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寶寶還有五天就滿月了,今天早上發現她大便中有血絲,請問是怎麼回事? 寶寶大便帶血的可能原因
一般家長能發現寶寶大便中帶血常常是看到有鮮血,大便帶血也可呈紅果醬樣或呈黑色柏油樣,大便為後兩種色澤時說明血量都比較多。如大便帶血不多時,眼睛不能直接看得出來,而需通過化驗檢查才能判定。
一般講,黑色柏油樣血便的出血部位在胃和小腸上部,嬰幼兒時發生在該部位的出血情況較少見。有的寶寶鼻孔出血量較多時也可以見到黑便。因此要作具體分析。紅果醬樣血便多來源於中消化道,是嬰幼兒時期比較常見的。
如有一種病叫腸套疊,也就是下端部分腸管套到上端的腸管裡去了。腸套疊時使腸壁血管受壓,血流不暢,致使腸壁組織壞死。病兒陣陣哭鬧,有時經十幾個小時後才出現紅果醬樣大便。由於腸子不通,也可以見到嘔吐。
如果在24小時內確定,可以通過肛門管內注入空氣,即可將腸套疊解開,病也就算好了。如晚於24小時發現,就得作手術,如果腸管沒有壞死,用手把套住的腸管解開即開;如腸子已有壞死,就得把這段腸子切除,再把好的腸子結在一起。
這種病多見於8個月左右、長得比較胖的嬰兒,在右中腹部常可摸到腸套的包塊。得過一次腸套疊的寶寶,還容易再得,應加注意。
大便帶鮮血,多為下消化道出血,多發生在離肛門不太遠的部位。如大便干硬,周圍有鮮血,可能是大便干,損傷了腸管的血管。也可能有“直腸息肉”病,即從腸管內長出一個或幾個肉疙瘩,大便擦傷其表面,可出現少量或較多量的鮮血。 建議您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一下,明確病因,對症治療。 從嬰兒大便判段嬰兒的消化健康 吃母奶的嬰兒大便是金黃色的,質如軟膏,不臭,酸性。初生兒每天有大便2--4次,1歲大的嬰兒每天只大便1--2次。喂牛奶的嬰兒大便較硬,呈淡黃或灰土色,中性或鹼性,有臭氣,其中常見白色的凝塊,每天大便1-2次。
如因母奶不足,加喂米、面等食物,嬰兒大便的臭氣增加,顏色變深,為暗褐色。如加喂蔬菜後,在嬰兒大便中可能看到綠色菜屑,不是消化不良,多喂幾天就好了,不必停喂。
從嬰兒的大便可以判段嬰兒的消化與健康。
嬰兒大便的色質原因及處理
大便太臭蛋白質吃得太多,消化不良。剛從母奶換牛奶時會有此現象
多泡沫糖發酵旺盛,不是毛病
呈油狀脂肪不消化
有凝塊奶未完全消化
呈綠色胃腸蠕動太快,不是毛病色太淡或淡黃近於白色,黃膽,趕快去看醫生
嬰兒的眼睛與皮膚可能有點黃
呈黑色胃腸道上部分出血,去看醫生
呈紅色胃腸道下部分出血,去看醫生
呈紅色水果凍狀可能是腸套疊,應立即送醫院 小兒由於年齡、飲食、排便習慣等的不同,每天排便次數可以不盡相同。嬰幼兒糞便的次數和性質常反映著小兒胃腸道的生理和病理狀態。母乳喂養兒、人工喂養兒以及混合喂養兒在排便次數上、糞便性狀方面各有特點。我們如果掌握了這些特點,就可以通過嬰幼兒糞便了解其消化道功能情況,及時調整食物的量及比例,促進嬰幼兒對食物的消化吸收,預防和減少腹瀉,並可以及早地發現一些疾病,做到有病早治。
一、母乳喂養兒糞便:未加輔食的母乳喂養嬰兒,糞便呈黃色或金黃色,稠度均勻如藥膏狀,或有種樣的顆粒,偶爾稀薄而微呈綠色,呈酸性反應,有酸味但不臭。每天排便2-4次,如果平時每天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則應考慮是否患病。如果平時大便次數較多,但小兒一般情況良好,體重不減輕而照常增加,不能認為有病。嬰兒在加輔食後大便次數可以減少。1周歲以上的小兒大便次數右減至一天一次。
