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白塊是什麼 做豆腐時一般不摻“吊白塊”,因為摻了它豆腐會有一股奶膻味。“做豆腐皮的黑作坊,可以說是家家都摻‘吊白塊’,加上‘吊白塊’可以提高韌性,把豆腐皮做得很薄。又薄又黃的豆腐皮絕不能吃,其中肯定有‘吊白塊’、工業鹽、色素等,如果仔細聞聞,還可以聞到股刺鼻的酸味。”除此以外,做豆腐干、豆腐卷用的工業鹽(亞硝酸鈉)也對人體有害。王某說,絕對不要相信那些有醬色的豆腐干是用醬油泡出來的謊言,那是多種化學原料炮制的結果。 吊白塊目錄 【吊白塊是什麼】 【吊白塊的危害】 【吊白塊的臨床表現】 【其他】
[編輯本段]【吊白塊是什麼】 次硫酸氫鈉甲醛、甲醛合次硫酸氫鈉 nahso2·ch2o·2h2o sodiumformaldehydesulfoxylate 吊白塊是何物?吊白塊又稱雕白粉,化學名稱為二水合次硫酸氫鈉甲醛或二水甲醛合次硫酸氫鈉,為半透明白色結晶或小塊,易溶於水。高溫下具有極強的還原性,有漂白作用。遇酸即分解,120℃下分解產生甲醛、二氧化硫和硫化氫等有毒氣體。吊白塊水溶液在60℃以上就開始分解出有害物質。吊白塊在印染工業用作拔染劑和還原劑,生產靛藍染料、還原染料等。還用於合成橡膠,制糖以及乙烯化合物的聚合反應。 [編輯本段]【吊白塊的危害】 吊白塊的毒性:大鼠經口ld50(半數致死量)>2克/公斤體重。吊白塊的毒性與其分解時產生的甲醛有關。口服甲醛溶液10-20毫升,可致人死亡。口服甲醛溶液後很快吸收。人長期接觸低濃度甲醛蒸汽可出現頭暈、頭痛、乏力、嗜睡、食欲減退、視力下降等。 甲醛的致癌性已引起國內外的高度關注。研究表明,甲醛易與細胞內親核物質反應形成加合物,並引起dna—蛋白質交聯。造成dna復制過程中某些重要基因丟失,導致dna損傷。長期接觸甲醛者中鼻腔或鼻咽部發生腫瘤增多。國際癌症研究組織(iarc)1995年將甲醛列為對人體(鼻咽部)可能的致癌物(group2a)。 近些年,含有甲醛的物質被廣泛應用。建築材料及家居裝修材料中廣泛使用甲醛,對人體造成了危害,但將甲醛添加食物中引起嚴重中毒的報道還未見到。但因甲醛易從消化道吸收,所以其危害不能低估。 甲醛進入人體後可引起肺水腫,肝、腎充血及血管周圍水腫。並有弱的麻醉作用。 甲醛急性中毒時可表現為噴嚏、咳嗽、視物模糊、頭暈、頭痛、乏力、口腔粘膜糜爛、上腹部痛、嘔吐等。隨著病情加重,出現聲音嘶啞、胸痛、呼吸困難等表現,嚴重者出現喉水腫及窒息、肺水腫、昏迷、休克。長期皮膚接觸可引起接觸性皮炎。口服中毒者表現為胃腸道粘膜損傷、出血、穿孔,還可出現腦水腫,代謝性酸中毒等。 對進食含甲醛食品引起不適者,應立即飲300毫升清水或牛奶。立即到附近醫院治療。甲醛中毒目前尚無特效解毒藥。口服後應盡快洗胃。洗胃後給灌入30-60克活性炭及3%碳酸铵或15%乙酸铵(醋酸铵)100ml,使甲醛變為毒性較小的六亞甲基四胺。可應用緩瀉劑以加速毒物排洩。密切觀察,防治上消化道出血。 基於甲醛以上的急性毒性和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美國環保局限定甲醛僅能在限定范圍和應用量的條件下作為動物食品添加劑。根據收集到的資料,面粉及粉絲中檢測出的甲醛濃度雖尚不足以引起使用者發生嚴重的急性中毒,但其長期、潛在的影響應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最近,各地衛生行政部門也已開始對當地面粉市場進行全面整頓。 吊白塊主要用於橡膠工業丁苯橡膠聚合活化劑,印染印花工藝漂白劑,感光照相材料相助劑,日用工業漂白劑以及醫藥工業等,但不得作食品漂白添加劑用,嚴禁入口。食用了用吊白塊漂白過的白糖、單晶冰糖、粉絲、米線(粉)、面粉、腐竹等所致。吊白塊進入人體後,對細胞有原漿毒作用,可能對機體的某些酶系統有損害,從而造成中毒者肺、肝、腎系統的損害。中毒以呼吸系統及消化道損傷為主要特征。人經口攝入純吊白塊10g就會中毒致死,吊白塊也是致癌物質之一。 [編輯本段]【吊白塊的臨床表現】 打噴嚏、咳嗽、胸痛、聲音嘶啞、食欲缺乏、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疲乏無力、肝區疼痛,重者出現黃疸、出血傾向、周圍血管水腫,有的出現畏寒、發熱、少尿、血壓下降等。 診斷 1.病史有進食用吊白塊加工的毒食品史。 2.臨床特點①潛伏期:數小時至十幾小時不等,視攝入有毒食品的數量及摻入吊白塊多少而不一。②中毒表現:打噴嚏、咳嗽、胸痛、聲音嘶啞、食欲缺乏、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疲乏無力、肝區疼痛。③實驗室檢查:肺水腫、肝大,血清氨基轉移酶異常等。 急救處理 1.予15%醋酸胺洗胃後再予溫水洗胃。若系誤食了吊白塊毒食品,症狀未出現前也應洗胃導瀉。 2.洗胃後灌入通用解毒劑藥用炭、鞣酸、氧化鎂,或生甘草綠豆湯加藥用炭液。 3.導瀉50%硫酸鈉40~60ml;或予生理鹽水作結腸高位灌洗。 4.適量補液。 5.少尿者予呋塞米(速尿)利尿。 6.護肝治療予葡醛內酯(葡萄糖醛酸內酯)、維生素c。 7.給予有效止咳藥。 8.對症處理。 [編輯本段]【其他】 近日,國家質檢總局針對生產、銷售的米粉、粉絲、腐竹等食品是否含有“吊白塊”,組織開展了全國性質量監督專項執法檢查。結果顯示,食品生產、銷售企業違禁使用“吊白塊”、銷售含“吊白塊”食品的違法案件數量明顯下降;除個別省外,絕大多數省市未再發現食品中摻“吊白塊”的違法行為;“吊白塊”生產經銷企業責任明確,普遍建立了生產經銷檔案,在產品包裝上明確標識警示用語,這一結果表明,經過全國質檢系統兩年多的專項治理整頓,曾猖獗一時的在食品中違法使用“吊白塊”的勢頭基本得到遏制,食品中摻“吊白塊”這一沒完沒了的問題初步得到解決,實現了2002年年初制定的基本遏制在食品加工中使用“吊白塊”的目標。 “吊白塊”是一俗名,也叫吊白粉或雕白塊(粉),化學名“次硫酸氫鈉甲醛”,醫學專家指出,人食用含“吊白塊”食品後可引起過敏、腸道刺激等不良反應,嚴重者可產生中毒,腎髒、肝髒受損等疾病。在國家標准《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准》(gb2760—1996)中,“吊白塊”被排除在法定食品添加劑之外。1988年3月,國務院有關部門曾明文禁止在糧油食品中使用“吊白塊”等非食用添加劑。我國相關法律對食品中嚴禁使用對人體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更有明文規定,如:《食品衛生法》第6條:“食品應當無毒,無害……”。《刑法》第144條規定:“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50%以上、兩倍以下罰金……”。 人們不禁要問,政府部門的規章和國家的法律既已有規定,為什麼食品中摻“吊白塊”的案件還時有發生呢?歸結起來原因主要有:一是違法者無視法律法規規定和消費者人身安全,片面追求“吊白塊”在食品加工中具有漂白、增色、改善食品口感及防腐等作用。二是確有不少個體食品加工者誤認為“吊白塊”是傳統的食品添加劑,在加工食品過程中盲目添加。三是部分食品生產、銷售企業對進貨把關不嚴,使用一些含“吊白塊”的原材料加工食品或直接銷售含有“吊白塊”的食品。 突出重點,以點帶面,區域聯動,嚴打違法使用“吊白塊”行為 2001年7月,國家質檢總局針對一些地區相繼發現在食品中違禁使用“吊白塊”的行為,發出緊急通知,部署華東、華南、西南地區16個省、區、市實行區域聯動,開展全面圍剿在食品中使用“吊白塊”違法行為聯合行動。此次行動發現在食品中違禁使用“吊白塊”的情況十分嚴重,主要表現在違法使用比較普遍,發現違法使用現象涉及16個省、區、市,查獲使用“吊白塊”的食品數量較大,沒收違法使用“吊白塊”1030公斤,查處違禁使用“吊白塊”食品生產企業372家,銷售含“吊白塊”的食品企業160家,移送公安機關處理案件18件,犯罪嫌疑人28人。 同年10月19日,互聯網上一條某地毒腐竹流向全國的信息引起國務院領導的高度重視,要求嚴查徹辦。針對存在區域性違禁使用“吊白塊”生產腐竹的嚴重問題,質檢總局李長江局長、李傳卿書記等多位領導先後作出批示。