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濟南那有門廠或家具廠的工資高嗎正文

濟南那有門廠或家具廠的工資高嗎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zuo油漆
 
億萬富豪梁希森:從夢想到現實的距離

(來源:金企網ahref=".jinqi"target="_blank".jinqi/a)

去年4月10日,本報新聞周刊以《一個億萬富翁的烏托邦實驗》為題,報道了山東億萬富豪梁希森斥巨資改造家鄉農村的偉大構想。給農民蓋別墅樓房,請他們搬進去,置換出大量的土地,讓農民把耕地和置換出的宅基地入股,發展農牧產業,把農民變成產業工人,徹底改變他們的生產生活方式,這一頗具夢想色彩的大膽構想被外界稱為“烏托邦實驗”。本報報道刊出後,引起了廣大讀者的強烈關注,一年過去,這位億萬富翁神話般的夢想是繼續還是破滅?都成了廣大讀者關心的問題。帶著擔憂與疑問,記者再次趕赴山東,見證梁希森改造新農村的進程。■又一個村莊的農民們搬進了別墅4月中旬,記者來到山東省樂陵市黃夾鎮許家莊。一年的時間,整個黃夾鎮看起來變化不大,依舊是牛車走在鄉路上,農民揮著鋤頭在地裡除草,路邊的農捨高矮錯落,一副比較貧窮落後的農村景象。但記者故地重游的許家村變魔術一般消失了,展現在面前的是一大片平整過的土地,幾輛挖土機在緊張地施工,幾個農民打扮的工人告訴記者,這裡正在建200個大棚,培育土豆種苗,也是梁希森搞的企業。整個許家村已集體搬遷進原村莊東南一公裡處的許家希森新村裡。走近許家希森新村,記者感覺這幾乎是梁希森前兩年建成的梁錐希森新村的翻版,琉璃瓦紅牆圍繞起一個占地150畝的莊園,走進高大的院門,也是一片片的連排別墅,空地上造了人工湖、游樂場,新栽了大片的花木,別墅後是單元樓房,格局與梁錐新村的基本一致。村民們告訴記者,他們是去年11月20日搬進來的。61歲的老漢劉文彪對記者說,他有三個兒子,一共分了三套房,兩個兒子住單元房,三室兩廳,一套134平方米,自己和二兒子住,分得了一套240平方米的別墅,“也是一平方米舊房還一平方米新房,偏房門洞都算面積,差一平方米交100元,多一平方米給100元,我家三套舊房換了三套洋樓,差100多平方米的面積,只交了1萬多元錢。”劉老漢樂呵呵地說,“住別墅好啊,過去咱莊稼人哪敢想啊,這全是托了梁老板的福。”一對在許家小學任教的老師對記者說,他們在這裡工作,也沾了光,分得了一套三室兩廳的房子,這讓他們在樂陵城裡工作的同學們很羨慕。一位村干部告訴記者,梁希森給這裡的分房政策與他家所在的梁錐村一致,40歲以上的人住別墅,40歲以下的年輕人住130平米三室兩廳的單元樓,原面積差價差1平方米交100元,基本等於白住。不過別墅的面積略小,這裡是一套240平方米,梁錐希森新村的別墅是280平方米。因為建築材料上漲等因素,許家希森新村的投資比梁錐村大,整個村莊建設共投資6000多萬元。全村186戶,645人,梁希森為他們共建了216套房子,考慮了人口自然增長的因素,至少50年,許家村不用再蓋新房。許家村村支書劉之平介紹說,通過村莊改造,原先占地450畝的村莊縮小到150畝,騰出的地全部復耕成農田。村裡成立了股份制農業生產合作社,由希森集團集中經營,年終分紅,村民原有的人均一畝二分的耕地全部入股,每畝地公司保底300元的分紅,置換出的300畝宅基地作為村集體的股份。現在村裡主要是就業還有問題,等這200個大棚建成,土豆育苗基地投產,最少可安置300人,村裡的青壯年就不用出去打工了。■從農民到產業工人農村改造的根本記者在希森三河集團了解到,一年之中,有更多的農民被吸納到公司來上班。三和集團員工已從300人發展到600多人,主要從事農牧業,黃牛養殖、宰殺、加工、生物制品以及蚯蚓養殖等。希森三和集團人力資源部兼綜合辦公室主任賈墨池對記者說,梁總的目的絕不是僅僅讓農民搬進別墅,而是根本上改變他們的生活、生產方式。