二、人工喂養大便:以牛乳喂養的嬰兒,大便色淡黃或呈土灰色,質較硬,呈中性或鹼性反應。由於牛奶中的蛋白質多,有明顯的蛋白分解後的臭味。大便每天1-2次,如果增加奶中的糖量,則排便次數增加,便質柔軟。
三、混合喂養兒糞便:無論人乳或牛乳喂養,若同時加食澱粉類食物,則大便量增多,硬度比單純牛奶喂養稍減,呈暗褐色,臭味增加。若將蔬菜、水果等輔食加多,則大便與成人近似。初加菜泥時,大便中常排出小量的綠色菜泥,有的父母往往以為是消化不良,停止添加菜泥。實際上這種現象是健康嬰兒更換食物時常有的事。如果沒有腹瀉,不必停止加輔食,數日以後胃腸習慣了,這種情況隨之消失。
對嬰幼兒糞便性狀的觀察可以了解其消化情況。如果嬰兒糞便的臭味明顯,則表示蛋白消化不良,這時應適當減少奶量或將奶沖稀。如果糞便中多泡沫,則表示碳水合物消化不良,就必須減少甚至停止吃澱粉類的食物。若大便外觀如奶油狀,則顯示脂肪消化不良,應減少油脂類食物的攝入。
糞便的顏色與膽汁的化學變化有關。在小腸上部時由於膽紅素及膽紅素的作用,故呈黃綠色;到結腸時膽綠素還原成膽紅素,而呈黃色。母乳喂養兒的大便偏酸性,可因氧化性細菌作用將膽紅素變為膽綠素,所以母乳喂養兒的正常糞便略呈綠色。但牛乳喂養兒的糞便偏鹼性,可以進一步還原變為無色的糞膽原,所以大便顏色較淡。如果牛乳喂養兒排出綠色大便,則表示腸的蠕動加速或腸道有炎症,為腹瀉的一種象征。有些家長沒有這方面的知識,錯誤地認為孩子排綠色的大便是受了某種驚嚇,這是錯誤的。
有些疾病可以從嬰幼兒的糞便中反映出特點。如果小兒有膽道梗阻情況,則大便呈灰白色。胃腸道上部出血或服用了鐵劑,可排出黑色的大便,有的似柏油樣。如果大便中帶有鮮紅的血絲,可能由直腸息肉、結腸息肉和肛門裂所致,應做進一步的檢查。若除有血液外,同時含有大量的粘液而糞質較少,結合病兒陣發性腹痛的症狀,可考慮是否為腸套疊。如果大便帶有膿血並有腥臭味,可考慮為痢疾。
總之,細心觀察的父母能從嬰幼兒的糞便中及時地發現問題。若為食物結構搭配不當導致的消化不良,通過及時調整搭配,適當減少某一類食物的入量,使異常的大便得到糾正。但如果糞便異常不屬一般消化不良情況,且合並有全身症狀,應立即送醫院做進一步檢查,以免延誤。祝寶寶健康快樂!
http://www.hengchu.cn/yuer 這個網站對寶寶的各種問題都有詳細介紹,你可以看看。 新生寶寶大小便
小便異常
寶寶剛出生到滿月前,因為還沒有適應外界環境,飲食也不規律,再加上腸子裡面仍然有在媽媽體內時積蓄的物質,所以小便容易異常。常見的情況有:
小便啤酒色或尿色發紅,甚至會有血尿,這多半是由於寶寶體內的鹽結晶把尿布染紅的,不算病態。爸爸媽媽不必驚慌,也不用做什麼特殊護理,一般3天左右寶寶就會自動痊愈。如果寶寶持續血尿超過3天以上,最好及時帶寶寶就醫。
大便異常
有時候寶寶的大便會呈灰白色,同時寶寶皮膚呈黃色,這有可能預示著寶寶得了膽道梗阻或膽汁黏稠或肝炎。寶寶大便黑色,可能是胃或腸道上部出血所致,寶寶大便帶有鮮紅的血絲,可能是因為大便干燥,或者是肛門周圍皮膚破裂。寶寶大便為小豆湯樣,可能為出血性小腸炎,這種情況多發生於早產寶寶。
寶寶大便呈糊狀淡黃色、外觀油潤、內含較多的奶瓣和脂肪小滴、漂在水面上,可能是脂肪消化不良。寶寶大便黃褐色稀水樣、帶有奶瓣、有刺鼻的臭雞蛋味,多為蛋白質消化不良。寶寶大便為蛋花湯狀、泡沫多、酸味重、量多,多為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
