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長期用安撫奶嘴會變龅牙嗎? 依賴過度易成龅牙
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婦兒科宋少俊主任指出,長期使用奶嘴,幼兒牙齒咬合不良,引起牙齒、齒槽骨之間的壓力不均,這樣幼兒的臉型輪廓發育就容易受到影響。3歲以下幼兒的骨骼發育尚未定型,而吸吮奶嘴時,奶嘴在舌頭上前後搖動,這股力量會把上腭骨往外拉扯,很容易形成龅牙。另外,使用奶嘴會導致整個口腔的動作不和諧,發音時的動作不正確,尤其是年齡越大,糾正不良發音姿勢的困難就越大。當上下腭的牙齒無法正確咬合時,一開口說話就容易發生“漏氣”的現象,無法正常發音。
此外,寶寶在不停吸吮奶嘴的時候,空氣會隨著寶寶的吞咽動作從兩側嘴角進入口腔,進入胃裡,當胃承受不了空氣的容量時就會出現收縮,引起小兒溢乳。同時,寶寶的胃腸道也會條件反射地跟著蠕動,而頻繁的蠕動易使寶寶發生腸痙攣,引起腹痛等。
擁抱、撫摸也能替代奶嘴
安撫奶嘴之所以深受信賴,主要是因為當寶寶哭鬧無法安撫時,只要給予安撫奶嘴就能快速達到安撫效果。但每個寶寶的天生氣質不同,對依附情感的需求也不同,並不一定都需要使用安撫奶嘴。由於寶寶與生俱來的非條件反射、吸吮反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消失,如果父母一直給寶寶含個奶嘴,無疑是在強化這一反射,久而久之會形成依賴。其實,溫暖的擁抱、輕柔的撫摸、低聲的哼唱等方式都可以達到安撫寶寶的效果。
建議在新生兒學會吸吮母乳前,不要讓寶寶使用安撫奶嘴,至少要等到寶寶出生3周以後。因為太早引入安撫奶嘴,會干擾寶寶吸吮媽媽的乳頭,影響母乳喂養。當然,無法用其他手段滿足寶寶的需求時,可以適當使用安撫奶嘴來“救急”。但並非一有狀況就寄希望於安撫奶嘴,更不要寶寶一哭就給他安撫奶嘴。最好能在寶寶10個月大之前停止使用,一般寶寶在3~4個月大時,他的吸吮反射自然削弱,這時戒除安撫奶嘴是比較容易的。
沒必要徹底拋棄奶嘴
那麼,要將奶嘴“一棒打死”嗎?當然沒必要。在寶寶發育的早期使用安撫奶嘴不會引起“乳頭混亂”,或者引起說話問題,也不會永久地改變牙齒或上腭的位置,只要吸吮安撫奶嘴的習慣在換牙之前停止即可。許多從出生開始就采取奶瓶喂養的寶寶,可能更需要安撫奶嘴來滿足口欲。這是因為母乳喂養的寶寶能夠直接吸吮母親的乳頭,由於吸吮時比較費力,所以在吸吮乳汁的過程中,寶寶的口欲已經獲得滿足。但是,用奶瓶吃奶多半不需要費力吸吮,因此口欲無法獲得充分滿足,所以寶寶對安撫奶嘴的需求和接受度較高。
