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孩子有點對眼怎麼辦?正文

孩子有點對眼怎麼辦?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孩子有點對眼怎麼辦?
 
"這種情況可能是內斜視。兒童內斜視指發生於出生至18-20周歲間一種常見的小兒眼部疾病,發病率約為1%,外觀上表現為一眼或兩眼眼位向鼻側根部偏斜,使得雙眼黑睛內聚,形似雞類雙眼,故俗稱“斗雞眼”、“對眼”,又叫“小兒通睛”。
分類及治療
1.、先天性內斜視:嬰幼兒型內斜視,又稱先天性內斜視,是指出生後6個月內發病的內斜視,發病原因多為先天性屈光不正、先天性內直肌筋膜異常及先天性外直肌損傷麻痺以及遺傳等,屈光不正的度數不大,兩只眼常能交替注視目標,不具備建立雙眼視物的基本條件,對視功能的發育危害最大,最佳手術年齡在6個月至2歲。2歲以後再行手術治療,往往會遺留不同程度的視覺功能障礙。
2.、調節性內斜視:由過度的調節性集合所引起,常表現為小兒在視物時不自覺的出現偏頭、歪頸,分為完全性和部分性兩種,完全性調節性內斜視多在2~5歲發病,多有中高度遠視,開始時只在注視精細目標時候出現內斜視。一旦戴鏡,遠視得到矯正,斜視可以消失,故及時配鏡矯正可不需手術治療。部分調節性內斜視多在1~3歲發病,常有遠視、散光、屈光參差等,在戴鏡矯正遠視後,仍需要手術治療。
3.、良性的假性內斜視:嬰幼兒的兩眼間之鼻根處多寬而扁平,眼球內側的眼白部份被鼻側的皮膚遮住了,看起來黑眼珠好似都位於眼球的鼻側一般。此種現象待寶寶四、五歲後隨鼻梁的逐漸發育可自然恢復。
"
 
對眼”,又稱為斗雞眼,孩子若形成對眼之後,長大後會直接影響面部美容。為此,在嬰兒期應注意預防,以防止形成對眼。(1)促進嬰兒眼珠轉動。從嬰兒的視力發育特點來看,孩子在出生2個月後,視力增強,已能注視周圍的人和物,這時,嬰兒如果睡在搖籃裡,不能在距搖籃1.5米以內的空間擺設玩具、物件等任何東西。有的年輕母親常在搖籃的前上方,持1個不動的玩具以逗孩子,由於距嬰兒的眼睛很近,孩子較長時間注視,眼球不動,因此,時間長了就很易形成對眼。若要擺設玩具、物件,必須在1.5米以外,不能只擺1件,而應擺幾件,兩件之間還要有一定的間隔距離,以便孩子輪流著看玩具或物件,促進嬰兒的眼珠不斷轉動,防止對眼。(2)增加眼球轉動頻率。將嬰兒放在搖籃內的時間不能太長,大人應過一段時間就將嬰兒抱起來,轉一轉,讓孩子能看到周圍的事物,而產生好奇心理,以增加嬰兒的眼球轉動頻率。只要經常注意以上兩點,就可以預防孩子的對眼。但如果孩子已形成了對眼,父母也不要著急,更不要到處求醫、亂治,可待孩子長到10歲左右,到條件較好的醫院作矯正術,多能得到較好的糾正。一、首先請你不必著急,因為嬰幼兒時期的寶寶眼球的調節機能沒有發育完全,所以這個時期的孩子容易出現對眼現象,一般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自然好轉,所以這麼小的寶寶還不能判斷是否“對眼”。有的父母可能會發現自己的寶寶雙眼都向中間對,而到醫院檢查,醫生卻說不斜。這可能是醫學上講的內眦贅皮,也叫假性內斜視。這是由於人們習慣於根據黑眼球兩側眼白暴露得是否對稱,來判斷眼球是否正位。當有的孩子鼻梁較平,在內眼角處有一個皮瓣(內眦贅皮)時,會擋住部分鼻側的眼白,這樣一來,當孩子側視時,一側的眼睛就好像向中間斜了。
 
這是孩子在月子裡眼前放的東西(如氣球什麼的)太近造成的。經常讓他多看遠處的東西,慢慢就會好些的。
 

3個月寶寶哭泣之後喉嚨發出打憨的聲音是怎麼回事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