寶寶大便次數多、量少、綠色或黃綠色、含有膽汁、帶有透明絲狀黏液、寶寶有饑餓表現,多為奶量不足、饑餓所致。寶寶大便黏液性、鼻涕狀並帶血,多半是因為寶寶得了痢疾。
寶寶消化功能不成熟,發育又快,所需的熱量和營養物質多,一旦喂養不當,還容易發生腹瀉。
寶寶患了腹瀉之後,最初表現為吃奶不好,面色發灰,反應差,大便呈黃色或綠色水樣,有腥臭味,每日可達10余次,嚴重者可有脫水、酸中毒;有時寶寶腹瀉並伴有發燒、咳嗽等呼吸道症狀。
新生寶寶大便異常最好讓醫生來幫助確診後及時治療,尤其是當寶寶大便呈膿血便、有高燒、嚴重脫水,要帶寶寶及時就醫。 在孩子的糞便中發現血絲時,有兩個主要問題需要考慮。首先要確定糞便中異常顏色的原因;其次是消除擔心和害怕心理,後者可能是更重要的。成年人都知道,不正常的便血多是癌或其他嚴重疾病的潛在信號。兒科醫生認為孩子糞便中的血絲不會是癌,也不認為存在嚴重的危及生命的疾病。所造成的原因往往都是良性的。
我們經常發現孩子,特別是輕微腹瀉的孩子,常拉出象血一樣的糞便,實際上這是食物或藥物中的顏料染上的,每當產生懷疑時,可化驗糞便,這樣可以消除父母的疑慮。
如果糞便裡的紅色物質確實是血,而且是以條紋出現,糞便又非常硬,或孩子在排便中顯出疼痛,那麼就可能是因肛裂出的血,大多數糞便帶血的病例都是這個原因。用熱水洗澡,調節飲食量,再配合藥物治療,可有良好的效果。
發現孩子糞便中有血的第三類原因是許多不同感染所引起的腹瀉。這種由病毒或細菌引起的腹瀉,有時會出現一種短暫的但又引人注目的血性糞便。孩子可能會發高燒,不僅便裡有血,偶爾還有膿、黏液和未消化的食物。當兒科醫生看到這種病情時,首先會仔細觀察是否有脫水的症狀,然後再做化驗,不僅要確定腹瀉和出血的原因,測定血細胞數,還要做糞便的培養和塗片,以找出特殊感染的證據。某些腹瀉可用抗生素來治療,因此所有患這種疾病的病人都要由醫生診斷和治療,特別要注意急性均痢。在孩子的糞便中發現血絲時,有兩個主要問題需要考慮。首先要確定糞便中異常顏色的原因;其次是消除擔心和害怕心理,後者可能是更重要的。成年人都知道,不正常的便血多是癌或其他嚴重疾病的潛在信號。兒科醫生認為孩子糞便中的血絲不會是癌,也不認為存在嚴重的危及生命的疾病。所造成的原因往往都是良性的。
我們經常發現孩子,特別是輕微腹瀉的孩子,常拉出象血一樣的糞便,實際上這是食物或藥物中的顏料染上的,每當產生懷疑時,可化驗糞便,這樣可以消除父母的疑慮。
如果糞便裡的紅色物質確實是血,而且是以條紋出現,糞便又非常硬,或孩子在排便中顯出疼痛,那麼就可能是因肛裂出的血,大多數糞便帶血的病例都是這個原因。用熱水洗澡,調節飲食量,再配合藥物治療,可有良好的效果。
發現孩子糞便中有血的第三類原因是許多不同感染所引起的腹瀉。這種由病毒或細菌引起的腹瀉,有時會出現一種短暫的但又引人注目的血性糞便。孩子可能會發高燒,不僅便裡有血,偶爾還有膿、黏液和未消化的食物。當兒科醫生看到這種病情時,首先會仔細觀察是否有脫水的症狀,然後再做化驗,不僅要確定腹瀉和出血的原因,測定血細胞數,還要做糞便的培養和塗片,以找出特殊感染的證據。某些腹瀉可用抗生素來治療,因此所有患這種疾病的病人都要由醫生診斷和治療,特別要注意急性均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