,主要是指它的第三層含義,即理論體系龐大、內容空泛、抽象。產生虛的感覺,原因很多。當然不排除感知對象本身的確過於空洞、抽象,缺乏真實含義,也不排除當事人有意故弄玄虛借用雲山霧障蒙蔽糊弄大眾的可能性。但是,我們不得不冷靜地承認,在更多的情況下是因為作為聽眾的我們,受到個人經驗知識以及理解力、思維力、想象力的限制,從而我們的知覺與發言人的思路明顯脫節,看不到聽不出想不明其中實實在在的道理。由此可見,能否在理論和實踐之間建立起意義,是我們判斷事物“虛”或是“實”的重要依據。
至於“實”,在人們心目中一直是褒義詞。誠實的為人、真實的事象、實干的精神、踏實的作風等等,長期以來都得到世人的大肆贊揚。這一點無可非議。
但是,任何事都怕過分,咱們不能全盤否定“虛”,也不能全面肯定“實”,並不是所有的“實”都讓人百分百放心,都十全十美無可挑剔。比如“現實”就不一定那麼美好,其中必然有一些人們不願見到的人和事。假如說某人很“現實”,你自然會產生一點他這人缺少理想目光不夠遠大的印象。再比如“實惠”,也會讓人聯想起錢財利益,不是說這不好,但過於強調實惠也不能說好到沒有缺陷吧。“扎實”、“結實”有一部分含義是沒有空間、沒有余地,這裡面也有問題,面對紛繁多變的世界,面對成長變化中的人,過分的實往往會忽視更多的發展可能和更大的成長空間,這顯然對事物的發展人類的進步是一個限制。
所以,我們在強調“實”的同時,要看到“實”的不足,要明確地認識到在“實”之外還有很多重要的東西需要挖掘,要防止為了務“實”而狹隘,變務實為“務小”、“務低”,從而誤事、誤人。
其實,虛與實是事物的兩個方面,或者說是矛盾的統一體。虛引領並指導著實,實充滿並擴張著虛。沒有實的虛無意義,沒有虛的實不存在。這就是實和虛,兩者互相制約互相依賴,缺一不可。對虛的地位不能忽視,對實的美化不可過分。
以五千之言創造了洋洋哲學大觀的老子,留下了許多力透紙背的哲學警句,“虛其心,實其腹”,當算是其中之一。
虛心實腹,是指人的一種心境下的兩個狀態。所謂虛,是指率性虛淡,無是無非,隨遇而安,雖外有大千世界,而內心虛曠無垠。小小心房,能容得下天地;拳拳之心,可比容於江海。所謂實,是指在“虛”的狀態下有所得、有所獲的另一種安然,是一種精神得到滿足後的慰藉,正所謂撫實若虛、處有若無。虛與實是一種辯證的統一體。
要虛其心必先靜其心。眾生心態,深邃似海,變幻莫測,形態各異,虛其心就是讓各種心態安撫下來,安靜下來,以寧帖的心理面對紛呈的生活,以平常的心境看待不平常的事情,以安靜的心態應對嘈雜的外界,以平和的心境處理世態的炎涼。持一不變的“虛心”,才能應對萬變的世界。“無欲自然心如水,有營何止事如毛”,在欲壑難填的世界,保存那分清心寡欲的高潔。
要虛其心,實其腹,就要處理好虛與實、得與失的關系。心靜下來才能擠掉雜質,排除濁氣,騰出足夠的空間去接受和容納更多有益的東西,即使“腹”實起來。天得以一清,地得以一寧,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心不專一,恐難成事,神不安靜,怕難有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個階段一般干好一件事就很不錯了,有的人一生甚至只孜孜不倦地追求一件事。古今成大事者,哪一個是心靈馳躁、性不專注的俗人?
虛其心是一種境界,是一種修養的過程。人在“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世界面前,怎樣存一分心澄如水的清高,留一點與世無爭的清靜?最好的方式莫過於修身養性。提高修養,一種是用“吾日三省吾身”的方式,經常反省自己,隨時保持一種清醒和理智;另一種是“退而省其私”,遇到問題時,善於平息內心的不平,通過獨善其身達到豁然開朗的境界。
把人生看淡一點,特別是把身外之物看淡一些,虛其心不失為一劑良藥。其實,你不妨將人生看作一個過程,一杯酒,一局棋,那就不會將有限的生命攪到無限的物質追求中。物各有性,人各有志,隨遇而安,任性逍遙,看起來是無為,實際上是人生哲學的最精彩之處。
藝術的表現裡眼前之景為實,想象虛構之景為虛。景物為實,情感為虛。詩人的情感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要將這種虛表現出來,就得化情思為景物、化虛為實。而讀者則須化實為虛、化景物為情思。形象為實,抽象為虛。有限為實,無限為虛。側面為實,正面為虛。總之,實境乃是一種真境、事境、物境;虛境乃是在此基礎上給讀者創造的一種想象的空間、詩意的空間。虛可生實,實可生虛,想象則是其橋梁,正是讀者想象的介入,才使詩歌更為飽滿,充滿靈氣,充滿詩情畫意。
網絡裡虛的東西更多了,林林總總,數不勝數。看似這虛的東西,其實都是現實生活中不易表達的實的東西。所以說,網絡必須是虛的,不虛不成為網絡。
網絡的實,在於把在現實中不易展現的另一個自我,毫無保留的不自覺地通過文字而表現著。尤其我們人性的東西,在網絡中得以伸展。網絡中通過文字彼此的欣賞,進而產生共鳴,越發對那寫文字的人而感性趣。好感、喜歡、仰慕,甚至於產生愛慕也不足為奇。這些,但凡上網久了人都會感到它的真實存在。
網絡的實還在於在網上的人人平等。其實,在現實中,人人是不平等的,是絕對不平等。這不平等的諸多現象,諸位都會有體會。網絡上不管你是多高的職位,多大的款,多靓的星,沒人仰視您。也不管你是下崗失業的,還是個小職員,那怕你就是文盲(別不相信文盲也能上網),也沒人俯視您。我們大家都是平視著熒屏。人人平等是全人類至今努力追求的目標。現在惟有在網上得以實現了。
網絡的魅力在於虛,但許多人玩著玩著,就要把它弄實了。網絡的魅力在於實,但許多人玩著玩著,就要把它弄虛了。這兩種的後果都會得網絡後遺症。其實網絡就在這不實不虛中游離著,魅力也在於此。
 
