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耳機帶的時間長,對耳朵有影響嗎??正文

耳機帶的時間長,對耳朵有影響嗎??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有,耳朵也會累,長時間帶耳機,會使聽力疲勞
 
信息時代最大的特點便是更加方便快速的信息傳播,正是基於這一點技術人員也在努力開發更加出色的信息數據傳輸方式。藍牙,對於手機乃至整個it業而言已經不僅僅是一項簡藍牙適配器圖片單的技術,而是一種概念。當藍牙聯盟信誓旦旦地對未來前景作著美好的憧憬時,整個業界都為之震動。拋開傳統連線的束縛,徹底地享受無拘無束的樂趣,藍牙給予我們的承諾足以讓人精神振奮。
[編輯本段]什麼是藍牙?
所謂藍牙(bluetooth)技術,實際上是一種短距離無線電技術,利用“藍牙”技術,能夠有效地簡化掌上電腦、筆記本電腦和移動電話手機等移動通信終端設備之間的通信,也能夠成功地簡化以上這些設備與因特網internet之間的通信,從而使這些現代通信設備與因特網之間的數據傳輸變得更加迅速高效,為無線通信拓寬道路。藍牙采用分散式網絡結構以及快跳頻和短包技術,支持點對點及點對多點通信,工作在全球通用的2.4ghzism(即工業、科學、醫學)頻段。其數據速率為1mbps。采用時分雙工傳輸方案實現全雙工傳輸。
藍牙名稱的來源
藍牙這個名稱來自於第十世紀的一位丹麥國王haraldblatand,blatand在英文裡的意思可以被解釋為bluetooth(藍牙)
[編輯本段]藍牙的起源
藍牙的創始人是瑞典愛立信公司,愛立信早在1994年就已進行研發。1997年,愛立信與其他設備生產商聯系,並激發了他們對該項技術的濃厚興趣。1998年2月,5個跨國大公司,包括愛立信、諾基亞、ibm、東芝及intel組成了一個特殊興趣小組(sig),他們共同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全球性的小范圍無線通信技術,即現在的藍牙。
藍牙的名字來源於10世紀丹麥國王haraldblatand——英譯為haroldbluetooth(因為他十分喜歡吃藍梅,所以牙齒每天都帶著藍色)。在行業協會籌備階段,需要一個極具有表現力的名字來命名這項高新技術。行業組織人員,在經過一夜關於歐洲歷史和未來無限技術發展的討論後,有些人認為用blatand國王的名字命名再合適不過了。blatand國王將現在的挪威,瑞典和丹麥統一起來;他的口齒伶俐,善於交際,就如同這項即將面世的技術,技術將被定義為允許不同工業領域之間的協調工作,保持著個各系統領域之間的良好交流,例如計算,手機和汽車行業之間的工作。名字於是就這麼定下來了。
關於bluetoothsig

