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荟、吊蘭、虎尾蘭、一葉蘭、龜背竹
常青籐、鐵樹、菊花、金橘、石榴、半支蓮、月季花、山茶、石榴、米蘭、雛菊、臘梅、萬壽菊
蘭花、桂花、臘梅、花葉芋、紅背桂
水仙花富貴竹
月季---花中皇後 學名:rosachinensis 英名:chineserose 別名:長春花、月月紅、斗雪紅、瘦客。 科屬:薔薇科
形態學描述:常綠或落葉灌木,直立,莖具鉤刺或無刺,小枝綠色,莖具鉤刺或無刺,也有幾乎無刺的。小葉3-5(7),多數羽狀復葉,寬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2.5-6厘米,先端漸尖,具尖齒,葉緣有鋸齒,兩面無毛,光滑;托葉與葉柄合生,全緣或具腺齒,頂端分離為耳狀。花朵常簇生,稀單生,花色甚多,色澤各異,徑4-5厘米,多為重瓣也有單瓣者;萼片尾狀長尖,邊緣有羽狀裂片;花柱分離,伸出萼筒口外,與雄蕊等長;每子房1胚珠。果卵球形或梨形,長1-2厘米,萼片脫落。花期4--10月。
產地與習性:薔薇科屬植物原產北半球,幾乎遍及亞、歐兩大洲,中國是月季的原產地之一。至於現代月季,血緣關系極為復雜。月季為有刺灌木,或呈蔓狀與攀援狀。
喜日照充足,空氣流通,排水良好而避風的環境,盛夏需適當遮蔭。多數品種最適溫度白晝15~26℃夜間10~15℃。較耐寒,冬季氣溫低於5℃即進入休眠。如夏季高溫持續30℃以上,則多數品種開花減少,品質降低,進入半休狀態。一般品種可耐15℃低溫。要求富含有機質、肥沃、疏松之微酸性土壤,但對土壤的適應范圍較寬。空氣相對濕度宜75%~80%,但稍干、稍濕也可。有連續開花的特性。
月季的習性 月季花原產中國,屬溫帶及亞熱帶陽性樹種。適應性強,耐寒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富含有機質、排水良好的微帶酸性沙壤土最好。喜光,但過多強光直射又對花蕾發育不利,花瓣易焦祜,喜溫暖,一般氣溫在22--25℃最為適宜,夏季高溫對開花不利。
月季的用途 用於園林布置花壇、花境、庭院花材,可制作月季盆景,作切花、花籃、共束等。花可提取香料。根、葉、花均可入藥,具有活血消腫、消炎解毒功效。
月季花的藥用價值 月季花又叫月月紅、月月花。它不僅是花期綿長、芬芳色艷的觀賞花卉,而且是一味婦科良藥。中醫認為,月季味甘、性溫,入肝經,有活血調經、消腫解毒之功效。由於月季花的祛瘀、行氣、止痛作用明顯,故常被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痛經等病症。 臨床報道,婦女出現閉經或月經稀薄、色淡而量少、小腹痛,兼有精神不暢和大便燥結等,或在月經期出現上述症狀,用勝春湯治療效果好。勝春湯的藥物組成有:月季花10g、當歸10g、丹參10g、白芍10g,加紅糖適量,清水煎服。其湯味香甜,無難咽之苦,每次月經前3~5天服3劑,每次加雞蛋一個同煮,其效可靠,不愧是調經、理氣、活血的妙劑。 月季花與代代花合用,更是治療氣血不和引起月經病的良方。用月季花、代代花各15g,煎水服。月季花重活血,代代花偏於行氣。二藥為伍,一氣一血,氣血雙調,其調經活血、行氣止痛之功甚好。主治婦女肝氣不舒、氣血失調、經脈瘀阻不暢,以致月經不調、胸腹疼痛、食欲不振甚或惡心、嘔吐等症。 對婦科常見病,民間用月季花單方、驗方也很有效。比如:鮮月季花20g開水泡服,可治月經不調或經來腹痛;月季根30g,雞冠花、益母草各15g,煎水煮蛋吃,能治痛經;月經過多、白帶多,用月季花(或根)15g水煎服或炖豬肉食;月季花10g、大棗12g同煎,湯成後加適量蜂蜜服用,此方又香又甜,不像是藥,對經期潮熱很有效。此外,女性常用月季花瓣泡水當茶飲,或加入其他健美茶中沖飲,還可活血美容,使人青春長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