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發育不良怎麼辦正文

發育不良怎麼辦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5、泳裝的款式不妨選擇胸線有折邊或绉褶,有閃亮效果的布料也能讓胸部更豐滿。

但是千萬donot:

1、和太露、太緊的上衣saybye-bye吧!它們會毫不留情地暴露你的缺點。

2、領型的挑選是重點,翻領的設計很適合你,而要盡量避免高領及大圓領。

3、舒適而貼身的衣服會顯露胸型,不妨在外面搭配背心或小外套,看起來比較有層次。

4、厚重的布料不適合你,選擇質軟但不松垮的剪裁比較能突顯身材。

5、絲質、針織衫單穿是禁忌,盡量做兩件式搭配。

第六招:日常美胸小貼士

除了積極保養外,日常生活中mm們可要用心地呵護嬌嫩胸部哦。

1、穿上泳衣做日光浴的時間要控制,以30分鐘為極限。

2、控制吸煙或飲酒。

3、不要以為所有的運動都能擴胸,胸部肌肉運動得太多反而會使乳房變小。

4、胖mm們在減肥時總是急於求成,可是如果一個月減重超過5公斤的話,胸部可是會變形的,不要顧此失彼啊。

5、沐浴時借助水的力量按摩胸部。
 
乳房過小是指婦女青春期後乳房發育不良形成小乳房畸形。一般來說,單純的乳房過小是正常的生理現象,除影響女性的曲線美(或性感)外,對健康並無妨礙。一些乳房過小的婦女,可以采取各種方法矯治。

乳房過小的原因有哪些呢?

首先與激素缺乏有關。乳房的發育受垂體前葉、腎上腺皮質和卵巢內分泌激素影響,垂體前葉產生促乳房激素而直接影響乳房發育,卵巢產生雌激素、孕激素,促進乳房發育。此外,生長激素、胰島素等也是乳腺發育不可缺少的成分。所以,乳房過小與激素分泌不足有很大關系。

其次,乳房大小還受種族、遺傳和體質等因素的影響。例如,西方女性的乳房就遠比東方女性豐滿;一般來說,母親乳房瘦小,那麼女兒的乳房也不豐滿;體胖的人因脂肪積聚多,乳房顯得充實突出,消瘦的人脂肪積聚少,乳房就顯得小而平坦。

再次,患某種疾病也會影響乳房發育。如果少女得了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症,垂體性侏儒症和原發性卵巢發育不全等病症,乳房也會小。

因此,對於乳房過小的婦女,在矯治時,必須首先找出原因。如果是疾病引起的,應當首先治療疾病。對於單純發育不良的,可以通過藥物、飲食、按摩、鍛煉、豐乳整形手術等矯治。

先說藥物治療。如果過了15歲以後乳房仍顯得扁平,而經醫生檢查各項內分泌腺均正常非無其它疾患的話,可以進行激素治療:選用甲狀腺素,每日60毫克分2次口服;或在月經來潮的第5天或第6天起服少量雌激素乙芪酚片0.5-1.0毫克,每日2次,連續20天;還可在月經第l、2天起,隔日肌注黃體酮,每次20毫克,共5次。

再說飲食調治。要多吃富含維生素e、b族的食物。因為維生素e可促使卵巢發育和完善,從而使成熟的卵細胞增加,黃體細胞增大。而卵細胞是分泌激素的重要場所,當雌激素分泌量增加時則會刺激乳房發育,因此應多吃卷心菜、菜花、葵花籽油、芝麻油等富含維生素e的食品。維生素b族則是體內合成激素不可缺少的成分,富含維生素b2的有動物內髒、蛋類、奶類及豆制品,富含維生素b6的食物有谷類、豆類、瘦肉等。另外,還可采用食療,如豆漿炖羊肉、海帶炖鯉魚、荔枝粥等。

手法按摩則是采用按摩胸部、乳房的辦法來增大乳房,方便有效。

具體方法有:

直推乳房:先用右手掌面在左側乳房上部,即鎖骨下方著力,均勻柔和地向下直推至乳房根部,再向上沿原路線推回,做20-50次後,同法換左手按摩右乳房。

側推乳房:用左手掌根和掌面自胸正中部著力,橫向推按右側乳房直至腋下,返回時用五指指面將乳房組織帶回,反復20-50次後,換右手按摩左乳房。

熱敷按摩乳房:每晚臨睡前用熱毛巾敷兩側乳房3-5分鐘,用手掌部按摩乳房周圍,從左到右,按摩20-50次。只需按上述方法每天按摩1次,堅持按摩2-3個月,可使乳房隆起2-3厘米。

