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寶寶安排一個良好的休息環境,室內保持安靜,不大聲說話,盡可能增加寶寶的睡眠時間,以減少能量的消耗。可以讓寶寶躺在床上,給寶寶輕聲講故事或聽音樂,幫助寶寶放松,會起到促進疾病康復的效果。
4.有效出汗
鼓勵寶寶多飲水。水可以增加機體細胞代謝,促進體內毒素排出,同時可以有效出汗,有利於降低體溫。
寶寶的衣服和被褥不要過多過厚,應穿寬松衣褲,以利有效出汗和散熱。千萬不能給發熱寶寶穿過多衣服和蓋過厚被褥,否則容易導致高熱不退,甚至誘發高熱驚厥!寶寶服用退熱藥後,會大量出汗,衣被汗濕後應及時更換,以免受涼而加重病情。
5.物理降溫
寶寶發熱應首選物理降溫,尤其是小嬰兒發熱。在物理降溫無效時,再適當小量使用退熱藥進行藥物降溫。物理降溫方法有:局部散熱降溫、洗溫水澡或溫水擦浴、冷鹽水灌腸等,其中以局部散熱降溫法最簡單易行,適合家庭常用。
局部散熱降溫法
頭部冷濕敷或頭部冰袋:這是最常用的方法。以頭部冷濕敷(即用冷濕巾敷於寶寶的額部)接受度最高,有些寶寶不願意頭部放冰袋,可以用冷濕巾敷用。應注意經常更換冰袋或冷濕巾。頸部、腋下及腹股溝置冰袋:這些部位有比較大的血管,將冰袋放在這些地方降溫效果較好。洗溫水澡或溫水擦浴:可收到良好的降溫效果,但在冬天難以實施。
專家提醒:要密切觀察寶寶的病情變化,對發熱寶寶要注意驚厥先兆,警惕高熱驚厥的發生。已有過高熱驚厥的寶寶,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魯米那”,預防高熱驚厥再度發生。如果發現寶寶口腔內有疱疹或皮膚上有皮疹也需及時看醫生。
恆溫寶寶耐寒鍛煉方案
現在,北方有暖氣,南方有空調,即便冬天再冷,寶寶也能夠待在溫暖如春的房間裡。對於這些恆溫寶寶來說,突然進入低溫度的外界,沒有適當的保暖,機體就會立刻做出一些反應:身體表面的皮膚自動收縮,表現為雞皮疙瘩、汗毛豎立、打寒顫,甚至全身肌肉內的毛細血管收縮,這樣使病原體得到入侵的良機,感冒便發生了。恆溫寶寶如何預防感冒,加強體質和耐受性訓練是關鍵!
1.逐漸增加寶寶到戶外活動的時間,進出時及時增減衣服。
2.外出時也可以戴口罩,讓空氣在口鼻部位的濕化時間延長,避免冷空氣直接進入呼吸道,使寶寶不適應。
3.強調暖氣房、空調室通風換氣,室內空氣清潔有利於保持身體健康。
4.每周在密閉的房間(最好是在廚房內)用醋蒸呼吸道汽熏20分鐘,是殺滅病毒的簡單消毒法。可以殺滅藏在口腔和呼吸道內的可疑病毒,同時能增強呼吸道表面的免疫力,明顯減少冬天全家患感冒的次數。
5.每天晚上帶寶寶運動半小時(稱規律性運動),可促進免疫力和生長發育。
6.1歲以內的寶寶,你可以幫助他運動;大於1歲的寶寶可以讓他自己做。運動形式不限,但必須是有節奏的運動。在運動過程中,寶寶會不斷適應環境、適應運動本身的要求,從而提高對外界各種刺激的適應能力,使身體的防病抗病能力增強。
小兒究竟應穿多少適宜?
常常發生這種情況:當媽媽感覺寶寶的手有些涼時,就趕快給寶寶加衣服,往往外面氣溫才10攝氏度,寶寶已經穿了三件毛衣,一件小夾襖,外面還有件厚厚的棉外套。穿太多衣服,本來喜歡活動的孩子,也不想動了。一來行動不便,二來一動就出汗,厚厚的衣服又不能散熱,還得自己將汗濕的衣服捂干,如果不小心吹著風,寶寶很容易受涼感冒。所以多穿衣服不僅不能預防感冒,往往會適得其反。
判斷寶寶衣服穿多了還是少了,不能以寶寶手腳的冷熱來決定,這是因為寶寶手腳的血液比其他髒器相對較少,在冬天很容易發冷,而在活動後,又很快可以使手腳溫暖。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讓寶寶自由活動10分鐘,如果寶寶面色紅潤,貼身衣服是溫熱的,說明衣服正好;如果寶寶面唇色紅,貼身衣服有些濕,說明衣服多了,應逐漸減少;如果面色不紅潤,貼身衣服是干涼的,則說明衣服太少,應適當增加。 小兒感冒三大誤區 感冒誤區一:有沉重鼻音就是感冒了?
