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表示親屬關系。“九族”之說最早見於《書·堯典》:“以親九族。”九族所指,歷來說法不一,較流行的說法有兩種:
(1)從自己算起,上至高祖,下至玄孫,稱之謂九族,具體的來說這指的是高祖、曾祖、祖父、父、子、孫、曾孫、玄孫共九代。史載燕王朱棣(明成祖)率兵入京師,奪得大權後命方孝孺替他起草即位诏書。方孝孺不聽,被殺害。當時受株連而遇害的達847人,就是滅九族的。滅九族時,對已死去的要劈棺鞭屍。
(2)指異姓親族,即父族四(自己本族四代),母族三(母親同族三代),妻族二(妻子同族二代),這樣合起來共九族。 高祖、曾祖、祖父、父親、己身、子、孫、曾孫、玄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