找給你開報道證的地方改簽一下就可以了。
 
樓主你好:

不管對於任何萬法、萬物,真心絕對待!真心從無史以來,即是本來無生,本來就真實存在,而於一切萬法、萬物中,如如分明顯現,卻從來不住於一切萬境上。

其實從任何一法,都可以悟入十相,看桌子也行:

桌子本身不會反觀自己是桌子,也不會因為任何人使用它而生氣或快樂,縱然被糟蹋,也不會有一念生起,但是桌子也不是全然無為而沒有作用,因為它可以讓人放東西,放茶杯等等,可是他顯用出這些功用時,也不會執著這些是他的功能,也不會要求使用它的人償還他。

而真心也是如此,雖然顯用無量無邊的功能,可是從來無攀緣執取,一直都是如如性。若能因此而證知一切眾生身中,皆有此常駐妙明、本來清靜、本來無生的真心,那就能見諸法實相了。

當你見到實相時,做善事的人,他的真心也是時時顯露真如性,做壞事的人也是一樣這個真如性,這就是諸法實相。所以經典才會說,煩惱即是涅盤。然而必須補充說明的是,雖然諸法,不論善惡法,不論世間、出世間法,都是由實相而顯用,然而卻也如實收藏於實相中,因緣成熟時,必定報應而不爽。
 

使用淨水器好嗎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