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林木蔥翠,是全台灣最理想的避暑勝地。阿裡山空間距離僅十五公裡,但由山下一層一層盤旋繞上山頂的鐵路,竟長達七十二公裡,連通各森林區的支線,總長度有一千多公裡。沿途有八十二條隧道,最長的達一千三百公尺。火車穿過熱、亞熱、溫、寒四帶迥異的森林區。 阿裡山的鐵路可與“阿裡四景”(日出、雲海、晚霞、森林)合稱“五奇”。鐵路全長72公裡,卻由海拔30米上升到2450米,坡度之大舉世罕見。火車從山腳登峰,似沿“螺旋梯”盤旋而上,繞山跨谷鑽隧洞,鳥雀在火車輪下飛翔。登山途中,從高大挺拔的桉樹、椰子樹、槟榔樹等熱帶古木,到四季常綠的樟、楠、槠、榉等亞熱帶闊葉樹,再到茂密的紅桧、扁柏、亞極和姬松等溫帶針葉樹,到了3000米以上,則是以冷極為主的寒帶林了。這些奇木異樹,在阿裡山上匯成一片綠色的海洋。山風勁吹時,山林如驚濤駭浪,發出轟天雷鳴,形成阿裡山著名的萬頃林濤。 1991年新中橫公路通車後,阿裡山森林游樂區便與玉山國家公園串連而成為新興的旅游路線。 阿裡山空間距離僅十五公裡,但由山下一層一層盤旋繞上山頂的鐵路,竟長達七十二公裡,連通各森林區的支線,總長度有一千多公裡。沿途有八十二條隧道,最長的達一千三百公尺。火車穿過熱、亞熱、溫、寒四帶迥異的森林區。 阿裡山的森林、雲海和日出,譽稱三大奇觀。這裡所產的是世界罕見的高級建築木材,如台灣杉、鐵杉、紅繪、扁柏和小姬松,稱為阿裡山特產“五木”。到了陽春三月,阿裡山又成為一個绯艷絢麗的櫻林。這裡的櫻花馳名中外,每年二月至四月列為花季,登山賞櫻花的游人絡繹不絕。山上有高山博物館,陳列各種奇木異樹,高山植物園內種有熱帶、溫帶、寒帶數百種植物,游人既可飽覽林海在微風中泛起層層波瀾的勝景,還可增加見識。 在晴天的破曉時分,登阿裡山的塔山觀賞雲海,確是賞心樂事。游人但見雲海茫茫,瞬息萬變,時而像連綿起伏的冰峰從山谷中冒出,時而像波濤洶湧的大海,從天外滾滾而來。難怪阿裡山的雲海是台灣八景之一。觀日出的地點則以祝山為妙。祝山海拔僅次於塔山,為二千四百八十公尺。黑夜退去,天空呈魚肚白,祝山後先現出一絲紅霞,慢慢變成弧形、半圓、大半圓,越來越紅,越來越亮。一輪紅日先從雲海邊上升,再從山頂冒出,光芒四射,煞是一番景象。 阿裡山列為台灣風景區之一,美景紛陳早為人所稱道,因此有“不到阿裡山,不知阿裡山之美,不知阿裡山之富,更不知阿裡山之偉大”的說法。由於山區氣候溫和,盛夏時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蔥翠,是全台灣最理想的避暑勝地。 森林游樂區大部分屬於高山平夷面地形,若從大塔山俯瞰,便可發現西側成緩坡走向,祝山、對高岳等山稜東側為地形險峻的陡峭斷崖,隔和社溪與塔塔加相對;而小塔山亦為斷崖地形,阿裡山溪以西北向注入清水溪,向南則於阿裡山公路山谷為曾文溪上游。1996年的賀伯台風創下單日降雨量高達1095公厘,這些狂瀉而下的雨水造成三條溪流下游的土石流災害,再對照歷年來的氣象資料,稱阿裡山為「雨山」實不為過。由於高山環境地處溫帶氣候,阿裡山的氣候四季相差不大,平均氣溫為攝氏10.8度,在冬季最寒冷之日曾達零下3度,因此夏季為著名的避暑勝地。 阿裡山、太平山、八仙山為三大林場,與玉山並為「新高阿裡山國立公園」的預定地。阿裡山的森林與登山鐵道、日出、雲海、晚霞合稱阿裡山五奇。1927年,阿裡山經台灣日日新報評定為台灣八景(另有十二勝、二別格)。