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看透明度,純淨的植物油呈透明狀,在生產過程中由於混入了鹼脂、蠟質、雜質等物,透明度會下降;看色澤,純淨的油為無色,在生產過程中由於油料中的色素溶於油中,油才會帶色;看沉澱物,其主要成分是雜質。 二聞。每種油都有各自獨特的氣味。可以在手掌上滴一兩滴油,雙手合攏摩擦,發熱時仔細聞其氣味。有異味的油,說明質量有問題,有臭味的很可能就是地溝油;若有礦物油的氣味更不能買。 三嘗。用筷子取一滴油,仔細品嘗其味道。口感帶酸味的油是不合格產品,有焦苦味的油已發生酸敗,有異味的油可能是地溝油。 四聽:取油層底部的油一兩滴,塗在易燃的紙片上,點燃並聽其響聲。燃燒正常無響聲的是合格產品;燃燒不正常且發出“吱吱”聲音的,水分超標,是不合格產品;燃燒時發出“噼啪”爆炸聲,表明油的含水量嚴重超標,而且有可能是摻假產品,絕對不能購買。 五問:問商家的進貨渠道,必要時索要進貨發票或查看當地食品衛生監督部門抽樣檢測報告。 名詞解釋 地溝油實際上是一個泛指的概念,是人們在生活中對於各類劣質油的通稱。 通俗地講,地溝油可分為以下幾類:一是狹義的地溝油,即將下水道中的油膩漂浮物或者將賓館、酒樓的剩飯、剩菜(通稱泔水)經過簡單加工、提煉出的油;二是劣質豬肉、豬內髒、豬皮加工以及提煉後產出的油;三是用於油炸食品的油使用次數超過規定要求地溝油後,再被重復使用或往其中添加一些新油後重新使用的油。 地溝油也可以變害為利,為人造福。事實上,大小酒樓飯店每天產生的大量食用油廢料,是制造生物柴油的好原料。汽油中添加20%的生物柴油,可減少排放50%的二氧化碳、70%的二氧化硫,空氣毒性可降低90%。 專家都沒辦法 看它的顏色呀,顏色呈米黃色的油應該就不是。但是現在飯店裡頭用的油都是回收油,都是反復利用的。
昨天看一條新聞,標題很有意思:"分辨是否地溝油難於哥德巴赫猜想".看完之後,我認命了. 這是誰也沒可能單憑口感或眼睛分辨的,只有靠商家本身的良心了,或者,這根本連商家也分辨不了。 二樓朋友介紹的方法肯定沒用。最簡單最可靠的方法是,想辦法結識一二位在賓館做廚師的朋友,然後通過這些朋友去實地考察一下,(注意,一定要親自去實地考察,而不是僅僅向他們了解。)就知道事實究竟是怎麼回事了。我有幾位做廚師的朋友,他們非常反感這幾天的關於地溝油報道。只是有在難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