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8歲的孩子半夜總醒又睡不著是怎麼回事正文

8歲的孩子半夜總醒又睡不著是怎麼回事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連線,在腳底的中點。湧泉穴:位於前腳掌1/3之處凹陷中。
--------------------------------------------------------------------------------

--作者:一路風塵
--發布時間:2005-1-2810:29:08

--
五、其他療法

參加太極拳鍛煉。

佩香法:朱砂30克、磁石30克、琥珀3克,研成粉裝在布袋內,睡前放壓發帽內戴在頭上。

藥汁洗足法:磁石50克、菊花10克、黃芩10克、夜交籐30克,煎成湯,睡前浸足20分鐘。

梳理頭皮法:睡前取梳齒不尖銳的木梳,從前額經頭頂向後枕梳行,先中央漸至兩側,反復梳理15分鐘左右。梳理時靜心體驗其樂趣。手法輕重以舒適為度。

藥枕法:杭菊花、燈芯草各250克作枕頭芯用。常用有效。

風油精塗穴法:在心煩胸悶、頭昏腦脹不能入睡時,用風油精塗擦太陽、風池兩穴。太陽穴:位於外眼角向後一寸凹陷中。風池穴:位於頭後枕部、頸項大筋兩側向上推至骨下凹陷中。
 
寶寶睡覺不踏實、哭鬧的原因和對策
1、缺微量元素,血鈣降低引起大腦及植物性神經興奮性增設導致寶寶晚上睡不安穩,需要補充鈣和維生素d,如果缺鈣,寶寶的鹵門就閉合得不好;如果缺鋅,一般嘴角都會潰爛。

2、太熱、太冷

3、太干燥,有鼻屎

4、睡眠前玩得太興奮,按時睡覺:在寶寶入睡前0.5~1小時,應讓寶寶安靜下來,睡前不要玩得太興奮,更不要過分逗弄寶寶。免得寶寶因過於興奮、緊張而難以入睡。不看刺激性的電視節目,不講緊張可怕的故事,也不玩新玩具。要給寶寶創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室溫適宜、安靜,光線較暗。蓋的東西要輕、軟、干燥。睡前應先讓寶寶排尿。

5、注意肛門外有無蛲蟲。

6、很多媽媽看到寶寶晚上哭醒會以為孩子餓了,然後就給孩子喂奶,其實這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這樣做反而會造成孩子有晚上睡醒了要吃奶的習慣。

7、積食、消化不良,上火或者晚上吃的太飽也會導致睡眠不安。建議喂粥、面等固體食物應在臨睡前至少兩三小時喂,睡前再喝一點奶。

8、母乳寶寶的戀奶。(這個很多母乳寶寶都存在的情況)

9、晚上一定要喂奶的話,要注意:
盡量保持安靜的環境。當晚上喂奶或換尿布時,不要讓孩子醒透(最好處於半睡眠狀態)。這樣,當喂完奶會換完尿布後,會容易入睡。
逐漸減少喂奶的次數,不要讓孩子產生夜間吃奶的習慣。

10、如果寶寶因為夜裡想尿尿就醒,本人覺得應該給他用尿不濕,這樣不至於因為把尿影響寶寶睡覺。如果有用尿不濕的話,一定是尿不濕包得太緊。

11、發現孩子有睡意時,及時放到嬰兒床裡。最好是讓孩子自己入睡,如果你每次都抱著或搖著他入睡。那麼每當晚上醒來時,他就會讓你抱起來或搖著他才能入睡。

12、不要讓嬰兒含著奶嘴入睡,奶嘴是讓孩子吸奶用的,不是睡覺用的,若干孩子含著奶嘴睡著了,在放到床上前,請輕輕將奶嘴抽出。

13、寶寶哭鬧,不要及時做出反應,等待幾分鐘,因為多數小孩夜間醒來幾分鐘後又會自然入睡。如果不停地哭鬧,父母應過去安慰一下,但不要亮燈,也不應逗孩子玩、抱起來或搖晃他。如果越哭越甚,等兩分鐘再檢查一遍,並考慮是否餓了,尿了,有沒有發燒等病兆等。
如果寶寶沒有其他不適的原因,夜裡常醒的原因很大一部份是習慣了,如果他每次醒來你都立刻抱他或給他喂東西的話,就會形成惡性循環。建議寶寶夜裡醒來時(應該都是迷迷糊糊的),不要立刻抱他,更不要逗他,應該立刻拍拍他,安撫著想辦法讓他睡去。一般如果處在迷糊狀態的寶寶都會慢慢睡去。
大了,有時候夜裡也醒,還哼哼唧唧的。一開始老要去抱他,然後他就完全醒了,要好久才重新入睡。後來想是不是做夢呢,於是就在旁邊看著他,不去驚擾他,果然,一會兒,沒聲了,繼續睡了。