1953年,台灣省文獻會選定阿裡山雲海為台灣八景。1996年,台灣省旅游局辦理新版台灣十二名勝,阿裡山勇奪第二名(全民票選第一名)。2006年,行政院新聞局舉辦台灣意象票選(書面及網絡),阿裡山勇奪風景第二名(第一名為玉山),顯示阿裡山的地位早已深植人心。 目前森林游樂區內種植吉野櫻、重瓣櫻等數千株,除了櫻花以外,四季各有不同的植物盛開,將阿裡山妝點成缤紛燦爛的花花世界。而有阿裡山精神地標之稱的神木在1997年7月1日下半身倒伏之後,新的巨木群隱然成形,目前游樂區內共有二區的巨木群棧道,整個阿裡山區則尚有四株以上綠意盎然的紅桧神木。除了巨木群棧道外,林務局另重修對高岳森林浴步道、塔山登山步道及自忠舊鐵道的水山支線通往特富野的狩獵古道等。 在人文方面游樂區有高山博物館、樹靈塔、琴山河合(河合铈太郎)博士旌功碑…等,游人至此可回憶日治時期至今的阿裡山開拓史等,皆為重要的歷史遺跡。 阿裡山森林游樂區隸屬嘉義縣,距離嘉義市東方約75公裡,東臨玉山山脈與玉山國家公園相鄰,西鄰嘉南平原,北界南投縣。阿裡山由尖侖山、祝山、對高岳山、大塔山、塔山........等十八座大山組成,總面積為39,650公頃。群山峰巒環列,形勢雄偉。附近溪谷甚多,分別有北流之和社溪,西有西北流之清水溪及西南流之曾文溪等。 由於多數溪谷而處處形成斷崖,如塔山及對高岳山,故山岳重疊地勢險峻,而其間雨量充沛,故自然環境得天獨厚,樹木生長各任天性蔚成巨木森林群。 蚊蚋絕跡,實為台灣休養避暑最佳處所。園區種植吉野櫻、重瓣櫻等數千株,日據時代並曾定名為新高阿裡山國立公園。 [編輯本段]阿裡山五奇 阿裡山以五奇著稱,即登山鐵路、森林、雲海、日出及晚霞。日出、雲海、鐵路、森林與晚霞合稱為阿裡山五奇,它們不但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風景,其聲名更是遠播海內外。 五奇之一:日出 當清晨曙光乍現,火紅的朝陽輕巧地躍出山頭,那璀璨耀眼的光芒,照亮了夜空,也為新的一天揭開了序幕!由於地球公轉之故,使著名的阿裡山日出,四季出現位置與時間皆不同。祝山觀日樓是此地欣賞日出的最佳地點,您可以到阿裡山火車站或沼平車站搭乘祝山觀日火車,也可以從沼平公園觀日步道牌樓拾階而上。 五奇之二:雲海 阿裡山雲海名列台灣八景之一,通常出現於天氣晴朗、浮雲遍布的日出或薄暮。而秋天是觀賞雲海的最佳季節,最佳地點則是神木站前的二萬坪、游樂區內的慈雲寺、阿裡山賓館、阿裡山火車站、沼平公園、祝山觀日樓與第一停車場附近。 五奇之三:鐵路 與民國同歲的阿裡山森林鐵路是世界僅存的三條高山鐵路之一,軌距762m,坡度6.25%,由海拔30公尺的嘉義市升高到2216公尺的阿裡山,途經熱、暖、溫三帶,景致迥異,搭乘火車如置身綠野仙境,尤其獨立山的三次螺旋環繞及第一分道的z字形爬升,絕對令您不虛此行。昔日為轉運木材而興建的它,今已蛻變成森林旅游列車。園區內現有三條支線,其中「祝山線」為國人自建的第一條高山鐵路,專供前往祝山觀日出的游客搭乘:「眠月線」為觀光之用,除了沿途美景以外,終點還有著名的石猴游憩區:「神木線」則穿越園區,至巨木參天的神木區。而早年所遺留下來的蒸汽火車與報廢車廂,也已在沼平車站旁裝潢成風味獨特的車廂旅館與火車展示區,讓游客住宿與觀賞。 五奇之四:森林 從平地的龍眼、相思樹、桂竹林等熱帶植物開始,順著山勢攀升,景致變換成屬於暖帶林的樟木、楠木和柳杉林,再往上到了溫帶林則可見到鐵杉、台灣扁柏、華山松、台灣杉與紅桧等。