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20多天的小孩體溫37.4度,算發燒嗎?正文

20多天的小孩體溫37.4度,算發燒嗎?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20多天的小孩體溫37.4度,算發燒嗎?
 

正常小兒的基礎體溫為36.9℃~37.5℃。一般當體溫超過基礎體溫1℃以上時,可認為發熱。其中,低熱是指體溫波動於38℃左右,高熱時體溫在39℃以上。連續發熱兩個星期以上稱為長期發熱。

上述基礎體溫是指的直腸溫度,即從肛門所測得,一般口腔溫度較其低0.3℃~0.5℃,腋下及頸部溫度又較口腔溫度低0.3℃~0.5℃。

你的寶寶37.4度若是從肛門量的,則完全正常,若是從腋下或頸部量的,則直腸溫度在38~38.4度,屬於低熱。

我的原則是38.5度以下,不要吃退燒藥,打退燒針,要給寶寶多喝水。注意環境溫度是否過高。在炎熱的夏季,氣溫很高,嬰兒自身調節體溫的能力又差,媽媽抱著嬰兒時熱氣不易散發,使體溫升高。但是這種發熱一般時間不會太久,再給孩子放在涼爽的地方,稍微扇一扇,給孩子飲一些清涼的水果汁,或給孩子洗個溫水澡,幾小時後體溫就會降到正常。在冬季,如果室內溫度過高,嬰兒又包裹得過多,也會使嬰兒體溫升高。

若高燒38.5度以上,請立即讓醫生確診是病毒感染的,還是細菌感染的,病毒感染就用抗病毒藥(如:利巴韋林),細菌感染的就用抗菌素(如頭孢類),不要急於退燒,燒只是表象,要把病因找出來。

另外我想說的是不要迷信輸液。醫生說了,可以吃藥的不要打針,可以打針的不要輸液,關鍵是要用對藥,而不是用重藥。

注意是否有細菌或病毒感染的情況存在。
主要的症狀及原因有以下:
發燒的同時流鼻涕——感冒(感冒症候群)
咽喉痛——咽喉炎、扁桃腺炎
持續發燒39℃左右,白眼珠充血且出眼屎——游泳池熱
在高溫場所發高燒的同時,筋疲力盡——中暑症(日射病)
腮腺腫脹——流行性腮腺炎
耳朵流水、情緒不穩——中耳炎
咳嗽得喘不過氣來、呼吸困難——肺炎
牙床發紅、唾液多——口腔炎
嘔吐、抽筋、前囟門凸起——腦膜炎
嘔吐、抽筋、意識不清——肺炎、急性腦病
尿的次數多、血尿——尿道感染
發燒的同時,抽風——熱性抽筋

 
不算的

正常小兒的基礎體溫為36.9℃~37.5℃。一般當體溫超過基礎體溫1℃以上時,可認為發熱。其中,低熱是指體溫波動於38℃左右,高熱時體溫在39℃以上。連續發熱兩個星期以上稱為長期發熱。
 
正常體溫
口測法:測五分鐘,正常值為三十六點二至三十七點二度。
肛測法:測五分鐘,正常值為三十六點五至三十七點七度(相對來說,更接近身體內部的溫度)。
腋測法:測十分鐘,正常值為三十六到三十七度(不必再加零點五度)。
因為冬天時人的保暖措施做得較好,身體的熱量不容易散發出去,這時測體溫就要注意是否存在著誤差了。在臨床中觀察到,發熱的孩子在被窩裡測體溫時,往往測得的結果比實際的要高出零點五度左右。
 
低燒,可能有炎症,上醫院檢查,化驗一下血。
 
腋溫34.7-37.3
口溫35.5-37.5
肛溫36.6-38
耳溫35.8-38
37.5 ̄38度為低熱,38 ̄39度為中度發熱,39 ̄40度為高熱,40度以上為超高熱
 