鍛煉也是豐乳的良方。參加體育鍛煉,尤其注意鍛煉胸部肌肉,使胸大肌發達,促進乳房豐滿。平時注意站立和行走姿勢,經常保持挺胸收腹,以利乳房發育。參加游泳運動特別有助於雙乳健美。

另外,中醫認為乳房是肝經循行之處,保持肝髒經氣調暢,情志和諧,則脾胃功能健運,能促進乳房發育和健美。

除了上述方法以外,豐乳整形本是增大乳房,使之健美的有效方法。近些年來,國內已普遍開展了此項手術,對小乳房、扁平乳房施行豐乳整形,取得了較理想的豐乳效果。

最後需要說的是,乳房大小因人而異,無絕對的標准。即使乳房過小,也不會影響生育哺乳,不必為此過於憂慮和煩惱。
 
補鈣,多做運動,多吃蔬菜水果...總之就是很平常的那種,人們經常說的那樣.


從營養上給予調解,輔食的種類很多,應該經常更換口味,豐富營養,滿足自己的發育需要。

還有,如果指身高的話:
一、測量身高
1、測量身高的好處
人們普遍認為體重變化快,因而常用體重的增減作為評定健康的客觀標准。其實,用身高增長來評定生長發育、健康狀況和疲勞程度其准確性也不亞於體重。
兒童青少年時期,每年測量1~2次(最好每季度測量一次)身高是及時掌握生長發育狀況的重要手段之一。身高增長正常,說明生長發育良好;身高增長緩慢、基本不長、甚至停止增長就要分析原因,並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針對性補救。
中老年人經常測量身高,在一定程度上還可評定衰老程度。身高隨年齡增長而降低,正常人以20~30歲為最高峰,從40歲開始,年齡每增加10歲,身高就降低1~2厘米。男性老年人的身高平均要降低2.25\\%,女性平均要降低2.5%。國外有人報告說,從40歲到90歲,人體身高可下降7~9厘米,甚至出現明顯的駝背。人體這一生理變化,俗稱“老縮”。
一日之內的身高變化還是評定生理負荷大小和疲勞程度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某一個體而言,早晨起床時最高,晚上睡覺前最矮。身高的這種變化與職業特征有著直接的關系,那些肩擔、背扛的重體力勞動者和運動員,尤其是舉重運動員,一日之內的身高變化更為明顯,早晨起床時要比晚上睡覺前高出2~5厘米。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是脊柱椎間盤被壓縮。椎間盤是軟骨組織,中間有帶彈性的髓核具有緩沖作用,使脊柱有一定的伸展活動能力。由於脊柱承受負荷致使椎間的軟骨彈性暫時“減弱”而使脊柱縮短。二是維持人體脊柱正常生理彎曲的頸、背、胸部的肌肉一天承受負荷而逐漸疲勞,脊柱的支撐力減小,彎曲度增大,隨之身高亦相應降低。脊柱這一生理增減,僅是一日之內的變化,經過一夜睡眠,肌肉得到充分休息,疲勞消除後,身高也隨之恢復。
2、測量身高的方法和要求
1)測量方法:被測量者赤腳,“立正”姿勢站在身高計的底板上,腳跟、骶骨部及兩肩胛間緊靠身高計的立柱上。測量者站在被測量人的左右均可,將其頭部調整到耳屏上緣與眼眶下緣的最低點齊平,再移動身高計的水平板至被測量人的頭頂,使其松緊度適當,即可測量出身高。
2)測量要求:每次測量身高均應赤腳,並在同一時間(早晨更准確),用同一身高計,身體姿勢前後應一致,身高計應放在地面平坦並靠牆根處。每次測量身高最好連續測兩次,間隔30秒。兩次測量的結果應大致相同。身高計的誤差不得超過0.5厘米。
3、測量上身長度的方法和要求
1)測量方法:被測量者坐在身高坐高計的坐板上,頭的枕部、兩肩胛間的脊部和骶部三點應貼在身高計的立柱上。坐時頭正直,眼平視,軀干挺直,兩腿並攏,大小腿間保持90度的夾角,兩腳踏在地面或身高計的墊板上,兩臂自然垂於體側。測量者的站位與操作同測身高。
2)測量要求:被測量人頭的枕部、兩肩胛間的脊部和骶部三點應貼在身高計的立柱上。其余與測身高相同。
4、測量下肢長度的方法和要求
1)測量方法:被測量者兩腳分開與肩同寬,站在平坦的地面上。測量左下肢股骨大轉子上緣至地面的垂直距離,即是下肢的長度。
2)測量要求:測量人一定要摸准被測量者大轉子骨上緣的部位。觸摸時,先將食指、中指和無名指貼在被測量人大轉子骨的部位,讓被測量者屈膝抬起大腿,再直腿前後擺動幾次,測量人就能准確地判斷大轉子骨(股骨上端隨動作轉動處)的上緣位置。測量的鋼卷尺誤差不得超過0.2厘米。
