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隔奶期間怎麼不回奶正文

隔奶期間怎麼不回奶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寶寶黃疸32天還沒有退,醫生讓隔奶三天,可是聽很多人說這樣很容易回奶的,急救啊
 
80%的嬰兒都要吐奶,這個不要驚慌,因為你家孩子以前是不吐奶的.給孩子喝奶時不要一次喝的太多,三個月90毫升為宜,奶溫度要適中不能太涼,太涼就容易吐,每次孩子喝完奶後抱在懷中,讓嬰兒趴在大人肩上,輕拍嬰兒的背部,直到聽到嬰兒打飽嗝後,輕放床上,右側睡下.等到孩子大些吐奶就好些了.偶的孩子也是這樣過來的.
 
產後72小時內,由於子宮的大量血液回經心髒,使心髒負擔加重。有心髒病的產婦此時容易發生心力衰竭。產後1周內脈搏較緩慢,50~60次/分。呼吸由懷孕期間的胸式呼吸恢復到腹式呼吸,使呼吸深慢,14~16次/分。產後1~2天內皮膚排洩旺盛,排出大量汗液,故口渴。懷孕期間身體內的較多水分要經腎髒排出,產後5天內尿量較多。體溫在產後2~3天,會因下奶而略升高。產後2~3天,乳房充血形成硬結,產後3~4天奶脹並開始分泌初乳,初乳持續4~5天。子宮逐漸收縮復原,產後第一天子宮底平臍,從第二天起每天下降1橫指,產後1周子宮底在恥骨聯合上方還可觸到,由懷孕足月時子宮長30~35厘米降至10~12厘米,子宮重量由1000克降至500克。外陰水腫,一般在產後2~3天消退。產後3~4天內為血性惡露,量較多,以後轉變為淡紅色的漿液性惡露,量逐漸減少。
優生須知
實行母乳喂養,出生後半小時內,讓嬰兒與母體皮膚接觸,吸吮乳頭,持續15~20分鐘。實行母嬰同室。改定時喂奶按需喂奶。不要給嬰兒吸吮橡皮奶頭。不喂嬰兒糖水。純母乳喂養最少堅持4個月。重視產後飲食,關系母兒健康。分娩當天多吃清淡湯食。第二天開始吃一般飲食。多吃蛋白質和雞、魚、肉、豬蹄湯。多吃紅糖和骨頭湯補充鐵、鈣。要堅持純母乳喂養,盡可能不要喂其他奶類。我國有少數地區,在坐月子期間,讓產婦只吃稀粥。這種錯誤的陳規舊習必須革除。
有的產婦女產後一天吃10雞蛋,這樣容易消化不良。一般說,孕期每天2個雞蛋,產後每天2~4個雞蛋就夠了,太多也吸收不了。產後一定要在產房內觀察2小時,因為產後大流血、產後休克、產後心力衰竭等嚴重情況多在此時發生。觀察產婦血壓、脈搏、面色。觀察產婦精神狀態,有無煩躁不安或精神淡漠。觀察產後流血多少?觀察有無口渴、打哈欠、腹痛。做好乳房衛生與保健。喂奶前後要用專用干淨小毛巾擦洗乳房,尤其是奶頭。喂奶前產婦要洗手。喂奶姿式、方法要正確。做好陰部衛生與保健。每天要沖洗兩次會陰,大便後加1次。要用消毒衛生巾或衛生紙墊會陰,有血的消毒巾或紙要放在一邊,讓醫護人員記錄出血量。會陰裂傷的縫線,產後3~5天折線。會陰切開的縫線,產後5~7天折線。會陰有切開創口的,要向健側臥,以免惡露污染傷口。觀察惡露的量是否逐日減少,顏色是否逐漸變淡,氣味是否由腥到無。如已出院,則進行第1次產後防視。有條件的可從產後第一天開始做產後操。
生活指導。
產後1周內生活安排好可以減少疾病發生。分娩後1~2天,要有安靜的環境,除喂養嬰兒兒飲食外,要保證足夠的睡眠,以利恢復疲勞。產後出汗多,要擦干,勤換內衣,1周內逐漸好轉。產後第1天,如無刀口,便可在床上坐起來吃飯。產後第二天便可刷牙、洗臉,如無刀口或疾病,可上廁所(室內)大小便。產後4小時要鼓勵產婦解小便。產後3天仍無大便,在醫院裡可灌腸,在家裡可用開塞露或肥皂頭放入肛門裡,以助排便。產後5~6天,一般產婦大多數可以出院,出院前母兒要接受健康檢查。出院時要帶回母子保健手冊、嬰兒出生證明、住院費用報銷單和必要的母兒需用的藥物。產婦居住的環境要安靜舒適、光線明亮、空氣新鮮、溫度適宜。產後讓產婦穿厚衣服,戴棉帽子,關門、關窗等傳統習慣,尤其在夏天,很容易中暑,應該廢除。給孩子起名。申報戶口。丈夫及家庭成員要按時探視及陪伴產婦,要熱情慰問,切不中因生女孩子而冷淡。按國家規定休產假。第二周母體生理變化。心肺功能已恢復正常。胃酸分泌逐漸恢復正常。胃腸蠕動逐漸恢復正常。產後10天子宮在腹部已觸不到,產後14天子宮重量降至300克。惡露仍為淡紅色。子宮頸內口產後10天逐漸縮小。乳汁分泌正常。