不算發燒。
 
人體正常體溫平均在36~37℃之間(腋窩),超出這個范圍就是發熱,38℃以下是低熱,39℃以上是高熱。以上就有危險了

測體溫時,應先將體溫表的水銀柱甩到35℃以下,再用棉簽蘸酒精擦拭消毒。現在多數是把體溫表挾在腋下試溫,年齡小或昏迷的小兒可采用肛門測溫。

測腋下溫度時,要先擦去腋窩的汗,再把體溫表有水銀柱的一頭放在腋下夾緊,5分鐘後取出。測肛溫時,先在肛表圓頭塗些油類物質以起潤滑作用,再緩緩插入肛門2厘米左右深,3分鐘後取出。肛門測溫時,要用手扶著體溫表,以免小兒弄碎體溫表刺傷肛門。

看體溫表時,應橫持體溫表緩緩轉動,取水平線觀察水銀柱所示溫度刻度。體溫表用後,要用75%的酒精消毒。

正常人體溫一般上午比下午高,剛出生1個月的小兒上午比下午高0.25℃,6個月的小兒上午比下午高0.5℃,1歲以後高1℃。
、神經方面:
女人皮膚裡的“傳感器”比男人身上的靈敏,女性有繁殖後代的使命。在懷孕期間,子宮內的胎兒需要恆溫環境,而子宮在軀干內,所以,女人的軀干需要得到更加周密的保護。要實現這一目標,女人皮膚裡的“傳感器”必須更加敏感

2、激素方面:
女性卵巢形成黃體,黃體分泌孕酮會使體溫上升,體溫調節中樞對孕酮(又稱黃體激素)作用極為敏感,一定量的孕酮(12,8nmol/l)即可引起體溫升高

3、女性的體內脂肪較男性為高這也應該是一個原因

小孩高,嬰兒專家回答:
體溫不超過口表37℃,肛表37.6℃是正常體溫。

口表是在嘴裡測量體溫的體溫計

幼兒正常體溫該多高
(腋下)


孩子出生後,正常的體溫較成人稍高,且易波動。這是因為小兒新陳代謝旺盛,體溫調節中樞發育尚未完善。
一般小兒的正常體溫在37~37.2攝氏度左右,少數小兒一天中最高體溫可達37.4攝氏度。除此之外,小兒體溫在一日之間可有較大波動,年幼兒一日之間體溫可相差0.5~1攝氏度,稍大點的則在1攝氏度以上。飯後、運動後、洗澡後、大哭後、大量出汗後及天熱、午後體溫較高。相反,上午和睡眠時體溫較低。
由於個人的正常體溫有差異,因此,並不是所有孩子的正常體溫均能達到37.2攝氏度,或每日上下午體溫均有0.5~1攝氏度的波動。在一些疾病早期,病情較輕時,孩子都有低燒現象,如果這些孩子平時的正常體溫低於37攝氏度的話,在其患病的早期階段,低燒溫度則可能只在37.5攝氏度左右,對於這種情況則必須予以重視。
正常體溫的測量方法是在早晨8點左右、午後3點左右、晚上8點左右各測一次體溫,連續測量幾天,取其最穩定的值即為正常體溫。
 
正常
 
6大秘籍:

嬰兒濕疹的護理秘訣之一:盡量不要讓寶寶的皮膚變得太干。問問醫生多久給寶寶洗一次澡比較合適。現在很多專家認為,每天洗一次澡對患嬰兒濕疹的寶寶是有幫助的。但水不能太熱,因為太高的溫度會使寶寶皮膚脫水更快。洗澡時用比較溫和的肥皂及浴液,並且最後再給寶寶洗頭,這樣可以避免寶寶一直坐在肥皂水中。寶寶一出浴盆就把他的皮膚擦干,然後在兩三分鐘之內給他抹上護膚乳液。

•嬰兒濕疹的護理秘訣之二:給寶寶穿一些天然纖維的衣服,比如棉質的,使寶寶的皮膚能夠自由呼吸,但不能穿得過熱。另外,要避免羊毛和其他會使人發癢的材料,因為這些衣料會刺激寶寶非常敏感的皮膚,加重嬰兒濕疹的症狀。

