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含量高、相當於蘋果含量的2.5倍,西瓜含量的10倍,人稱“蔬菜中的水果”一個成年人若每天食用300克的番茄,便可滿足人體一天對維生素及礦物質的需求。
西紅柿的功效
番茄紅素含有對心血管具有保護作用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元素,能減少心髒病的發作。
番茄紅素具有獨特的抗氧化能力,能清除自由基,保護細胞,使脫氧核糖核酸及基因免遭破壞,能阻止癌變進程。西紅柿除了對前列腺癌有預防作用外,還能有效減少胰腺癌、直腸癌、喉癌、口腔癌、乳腺癌等癌症的發病危險。
番茄含有維生素c,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涼血平肝,清熱解毒,降低血壓之功效,對高血壓、腎髒病人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多吃番茄具有抗衰老作用,使皮膚保持白皙。
尼克酸能維持胃液的正常分泌,保進紅血球的形成,有利於保持血管壁的彈性和保護皮膚。所以食用西紅柿對防治動脈硬化、高血壓和冠心病也有幫助。西紅柿多汁,可以利尿,腎炎病人也宜食用。 越吃越瘦的食物
許多身體偏胖或擔心發胖的人,總認為吃蔬菜不會發胖,因而對蔬菜往往不加選擇、不加控制地食用。實際上,過多地食用含有碳水化合物高的蔬菜,過剩的碳水化合物也會在體內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那麼,胖人吃哪些蔬菜好呢?
黃瓜黃瓜中含有的兩醇二酸,有助於抑制各種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在體內轉化為脂肪。
白蘿卜白蘿卜含有辛辣成分芥子油,促進脂肪新陳代謝,可避免脂肪在皮下堆積。
韭菜韭菜中含纖維較多且不易消化,可促進腸蠕動,有較強的通便作用。
冬瓜冬瓜含的營養成分較少且能去掉體內過剩的脂肪,具有較強的通便作用。
綠豆芽含水份多,食人體內後產生的熱量少,更不容易形成脂肪堆積皮下。
大豆及大豆制品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能分解體內的膽固醇,促進脂肪代謝,使皮下脂肪不易堆積。特別是醋豆裡的皂素能排除粘附在血管壁上的一種脂肪,並能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
醋豆的制法是:將黃豆洗淨,瀝干水,炒三四分鐘(注意別炒焦),待冷卻後,裝瓶,倒入食醋腌泡,加蓋封好,一周後即可食。每天早晚各吃數粒,即有減肥效果,有興趣的讀者不妨一試。 您好 苦瓜,冬瓜,黃瓜中含有的丙醇二酸,有助於抑制各種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在體內轉化為脂肪。白蘿卜白蘿卜含有辛辣成分芥子油,促進脂肪新陳代謝,可避免脂肪在皮下堆積。韭菜韭菜中含纖維較多且不易消化,可促進腸蠕動,有較強的通便作用。全麥包熱量:65卡/片,全麥包是面包中最低熱量,如果你是無包不歡的話,就建議你早餐或者teatime吃個全麥包填填肚子!椰菜熱量:40卡/杯,椰菜含豐富高纖維成分,配合番茄、洋蔥、青椒等材料可煲成瘦身湯,肚子餓的時候很管用,低卡又飽肚。蘆筍熱量:66卡/磅蘆筍含豐富維他命a同c,用來做沙拉是個不錯之選,或者閒時煲熟做一杯蘆筍,看電視聽歌時可當小食充饑,健康又不會肥。茄子熱量:19卡/半碗有科學研究指出茄子在一頓正餐中可以發揮阻止吸收脂肪作用,同時蘊含維他命a、b及c,對減肥人士講系一種好吃又有益食物。雞肉雞肉系好多減肥餐單的指定菜式,當然去皮食用,熱量更低。