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夏季最適宜的養生之道有哪些?正文

夏季最適宜的養生之道有哪些?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在炎熱的夏季裡,人體陽氣外發,伏陰在內,養生專家提醒大家,想要安全健康度過夏季,一定要多了解一些日常生活的小常識。

夏季宜食清淡多吃瓜類

夏季裡人的胃酸分泌減少,加之飲水較多,沖淡胃酸,導致機體消化功能較弱。

夏季應該避免使用過多辛辣的食物,因為夏季裡陽氣盛,過多辛辣食物會助陽出現內熱盛。另外,油膩、煎炸類食品也盡量少吃。應多食用清淡的食物,水果、蔬菜必不可少,最好多吃一些瓜類食品,包括西瓜、香瓜、西蘭瓜、黃瓜、冬瓜等。

夏季午睡半小時左右

夏季晝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較大,容易產生疲勞,也容易犯困。因此,保證充足的睡眠非常重要。

夏季裡天氣炎熱,很多人晚上睡不好覺,因此用午睡來補充有益於身體健康,可以保持充足的精力,建議人們每天用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進行午睡。當然,午睡時應避免受較強的外界刺激,因為入睡後肌肉松弛、毛細血管擴張、汗孔張大,易患感冒或生其他疾病,也應注意免受風寒。



夏季不宜“快速冷卻”


夏季天氣炎熱,人們外出歸來或是運動完後,為盡快消汗除熱,往往喜歡沖冷水浴來“快速冷卻”。但由於人在陽光下吸收了大量的熱,如“快速冷卻”,會使全身毛孔迅速閉合,熱量不能散發而滯留於體內,引起高熱。同時還會因腦部毛細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供血不足,使人頭暈目眩,重則還可引起休克。因此,最好的方法是應先讓其出汗,帶走身上大量的熱,然後再采取清涼措施。

很多人運動後就都覺得渾身出汗難受,於是急忙大量喝冷飲或者吃冰棍,覺得這樣非常“爽”,可以有效解暑。其實不然,這樣對身體傷害非常大,不僅容易產生急性腹瀉,而且對身體的肺部、肝髒等都有損害。



夏季保持身心愉悅


夏季裡,人們大多感覺到情緒煩躁、心神不寧、睡眠不好等,因此容易產生心神受傷。在中醫的養生理論中,早就有“夏季宜養心”的說法!

暑熱天氣裡,人們容易出汗。中醫理論裡有“汗為心液”的說法,夏季裡,人們毛孔張開,汗液也比其他季節較多,汗出過多導致體液減少而傷津,引起唇干口燥、大便干結、尿黃、心煩悶亂等症狀。

因些,需要了解以上夏季養生的一些小常識,幫助你健康安全度過火熱的夏季。


 

 
夏季節,晝長夜短,暑氣灼人,老年人如能注意養生之道,不僅能愉快地度過盛夏,而且對防病健身、延年益壽也大有裨益。

重養神。天一熱人就容易煩躁不安,所以首先要讓自己平靜下來,神清氣爽,心境恬靜。切不可緊張焦慮、急躁激動,以免心火內生、以熱助熱,故民間有“心靜自然涼”之說。老人還應避免劇烈的體力勞動和緊張的腦力思考,以免勞神傷氣。

慎起居。夏季,晝長夜短,清晨空氣新鮮,應早睡早起,到室外適度活動。為保持旺盛精力,宜堅持午睡,時間長短因人而異,一般1~2小時左右。夏天暑熱外蒸,毛孔開張,機體容易感受風寒侵襲,所以不可夜宿露天,乘涼也不宜太晚,以防暑濕感冒。

調飲食。夏季陽氣盛而陰氣衰,宜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宜多選擇稀飯、饅頭、面條、瘦肉、冬瓜、雞蛋、新鮮蔬菜瓜果等清淡而平和的主副食。少食高糖、高鹽、高脂食品。另外,夏天氣溫高,應注意飲食衛生,防止食物中毒。

養津液。夏季,出汗多,耗津液,應注意補充水分,可適當多吃西瓜,以消暑利尿、生津止渴;適量飲點啤酒,可以消暑利濕,切忌飲烈性白酒;多飲茶,以清暑利濕,提神助消化;多喝些綠豆湯、赤豆湯,以清熱解暑、祛煩健脾。汗多時,適量飲些淡鹽水,以補充水分和鹽分。另外,夏季冷飲品種較多,飲時不宜過量,以免損傷脾胃。

重降溫。夏季,要避免在烈日下長時間勞作或奔走。居室內要通風,保持空氣清新。室內經常灑些清水,或用濕拖把拖地,既降溫又能調節濕度。使用空調降溫時,勿使室內外溫差太大,否則易誘發上呼吸道感染和干燥綜合征。夏季宜勤洗澡,保持皮膚清潔。穿衣宜選擇輕、薄的棉紡織品。

電壓力鍋和電飯煲有什麼區別?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