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補血。 胡蘿卜:胡蘿卜含有很高的維生素b、c,同時又含有一種特別的營養素-胡蘿卜素,胡蘿卜素對補血極有益,用胡蘿卜煮湯,是很好的補血湯飲。不過許多人不愛吃胡蘿卜,我個人的做法是把胡蘿卜搾汁,加入蜂蜜當飲料喝。 面筋:這是種民間食品。一般的素食館、鹵味攤都有供應,面筋的鐵質含量相當豐富。而補血必須先補鐵。 菠菜:這是最常見的蔬菜。也是有名的補血食物,菠菜內含有豐富的鐵質胡蘿卜素,所以菠菜可以算是補血蔬菜中的重要食物。如果不愛吃胡蘿卜,那就多吃點菠菜吧。 金針菜:金針菜含鐵數量最大,比大家熟悉的菠菜高了20倍,鐵質含量豐富,同時金針菜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1、c、蛋白質、脂肪及秋水仙醉鹼等營養素。 龍眼肉:龍眼肉就是桂圓肉,任何一家超市都有售。龍眼肉除了含豐富的鐵質外還含有維生素a、b和葡萄糖、蔗糖等。補血的同時還能治療健忘、心悸、神經衰弱和失眠症。龍眼湯、龍眼膠、龍眼酒之類也是很好的補血食物。 蘿卜干:蘿卜干本來就是有益的蔬菜,它所含的維生素b極為豐富,鐵質含量很高。所以它是最不起眼最便宜但卻是最好的養生食物,它的鐵質含量除了金針菜之外超過一切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貧血者最好不要喝茶,多喝茶只會使貧血症狀加重。因為食物中的鐵,是以3價膠狀氫氧化鐵形式進入消化道的。經胃液的作用,高價鐵轉變為低價鐵,才能被吸收。可是茶中含有鞣酸,飲後易形成不溶性鞣酸鐵,從而阻礙了鐵的吸收。其次,牛奶及一些中和胃酸的藥物會阻礙鐵質的吸收,所以盡量不要和含鐵的食物一起食用。 孕婦可不能亂吃補血的藥哦,會影響胎兒的.你可以多吃紅棗雞蛋多喝點紅糖水之類的也有效果的.另外你可以看看下面的資料. 貧血患者的食補佳品
芹菜炒豬肝,是一道富含鐵質和葉酸的菜肴。對於貧血傾向的婦女和嬰幼兒是日常食補的佳品。
我們知道葉酸在人體內不僅是脂肪及氨基酸代謝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輔助酶,其主要功能是輔助產生紅血球,防止紅血球變型。而鐵質則是制造血紅蛋白的基本微量元素。綠葉蔬菜和動物肝髒中存在一定的葉酸和鐵質,其中尤以芹菜、菠菜中含量最為豐富。
原料:豬肝200克,芹菜300克(或菠菜200克),醬油25克,白糖20克,黃酒10克,濕澱粉30克。
制作:1.將豬肝去筋膜,用快刀切成薄片,用澱粉、黃酒和精鹽同豬肝片攪勻,待用。2.芹菜打去菜葉,取淨莖六兩,用清水洗淨,切成三公分長的段。3.將油鍋用旺火燒熱,倒入冷豬油,燒至六成油溫,投入豬肝,將其攪散,待變色後,倒入漏勺瀝油。4.鍋中留油少許,繼續旺火,投入芹菜煸炒,待熟前加入醬油、白糖、精鹽,用濕澱粉勾芡,再倒入豬肝,翻炒幾下,在鍋邊淋上少許香醋,即可出鍋裝盤。
特點:豬肝細嫩爽口,芹菜芳香味濃,香中帶酸,味道鮮美。
作用:豬肝每百克含鐵25毫克,芹菜百克含鐵8.2毫克。食用每份芹菜炒豬肝可攝取74毫克的鐵質。本菜肴尤其對婦女有益。
貧血的食補方