3盎司雞肉只有4.1g脂肪,比半份牛肉同豬肉的熱量還要低。海鮮熱量:水浸吞拿魚135卡/1/4杯,三文魚70卡/一盎司。扁豆熱量:232卡/杯,若配合綠葉菜食用,可以加快身體的新陳代謝。橙熱量:50卡/個橙含天然糖分、多纖維又低卡,是用來代替糖果、蛋糕、曲奇等甜品的最佳選擇。冬瓜冬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粗纖維、鈣、磷、鐵、胡蘿卜素等等。內含丙醇二酸,可阻止體內脂肪堆積。芹菜含有維他命a及c,但大部分為水分及纖維素,所以熱量很低,吃多了不怕胖。香菇香菇含有30多種酉每和18種氨基酸,其中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就含了7種。所含核酸物質,可以抑制膽固醇的增加,所以可減肥。綠豆芽現代人多缺少纖維素,所以多吃綠豆芽對健康有益。炒時加入一點醋,以防維他命b流失,又可以加強減肥作用。洋蔥洋蔥含環蒜氨酸和硫氨基酸等化合物,能降血脂,對脆性的血管有軟化作用,並可護膚美容,能促進表皮細胞對血液中氧的吸收,增強肌膚修復能力。醋醋具酸性,可軟化血管,清除血脂,對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肥胖者均有益處。但醋有合成醋與釀造醋,我們應挑選釀造醋。以下含蛋白質的食物和含澱粉質的食物不可同時進食: 選擇低熱量食物有4大竅門:
1、選擇體積大、纖維多的食物:因為這種食物可增加飽足感從而有效地控制你的食欲,例如:新鮮蔬菜、水果。
2、選擇新鮮的天然食物:新鮮的天然食物一般熱量都比加工食物要低。例如:胚芽米的熱量低於白米,新鮮水果的熱量低於果汁,新鮮豬肉的熱量低於香腸、肉干等。
3、選擇清炖、清蒸、水煮、涼拌食物:這些食物比油炸、油煎、油炒食物熱量低得多,例如:清蒸魚、涼拌青菜、泡菜等都是可供你外食時選擇的上好的低熱量食物。
4、肉類盡量選擇魚肉、雞肉等:肉類所含熱量依種類不同,大致是:豬肉>羊肉>牛肉>鴨肉>魚肉
科學的減肥是需要合理的飲食結構,以及適量的體運動來實現的。
一、吃飽肚子也能減肥
有人以為,只要節食就能減肥,其實不然。因為食物中所含的熱量不同,吃得多不一定熱量攝入多,吃得少不一定攝入的熱量就少。比如,吃35克饅頭與70克甜薯、120克土豆所獲熱量是一樣的。這就提示我們,減肥者在選擇食物時,只要進食體積大、熱量低的食物,就可以既飽腹又不長胖。
各種蔬菜中,冬瓜、黃瓜、白菜、豆類等含熱量最低,如欲獲得同樣減肥效果,吃兩份上述蔬菜和吃一份扁豆或蒜苗是一樣的。若要選擇藕、芋頭之類,則只吃半份就夠了。在水果中,西瓜的減肥作用最大。吃200克梨、桃、蘋果、香蕉、柑桔等任何一種,所獲得的熱量與吃750克西瓜是一樣的。干果的熱量遠比鮮果高。因此減肥者不宜吃杏干或葡萄干等干果。
減肥者多吃魚類比肉類,特別是熟肉類對減肥更有益。吃120克魚和50克瘦肉或25克香腸所獲得的熱量同樣多。從減肥角度看,魚肉類的排列順序是:魚肉優於雞肉,雞肉優於牛肉、羊肉。營養學家對肉類的評價是:四條腿不如兩條腿,兩條腿不如沒有腿。
豆類的熱量最低,因此,豆制品是減肥者的首選食物。把豆制品當成零食來取代蘋果亦是一種好辦法。
減肥的關鍵是降低熱量的攝入。因此,選擇體積大熱量低的食物,就可以吃飽肚子減肥。
下面介紹部分食物熱量的換算公式:10克烹調油=250克花生、瓜子=25克米或面=50克瘦肉=120克土豆=120克魚類=150克豆腐=200克水果=500克青蒿=750克西瓜。
二、越吃越瘦的食物
許多身體偏胖或擔心發胖的人,總認為吃蔬菜不會發胖,因而對蔬菜往往不加選擇、不加控制地食用。實際上,過多地食用含有碳水化合物高的蔬菜,過剩的碳水化合物也會在體內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那麼,胖人吃哪些蔬菜好呢?
