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什麼叫牛皮藓?都有哪些治療的方法?正文

什麼叫牛皮藓?都有哪些治療的方法?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病,但有遺傳家族史,國外報告大都為30%左右,我國報告在11%-22%。單卵雙生的一致性發生率較雙卵雙生的為高。雙親正常,子女患本病占11.9%;雙親之一患病,其子女的發病率為18.4%;雙親都患本病,其子女的發病率增高到70%,發病早而且病情嚴重。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伴有不完全外顯,也可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牛皮癬致病的病因是因為正常皮膚表皮細胞的分化的時間是26-28天,而牛皮癬患者的表皮細胞基因的分化時間是3-4天,比正常的快7倍,因為表皮細胞的分化機制已經紊亂,導致老化的表皮細胞還沒有脫落,新的表皮細胞又冒出來,於是分化不完全的表皮細胞迅速堆積,開始為粟粒大小紅斑,很快表面就出現銀白色鱗屑,輕輕刮之,即可剝下,隨著受損細胞的抗大,皮損向四周擴張,與其相互融合,最後逐漸形成大小不等的斑片,臨床上將牛皮癬分為尋常型、紅皮病型、關節炎型、濃胞型。臨床上以往多以白血寧,乙亞胺,乙雙嗎啉,環磷酰胺等細胞毒類抗癌藥,以及地塞米松,強的松,倍他米松和進口針劑康寧克通等激素類藥物治療。因以上藥物及其配制的各種制劑,,對機體肝,腎和免疫功能有嚴重損壞作用;長期應用此類藥物早期可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當病毒對此類藥物產生抗藥性後會出現嚴重的毒副作用,不但導致鱗屑越來越厚,不斷復發,且復發更嚴重,更難治,對機體肝,腎和免疫功也有嚴重損壞作用。2005年第二界中醫藥國際科技博覽會中,世界衛生組織一致當前通過治療牛皮癬最有效的方式應該從修復病毒基因入手,當藥物與病原體接觸時,與病原體基因鹼基形成交叉連接,導致病原體dna變性,使其滅活,促進新細胞的復蘇和再生,增加新細胞的收縮力,有效的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表皮細胞變異,使皮膚上的細胞彈性逐漸恢復正常,皮膚自然保持正常。詳情請登陸中國人民解放軍疑難皮膚病研發中心官方網站:
http://www.zhongyikf.com
或者咨詢010-63243645
牛皮癬患者除了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以外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的四個問題:
一、3大忌口:忌酒、忌海鮮、忌辛辣。
二、8項注意:1、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是本病的一誘發因素,盡可能避免感冒、扁桃腺炎、咽炎的發生。一旦發生應積極對症治療,以免加重牛皮癬。經常因扁桃腺化膿而誘發本病或加重本病的建議行扁桃腺摘除術。2、消除精神緊張因素,避免過於疲勞,注意休息。3、居住條件要干爽、通風、便於洗浴。4、在日常用藥中,抗瘧藥、β-受體阻滯劑均可誘發或加重病情。5、內分泌變化、妊娠均可誘發本病並使其加重。6、多食富含維生素類食品,如新鮮水果、蔬菜等。7、清洗患處時,動作要輕揉,不要強行剝離皮屑,以免造成局部感染,如紅、腫、熱、痛,影響治療,使病程延長。8、牛皮癬臨床痊愈後,其免疫功能、微循環、新陳代謝仍未完全恢復正常,一般需要2-3個月後才能復原。所以在臨床痊愈後,即外表皮損完全消退後,應再繼續服用2-3個療程藥物進行鞏固,使病毒清理更徹底,以免復發。
三、在日常的生活飲食保健及有益食物療法:按中醫辯證分析,牛皮癬存在有"血燥、血熱、血虛"之象,而從西醫的角度講,則是由於角質細胞過度增殖,各種生化代謝紊亂所致。因此,凡有"養血、涼血、活血"之效或具有抑制細胞dna合成,改善微循環功能的食物,對牛皮癬均有好處,如水果飲料之類的烏梅、柚子等都具有清熱、涼血、解渴生津的作用,不僅含豐富的維生素及微量元素,還可以降低血脂、血粘度,西柚和胡柚已被證實具有抑制細胞的有效分裂的作用,是夏天防治牛皮癬有效水果。另外,每年春天,到處都是盛開的槐花,把它做成菜及湯,也是很有效果的,槐花有清熱涼血、祛風止癢的功能。蘆筍,也是一道防治牛皮癬的好菜,當然還有很多的瓜果、蔬菜和谷物具有養血潤膚、清熱涼血、活血消腫的醫療作用。
四:牛皮癬患者要注意心理調節:精神緊張可誘發或加重牛皮癬,這點是得到公認的,而牛皮癬患者多有程度不同的精神緊張、抑郁,心理有自悲感,如不敢去游泳,健身,理發,害怕被人議論等,這樣對病情都是不利的,所以要求病人多了解一些有關牛皮癬的常識,經常和醫生談一談自已的問題,如有可能找一些病友交流交流,盡量放松自已,有些地方成立了有醫生參加的牛皮癬病人聯誼會,定期交流一些心得體,介紹新的治療方法,增強病人的自信心,心理治療對增強藥物治療的效果、減少復發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牛皮癬雖然它沒有傳染性,也不像有些病那樣會出現軀體上難抑的痛苦,但是,由於患者皮膚上那些鱗屑狀病變,令他人惟恐避之不及。病人承受了極大的心理壓力,鑒於牛皮癬引起的軀體痛苦遠不如心理痛苦大,而且心理痛苦會誘發或加重病情,所以加強心理治療,提高病人生活質量同樣是治療本病的重要內容。
 