普通家庭沒有身高計可用小卷尺拉直固定在門上,用書代替身高計的水平板,按操作方法測量,同樣可以准確地測出身高。
前面已經講到,身高取決於遺傳和後天環境兩個因素。這兩個因素中,遺傳雖然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但後天環境因素,特別是長高的兩個關鍵時期內,保證充足而又平衡的營養和經常性的體育運動的積極作用也不可低估。
許多人都希望自己身材高大些,某些女青年找對象也特別注重男子的身高。曾幾何時,社會上就流傳著把中等身材的男青年比喻成幾等“殘廢”的笑話。擇偶片面強調身高實屬欠妥。人高有優越性,矮個也有其優勢。將高與矮這兩個群體相比,矮個兒比高個兒更聰明、伶俐,更健康長壽。我國醫學專家對湖南、湖北、廣西、貴州等省區調查發現,90歲以上老人的身高多在128~158厘米之間,體重40千克左右。美國學者馬勞斯以身高173厘米為界,調查了美國各界名人和運動員,結果有11%的矮個兒比高個兒多活9歲。750名男性中,活過90歲的15人裡矮個兒有13人。活過90歲且有成就的9位名人中矮個兒占8人。230厘米以上的巨人平均只活了39.8歲。美國歷屆總統矮個子平均活80.2歲,高個子平均只活了66.6歲。
人類身高一代更比一代高的趨勢還將持續。以我國為例,目前我國男性平均身高170.3厘米、女性159厘米。據預測,一百年後,我國男性平均身高將超過183厘米、女性超過169厘米。為此,有的科學家認為,將來也許會像今天控制人口增長一樣來控制人類自身的不斷增高。
那麼理想的身高究竟多少最佳呢?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期待長高和控制長高將變成現實。果真如此,人類更加幸福。
二、影響身高的因素
身高、體重指標,不但反映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狀況,而且與身體各組織器官的發育相吻合。身高是對人體縱向各部分的長度與比例而言,原於人體的縱向生長,受遺傳因素的影響較大。男性在20~24歲、女性在19~23歲,四肢長骨和脊椎骨均已完成骨化,身高就停止增長了。
影響身高的因素很多,如遺傳、營養、體育運動、環境、生活習慣、種族、內分泌、性成熟早晚(初潮年齡18歲比11歲者平均高出5厘米)、遠近親婚配、醫學進步等等。
1、遺傳
生長發育受先天的遺傳和後天的營養、體育鍛煉及各種生活條件因素共同影響。但在諸多影響身高的因素中,遺傳是比較重要的。人體從一個單細胞的受精卵發育成一個復雜的多細胞個體,從一個幼小的胎兒發育成一個體格健壯的個體,均受遺傳基因的控制。體長的遺傳力高達0.75~0.92,尤其對女兒的影響更大,遺傳力高達0.85~0.92。即是說,男身高有75%~92\\%、女有85\\%~92%,受到遺傳變異的影響。男最高只有25%、女最高僅有15%取決於後天其它因素。證明遺傳對子女身高起極為重要的作用。相對而言,體重受遺傳基因的影響較小,男63%、女42%受遺傳影響。男有37%、女有58%取決於後天環境因素。可見後天環境對體重的影響較大。
2、營養
營養是人類賴以生存,即維持正常生命、發展身體、從事活動等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特別是人體兩次生長發育的高峰期內,保證供給質優量足的營養,並使維生素和礦物質(鈣、磷、鋅等)平衡是非常重要的。我國城市兒童青少年比農村同齡人平均高出2~4厘米,原因之一是城市營養好於農村。僅以蛋白質為例,身高的營養特別是由蛋白質“堆起來的”。已知在人體或自然界的氨基酸約有20種,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要靠營養來提供。食物能提供足夠的8種必要的氨基酸,這就有利於加速蛋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寶寶護膚品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