黃瓜黃瓜中含有的兩醇二酸,有助於抑制各種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在體內轉化為脂肪。
白蘿卜白蘿卜含有辛辣成分芥子油,促進脂肪新陳代謝,可避免脂肪在皮下堆積。
韭菜韭菜中含纖維較多且不易消化,可促進腸蠕動,有較強的通便作用。
冬瓜冬瓜含的營養成分較少且能去掉體內過剩的脂肪,具有較強的通便作用。
綠豆芽含水份多,食人體內後產生的熱量少,更不容易形成脂肪堆積皮下。
大豆及大豆制品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能分解體內的膽固醇,促進脂肪代謝,使皮下脂肪不易堆積。特別是醋豆裡的皂素能排除粘附在血管壁上的一種脂肪,並能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
醋豆的制法是:將黃豆洗淨,瀝干水,炒三四分鐘(注意別炒焦),待冷卻後,裝瓶,倒入食醋腌泡,加蓋封好,一周後即可食。每天早晚各吃數粒,即有減肥效果,有興趣的讀者不妨一試。
三、越吃越瘦的方法
以節食方法來減肥,其實是非常簡單的,用頭腦來吃東西。
不要減少飲食的量,而以改變吃的方式來代替……,可以說是現在最聰明的減肥法。首先,不要讓肚子太餓再吃東西、也不要吃得太快、不喜歡的食物不要勉強吃,這些都可以是造成熱量消耗不良,吃下的食物容易變成脂肪的原因。還有,每天在一定的時間用餐,比想像中還重要,因為可養成有規律的消耗。
1.矯正不良的飲食習慣
肥胖者大部分的飲食都是自動而不自覺的,而且缺少思考,也沒有真正的鑒賞。所以,錯過了許多從食物中可得到的樂趣,而且常會超過應該攝取的熱量。試問,當我們大口咀嚼一大袋的洋芋片時,你清楚自己吃了多少嗎?是否品嘗了每一口的滋味?是否食入了過多的熱量呢?
下述一位減肥者,就是一個不自覺飲食的例子。她很喜歡冰淇淋,每天晚上都會吃上一碗。在減肥指導者的要求下,她開始計算吃了多少口,同時注意每一口所帶給她的樂趣(滿足程度)。結果,她平均每天吃16口,並且發現,前4口是可口的,然後約10口左右,是較沒有感覺的(即不自覺、習慣性的飲食);而最後兩口是美味可口,因為她快吃完了。有了這些新的認識後,她明白中間的10口為多余而不需要的卡路裡。
檢視飲食日記時,以下數點應特別注意:
(1)進食時間
一日之中是否集中在某個特定的時間進食?最典型的壞習慣就是早、午餐吃一點點,到了晚上大吃一頓。還有,睡前有沒有吃東西?午後有沒有吃點心?飲食是否不規律?另外還有一種情形,就是平日謹宋飲食規則,但是一到周末便失去控制。這麼一來,一切就前功盡棄了。所以,有這種傾向的人應該積極極尋找其他活動(如運動)來代替吃東西的習慣。
(2)吃什麼
留心所選擇的食物是否有特別的偏好?哪一種食物的熱量較高?可否以低熱量的食物取代?會不會只吃自己喜歡的東西?最難抗拒的食物是什麼?
要控制攝食量和熱量。一般人常在無意識的狀況下攝取過多的熱量,因此,對於每餐食物的內容都應細細考量。
(3)在哪裡吃
除三餐外,常在何處吃東西?是否在固定地方吃東西?看電視時,有沒有吃東西的習慣?是否有非吃不可的沖動?
(4)吃東西時,同時做些什麼事
邊吃邊做些什麼?最糟糕的就是邊吃邊看,例如:電視、攝影、雜志等,聽收音機也要避免。“吃”是一件須集中注意力的事情,而且進食的姿勢也是極重要的。此外,有沒有哪個人,每次和他一起吃飯時都會過量?飲食的伙伴,也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往往是刺激進食的一個重要因素。
2.吃的學問
許多減肥者會在特定的情況、時機或活動中,產生食欲,原因是他們把特定的事物和“吃”聯想在一起,而在做這些事的時候,就會使人饑腸辘辘。舉例來說,每天早上邊吃早飯邊看報,每天晚上邊看電視邊吃零嘴。因這些事與“吃”有了密切的關系,所以做這些事時,就會讓人想吃東西。
把“吃”和其他活動劃分清楚,才不致於因這些事產生食欲。只在身體真正需要補充熱量時才會肚子餓,這不是天方夜譚,指導者可使用以下五種方法來幫助減肥者控制不必要的飲食。
(1)吃飲定時
如果減肥者一天吃很多次東西,那麼到了那些時間他就會覺得很想吃東西,所以擬定一個時間表對他很有幫助。定時用餐不一定是按傳統一天三餐的時間用餐,而是要他依自己實際需要,找出最合適的時間表。
譬如:他固定早上七點鐘吃早餐,把這點納入時間表。如果他傍晚覺得有必要吃點心,也把它填進時間表。控制用餐的次數,包括正常的三餐飲食在內,切記不要太過苛求減肥者,讓他自己選一個可以忍受的計劃。
遵循一個時間表,可以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