希望這個消息對你有幫助: 


中國金方醫學科學院院長張正天在國際上首次揭示銀屑病發病原因

日前,中國金方醫學科學院院長張正天在接受人民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通過二十的年臨床治療實踐和實驗室病理學觀察,銀屑病是細菌、病毒等致病性微生物的混合感染(及其代謝的生物毒素),抗原-抗體復合物沉積於血管壁的基底部,引起表皮、真皮、皮下組織和毛細血管的炎性反應,因此銀屑病表現為皮膚充血、滲出、水腫、皮疹等症狀;激惹皮膚表層快速角化,因此銀屑病表現為大量脫屑。抗原抗體復合物、致病性微生物毒素等在血液中長期得不到清除,引起白細胞的反復介入,使機體對血液毒性物質的反應更加強烈,表現為反復發作,屢治屢發的銀屑病典型臨床表現。
張正天指出:中國醫學的白疕、松皮癬等即是指現代醫學所謂的銀屑病。以紅斑、鱗屑為主要皮損症狀,抓損之處可見小的出血點,以丘疹、紅斑等反復出現多層銀白色干燥鱗屑為特征的慢性復發性、炎症性皮膚病。

張正天強調指出:歷代中國醫學典籍如《諸病源候論》:干癬,但有匡郭,枯索,癢,搔之白屑出是也。皆因風濕邪氣,客於腠理,復值寒濕,與血氣相搏所生。若其風毒偏勝盛,濕氣少,故風沉入深,則無汁,為干癬也。這是祖國醫學關於本病的較早記載;《山海經》中也可見到關於“癬”的較早記載:(渠之山)其中多豪魚,狀如鲔,赤喙尾赤羽,可以醫治“白癬”;《外科啟玄》則提出了“白殼瘡”這一病名,“白殼瘡者,即癬也,……皆因毛孔受風濕之邪所生”;
《外科正宗》在“頑癬”病因病機分析和治療用藥方面,基本上都繼承了《窦氏外科全書》的認識,認為“頑癬,乃風、熱、濕、蟲等為患。……此等總皆血燥風毒克於脾、肺二經,發於肌表所致”;《外科大成》首次提出“白疕”的病名,“白疕,膚如疹疥,色白而癢,搔起白屑,俗呼蛇風;《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記載:此症俗名蛇虱,生於皮膚,形如疹疥,色白而癢,搔起白皮,由風邪客於皮膚,血燥不能容養所致;
《外科證治全書》記載:白疕亦名疕風,皮膚燥癢,起如疹疥而色白,搔之屑起,漸至肢體枯燥,坼裂血出痛楚……
對於銀屑病的病因病理、防治原則,均積累了非常寶貴的經驗。