生活指導。
經常下床活動。自己要熟練掌握給嬰兒換衣、打包被、換尿布等方法。產後10天可以根據家庭條件,特別注意室內溫度適宜,可以沐浴、洗頭。可以短時間觀看電視。新生兒要睡自己單獨小床,不要睡在母親被子裡,小毛毯、小被子不要蓋到口鼻部位,以免影響呼吸。
有新生兒睡的屋,室溫一般以20~22℃為宜,濕度維持在50%左右,嬰兒洗澡時保持26~28℃,溫濕度表不要掛在風口、外牆內壁或有陽光直射處或暖氣、爐邊。
生活指導。
可以開始做點家務,但不要干重活。白天在床上和下床活動可各占一半時間,但有疲勞感就要臥床休息。第四周母體生理變化。生殖器官到第四周末,已大體復原。惡露終止,轉為正常白帶。恥骨聯合處松馳狀態逐漸恢復,走路時已無局部不適感覺。
產婦保健知識問答
什麼是產褥期?為什麼要重視產褥期保健?
從胎盤排出母體至產婦全身各器官恢復或接近未孕前狀態(乳腺除外),這一段時期,稱為產褥期,一般為42天。有幾種致命的疾病,常在產後發生,如產後大流血,產後感染敗血症,妊娠合並心髒病的產後心力衰竭,發病急而病情凶險,故應重視產後保健。產後各器官逐漸恢復或接近正常生理狀態,需要許多客觀條件來保證,如休息、營養、必要的醫療保健、良好的衛生條件。如果產後保健不好,則容易發生疾病,嚴重影響母兒的健康。
什麼是惡露?觀察惡露有什麼意義?
產後子宮腔內的蛻落並含有血液經陰道排出,稱為惡露。有三種:血性惡露 色鮮紅,量較多,含較從血液,有時有小血導少量胎膜、胎脂及壞死蛻膜,持續3~4天。漿液性惡露 色淡紅,含少量血液,有較多的壞死蛻膜、子宮頸粘液,持續約半月。白色惡露 色白、粘稠、含大量白細胞及壞死退化蛻膜、表皮細胞,持續約半月。觀察惡露要注意3個方面,有異常,需到醫院診治。惡露的量  惡露的量應該是越來越少。如果量越來越多,並超出正常時間則有問題,要尋找原因。血性惡露增多,表示子宮收縮不好或子宮內有殘存的胎盤組織,要立即處理。如漿液性或白色惡露增多,時間延長,多表示子宮腔內有感染。惡露顏色  惡露的顏色應該是越來越淡。如果越來越深,多表示子宮內有殘存胎盤或胎膜,感染或子宮收縮不好。惡露氣味 惡露的氣味應該從血腥味到沒有什麼氣味。如果從血腥味變為臭味,多表示子宮腔內有感染。
為什麼產後汗多?
懷孕期間身體內積存較多水分,產後通過出汗排出,這是產後身體恢復,進行自身調節的生理現象,數日後自然減少;另一方面,產後皮膚排洩功能較為旺盛,出汗較多。室溫較高,每天可以用溫濕毛巾擦拭1~2次,室溫低則用干毛巾擦。因出汗較多內衣要經常換洗。
產後如何做好乳房護理?
產後的乳房是嬰兒營養的源泉,要始終保持清潔與暢通。每次喂奶前,要用干淨的溫濕毛巾把乳頭擦干淨,最好准備2~3塊專門為擦乳頭用的小毛巾,不要與洗臉毛巾混合。不要每次都用肥皂洗乳頭,這樣反而容易使乳頭皮膚缺乏皮脂保護而裂開,進而造成感染。喂奶後再清洗1次,以免乳汁粘在乳頭上。產婦喂奶前後要洗手。
產後怎樣護理會陰部?
陰道、會陰部,由於在分娩過程中胎頭的壓迫及助產的操作,局部有不同程序的充血、水腫,加上惡露的排出和會陰刀口,若不注意清潔衛生,不僅局部可以發生感染,而且可以向上蔓延到子宮、輸卵管甚至全身,引起敗血症。產後在住院期間,每天沖洗會陰2次,大便後加洗1次;出院在家裡沒有沖洗條件,可以用1/5000的高錳酸鉀溶液或1/2000新潔爾滅溶液在專用的清潔盆中擦洗。衛生棉、衛生巾、衛生紙要消毒的。內衣、內褲要勤洗勤換。會陰有切口的,要向健側臥,以免惡露污染刀口。保持會陰清潔、干燥。產後42天內禁性生活。
產後乳房脹痛怎樣處理?