如果需要使用安撫奶嘴,應該至少准備2~3個備用。平時可用消毒鍋或煮沸法消毒。不要燙得太久,以免奶嘴材質變質。至少每周應消毒一次,平時以開水清潔後再給寶寶使用。一般1個月更換一次。當奶嘴表面不再光滑、摸起來有點黏膩,或者有裂紋、變形破損,應該及時更換。 安撫奶嘴的功與過安撫奶嘴幾乎是每一個小嬰兒必備的用品,大約有百分之八十的小嬰兒至少持續使用過幾個月以上。然而安撫奶嘴對孩子是好處還是壞處多?始終是一個引人爭論的問題。小嬰兒對安撫奶嘴的情結,應該追溯到子宮內的胎兒期。吸吮反射是哺乳類動物求生的本能,胎兒在羊水裡無所事事,就會吸吮自己的大拇指自娛,所以手指是先天配備的第一個安撫奶嘴,有的胎兒或嬰兒還不一定慣用大拇指,而對其他手指有偏好呢。這個小把戲的意義,不只是自我滿足口欲,其實更重要的是胎兒在進行「野外求生」的課程,如果沒有充份演練,技不如同胞,以多胞胎的哺乳類動物,如豬只為例,肯定會遭到淘汰出局,無法存活。所以,嬰兒持續需要滿足吸吮反射才會有安全感。安撫奶嘴對孩子確實是有正面的作用,只要看孩子想睡而煩躁不安時,塞入奶嘴就安靜下來微笑入睡,任何照顧者,都要為安撫奶嘴鼓掌。提倡奶嘴的學術論文,歸結奶嘴的好處包括:清洗容易,滿足口欲,增加安全感,甚至有研究指出安撫奶嘴可以降低嬰兒猝死症的發生率。既然安撫奶嘴好用,為什麼反對聲浪未曾平息呢?問題出在使用的時間不宜太長。嬰兒吸吮的生理需求在出生至六個月大的這段時間最強,此時依賴奶嘴可以理解。但是家長或孩童如果習以為常,一路伴著長大,就可能造成負面的影響了。根據學術論文歸納出的奶嘴壞處包括:增加口腔內念珠菌感染,促進齲齒細菌滋長、長期使用造成咬合不正,提高中耳炎的發生率等。綜合正反兩方的辯論,我們可以客觀的找到使用安撫奶嘴的正確態度和方法如下:1.喂哺母乳的嬰兒,因為母乳泌乳速度不及人工奶瓶,所以孩子須要更用力,耗更久的的時間吸吮,自然滿足了口欲。一般說來,喂母乳的時間越久,孩子比較不依賴奶嘴,有些嬰兒甚至因為奶嘴質感與母親的乳頭不同而拒吃奶嘴。這樣借著喂哺母乳減少使用替代品來安撫嬰兒,當然是最自然健康的。2.在新生兒學會適當的吸吮母乳之前,不要使用奶嘴,否則可能干擾孩子學習正確的咬合技巧。3.安撫奶嘴是父母照顧孩子的輔助品而非替代品。許多家長聽到孩子哭聲,就塞進奶嘴讓他閉嘴。或者照顧者疲累時,就想到安撫奶嘴這個法寶來應付,其實這樣的使用方法,對孩子和對大人而言都是壞習慣。4.完全不使用安撫奶嘴,而喜歡吸吮自己手指的嬰兒,事實上更令人困擾。尤其在孩子會爬會走之後,雙手到處亂摸,病菌污染的機會很高。手指取用方便,隨時可能放進嘴裡,造成病從口入。安撫奶嘴還比手指容易清洗和管理。5.使用安撫奶嘴比吸吮手指容易戒掉。如果父母決心不再讓孩子吸奶嘴,只要狠下心,藏起奶嘴三天,大部份的孩子哭幾天就忘了。最好戒奶嘴的時機,是孩子感冒或是鼻塞的時候,鼻子不適吸奶嘴更難受,孩子樂意放棄。6.長期吸吮手指會造成手指浸泡在唾液裡,容易甲溝炎和指甲變形。如果孩子開始想吸手指,寧可讓它戴手套,改用安撫奶嘴,觀察它的依賴度,再找適當時機戒掉。7.六個月以上的嬰兒,吸吮需求下降,可以完全不使用奶嘴。或者只限於在引導入睡的時候才用,清醒及睡著時就拿開。8.十個月以上的嬰兒,最好中止使用安撫奶嘴,除非孩子改吸手指才用奶嘴暫時替代。由這些具體的建議看來,安撫奶嘴用得早不如用得巧,把握它的適用年齡可以作為照顧孩子的好幫手,但是,也不要忘了,當孩子成長,它的階段性任務完成後,記得讓它功成身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