14、被子或者睡覺姿勢不舒服

15、分離焦慮(大家常說的"怕生",英文叫separation
anxiety).這個在寶寶9-18個月最嚴重,除了表現在依戀/不願分開父母和非常熟悉的人,怕見生人,在陌生環境中自我保護意識強(我兒子的表現:在家裡活躍的很,一刻不停,又笑又叫,是個小霸王;一到外邊就表情嚴肅,不苟言笑,陌生人一逗就撇嘴要哭)外,就表現在晚上睡眠醒得多,睡得輕,對外界警醒(我兒子除了經常半夜啼哭(但並不醒來)之外,有時在剛睡著後不久或早晨4,5點快真正醒來之前會翻身坐起來,看不到大人就哭,我一般抱起來哄哄拍拍,不到1分鐘放到床上能接著睡。但半夜他如果迷糊中哭起來,這一招沒用,只能等他自己鬧累了自己睡去)。書上也沒說什麼有效的辦法,因為這是寶寶成長發育的一個階段(當然寶寶都有個體差異,有的寶寶就沒什麼問題),只是提了一些建議,希望有幫助:1。睡前哄,拍寶寶不要時間太長,在寶寶睡著之前離開,讓寶寶自己睡著。不要大人抱著睡著。2。白天要有一定長的時間和寶寶親密得玩,讓他/她意識到爸爸媽媽很愛她,會給他充足的關愛。3。和寶寶玩捉迷藏,讓ta意識到即便ta看不到爸爸媽媽,爸爸媽媽其實也在ta周圍。4。經常帶到外邊看看,不要天天悶在家裡,只熟悉家裡的環境。祝寶寶健康快樂!
嬰兒晚上睡不安的原因很多,往往與睡眠條件不好引起不適或身體有病有關,也有可能是缺鈣的表現。其他原因如饑餓、被子蓋得太多、尿布濕了或尿褲太緊等;幼兒睡眠不好也可與睡前過度興奮或緊張、日常生活的變化,如出門、睡不定時、搬新屋有新的保姆和陌生人來有關;例如老的保姆走了會引起嬰兒晚上睡眠不安。經常更換撫養人也使孩子睡眠障礙的發生率明顯升高。白天睡的太多也可影響晚上的睡眠。調查發現父親的情緒也是兒童睡眠障礙的重要影響因素。情緒易激動,平時家長嬌慣的兒童更容易發生睡眠障礙,調查表明平時脾氣暴躁經常無端發火的兒童,其睡眠障礙的發生率是溫順、聽話孩子的1.73倍,原因是這些兒童神經系統興奮性較高。晚上睡眠差,早晨不易喚醒的兒童相對神經系統成熟較晚更易出現睡眠障礙。

此外小兒的內在因素對睡眠也有影響:大腦神經發育尚未成熟;孩子生理上尚未建立固定的作息時間表;寶寶生物時鐘日夜規律的調整,要倚賴寶寶生理成熟度的配合。

兒童天生的氣質,傾向過度敏感、無規律、反應強度高或低反應。不但要花長時間來建立自己生理時鐘的規律性,也較難適應環境的變化。

解除了引起睡眠不好的因素後,有時每隔2~3小時還會出現輕度哭鬧或煩躁不安時可采取輕拍或撫摸孩子,可使寶寶重新入睡。不要馬上又抱又哄,或給他喂奶和喝水,這樣會養成孩子夜間經常醒來的不良習慣。某些神經類型的正常小兒晚上睡眠很差,但只要吃、發育增長沒問題就不必太擔心。

此外,應安排個安靜、舒適的睡眠場所,室溫適宜、空氣清新、被褥厚薄合適、燈光可暗些;培育良好的睡覺習慣,睡前不過於興奮或做大運動量的運動,不宜訓斥孩子。每天晚上到9點就關燈,大家都睡覺或到另外的房間去活動,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讓他睡。嬰兒最好側睡,尤其是吃飽後應向右側睡,俯臥易壓住口鼻影響呼吸,仰臥會因吐奶引起嗆咳。

 並逐漸讓這成為一個習慣,不輕易破壞這種習慣。晚上不要逗她玩,喂飽後就讓她自已入睡,哭也不要管,幾天後自然會形成習慣。

睡前給孩子適量進食一些食物會促進睡眠如牛奶以及一些富含碳酸化合物的食物,加強體育鍛煉,有利於兒童夜間深睡眠,專家建議,在晚上6點以前的固定時間安排鍛煉是孩子睡眠保健的一個良好措施。
生兒除了吃奶或尿布潮濕的時候醒著以外,幾乎都在睡眠。
嬰兒神經系統的發育還不健全,大腦容易疲勞,多睡眠正是嬰兒生長發育的需要。
嬰幼兒的睡眠時間大體如下(小時):初生20九個月14-15二歲12.5七歲11
兩個月16-18十二個月13-14三歲12七歲以上9-10
四個月15-16十五個月13五歲11.5