阿裡山所擁有的豐富森林資源,涵蓋了不同氣候帶,呈現變幻多端的奇景。阿裡山原為台灣的三大林場之一後來才開發為森林游樂區。每年一到花開季節,整座山被裝點成美麗缤紛的花海,而在古木參天的林蔭小徑上。還可以吸取芬多精、聆聽鳥鳴聲,一片鳥語花香、欣欣向榮。 五奇之五:晚霞 因高山地區空氣較稀薄、太陽輻射強,導致空氣中的紫外線相對增強,使得藍天比平地絢麗,而晚霞也就更艷麗。慈雲寺、阿裡山賓館、阿裡山火車站、沼平公園、對高岳、祝山觀日樓與第一停車場附近,是阿裡山晚霞的最佳觀賞點。 人文方面有高山博物館、樹靈塔、古老火車頭展示場、琴山河合博士升功碑等,皆為重要歷史遺跡。區內有如此豐富珍貴的自然人文資源。是提供人們做為心靈休憩的好地方,亦是留給後代子孫最純淨的樂土。 阿裡山國家森林游樂區-—姊妹潭、受鎮宮 姊妹潭是二個大小不同的鄰近湖泊,『姊潭』呈長方形,占地160坪、『妹潭』略呈圓形,占地20坪,相傳有二位山地女孩在此雙雙殉情,故後人附會而稱姊妹潭;姐潭湖區還設有一座以桧木為基座的相思亭,姊妹潭周邊更設有全長180公尺的環潭步道,可讓游客游覽全湖是觀賞姊妹潭最佳的方式;夏季為滿水期,冬季則為枯水期。 受鎮宮奉祀玄天上帝、福德正神和注生娘娘,香火非常鼎盛,傳說以往每年3月都有三只神蝶飛來朝拜,不吃不飛一周後就不見蹤影,傳為神跡;三代木同一根株,能枯而後榮,重覆長出祖孫三代的樹木,是造化的神奇安排。如今第一、二代的前身均已枯老橫頹,第三代卻仍然欣欣向榮。 阿裡山國家森林游樂區內還有許多著名的景點如慈雲寺、貴賓館(蔣公行館)、樹靈塔、高山植物園、塔山斷崖、石猴、三代木、三兄弟、象鼻木、光武桧、高山博物館及眠月支線鐵路也是到阿裡山旅游不可錯過的景點。 阿裡山國家森林游樂區-—螢火蟲季節 四月至六月的螢火蟲季節,阿裡山的原始自然生態也是最佳的賞螢地點,萬只螢火蟲聚集的景象,走進與星空連成一片的螢火蟲燈海,阿裡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並匯集了七大賞螢路線依序為茶山-屯阿巴娜自然生態區,奮起湖——火車站往土地公沿線,太和-花石溪生態保護區,瑞裡——若蘭山莊,瑞裡國小、三華民宿,光華村-驿馬溪農場,豐山-村落至觀景台沿線,裡佳-親水步道。其中,以瑞裡、茶山、太和、奮起湖較為著名。 阿裡山國家森林游樂區-—櫻花季 每年三月中旬至四月中旬的阿裡山花季,也是不可錯過的年度大戲,每年因天候的不同櫻花開放的時間也會些許不同,千島櫻、山櫻花、吉野櫻、八重櫻都將依序綻放,最高潮為潔白似雪、燦爛耀眼的花季主角—吉野櫻,屆時把阿裡山粧點成一片美麗缤紛醉人的花海世界,美不勝收。其他花卉如森氏杜鵑、石楠花、毛地黃等等也都會依序綻放。 阿裡山國家森林游樂區-—李樹花海 阿裡山櫻花季裡,除了櫻花之外,還有木蘭、射干菖蒲、森氏杜鵑、台灣一葉蘭等花卉也都同時會進入綻放期。如果不想和賞花游客人潮擠在一起,不妨考慮鄰近阿裡山公路的鄒族部落,較低海拔的樂野、達邦等鄒族部落也是春花怒放的時日。若想一窺李花落英缤紛的盛景,順著奮起湖連接嘉162線可以來到開花正盛的太和。太和地區的居民,以種植農作物為主要的經濟來源。茶園裡面、甚至家家戶戶的門前,大部份都種植著李樹。每到二、三月,李花開花的時候,那隨風招搖的李樹花海,真令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