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想能不能趕上,只想你肯不肯去做..其實,不用我說,你應該會自己自動這麼做吧?一個不會關心自己前途的人,是不會擔心這些的... 所以,我相信你能!!
怎樣幫助孩子學習成績趕上去!
眾所周知,學習是一件苦差事,是艱苦的腦力勞動,是一個人在一段時間內自覺自願的約束自己並完成即定目標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隨時都伴隨著孤獨、焦慮、甚至恐懼;也可能會體驗到快樂、幸福及成功的滿足感。獲得這種滿足感,需要有堅定的信念、明確的目標、良好的習慣、刻苦的努力作為後盾,所以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堅持下來的。
一個班級裡有幾十個學生,他們本身存在差異,成績有好有差,這種情況是多種因素造成的,有師資的、環境的原因、更有個人的以及家庭的因素。筆者已經教了兩屆普通班,作為普通班的班主任,每天都跟大量成績差的學生打交道,了解各種類型後進生的思想狀況,為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成績,筆者和同事們運用了各種比較有效的辦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是由於學生本身根深蒂固的一些壞習慣的作用,以及學校在轉化後進生方面的工作還不夠系統,更主要的是家庭教育跟不上,與學校教育脫節,沒有配合,使剛有點轉化的思想又在習慣中頹唐下去。每次家長會,筆者都語重心長的和家長們談起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長的言談舉止對孩子心靈潛移默化的影響。。。。。。家長們聽了之後都感覺有道理,也很著急上火,好多家長都說了這樣的情況:現在的學生不愁吃,不愁穿,就怕他學習不爭氣。學習成績差,家長著急,他不著急;嚴厲批評他時,他說的好好的,過後還是依然如故;每次考完試成績不好時,也很難過,也咬牙切齒的表示決心要趕上來,可是不過三分鐘熱度。
面對這些實際情況,家長和老師都很著急上火,可是光著急上火是沒有用處的,那麼作為家長和老師該怎麼去做呢?
一:家長和老師對孩子應該充滿信心。
千萬不要過早的下結論,說什麼“太笨”、“榆木疙瘩”、“朽木不可雕”等。一個人學習成績優劣,取決於遺傳素質、生活環境和受教育的狀況等幾個因素。不同的學生,其遺傳素質是有差異的,但差異並不大,這種差異在學生的學習成績上是有影響,不過並不起決定作用。在美國,有人曾在一所小學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把每個班裡學習不好的貧窮家庭的孩子挑出來,把名單告訴教師,說這些孩子智力都很好,將來會有大的發展前途。實際上他並沒有對這些孩子進行智力測驗。這些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是因為在班裡受歧視,而缺乏學習上的自信。當老師和同學認為那些學習不好的的學生有特殊才能而另眼看待以後,經過一年時間,他們的成績普遍提高很多,智力水平也比原來有很大提高,不少學生由後進變先進。這個實驗,充分說明教育者的期望和信心對發展孩子的智力和調動學習積極性有很大的作用。
二:要用正面激勵的方法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一般說,孩子的學習成績差,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學習的積極性。積極性從那裡來?它不是天生的,也不是靠物質刺激、訓斥、打罵所能調動起來的。學習本來就是一種艱苦的腦力勞動,再在精神上施加壓力,給予肉體上的痛苦,怎麼會學的好呢?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這種說法很有道理。把學習當成苦差使,就會苦其難而厭其學;把學習當成一種樂趣就會越學越愛學,欲罷不能,欲罷不忍。
要使學習較差的孩子體會到學習中的樂趣,家長和老師必須做到:第一:眼睛不要只盯在孩子的考試分數上,要看學習態度。學習態度好,有學習積極性,努力、認真、刻苦,就給予充分肯定;第二:要充分看到孩子學習上的進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進步,對基礎較差的孩子來說,也是了不起的,應及時給予表揚;第三:要經常關心、詢問孩子的學習內容,是懷著真誠的濃厚的興趣,而不單單是監督、檢查,以家長對知識的濃厚興趣感染孩子;第四:創造條件引導孩子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讓孩子親身體驗到掌握知識的愉悅、樂趣,以便產生多學新知識的欲望。
三:幫助孩子安排好學習秩序,抓好學習的關鍵環節。
學習差的孩子,學習過程無秩序,手忙腳亂,不知道什麼時候該干什麼。要把學習趕上去,必須克服這個毛病。有經驗的老師和學生將學習秩序歸納為“三先三後一總結”:一是上新課前,先預習後聽講;二是課後先復習後寫作業;三是復習功課或做作業時,先獨立思考,後請教別人。所謂“一總結”,就是學完一個段落或一章,集中復習一下,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找出知識與知識之間的內部聯系,了解知識的邏輯體系,總結提煉出幾條帶有規律性的結論來。這樣,所學知識就不是支離破碎、雜亂無章的了,而是完整的知識,既便於理解也有助於記憶鞏固。
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最關鍵的環節就是上課聽講。學習差的孩子,往往不會聽講或不注意聽講。會不會聽講或是否注意聽講,其聽課效果大不一樣。古人曾經說過:“上學以神聽,中學以心聽,下學以耳聽。以耳聽者學在皮膚,以心聽者學在肌肉,以神聽者學在骨髓。故聽之不深,即知之不明。”意思是說,上等的學習者是入神的聽講,中等的學習者是用心聽講,下等的學習者是用耳朵在聽講。用耳朵聽的,即不用心聽,知識只能印在皮膚上,學得很膚淺;用心聽的,知識能刻在肌肉上;聽得入神的,知識能深入骨髓,理解得深,記憶得最牢。所以說,聽的不深,知識就理解的不深,掌握的不牢。自古至今,凡是做教師的,都要求學生上課要用心聽課。因為“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要使自己的孩子由後進變先進,一定要努力培養孩子上課用心聽講的好習慣。教給孩子聽課方法,聽好每一堂課。
只要努力就一定能
事在人為只要你努力就會成功
努力就行。
相信你一定能的,只要有這個決心,什麼時候也不算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