企業中新建了一個大型的培訓中心,也稱“農民工培訓學校”,每周一、二晚上,希森三和集團所有的員工都要來此上課,對上課紀律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一次不來罰款50元,兩次曠課辭退。授課教師為省畜牧學院的教授、深圳的營銷專家、省旅游學院的教授等,除了這些專家,還有希森三和集團的中高層干部等。講授的課程有畜牧養殖、市場營銷、農業種植等方面的專業知識,但更多的是講法律法規、傳統道德等,教育員工加強紀律性,增加團結協作的能力,還有一些文明禮儀如待人接物、行走坐臥、不隨地吐痰、不在公共場合吸煙、大聲喧嘩等。記者再次來到梁錐希森新村,與去年相比,已有了許多變化,村民們堆積在別墅後的柴草堆已不見,街道更干淨,走進村民家庭,都有了新的變化,農家的氣息已非常稀少,更多的是都市的感覺,考究的家具、名人字畫、電腦寬帶……,村裡青壯年開著奧拓小轎車,衣著時髦,更沒了農民的影子。41歲的梁書清在家倒休,他穿著西服,談吐得體,舉止氣派像個公司的干部。他笑著說,我就是個搬肉工,不過在家休息,就打扮得整齊一些,村裡人現在全這樣。梁書清告訴記者,他全家4口人,三口在希森三和集團上班,兒子是剔肉工,妻子做保潔工,去年全家的年收入是4萬多元,“要說俺們這日子,樂陵城裡的人們都羨慕。”22歲的王凱原在樂陵市的一家國企上班,一年前他辭職來到這裡當司機,他對記者說,在這裡學到的東西比城裡多,收入也比在那家國企好。希森三和集團的發展吸引了不少外來人才,目前18名中高層干部,全部來自當地的黨政機關,蚯蚓場的場長付玉祥原是朱集鎮副鎮長,而44歲的希森三和集團總經理王志剛則是樂陵市農業銀行的行長,一年前,干部交流,德州市農行平調他去當科長,他不願意離開樂陵,就來到這裡。樂陵市委對這些加盟企業的干部給予很大的鼓勵,市委承諾,來企業就職的,原工資待遇照發,三年後回機關的,優先提拔。這些機關干部出身的經理人對記者說,他們來到這裡,一方面把黨政機關的優勢帶給了企業,通過管理和培訓,提高了農民工的素質,幫助梁希森實現對農民的轉變,另一方面,也給自己找到了一個展示自己價值的平台,去掉了許多原有的浮躁氣息。■資金鏈遭遇困難今年沒有新村改造計劃記者在希森集團了解到,今年,梁希森沒有進行新的村莊改造計劃。對此,許多外界觀望者失去了期待的興奮。一位公司高層告訴記者,因為希森集團的戰線拉得過長,資金鏈出現了困難。梁希森前期對梁錐、許家村的改造投入的上億元資金主要來自北京玫瑰園別墅開發,以及山東希森集團的利潤。近期,山東希森集團在濟南做的一個2000畝地的經濟適用房項目需要40多億的投入,北京玫瑰園的4期開發也需要大量的資金。這位負責人對記者稱,許家村改造後,集團准備將在此發展成一個土豆良種繁育廠,建成中國最大的土豆良種繁育基地,再在東北高緯度地區購買6萬畝土地,加上建大棚、高標准實驗室等此一項就需要資金10億元,另外擴大牛業的發展,基礎設施的建設、牛副產品的深加工等,以及與新西蘭合作的多胎移植的項目,也需要10個億左右的資金。除此,梁希森在發展魯西黃牛的過程中也遭遇了各大商業銀行的冷遇,幾家銀行對他的這一構想並不看好,反而先後抽走了4.8億元的現金,如果不是希森集團有一定實力,必宣告破產。投資40億,改造黃夾鎮109個村,這是這位山東富豪當年的豪言壯語。今年初,梁希森制定了改造家鄉的5年計劃:在未來五年內,改造黃夾鎮東部39個村。一位公司負責人對記者說,目前梁希森的全部身家大概在26個億左右,改造這39個村大概需要20多個億,看起來很難實現。樂陵市委的主要領導給梁希森出主意,讓他不要徹底新村改造,調一調街道、修一修下水道、蓋沖水式廁所就可以,但梁希森不同意,因為這樣不是他的初衷。“但以後的改造中,也許不會都給農民蓋別墅,也許是公寓,也許是平房,資金的投入也許是公司拿一些、政府補貼一些、農民自己拿一些。”