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嘔吐的方法正文

嘔吐的方法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嘔吐的方法
 
用筷子或手指往喉嚨裡一放准嘔吐,不信試試
 
[編輯本段]嘔吐的中醫認識
嘔吐病名可追溯到《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靈樞·經脈》中稱"嘔"、"嘔逆"。漢代張仲景最早提出"嘔吐"之名,其《金匮要略》有《嘔吐哕下利病脈證治》專篇論述,並首次提出"干嘔"之名。金代李東垣認為"聲物兼出謂之嘔"(即有聲有物),"物出而無聲謂之吐"(即有物無聲),"聲出而無物謂之干嘔"(即有聲無物)。其實嘔與吐多同時發生很難分開,後世一般並稱為"嘔吐"。
有關本病的分類,戴思恭《證治要訣·嘔吐》指出:"有寒嘔、有熱嘔、氣嘔、痰嘔、吐食嘔、吐血、吐蟲尤、惡心、干嘔。"張景岳《景岳全書·雜證谟·嘔吐》將嘔吐分為虛實兩大類。清代張璐《張氏醫通·嘔吐》曰:"嘔吐,其類有五,一為邪傳少陽,一為寒邪傷胃,一為熱邪傳裡,一為壞病胃虛,一為陰寒內拒。"
病因病機方面,《內經》對嘔吐發生的原因有較多論述,《素問·至真要大論》雲:"諸嘔吐酸,……皆屬於熱","諸逆沖上,皆屬於火",認為火、熱之邪上逆可致嘔吐。《素問·舉痛論》雲:"寒氣客於腸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嘔也",則責之寒邪內擾。《內經》還認為嘔吐與肝、膽、脾有密切關系,如《靈樞,經脈》雲:"肝足厥陰之脈,……是肝所生病,胸滿嘔逆"。《靈樞·四時氣》雲:"邪在膽,逆在胃,膽液洩,則口苦,胃氣逆,則嘔苦"。《素問·厥論》曰:"太陰之厥,則腹滿腹脹,後不利,不欲食,食則嘔,不得臥",如此辨證地看待嘔吐的病因病機,給後人以深刻的啟迪。隋代巢元方《請病源候論·脾胃病諸侯·嘔吐候》指出:"嘔哕之病者,由脾胃有邪,谷氣不治所為也,胃受邪氣則嘔"(嘔哕候),說明嘔吐的發生是由胃受邪氣所致,又指出"若風邪在胃則嘔。膈間有停飲,胃內有久寒,則嘔而吐"(嘔吐候),進一步說明嘔吐的發生,既可因外邪犯胃引起,也可由內傷引起。宋代陳無擇在《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嘔吐敘論》中雲;"嘔吐雖本於胃,然所因亦多端,故有寒、熱、飲食、血、氣之不同,皆使人嘔吐",指出嘔吐的多種成因。楊士瀛《仁齋直指方·嘔吐》也強調:"嘔吐出於胃氣之不和,人所共知也。然有胃寒,有胃熱,有痰水,有宿食,有膿血,有氣攻,又有所謂風邪入胃。"朱丹溪重視痰火,《丹溪心法·嘔吐》指出見有"胃中有火與痰而嘔者"。明代虞抟對嘔吐的病因闡述較為全面,且重點闡明了脾胃與嘔吐的密切關系,《醫學正傳·嘔吐》曰:"外有傷寒,陽明實熱太甚而吐逆者;有內傷飲食,填塞太陰,以致胃氣不得宣通而吐者;有胃熱而吐者;有胃寒而吐者;有久病氣虛,胃氣衰甚,聞谷氣則嘔哕者;有脾濕太甚,不能運化精微,致清痰留飲郁滯於中上二焦,時時惡心吐清水者。"明代張景岳提出實邪和因虛而致嘔吐,《景岳全書·雜證谟·嘔吐》:"所謂邪實者,或暴傷飲食,或因胃火上沖,或因肝氣內逆,或以痰飲水氣聚於胸中,或以表邪傳裡,聚於少陽、陽明之間,皆有嘔證,此皆嘔之實邪也。所謂虛者,……必胃虛也。"清代程國彭《醫學心悟·嘔吐哕》提出"命門火衰不能生土"而致嘔吐之說,值得借鑒。
[編輯本段]反射性嘔吐
消化系統:咽部刺激(如人為的刺激)、急性胃腸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活動期、急性胃腸穿孔、幽門梗阻、大量出血、胃粘膜脫垂、急性胃擴張、胃扭轉、急性腸炎、急性闌尾炎、機械性腸梗阻、急性出血壞死件腸炎、急性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化晚期、急性慢性膽囊炎、膽石症、膽道蛔蟲病、急性胰腺炎、急性腹膜炎等。其他系統:泌尿生殖系疾病:輸尿管結石、急性腎孟腎炎、急性盆腔炎、異位妊娠破裂等;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眼耳疾病及其他:青光眼、屈光不正等。
[編輯本段]中樞性嘔吐
神經系統:偏頭痛、腦膜炎、腦出血、腦栓塞、高血壓腦病、腦腫瘤、腦震蕩、顱內血腫、癫痫持續狀態等;感染性疾病:急性病毒、支原體、立克次體、細菌、螺旋體或寄生蟲感染;內分泌與代謝紊亂:婦女早期妊娠、尿毒症、肝性昏迷、低血糖症、糖尿病酮症、代謝性酸硷失衡、甲亢危象、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營養不良、維生素缺乏症。其他:休克、缺氧、急性溶血、中暑、高熱等;許多藥物有惡心嘔吐的副作用:阿樸嗎啡、雌激素與避孕藥、乙酸水楊酸制劑、鏈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慶大霉素、氯霉素、紅霉素、異煙阱、降糖靈、保泰松、苯妥因鈉、各種抗癌藥物等;中毒:酒精、硫酸銅、鉛、砷、砒、苯、苯胺、一氧化碳、有機磷等中毒;最後,還有神經性嘔吐。
 

狗狗的陰囊發炎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