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經逢原》:必極熟,乃有止渴下氣潤五髒之功。若帶生味酸,力能助肝伐脾,食之令人中滿洩瀉。 2.孟诜:利五髒。 3.崔禹錫《食經》:下氣,止哕嘔逆。 4.《日華子》:治肺氣,潤五髒,下氣,止嘔逆,並渴疾。 5.《滇南本草》:治肺痿痨傷吐血,咳嗽吐痰,哮吼。又治小兒驚風發熱。
采收和儲藏 枇杷果實因成熟不一致,宜分次采收。
資源分布 分布於中南及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用藥禁忌 《隨息居飲食譜》:多食助濕生痰,脾虛滑洩者忌之。
動植物形態 枇杷常綠小喬木,高約10m。小枝粗壯,黃褐色,密生銹色或灰棕色絨毛。葉片革質;葉柄短或幾無柄,長6-10mm,有灰棕色絨毛;托葉鑽形,有毛;葉片披針形、倒披針形、倒卵形或長橢圓形,長12-30cm,寬3-9cm,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或漸狹成葉柄,上部邊緣有疏鋸齒,上面光亮、多皺,下面及葉脈密生灰棕色絨毛,側脈11-21對,圓錐花序頂生,總花梗和花梗密生銹色絨毛;花直徑1.2-2cm;萼筒淺杯狀,萼片三角卵形,外面有銹色絨毛;花瓣白色,長圓形或卵形,長5-9mm,寬4-6mm,基部具爪,有銹色絨毛;雄蕊20,花柱5,離生,柱頭頭狀,無毛。果實球形或長圓形,直徑3-5cm,黃色或橘黃色;種子1-5顆,球形或扁球形,直徑1-1.5cm,褐色,光亮,種皮紙質。花期10-12月。果期翌年5-6月。
功效分類 潤肺藥
生藥材鑒定 果實圓形或橢圓形,直徑2-5cm,外果皮黃色或橙黃色,具柔毛,頂部具黑色宿存萼齒,除去萼齒可見一小空室。基部有短果柄,具糙毛。外果皮薄,中果皮肉質,厚3-7mm,內果皮紙膜質,棕色,內有1至多顆種子。氣微清香,味甘、酸。
性味 甘、酸;涼;無毒
藥材基源 為薔薇科植物枇杷的果實。
用法用量 內服:生食或煎湯,30-60g。 枇杷樹開花不結果的原因有二方面: 一是內部因素,枇杷樹長期失管,樹體營養不足,缺乏植物生長素和微營元素。造成枇杷花質量差,開花不座果。 二是外部因素,(1)低溫影響造成枯花。枇杷開花時間在11—12月份,這時北方冷空氣的浸入較頻繁,氣溫較低。花粉受到柱頭以後,在氣溫10℃以上開始發芽,35℃以上發芽不良,所以枇杷有效授粉時間不長。低溫冷害會使枇杷花粉粒不花芽,而不能受精,因此造成枇杷枯花。(2)幼果受凍害。氣溫低於–3℃,幼果受凍害很明顯。低溫的持續時間與幼果受凍程度有密切關系。即持續時間短,受凍程度輕;持續時間越長受凍越嚴重。根據果樹專家觀察:低溫–3℃持續3小時,枇杷幼果已有20%凍死。若–4℃持續1小時,則幼果凍死率達40%以上。 如果我沒說錯的話,枇杷應該是異花授粉植物,雄花與雌花是分開的,而只有進行了受粉,使雄花的花粉沾到雌花花蕊的柱頭上,花粉經過受精之後才會結果(自花授粉植物只要風即可傳粉).通常情況下,昆蟲會進行授粉,但如果沒有昆蟲授粉的話,就必須進行人工授粉才能使它結果.
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