張正天指出:很多學者,特別是西醫認為銀屑病是一種病因不明的皮膚病,其發病機制尚待研究,因此認為銀屑病能否“除根”,是一種不科學的提法。西醫認為:通過西藥激素等藥物治療,只可以使銀屑病的皮損全部消退,達到臨床治愈,但容易復發,且年年加重。目前西醫學對銀屑病的治療以外用藥物為主,大多為皮質激素、維甲酸、煤焦油制劑等,內服藥物以免疫抑制劑及抗腫瘤藥物為主。這些藥物只能在某種程度上緩解病情,但副作用很大而且停藥後復發加重。


張正天強調指出:目前,單一的西醫西藥或不查病因病理,胡亂用藥,當然不能達到“除根”的目的。


張正天在《中國金方醫學》中指出:祖國醫學在銀屑病病因、病理、病機、症狀、鑒別、防治、預後等各個環節蘊藏著博大精深的寶貴經驗,病因、病理、病機、治則等認識是十分清楚的,臨床實踐是非常成功的。所以中華醫藥辨證施治對銀屑病的治療及預防復發有著獨到的優勢。

中國金方醫學科學院臨床數以萬計的患者遍布世界,病人在治療痊愈後,跟蹤調查二十余年也不再復發。

實踐證明,銀屑病完全可以治愈並且完全能夠杜絕復發。

張正天特別指出:銀屑病病人全面、系統地理化檢查,是成功治愈銀屑病的關鍵依據;清除機體致病因子(混合性感染及其生物毒素)、修復免疫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穩、免疫監視)是銀屑病病人獲得康復、減少復發、杜絕復發的法寶。



中國金方醫學科學院院長張正天在《中國金方醫學》指出:細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的混合感染(及其代謝的毒素),抗原抗體復合物的沉積等因素引起表皮、真皮、皮下組織和毛細血管的炎性反應,表現為皮膚充血、滲出、水腫、皮疹等症狀;激惹皮膚表層快速角化,表現為大量脫屑。抗原抗體復合物、致病微生物毒素等在血液中長期得不到清除,引起白細胞的反復介入,使機體對血液毒性物質的反應更加強烈,表現為反復發作,屢治屢發的銀屑病典型臨床表現。

張正天指出:全面、系統地檢查,是成功治愈銀屑病的關鍵依據;清除機體致病因子、修復免疫功能是銀屑病獲得康復、減少復發、杜絕復發的法寶

1988年-1991年張正天等應用中藥《參甲解毒湯》(主要成分山參、冬蟲夏草烏梢蛇、眼鏡蛇、蝮蛇、穿山甲等)系列組方口服,聯合肛門直腸滴注用藥,全身藥物貼敷、熏洗用藥,干擾素等穴位注射,靜脈給予能量、免疫調節劑等az綜合治療方案,治療重症紅皮型銀屑病319例,病程最短3個月,最長59年;治療30天為一個療程,一個療程未完全痊愈者持續用藥,直至康復。結果:痊愈301例,顯效18例(因經濟困難),無效0例。16年中抽樣跟蹤隨訪54例,無一例復發。治療過程中,31例患者有一過性發熱,其它未發現明顯不良反應;血、尿常規以及肝、腎功能,均未見任何明顯的不良反應。




http://www.baidu.com/s?bs=%d2%f8%d0%bc%b2%a1&f=8&wd=%d5%c5%d5%fd%cc%ec




http://video.baidu.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25&word=%d5%c5%d5%fd%cc%ec




http://www.jinfangchina.com/



《中國金方醫學科學院學報》2009年第3期
 
你也可以去咨詢一下醫生
對你的病也有幫助
(023)-6.8.5.8.7.1.1.4
 

上一页  [1] [2] 

打字機發明歷史?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