產後3~4天,乳汁分泌增多,開始有些外流不暢,伴有淋巴管、血管充盈引脹痛,這種情況要早開奶、多吮吸、局部熱敷,不需治療,2~3天後便可好轉。副乳腺腫脹、硬結引起疼痛,局部熱敷,2~3天後消退。乳汁郁積,乳房腫脹、硬塊、疼痛,乳汁排出不暢,可局部熱敷,吸奶器幫助抽吸,局部順乳腺管方向推揉,從四周放射狀向乳頭方向按摩,促進乳汁排出。如果在乳房局部有紅、腫、熱、痛,伴有發熱,可能為乳腺炎,應到醫院診治。
乳汁不足有哪些原因?
懷孕期間營養不良。有慢性疾病,身體虛弱,如患貧血、結核等。產後流血過多或分娩困難,消耗太大。精神因素,如丈夫或老人對生女孩不高興,使產婦情緒低落。產後營養不足,飲食品種單純,如有的地區產後只喝很稀的稀飯。產後喂奶不及時或次數少,吮吸刺激不夠。
乳腺發育不好。乳汁不足怎麼辦?乳汁不足要尋找原因,針對原因給予處理,可收到較好效果,只有少數因乳腺發育問題而得不到改善。保證產婦精神愉快。要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做好飲食調節,多喝雞湯、魚湯、豬蹄湯,多吃雞、魚、肉、雞蛋、豆制品、“全家福”、蔬菜、水果等。早開奶、多吮吸,母嬰同室。黨參10克、黃芪10克、當時10克、麥冬10克、通草6克、王不留行6克煎服,或加豬蹄2~4只炖湯服。
因疾病等原因不能喂奶,如何退奶?
乳汁尚未分泌前,可口服乙底酚5毫克,每日三次,連服3天。乳汁已大量分泌,效果則差。
炒麥芽30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3天。芒硝150克,分裝在兩個布袋裡,先將乳汁吸淨,再用芒硝外敷在兩側乳房上,用布包扎24小時以後再取下。如乳房較大或在夏季,可加大劑量為200~250克。退奶期間不要再喂奶,減少欽水。
產後排尿困難是什麼原因?怎樣防治?
原因:不習慣在床上解小便。會陰有傷口疼痛。產程較長,胎頭壓迫膀胱、尿道較多,局部充血水腫。產後腹壁肌肉松馳,且膀胱容量增大,膀胱對尿液的壓力不敏感,有尿而無尿意。
防治:產後4小時要讓產婦主動排尿,不要久等。不習慣躺在床上小便者,可幫助產婦采取坐式或下床自解。下腹部放置熱水袋,以刺激膀胱肌肉收縮。針刺關元、中極、氣海、陰陵泉等穴位。肌肉注射新斯的明0.5毫克。經以上處理仍不能排尿,可以導尿。
產後什麼時候可以洗頭、洗澡?
產後由於出汗多、淌奶水、下身又流惡露,全身發粘且有酸腥味,所以要列加注意衛生。每天要照常刷牙、漱口,注意乳房及陰部衛生保健。至於什麼時候可以洗頭、洗澡,要看身體健康狀況。如果有無難產消耗體力過多、有無產後流血、產後發熱、有無會陰傷口或腹部刀口等來決定。在正常產後,家庭條件較好,室內溫度適宜,分娩10天以後就可淋浴,但不能盆浴。健康條件或家庭條件不適合,可以擦澡,盆浴要在6周後為佳。
第二個月
嬰兒發育特點
第二個月嬰兒離開母胎時間短,適應能力差,代償能力差,要依靠家長及時發現任何細小的變化,進行細心照料和護理。第二個月嬰兒正處於生長發育最快時期,需要營養多,而營養都要從母乳中得到。因此,一定要保證母親的營養,使母乳的質和量都能滿足嬰兒的需要。有些營養物質如維生素c,身體不能儲存,必須每天攝入。神經系統發育迅速,要逐步建立各種良好習慣,必須培養合理的生活習慣,如睡眠習慣等。生理性黃疸已消退,足月兒生理黃疸2周退盡,未成熟兒的黃疸3~4周退盡。如第二個月仍有黃疸,應到醫院診治。測量體重和身長,可幫您判斷寶寶是否健康成長。體重。生後第二個月體重可能增加600~700克,即由滿月時約3600~4000克長至4200克至4700克,有的甚至可達到5000克。身高。生後第二個月可增長2.5~3厘米,即由滿月時的52~55厘米長到第二個月末的55~57厘米。
生長監測圖的使用。
 
每天用吸奶器將奶吸出來,刺激奶頭。
 

初生嬰兒吃什麼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