總局責成有關地方質監局組織查處,要求迅速按照國務院領導批示精神落實到位。事發地質量技監局把清理整頓腐竹區域性問題當作首要任務,加大質量監督和執法力度,開展專項打假制劣活動。他們先後對區域內1982家加工銷售戶進行排查和抽樣檢查,對腐竹質量不符合規定、包裝標識不符合產品標准的責令停止生產和銷售。對腐竹中加入“吊白塊”的企業,發現一個取締一個,並依法進行處罰。目前,該區域性問題已基本得到治理,有力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的健康發展。 為防止食品中使用“吊白塊”違法行為反彈,2002年伊始,質檢總局就把食品打假戰役和解決食品中摻“吊白塊”問題作為全年打假工作的重點來抓,確立了標本兼治的目標,對繼續深入開展嚴厲打擊在食品中違禁使用“吊白塊”違法行為進行了專項部署。7月份,總局再次部署華東、華南、西南地區及河南、河北、山西等19個省(區),對違禁在食品中使用“吊白塊”的違法行為組織查處行動。重點查處既無生產加工條件,又無證無照的非法加工、制作面粉、米粉、粉絲、腐竹等食品及白糖大包裝換小包裝的小企業、個體作坊及以往查處過的有違禁使用“吊白塊”行為的食品加工企業。同時,對在生產、加工現場發現“吊白塊”包裝物、標識及實物的,一律按照規定進行嚴肅處理,並追查“吊白塊”來源,做到件件有交待。 在開展打擊非法使用“吊白塊”的專項斗爭中,全國質檢部門統一協調行動,始終對違禁使用“吊白塊”違法行為保持高壓打擊態勢,有效遏制了摻“吊白塊”違法活動發生。很多地方還針對一些基本遏制的制假活動出現反彈的情況,采取“殺回馬槍”的辦法,掃除死角。各省、區、市質量技監局都針對當地突出的問題,有的采取全省統一行動的打法,有的集中端窩點,有的是連片整治,形成了威懾和輿論監督聲勢,收到了明顯成果,截止11月底,全國質檢部門開展聯合查處行動的情況與2001年7月查處的情況相比,在食品生產現場查獲的違法使用“吊白塊”數量、沒收的違法使用“吊白塊”生產的食品量及食品生產、銷售企業違禁使用吊用塊、銷售含“吊白塊”食品的違法案件數量均明顯下降。 制定頒布規章加強源頭監管 執法人員在對“吊白塊”追根溯源的過程中發現,使用者采購“吊白塊”主要有兩種渠道:一個是“吊白塊”生產企業銷售渠道;一個是化工原料或食品添加劑銷售門市部。俗話說“打蛇打七寸”。質檢部門在打假工作中逐步形成“打假就要狠抓源頭”的共識,把工作重點轉移到對“吊白塊”生產、經銷者的監督管理上。 經過廣泛調研和征求各方面意見,2002年7月,國家質檢總局出台了《禁止在食品中使用次硫酸氫鈉甲醛(吊白塊)產品的監督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從同年10月1日起實施。該《規定》充分體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及國務院關於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有關精神,為加強對“吊白塊”產品質量及其生產經營的監督管理,從源頭上堵住非食品原料“吊白塊”流入食品企業提供了監管和執法依據。 2002年10至11月,各地質量技監部門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的安排,對轄區內“吊白塊”生產、分裝、經銷、使用者進行了專項執法檢查。重點檢查“吊白塊”包裝、標識違法行為,產量,銷售及使用檔案的記錄情況及把“吊白塊”銷售給食品加工企業的違法行為。執法檢查結果發現,“吊白塊”生產、銷售檔案制度,在包裝上的醒目位置標注禁止使用於食品加工的警示語,沒有發現銷售給食品加工企業的違法行為。 質檢部門清醒地看到,盡管整治食品加“吊白塊”這一危害大、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取得了明顯效果,但不可掉以輕心,決心繼續保持高壓態勢,堅持邊打邊探索,邊打邊總結,邊打邊提高,在打假治本這條路上邁出更加堅定的步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