多年來一直關注梁希森發展的樂陵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趙承強說,梁希森現在的步伐也從開始的比較多的夢想色彩變得理性了,這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智慧,他背後有一個智囊團。改造一個村,發展一個產業。不僅僅是讓農民住進樓房,而是徹底解決他們的就業、生活問題。趙承強評價說,這也許沒有免費給農民蓋別墅那麼大的轟動效應,但這樣的做法更有可持續性,更具有長遠意義。改造梁錐村之後,梁希森發展了魯西黃牛業,目前存欄3萬頭,此項在當地農民開始看來是“吹牛”的產業,去年小獲成功,年利稅2600萬元,梁錐村的村民的年人均收入也達到1萬1千元,並帶動了周邊數以千戶的農民養牛致富,魯西黃牛業成為當地的龍頭產業。就是他的300畝用牛糞養殖的蚯蚓田,去年也獲得了300多萬元的利潤。在改造後的許家村,梁希森發展土豆良種培育產業,將土豆原種脫毒後,生產一代種苗,再在東北等高緯度地區大量培育種苗,徹底改造中國土豆的品質。這被稱為梁希森在打造中國黃牛基地之後的第二個神話。“他的這些想法在別人看來是天方夜譚,但可能真的搞成了,因為他是梁希森,他只上了半年學,至今不認得200字卻成了億萬富豪,什麼奇跡都可能在他身上發生。”一個熟悉他的當地干部說。■期望與隱憂梁希森在土地上能走多遠對梁希森在家鄉的大膽構想,連他的家人至今都反對,稱他“傻子”,他對家人用兩個手指比劃,你們只能看這麼一寸遠。要過三年飯,打過四年鐵,蒸饅頭起家,開面粉廠,干建築,搞裝修,最後接下北京玫瑰園的爛尾工程,一舉發了大財,身家20多個億,自稱“富得流油”的梁希森是樂陵一帶的傳奇人物。一個熟悉他的人評價,“梁希森不認字,但有大智慧,他總是在國家大的方向政策出台之前先行一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部長韓俊不久前帶調研組深入黃夾鎮考察,他的感受是,梁希森的發展思路和做法,與當前中央提出的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是一種自發的契合。針對梁希森的做法,一些觀察人士也在猜測他是否在謀求更長遠的利益:按照梁希森的開發計劃,全鎮109個村完成改造後,將騰出3萬畝土地資源,這些土地從性質上來說,都是農村宅基地,通過入股方式並入梁的企業,這3萬畝農村建設用地將來的價值難以估量。另外,全鄉鎮農民原有耕地也將以村民入股、集體土地入股的形式進入梁希森創辦的企業集團,成為企業的資產。這些,是不是梁希森的真正圖謀?一些研究新農村建設的專家對這一現象表示了關注。山東大學經濟研究所主任黃少安認為,梁希森搞的養牛等項目肯定是有回報的,作為一個商人,謀求更長遠的利益也在情理之中,關鍵是要把握好利益的分配。特別是通過村莊改造進行房地產長遠投資,可能獲得更大回報,這本身對產業資本進行村莊改造、參與新農村建設無疑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山東省社科院農經所所長秦慶武說,產業資本與村莊建設的結合,值得深入研究。梁希森的滾動開發改造變成一種市場行為,應該更有發展前途,也有更大的推廣性和現實意義。“梁希森做了許多政府應該做的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一位專家評論說。梁希森改造第一個村莊時,大家都認為依他的實力,即使完全沒有回報也能完成。而他走到今天,有些人也在擔憂,他的新農村改造的夢想是否可以順利地繼續?梁希森能在黃土地上走出多遠?德州市委書記黃勝說,在目前體制下,商業銀行考慮風險和效益,基本是不會給農業項目提供貸款的。由於希森公司已經度過了原始積累的時期,北京房地產項目還能提供一些支持,希森公司的農業投資不至於崩盤。但可以肯定的是難以壯大發展,對於這一類情況,就需要中央政府出台切實可行的扶持政策。
 

北京有舊家具回收公司嗎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