•嬰兒濕疹的護理秘訣之三:給患有嬰兒濕疹的寶寶洗浴,要使用溫和、沒有香味的浴液及洗發液,或者使用那些適合敏感皮膚的洗護用品。清洗寶寶的衣服和床上用品時,也要使用溫和、沒有香味、適合於敏感皮膚的洗滌用品。

•嬰兒濕疹的護理秘訣之四:溫度的迅速變化可能會使嬰兒濕疹更嚴重,因此,盡量別讓你的寶寶驟冷驟熱。

•嬰兒濕疹的護理秘訣之五:花粉、塵螨和動物毛屑可能會觸發或加重嬰兒濕疹。你需要咨詢過敏症專科醫生。醫生可能會就如何減少你家裡的過敏原提供一些具體的建議,包括怎樣更有效地打掃房間,使用空氣過濾器,還可能需要收起地毯並重新布置家具。

•嬰兒濕疹的護理秘訣之六:避免你的寶寶經常搔抓。寶寶可能會用手搔抓或睡覺時在床單上蹭臉來緩解嬰兒濕疹帶來的瘙癢。但搔抓及磨擦可能會進一步刺激皮膚,或使皮膚發炎,並導致病情更糟。在寶寶的床上盡可能使用最軟的被單,剪短寶寶的指甲,把寶寶放到床上時在他的手上套上棉手套或棉襪子。如果你的寶寶因為濕疹而無法入睡,請告訴醫生,他會建議寶寶服用一定劑量的抗組胺藥物,這些藥物能減輕瘙癢的感覺,使你的寶寶睡得更安穩。

更多育兒知識:匯優網:
http://www.huiyoubaby.com

 
正常體溫是36啊
 
正常小兒的基礎體溫為36.9℃~37.5℃。一般當體溫超過基礎體溫1℃以上時,可認為發熱。其中,低熱是指體溫波動於38℃左右,高熱時體溫在39℃以上。連續發熱兩個星期以上稱為長期發熱。

上述基礎體溫是指的直腸溫度,即從肛門所測得,一般口腔溫度較其低0.3℃~0.5℃,腋下及頸部溫度又較口腔溫度低0.3℃~0.5℃。

你的寶寶37.4度若是從肛門量的,則完全正常,若是從腋下或頸部量的,則直腸溫度在38~38.4度,屬於低熱。

我的原則是38.5度以下,不要吃退燒藥,打退燒針,要給寶寶多喝水。注意環境溫度是否過高。在炎熱的夏季,氣溫很高,嬰兒自身調節體溫的能力又差,媽媽抱著嬰兒時熱氣不易散發,使體溫升高。但是這種發熱一般時間不會太久,再給孩子放在涼爽的地方,稍微扇一扇,給孩子飲一些清涼的水果汁,或給孩子洗個溫水澡,幾小時後體溫就會降到正常。在冬季,如果室內溫度過高,嬰兒又包裹得過多,也會使嬰兒體溫升高。

若高燒38.5度以上,請立即讓醫生確診是病毒感染的,還是細菌感染的,病毒感染就用抗病毒藥(如:利巴韋林),細菌感染的就用抗菌素(如頭孢類),不要急於退燒,燒只是表象,要把病因找出來。

另外我想說的是不要迷信輸液。醫生說了,可以吃藥的不要打針,可以打針的不要輸液,關鍵是要用對藥,而不是用重藥。

注意是否有細菌或病毒感染的情況存在。
主要的症狀及原因有以下:
發燒的同時流鼻涕——感冒(感冒症候群)
咽喉痛——咽喉炎、扁桃腺炎
持續發燒39℃左右,白眼珠充血且出眼屎——游泳池熱
在高溫場所發高燒的同時,筋疲力盡——中暑症(日射病)
腮腺腫脹——流行性腮腺炎
耳朵流水、情緒不穩——中耳炎
咳嗽得喘不過氣來、呼吸困難——肺炎
牙床發紅、唾液多——口腔炎
嘔吐、抽筋、前囟門凸起——腦膜炎
嘔吐、抽筋、意識不清——肺炎、急性腦病
尿的次數多、血尿——尿道感染
發燒的同時,抽風——熱性抽筋
 

四個月寶寶吐奶有血絲是什麼問題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