要睡好,就要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白天要定時喂奶,睡前的一次奶可以稠一些、晚一點喂(21:00-22:00)。吃飽後夜裡盡量不要再喂,不吃,一般不尿也就不要換尿布,任其熟睡至天亮。孩子要單獨睡,不要和母親合睡,這樣空氣新鮮,孩子也不致因為母親離去而睡不著(熟),母子都能休息好。母親睡得過沉,合睡有時會把孩子壓著,甚至壓死,單獨睡就不會發生這種意外。
孩子蓋的被要輕軟、溫暖、舒適,不宜太多。
睡前不要逗鬧孩子或隨便嚇唬孩子,以免過於興奮影響睡眠。也不要養成抱在懷中抖動,拍背或含著奶頭才入睡的壞習慣,應該放在床上讓孩子自己睡。

怎樣哄嬰幼兒睡覺?
夜間嬰幼兒入睡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孩子睡前玩個不停,想睡時,一躺到媽媽懷裡就睡著了。有的睡前要吃奶,臨睡時還要吮著空奶瓶。有的小兒按規定的時間上床入睡。有的孩子上床後則折騰好久才可入睡。那麼,如何讓嬰幼兒按時入睡呢?
(1)若小兒在睡前精力充沛,不願早睡,那麼白天家長應有意識地增加他的活動量,讓他玩得有點疲勞,但在入睡前則應讓他靜下來,不要過分興奮,這樣就有利於入睡。
(2)睡前不給嬰兒吃得過飽或過少,以免因胃腸不適或饑餓而影響睡眠。也不要過分逗引小孩,使小兒睡前保持情緒安定,防止過度興奮。上床後,不應給予玩具,以免小兒因貪玩而不肯入睡。
(3)對於半夜醒來的小兒,如果吃母奶能睡著,可以吃些母奶,或吃一些牛奶,使其安靜入睡。這不必擔心會養成不良習慣。因隨著幼兒的長大,半夜醒來吃奶的習慣會漸漸消失。
(4)幼兒多數喜歡媽媽陪他一起上床入睡。這樣孩子會十分安心、愉快;在媽媽甜美的催眠曲下,安安穩穩地睡去。但要注意,不要養成從小抱著入睡的習慣。要培養成1歲時願意自己躺下入睡,2歲時能按時上床入睡,且不需父母陪伴,3歲後能自己上床蓋被,醒後下床穿上拖鞋。

小兒與成人同睡一被窩好嗎?
有的家長習慣讓自己的小孩與成人同睡一個被窩,認為這樣可以對孩子照顧得好一點。其實這是很不衛生的。
成人在社會上的活動范圍比兒童廣而多,傳染和攜帶各種病菌的機會也多,但是成人抵抗力較強,感染上或攜帶上病菌後不一定都發病。但如果成人和小孩同睡一被窩,就容易將身上的病菌傳染給小孩,小孩的抵抗力弱,就容易患這樣或那樣的疾病了。
另外,孩子和大人同睡一被窩,會使孩子吸收氧氣不足。人腦組織的需氧量很大,年齡越小,需氧量越多。如果大人摟著孩子睡覺,大人的呼氣會使周圍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增高,睡眠中的孩子常常會因為腦供氧不足,而導致睡眠不穩,易做惡夢和半夜哭鬧,睡在父母中間的孩子會更嚴重。嬰兒長期在這樣的缺氧環境中睡眠,就會影響腦組織的新陳代謝,嚴重者可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和智力發展。
此外,新生兒與成人同睡,因大人熟睡,有可能將手和被褥捂住小兒口鼻,導致窒息甚至死亡等不幸事故發生。
最好的辦法,是讓嬰幼兒單獨睡在可以靈活搬動的小床上。在大人不睡覺時,把小床放在潔靜的地方,有條件的可單獨放在一室;大人睡覺時,把小床搬到大床的一邊,以便夜裡照顧孩子。

嬰幼兒睡覺易醒是怎麼回事?
年輕的父母都對寶寶的睡眠十分關心,希望孩子有香甜的睡眠。可有些嬰幼兒特別容易於睡眠中醒來,這是怎麼回事呢?一般說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因素:
(1)生理因素:由於嬰幼兒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完善,神經的興奮與抑制功能不夠協調,易興奮,稍有外來的刺激則可能引起神經系統的興奮導致嬰兒驚醒,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隨著嬰兒的漸漸長大,神經系統的功能一步步完善,這種生理現象會自然消失。
(2)進食過飽:常言道:“胃不合,臥不安”。有的媽媽不管孩子餓不餓,睡前總要給加餐點心,致使小孩感到不舒服,影響睡眠質量;尤其是吃奶的嬰兒,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求六個月以後母乳喂養嬰兒飲食表。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