尤其在幼兒,特別在一歲以下,常會聽到鼻子有呼噜聲,像是分泌物在其中隨呼吸穿梭,那便是鼻屎,當然也是痰的一種表現(呼吸道分泌物)。而媽媽們擔心寶寶感冒了,其實多半是多慮的。因為最主要的原因只是累積過多、慢慢干黏住的鼻分泌物造成以上現象,尤其是沒有發燒、活動力等變化時,更不必擔心,只要養成好習慣,每天固定清潔好鼻內分泌物,便不會有以上情況發生了。至於什麼情況才是有真正的鼻炎呢?答案是當醫師發現有鼻腔內發炎,即發紅、腫脹,引起分泌物增多的鼻黏膜時,才能下此診斷。
感冒誤區二:感冒就用抗生素
病毒或者細菌都可以引起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屬於病毒性感冒,細菌引起的感冒屬於細菌性感冒。抗生素只對細菌性感冒有用。其實,很多感冒都屬於病毒性感冒。嚴格意義上講,對病毒性感冒並沒有什麼有效的藥物,只是對症治療,而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大家可能都有過這種經歷,感冒以後習慣性在藥店買一些感冒藥,同時加一點抗生素來使用。實際上抗生素在這個時候是沒有用處的,是浪費也是濫用。
感冒誤區三:注射“丙種球蛋白”預防感冒
孩子經常感冒,讓父母很著急,聽人說這是抵抗力低的緣故,打點“丙種球蛋白”就能起預防感冒作用,但注射了一段時間,卻沒見什麼效果。“丙種球蛋白”是來源於血漿提煉的生物制劑,以目前的技術還是存在被污染的危險,不是100%的安全。再則,它只對特異性免疫功能不足的其中一種球蛋白缺乏起作用,可見其提高免疫功能的能力是很有限的,更不能起到預防感冒的作用。
專家提醒:寶寶愛感冒,找出原因是關鍵:營養不良引起抵抗力下降,如維生素a的缺乏;有的老人怕孩子冷,總把寶寶捂得嚴嚴實實,使孩子的耐受力很低,“弱不禁風”;多次反復使用抗生素也會使抵抗力下降;若不是以上原因,則應考慮疾病因素,如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患兒也是愛頻繁地感冒,這就需要先將疾病治好 小孩不能亂吃藥,頭孢更不能亂吃,建議還是去找醫生看看,如果要吃的話最好吃一點中成藥
今年7月1日起,購買抗菌藥就全得憑處方了。這一規定的出台,主要是為了防止濫用抗菌藥,確保用藥安全。那麼什麼是抗菌藥,濫用抗菌藥有什麼危害,抗菌藥的使用誤區又有哪些呢? 據介紹,抗菌藥物一般是指具有殺菌或抑菌活性的藥物,包括各種抗生素、磺胺類、咪唑類、硝基咪唑類、喹諾酮類等化學合成物。百姓熟知的頭孢、環丙沙星、紅霉素等都屬抗菌藥。一般來說,濫用抗菌藥物可以引起人體耐藥菌株增多,使毒性反應、過敏性反應等不良反應增多,使二重感染發生的機會增多,其結果往往使患者耽誤正確、及時的治療。
如今,不少家庭都備有小藥箱,但在使用抗菌藥方面卻存在很多誤區,如:很多人普遍認為藥越貴越好,實際上藥品並不是“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的普通商品,只要用之得當,一塊錢左右的藥物照樣可藥到病除。隨意濫用抗菌藥現象很多見,很多人用抗菌藥物治感冒,雖然抗菌藥物能抗細菌和微生物,卻不能抗病毒,而感冒大多屬病毒感染,隨意使用只會增加副作用、使細菌產生耐藥性;許多人患病後,病情較重時尚能按時按量服藥,一旦病情緩解,服藥便隨心所欲。要知道,抗菌藥物的藥效依賴於有效的血藥濃度,如達不到有效的血藥濃度,不但不能徹底殺滅細菌,反而會使細菌產生耐藥性。很多人還認為,只要是抗菌藥就能消炎,甚至為使疾病早日痊愈同時使用幾種抗菌藥。殊不知,每種抗菌藥的抗菌譜不同,用藥不當,輕則達不到理想療效或使藥效降低,重則增加藥物毒副作用,危及健康。
