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結的起源 傳說中國結是由一個和尚在閒暇之余用一根繩編出一個整結,然後串上名貴的佛飾品,在按上編出”王“字的穗,流傳至今。當時的和尚,為了體現他“一心一意”向佛所以是用一根線編出來的,穗上為了體現他”至高無上“的信仰故編出”王“字。後來,逐漸流入社會,中國結的意義也從信仰改變為中國人對親情、友情、愛情的”一心一意”及擁有者”至高無上”身份的象征。
自從人們知道以獸皮縛在身上蔽體御寒之初,就表示曉得如何绾「繩」為結了。隨著文明的進化,繩結除了綁縛的實用功能之外,還曾擔過記事的工具,其中有些繩結還具有裝飾的功能。我們將中國歷代流傳下來既富裝飾功能,又具實用價值的傳統繩結,廣為收集、整理,進而深入研究其結構,加強其變化和裝飾的功能,這些外觀對稱、精致、巧妙而結形變化多端的結子,就像中華民族文化的淵博深邃,足堪代表中國繩結之精華,故總其名為「中國結」。
目前中國結的基本結式有十多種,其名稱則是根據結子的形狀、用途、或者原始的出處和意義而命名。例如「雙錢結」的形狀像兩個中國古銅錢半疊的式樣;「鈕扣結」是因其功能而命名;「萬字結」不但其結體的線條走向像佛門的標志「」,而且在早期觀音腰間的飄帶上常出現此結;又如「盤長結」的基本形狀就如佛教八寶之一的盤長,盤長是象徵回環貫徹,是萬物的本源,正涵蓋盤長結的性能,經常是許多變化結的主結。
中國結就像中國的書畫、雕刻、陶瓷、甚至於菜肴一樣,凡是愛好中國文化的朋友,眼一瞧便可辨認出來,這是由於其基本結構的特殊,導致其結形和功能與西洋結、日本結等有顯著的差別。
一、中國結是一種具有緊密結體的結子,用它來綁東西不易松散,因此實用功能很強。
二、中國結的基本結幾乎完全是對稱的,這在編制某些設計的紋樣與創作的主題,在技術上造成相當程度的牽制與局限,但是其對稱的特點,卻是符合中國傳統裝飾的習尚和審美的觀念,在視覺感觀上,也較容易被人們接納與愛好。
三、中國結是一種立體的結子,(雙錢結除外)它是由兩個面組合成中空的結體,由於這種結構,一則使結子硬挺,懸掛時不易變形,而且也可以在結體內嵌縫珠寶。
四、中國結是結構復雜的結子,因此它的變化很多,裝飾的功能也因此很強。
五、中國結的編制,要經過「編」、「抽」、「修」的過程。某一個結的編法是固定的,但是「抽」可以決定結體的松緊、耳翼的長短、線條的流暢與工整,充分表現出編者的藝術技巧和修養;「修」則是為結子做最後的修飾,例如鑲縫珠石,或上漿定型等工作。
古來中國結的應用層面很廣,可以從宮廷殿宇到鄉野民間日常用的器物上,也出現在繪畫雕塑以及民俗工藝的作品中,例如帝後的坐椅把手及凳子下方的垂飾,或裝飾在傘蓋、坐轎的四角,或在觀音及仕女腰間的飄帶上,或者裝飾在印鈕、鏡鈕、如意、荷包、香包、眼鏡袋、念珠及扇子等器物上。而今台灣社會安和樂利,百工俱興,中國結在政府與民間有心人士協力提倡推廣之下,其技藝之興盛與應用之普遍,已經遠遠的超越了從前。由於變化結飾繁多而雅致,編用的線材除了棉、麻、絲、尼龍和皮線之外,還有金銀等金屬線材,更增強中國結裝飾的功能和適用的范圍。無論是各種首飾、衣服配件和禮物包裝的美化,以及室內各種陳設器的裝飾,只要用到繩線綁的地方,都可以編上中國結來增添美觀,尤其是大型的中國結創新作品,就像書畫、攝影作品一樣,可做布置書房雅室的壁飾之用。由此可見,形狀精致典雅、變化萬千、而又兼備實用裝飾雙重功能的中國結,充分反映出中國文化的優美和深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