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況且在這樣的活動中,不僅使孩子的思維能力得到發展,又能提高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家長不但不應該阻止他們做,還要根據孩子的這個興趣特點,為他們提供有關的書籍,創造機會讓孩子參加一些有益的活動和比賽。 許多事實證明了,小時候培養的興趣往往為一生的事業奠定了基礎。有些做父母的對孩子寄托了很大的希望,但他們往往按照自己的主觀意志去“規定”孩子的興趣,而不是尊重孩子自身的學習興趣的發展規律培養孩子,這樣往往會延誤孩子的發展。 2、注意把孩子原有的興趣與知識學習聯系起來,以培養和激發新的興趣。 有的孩子一聽到寫作文就頭痛,布置他寫這個,他說沒做過;寫那個,他又說沒去過、沒見過,不知怎樣描寫。事實,有很多事孩子真的沒有經歷過,沒有切身的體會,但又不能不寫,於是他們只好這本作文書抄抄,那本作文書抄抄,真的找不到可以抄的時候,就馬虎寫幾句來應付,成了真正“作”出來的作文。但像剛才提到的小孩,他喜歡動手操作,如果家長又支持他做,並為他提供有關書籍,他看得多了,做得多了,真的要他去寫,那他寫的時候就得心應手了,寫出來的文章也必然較具體、真實,有血有肉,他會把自己的制作過程,把自己獲得成功的喜悅,遇到困難時怎樣想辦法克服等等都具體地寫出來。所以家長應該讓孩子多參加有益的、自己喜歡的活動,並與學習聯系起來。總之,家長應該注意把孩子原有興趣與知識學習聯系起來,將興趣引導到學習上來,以培養和激發新的興趣。 如今的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家長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活潑,學習成績又好。要孩子在學習上有好的成績,首先要激發、提高他的學習興趣。怎樣來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確是一個難題.據國外一些兒童心理學家的經驗介紹: 一、首先要使孩子嘗到學習成功的快樂,增加信心。例如有的孩子語文好、數學差,做功課時讓他先做語文,而後才做數學,做數學時也是先讓做簡易的題目。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增加他的信心,使之獲得成功的樂趣.如果程序相反了,不但數學沒有做好,連語文也難以做好,一旦灰心失望,所帶給孩子的刺激將會影響他的學習興趣和成績. 二、要鼓勵表揚他每一點學習上的進步,不要過多地批評.做功課的時間不宜過長,中間要有休息。 三、要不斷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周末節假日帶他們參觀博物館、科技館,或是繪畫、美術展覽等. 四,培養孩子獨自完成作業的能力、鼓勵他克服困難的勇氣,不要養成孩子的依賴性,要讓他明白做功課是他應做的事. 五、不要強迫孩子去學習,或是逼得太緊,這樣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情緒,其效果適得其反。 六、如果家裡住房條件允許的話.不妨給孩子空出一個房間作為他學習的地方,或是在房間設一個角,放他自用的書桌和椅子,布置成一個讀書角,這個角落是“他的”時,孩子有了自己學習的天地,他每天在那裡做功課、讀書,就會更專心,更愛學習。 讓他自然成長,其中要讓他學會專注,慢慢來,多發散性成長才好。 首先不能強迫孩子,不能讓他覺得這是爸爸媽媽逼我去學習。再就是在平常的玩耍過程中,多教給他一些知識,所謂學習並不單純指學習書本上的知識,還有其他為人處事啊,生活常識啊等等,我覺得這比你培養他的學習興趣要好的多,對孩子的將來也會影響深遠!!也就是說,在平日裡對孩子進行一下引導教育,比方說他問電燈如何發光啊,你可以順勢告訴他,學了物理你能知道的更多。 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孩子的潛能和才智,使孩子在學習上有好的成績,就必須提高孩子對學習的興趣。然而,有許多父母,不知道如何來提高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現將許多專家的建議,歸納如下,供父母們參考: ⑴嘗到甜頭。 要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先要使孩子嘗試到成功的滋味。如果孩子一旦灰心失望就永不會有進步。 比如,當孩子的語文好數學差時,做功課時就讓他先做語文作業再做數學作業,如果程序相反,不僅數學做不好,語文也不會有進步。在做數學作業時,也要讓孩子先做些簡易的題目,然後再讓他做些較難的題目。在考試時,也要告誡孩子要先易後難,這不僅能增強信心,還可克服考試恐懼症。一般是先將試卷大體看一遍,先做容易的試題,再做難的試題。由於可消除考試中的精神緊張,做起試題來就比較輕松自如,常可取得較好的考試成績。 ⑵欲速不達。 常言道:“欲速則不達”“水到渠成”。要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父母要避免急躁情緒,不能操之過急,不能強迫孩子學習。如果逼的太緊的話,孩子就會變得焦躁,不耐煩,潛意思產生反抗情緒,因而是變得善忘,會一下子把剛學會的東西遺忘掉。 ⑶要多鼓勵。 對於孩子的好表現好成績,父母不要吝啬使用贊美之詞。因為稱贊對孩子會起很大的鼓勵作用。對於孩子的錯處不要過於批評,因為過多的批評,會令他情緒低落,而犯更多的錯誤。表揚為主的方式,對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也有一定的作用。 ⑷防止反抗。 防止孩子產生反抗心理,尤其是防止產生逆反心理,是父母教導孩子學習必須嚴加注意的問題。如果孩子產生了反抗心理,連進取心都沒有了,哪裡還談得上有學習興趣。一般來說,將孩子和別人相比較,往往會使孩子產生反抗心理,容易使孩子自覺放棄進取。 ⑸控制時間。 由於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如7歲的孩子在家一次連續做功課的時間不要超過半小時,8-11歲的孩子不超過50分鐘,如果忽視孩子的精力集中時間,強迫孩子長時間做功課,不休息,不活動,不僅對孩子的健康不利,而且還使孩子對功課產生厭煩情緒,更談不上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了。 ⑹刺激求知。 要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就要不斷地刺激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為此,父母要經常帶孩子去參觀動物園、博物館和圖書館等等。 ⑺吸收教訓。 在孩子做功課時,不要讓孩子依賴父母的幫助來解決困難,而要讓孩子自己從經驗中吸收教訓。例如,有困難的時候,要采取積極的態度鼓勵孩子獨立思考,不使孩子養成依賴性,更要孩子明白做功課是他的責任。 ⑻不受騷擾。 孩子在做功課時,家長不要大聲說話,看電視等,最好有個專門做功課的地方,專門的桌椅,孩子對這個角落有歸屬感和占有感,這樣,孩子做功課時才會更加專心。 ⑼做好榜樣。 要使孩子對學習發生興趣,父母必須做孩子的榜樣,先讓孩子看到父母很喜歡看書學習,求知欲很強,不斷學習等等。 當然,培養孩子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孩子的學習興趣也是在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下發展變化的。家長應隨時注意孩子的成長過程,及時采取措施,促使他們的興趣向正確方向發展。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