根據統計,亞洲女性罹患貧血的比例相當高,平均每四到五個女性中,就有一個是貧血患者;若以年齡分布來看,二十至二十四歲之間,罹患的比例約二成,二十五歲至二十九歲之間有三成。造成女性比男性容易貧血的原因,可以歸因於男性比女性循環血量多、女性較男性更需要鐵質,特別是在生理期、懷孕期,一但鐵質補充不夠,就很容易引起貧血。在臨床上,貧血的表現為皮膚蒼白、面色無華、疲倦、乏力、頭暈、耳鳴、記憶力衰退和思想不集中等。 貧血在中醫的治療辨症上多屬於「虛症」,其食物療養主要是以養心、健脾、補血為原則,在中醫補法中,常以血肉有情之品來調養,並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另外有貧血困擾的人,應多攝取維生素c,因為維生素c有助於鐵質的吸收。 血糯紅棗粥 做法:將血糯米五十克、紅棗十枚與適量的冰糖,一起熬 煮成粥即可。 功用:補血。 桂圓蓮子湯 做法:將桂圓二十個、蓮子五十個,加適量清水,煮至蓮 子軟熟即可。 功用:健脾、安神、養血。 龍眼粥 做法:龍眼肉十五克、紅棗十枚、粳米五十克,以起熬煮 成粥。 功用:養心健脾,最適合貧血兼有失眠健忘者。 豬肝湯 做法:豬乾洗淨,切薄片。滾水中放入姜絲、豬肝片,稍 滾一會兒,再加入蔥段、酒,以鹽調味後即可食用 。 功用:補血。 羊骨粥 做法:先將新鮮羊骨捶碎,加水煎湯,棄骨,以湯代水煮 粥。粥成加入蔥、姜、鹽等調味後,食用。 功用:對於貧血具有畏寒者有良效。 阿膠芝麻核桃羹 做法:先將阿膠二百五十克烊化、芝麻二百五十克與核桃 肉一百五十克共搗細末,再加入桂圓肉五十克、適 量冰糖,一起隔水蒸二小時即可。每次加熱吃食二 匙。 功用:本品有補腎安神益血的功效。
參棗湯
材料:紅棗5枚、人參片10克、冰糖1小塊
功能:1.紅棗:味甘、性溫、補中益氣、治虛、潤心肺、生津補血、可養顏抗老化。
2.人參:味甘、性溫、可大補元氣,氣旺則精氣神自然 足。
作法:1.紅棗洗淨,和人參片一起放在小鍋內,加水一杯,小 火焖煮1小時間。
2.加入冰糖待溶化即可。
杞子南棗煲雞蛋
材料:枸杞子20克、南棗10枚、雞蛋2個。
作法:1.將枸杞子、南棗、雞蛋加適量的水一起放在鍋中煮熟 。
2.蛋熟後去殼取蛋再同煮10分鐘。
功效:補虛勞、益氣血、健脾胃。
鯉魚補血湯
材料:黑豆4兩、生姜2片、紅棗10粒、鯉魚1條、陳皮一小 塊、胡椒粉適量。
做法:1.鯉魚去鱗、鰓、鳍、內髒清洗乾淨,加少油在鍋中, 略煎至金黃色。
2.將黑上去瓤丹並清洗乾淨,放入鍋中,不用放油,炒 至豆衣裂開,再用清水洗乾淨,備用。
3.紅棗去核,生姜去皮,陳皮洗乾淨,備用。
4.水煮滾,先放入黑豆、紅棗、陳皮、生姜大火煮10分 鐘,再轉文火煮一個半小時,最後放入鯉魚,煮30分 。
功效:滋陰補血、益肝腎、明目安神、健脾補氣、利尿消腫。
紅棗羊骨糯米粥
材料:羊胫骨1~2根(豬骨也可)、紅棗30枚、糯米一杯
作法:1.將羊胫骨(或豬骨)敲碎。
2.紅棗去核。
3.將以上材料加入適量的水於鍋中熬煮。
功效:補脾益血、滋腎健骨。
女人貧血的經典食療方 貧血是指血液中缺少紅細胞或紅細胞的主要成分血紅蛋白。
治療貧血的幾款食療方 造成貧血的原因主要有紅細胞過度破壞,造血不良和失血。
貧血在祖國醫學屬“虛證”范疇,虛證常見有血虛、氣虛、陰虛、陽虛等。患者可根據自己的病情,選擇適宜的食療方法進行調治:
1、龍眼肉15克,紅棗3-5枚,粳米100克。同煮成粥,熱溫服。
功效:養心補脾,滋補強壯。
2、新鮮羊骨2斤(1000克),粳米200克。 羊骨洗淨捶碎,加水熬湯,去渣後,入粳米共煮成粥。食用時中適量調米溫服,10-15天為一療程。
功效:補腎壯骨。
得了貧血就要先補血嗎?--我國是世界上缺鐵性貧血發生率較高的國家之一,發生率達到15%~20%,其中婦女兒童貧血率高達20%以上,貧血嚴重威脅婦女健康。>>詳細閱讀
3、糙糯米100克,薏苡仁50克,紅棗15枚。同煮成粥。食用時加適量白糖。
功效:滋陰補血。女性貧血該怎麼補?
