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雪搓能治凍傷,其實這是不對的。
發生凍傷時,除了細胞脫水、蛋白質變性外,血管壁也受到損傷。這時再用雪搓,因雪的溫度很低,揉搓時局部溫度恢復緩慢,凍結組織融化也慢,以致凍傷區血管發生擴張充血,血管壁通透性增強,血漿滲出而水腫,血液變得黏稠,血流變得緩慢,容易形成血栓,引起組織壞死。最好的辦法是用溫水快速復溫法進行救治。 要讓病人立即脫離寒冷環境,用38℃-44℃的溫水(42℃為最好),浸泡患肢20-90分鐘,使凍傷組織軟化,皮膚轉為潮紅(甲床潮紅為准)。溫水快速復溫能顯著減少融化時的組織損傷,縮短組織凍結時間,使之很快地度過低溫階段恢復體溫,減輕細胞損傷。復溫後要用軟毛巾擦干凍傷部位,並立即塗上呋喃西林霜劑或呋喃西林可的松霜劑等藥膏,每天1-2次。 冬季出現凍傷後,許多人都會用雪揉擦凍傷部位。皮膚科專家近日提醒,這種認識其實是一種誤區,應根據凍傷程度采取相應的處置辦法。 凍傷後人們會有刺痛感,有的皮膚會出現蒼白色斑點。對待較輕的凍傷,人們可將凍傷部位放到溫暖的地方,例如把手夾在腋下,或將腳抵在同伴懷裡,隨著麻木感消失,凍傷部位會出現明顯的疼痛感。如果凍傷部位出現卵石狀硬塊,並伴有腫脹和發紅等症狀,說明患者已被深度凍傷,較好的辦法是將凍傷部位放在約28攝氏度的溫水中浸泡,也可搓熱雙手後對患處進行按摩,使其慢慢恢復知覺,千萬不可用雪揉擦或直接用火烘烤。
樓上的學長說的好專業~ 我覺得應該會有一點道理的吧,搓雪的過程會提高局部溫度,可以增加血液流動吧~ 外行人說的外行話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