何時服用抗菌藥很有“說頭”,服用是否恰當直接關系到藥效的發揮。一般服用抗菌藥口服制劑時,應在飯前1小時或飯後2小時為宜。當然,環丙沙星、四環素、林可霉素、利福平、紅霉素等也可空腹服用。另外,某些抗菌藥物還容易使服用者產生胃腸道反應、菌群交替性腹瀉等現象,當發生這些不良反應時請立即停用。 您好 你好,你說的症狀不是很詳細,以我的經驗這種情況應該是咽喉部有炎症,你手中有利君沙可以吃,再給孩子吃點柴黃顆粒”和“清開靈”,多給孩子多喝點水,一般發燒在三天左右就好了 寶寶感冒養護全方位
感冒有因
80%~90%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能引起感冒的病毒有200多種;占10%~20%的感冒是由細菌所引起的。1歲以內的嬰兒由於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所以更容易患感冒。
感冒的寶貝很難受
孩子一年要得上5~6次感冒是屬於比較普遍的。感冒的典型症狀包括:流鼻涕、鼻子堵塞、咳嗽、嗓子疼、疲倦、沒有食欲、發熱。1歲以內的嬰兒感冒,常常會出現發熱(體溫超過38℃)、咳嗽、眼睛發紅、嗓子疼、流鼻涕。感冒的寶寶常常會出現食欲下降。6個月內的寶寶,由於還不會在鼻子完全堵塞的情況下進行呼吸,所以常常會出現吃奶和呼吸困難。
感冒的持續時間
一般,感冒將持續7~10天,小寶寶有時可持續2周左右。咳嗽往往是最晚消失的症狀,它往往會持續幾周。經常和大孩子一起玩耍的嬰兒,頭一年通常要得6~10次感冒;甚至整個冬天都在不停地流鼻涕。
何時需要去看醫生
3個月內的寶寶,一出現感冒的症狀,你就要立即帶他去看醫生。 較大的寶寶,一旦出現以下情況之一,你要立即帶他去醫院:感冒持續5天以上;體溫超過39℃;寶寶出現耳朵疼痛;呼吸困難;持續的咳嗽;老流黃綠色、粘稠的鼻涕。
感冒的治療
1、帶著寶寶去醫院,醫生常會要求寶寶進行一些檢查,這樣才能知道感冒的原因。 2、如果是病毒性感冒,並沒有特效藥,主要就是要照顧好寶寶,減輕症狀,一般,過上7~10天就好了。 3、如果是細菌引起的,醫生往往會給寶寶開一些抗生素,一定要按時按劑量吃藥。有的媽媽為了讓孩子病早點好,常會自行增加藥物劑量,這可萬萬不行,否則會事與願違。 4、如果寶寶發燒,應當按照醫生的囑托服用退燒藥,體溫低於38.5℃,不用服用退燒藥。不要亂吃感冒藥。1歲以內的嬰兒,亂吃感冒藥往往弊大於利。 5、如果鼻子堵塞已經造成了寶寶吃奶困難,你就需要請醫生給你開一點鹽水滴鼻液,在吃奶前15分鐘滴鼻,過一會,即可用吸鼻器將鼻腔中的鹽水和粘液吸出。滴鼻水可以稀釋粘稠的鼻涕,使之更容易清潔。如果未經醫生允許,千萬不要給孩子用收縮血管或其他的藥物滴鼻劑。
照料感冒的寶寶
1、充分休息 對於感冒,良好的休息是至關重要的,盡量讓孩子多睡一會,適當減少戶外活動,別將寶寶累著。 照顧好寶寶的飲食讓寶寶多喝一點水,充足的水分能使鼻腔的分泌物稀薄一點,容易清潔。讓寶寶多吃一些含維生素c豐富的水果和果汁。據說雞湯可以減輕感冒的症狀,不妨煲點雞湯讓寶寶喝上一點。盡量少吃奶制品,它可以增加粘液的分泌。對於食欲下降的寶寶,媽媽應當准備一些易消化的、色香味俱佳的食品。
2、讓寶寶睡得更舒服 如果寶寶鼻子堵了,你可以在孩子的褥子底下墊上一、兩個毛巾,頭部稍稍抬高能緩解鼻塞。千萬不要讓兩歲以下的寶寶直接睡在枕頭上或將枕頭墊在床墊下,這樣很容易引起窒息或損傷頸椎。
3、幫寶寶擤鼻涕 寶寶還太小,不會自己擤鼻涕,讓寶寶順暢呼吸的最好辦法就是幫寶寶擤鼻涕。你可以在寶寶的外鼻孔中抹上一點凡士林油,往往能減輕鼻子的堵塞;如果鼻涕粘稠,你可以試著用用吸鼻器或將醫用棉球,捻成小棒狀,沾出鼻子裡的鼻涕;如果鼻子堵塞已經造成了吃奶困難,你可以在吃奶前15分鐘用鹽水滴鼻液滴鼻,過一會,用吸鼻器將鼻腔中的鹽水和粘液吸出,寶寶的鼻子就通暢了。
4、保持空氣濕潤 你可以用加濕器增加寶寶居室的濕度,尤其是夜晚能幫助寶寶更順暢地呼吸。別忘了每天用白醋和水清潔加濕器,避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