bluetoothsig(bluetoothspecialinterestgroup藍牙技術聯盟)是一家貿易協會,由電信、計算機、汽車制造、工業自動化和網絡行業的領先廠商組成。該小組致力於推動藍牙無線技術的發展,為短距離連接移動設備制定低成本的無線規范,並將其推向市場。
bluetoothsig在全球設立的辦事處的包括:美國西雅圖(全球總部);美國堪薩斯市(美國總部);瑞典馬爾默市(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emea)總部);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亞太區總部)。
bluetoothsig的全體職員包括執行董事麥弗利博士,營銷總監andersedlund,以及銷售人員、工程專家和運營專家等。除了bluetoothsig(藍牙技術聯盟)的支援,成員公司的志願者在經營bluetoothsig的過程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bluetoothsig的發起公司是agere、愛立信、ibm、英特爾、微軟、摩托羅拉、諾基亞和東芝。2006年10月13日,bluetoothsig(藍牙技術聯盟)宣布聯想公司取代ibm在該組織中的創始成員位置,並立即生效。通過成為創始成員,聯想將與其他業界領導廠商傑爾系統公司、愛立信公司、英特爾公司、微軟公司、摩托羅拉公司、諾基亞公司和東芝公司一樣擁有藍牙技術聯盟董事會中的一席,並積極推動藍牙標准的發展。除了創始成員以外,bluetoothsig還包括200多家聯盟成員公司以及約6000家應用成員企業。
[編輯本段]藍牙技術優勢
全球可用
bluetooth無線技術規格供我們全球的成員公司免費使用。許多行業的制造商都積極地在其產品中實施此技術,以減少使用零亂的電線,實現無縫連接、流傳輸立體聲,傳輸數據或進行語音通信。bluetooth技術在2.4ghz波段運行,該波段是一種無需申請許可證的工業、科技、醫學(ism)無線電波段。正因如此,使用bluetooth技術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但您必須向手機提供商注冊使用gsm或cdma,除了設備費用外,您不需要為使用bluetooth技術再支付任何費用。
設備范圍
bluetooth技術得到了空前廣泛的應用,集成該技術的產品從手機、汽車到醫療設備,使用該技術的用戶從消費者、工業市場到企業等等,不一而足。低功耗,小體積以及低成本的芯片解決方案使得bluetooth技術甚至可以應用於極微小的設備中。請在bluetooth產品目錄和組件產品列表中查看我們的成員提供的各類產品大全。
易於使用
bluetooth技術是一項即時技術,它不要求固定的基礎設施,且易於安裝和設置。您不需要電纜即可實現連接。新用戶使用亦不費力–您只需擁有bluetooth品牌產品,檢查可用的配置文件,將其連接至使用同一配置文件的另一bluetooth設備即可。後續的pin碼流程就如同您在atm機器上操作一樣簡單。外出時,您可以隨身帶上您的個人局域網(pan),甚至可以與其它網絡連接。
全球通用的規格
bluetooth無線技術是當今市場上支持范圍最廣泛,功能最豐富且安全的無線標准。全球范圍內的資格認證程序可以測試成員的產品是否符合標准。自1999年發布bluetooth規格以來,總共有超過4000家公司成為bluetooth特別興趣小組(sig)的成員。同時,市場上bluetooth產品的數量也成倍的迅速增長。產品數量已連續四年成倍增長,安裝的基站數量在2005年底也可能達到5億個。
[編輯本段]藍牙技術版本
1)藍牙目前暫時共有四個版本v1.1/1.2/2.0/2.1。
2)以通訊距離來在不同版本可再分為classa(1)/classb(2)。
3)版本的區別
1.1為最早期版本,傳輸率約在748~810kb/s,因是早期設計,容易受到同頻率之產品所干擾下影響通訊質量。
1.2同樣是只有748~810kb/s的傳輸率,但在加上了(改善software)抗干擾跳頻功能。(太深入之技術理論不再詳述!)。
4)通訊距離版本
a)classa是用在大功率/遠距離的藍牙產品上,但因成本高和耗電量大,不適合作個人通訊產品之用(手機/藍牙耳機/藍牙dongle等等),故多用在部份商業特殊用途上,通訊距離大約在80~100m距離之間。
b)classb是目前最流行的制式,通訊
 
常戴耳機會傷害聽力嗎?
戴耳機是否會造成聽力障礙,以目前醫學的研究是有爭論的,原因在於每個人戴的時間長短及音量大小均不一致,無法做出有效的觀察判斷。

但是值得肯定的一點是:如果長時間戴耳機聽音樂而又沒有注意耳朵保養,是會影響聽力的。它與擴音喇叭相比較,耳機的振動片更*近耳膜,雖然較有快感,對耳朵傷害也更直接。

雖然現在耳機的設計幾乎都已經采用“開放式”耳機用以減少對聽力的傷害,但是長期使用仍然會造成傷害,有可能造成血液循環不良、耳鳴、內耳毛細胞壞死甚至聽神經傷害,尤其有些人將音樂的音量開大,想借此來抵銷外界噪音,這更是雪上加霜的作法。

一般來說,使用耳機需要注意以下原則:
一、不要長時間佩戴耳機
二、音量不要開太大,如果一公尺外的人對你說話無法聽清楚就該降低耳機音量了。
三、選擇戴起來舒適的耳機。

另外,耳塞式耳機比耳罩式耳機更接近耳膜,對耳膜的刺激更為直接,對耳朵的影響有可能較大。
 
會有影響。

在此提幾點建議:
1、耳機要選擇質量佳,雜音小,音量可以調控的。
2、不可長時間帶著耳機聽東西,每隔半小時讓耳朵休息一下,每天最長不超過三個小時,越少越好。
3、不要在睡覺時聽,由於受睡覺姿勢影響,枕頭對耳塞施壓,從而對耳膜造成物理損害。
4、最好使用耳罩式耳機,因為這種耳機對耳朵的傷害比嵌入式耳機要小。
 

寶寶臉上長了紅籽籽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