4、制首烏60克,紅棗3-5枚,粳米100克。先以制首烏煎取濃汁去渣,加入紅棗和粳米煮粥,將成,放入紅糖適量,再煮一二沸即可。熱溫服。首烏忌鐵器,煎湯煮粥時需用少鍋或搪瓷鍋。
功效:補肝益腎,養血理虛。
5、雞蛋2個,取蛋黃打散,水煮開先加鹽少許,入蛋黃煮熟,每日飲服2次。
功效:補鐵,適用於缺鐵性貧血。
警惕孩子缺鐵性貧血--當減肥瘦身成為都市生活的主題時,另一種營養缺乏性疾病卻以不可思議的速度攻占了現代家庭中的最小成員,這就是缺鐵性貧血。>>詳細閱讀
6、豬肝150克,菠菜適量。豬肝洗淨切片與澱粉、鹽、醬油、味精適量調勻,放入油鍋內與焯過的菠菜炒熟,或用豬肝50克洗淨切片,放入沸水中煮至近熟時,放入菠菜,開鍋加入調米,吃肝吃菜喝湯。
功效:補鐵,適用於缺鐵性貧血給孩子吃一款“補血菜”。 何謂貧血
貧血是指血液中紅血球數量太少,血紅素不足。貧血分成幾種不同的情形,其中一種是缺鐵性貧血,所謂的缺鐵性貧血就是紅血球中鐵質含量太少,這也是所有貧血情形中最常見的一種。
血液中的氧帶著血紅素前往身體各部份,而鐵質是血紅素中相當重要的成分,通常可以從食物中就可以獲得所需的鐵質,通常患有缺鐵性貧血的人多是飲食中鐵質攝取不足、身體吸收鐵質的功能有問題或是血液流失過多。
女性比較容易患缺鐵性貧血,因為女性每個月生理期會固定流失血液。平均大約有百分之二十的女性、百分之五十的孕婦有缺鐵性貧血的情形;而大約只有百分之三的男性會有缺鐵性貧血的情形。
當體內及骨髓中儲備的鐵質被耗盡,缺鐵性貧血就會慢慢形成,女性造血造鐵的功能不及男性,且因為月經血液流失量又大過男性,所以一般患有缺鐵性貧血的多是停經前的女性。而男性及停經後的女性若患有缺鐵性貧血,大多是因為長期性腸胃潰瘍性出血、服用過多阿司匹林、消炎藥或是癌症病患。
缺鐵到一定程度必然發生貧血
輕度貧血患者疲乏無力,面色蒼白,心悸氣短,頭昏眼花。如不及時治療,逐漸會出現缺血、缺氧以及含鐵酶、鐵依賴酶活性降低。缺鐵引起的貧血性心髒病易發生左心衰竭。細胞色素酶、過氧化氫酶等活性降低,會使機體免疫力降低,容易感染病,尤其是感染呼吸道疾病,粘膜損害,如口角炎、舌炎、舌乳頭萎縮或咽下時梗阻感、食欲不振外胚葉組織營養缺乏,可使皮膚干燥、角化、無光澤;毛發無澤易斷、易脫;指甲條紋隆起,甚至呈“反甲”。患兒可影響智力發展和神經發育,表現為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慢,易怒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嚴重者智商亦會降低。
老年人缺鐵性貧血的病因
老年性缺鐵性貧血與青壯年患缺鐵性貧血一樣,是貧血中最多見的類型。近幾年來,老年人缺鐵性貧血發病率明顯增加。其一,國膳食習慣以糧食及蔬菜為主,食物中草酸鹽、植物鹽等影響鐵的吸收。餐後飲濃茶(鐵與菜中鞣酸結合不易吸收)也是如此。如今生活水平提高,老年人擔心會得高血壓、冠心病而不敢吃肉吃蛋,導致鐵攝入不足。其二,老年人缺鐵性貧血的症狀和體征易忽視和誤診為其它疾病延誤診治。因此在診斷老年人缺鐵性貧血時,還需注意有無明顯或隱匿的慢性失血。慢性失血是造成鐵丟失過多、是缺鐵性貧血最主要最常見的原因。其三,老年人中30至40%的胃酸缺乏,胃酸缺乏影響鐵的吸收。有胃切除或胃腸吻合的病人,食物在小腸上部滯留時間過短,從而引起鐵的吸收障礙。
關注貧血現象
貧血是指血液中紅血球數量太少,血紅素不足。根據病因,醫學上將其分為“缺鐵性貧血”、“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溶血性貧血”,而以“缺鐵性貧血”最為常見。“缺鐵性貧血”中,女性的生理特征使女性成為易患人群,其發病率高達66.27%。而老年性缺鐵性貧血與青壯年患缺鐵性貧血一樣,發病率也在近年明顯增加。
如果缺鐵性貧血的情形不嚴重,通常不太會有症狀,不過若是血紅素中鐵質量低於某個程度,患者可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