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多動性障礙(hyperkineticdisorders)
兒童多動症有哪些主要特點? 兒童多動症是一種較常見的兒童行為障礙。其主要特點為:注意力短暫,難以集中,活動過度,情緒不穩,沖動任性,常伴隨學習困難,但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根據我們臨床觀察,這些兒童發育、智力均在正常范圍之內,關鍵是自我控制能力差。有的可見動作不協調,平衡運動、共濟運動障礙等。由於個別多動症的表現與正常活潑好動兒童分界線不明顯,故對本病須采取慎重態度,切不可給正常活潑兒童亂貼“兒童多動症”的標簽。 據國外文獻報道,學齡兒童中本病的發病率達5%~10%,國內報道本病的發病率為1.3%~8.6%,但以3%比較可信;易發年齡為6~14歲,男孩發病遠較女孩為多,約為4~9∶1。
多動症患兒常伴有的其他症狀是什麼? 多動症患兒除了表現為活動過度、注意力不集中、沖動、行為障礙及學習困難等症狀外,還常常出現頭痛、胃痛、下腹絞痛、腹瀉、尿頻(甚至遺尿)、嘔吐等症狀。從西醫角度上講,這些症狀的出現,是由於患兒把學習和生活中的緊張刺激所引起的焦慮情緒轉移到身體上而引起的一些器官的功能紊亂。從祖國醫學角度上說,則是髒腑功能不足的必然結果。脾虛,清陽不升,氣血生化不足,中焦運化失司,則可見頭痛、胃痛、下腹絞痛、嘔吐、腹瀉等症;腎精虧損、腎氣不足,膀胱氣化失司,則可見遺尿、尿頻等症。
獨生子女容易患多動症嗎? 過去曾經認為,由於家長過度溺愛、嬌慣,有可能導致多動症等行為異常增多,但據包頭地區城鄉兒童多動症調查研究表明,獨生子女反而較非獨生子女患病率低。由於城市兒童早期入托兒所或幼兒園,接受社會化的體驗,充分彌補了獨生子女在家庭中孤獨、嬌慣的不足,所以到學齡期多動症的患病率並不高於非獨生子女。
淘氣的孩子一定是多動症嗎? 對於愛蹦愛跳愛跑、且不愛順從家長的孩子,人們習慣地稱之為“淘氣”。由於淘氣的孩子活潑、喜動,有些家長便懷疑得了多動症,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實際上,淘氣與醫學上所說的兒童多動症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正常兒童的頑皮現象,後者則屬異常的行為障礙。從醫學角度看,兒童的生理特點是:身體和心理發育都很迅速,但還不成熟,所以他們幼稚、天真活潑、精力充沛,似乎有使不完的精力,對外界的一切事物他們倍感新鮮,總想親自摸一摸,動一動,“實踐”一番,又因兒童的神經系統功能以皮質下中樞活動占優勢,大腦的抑制能力不如成人,所以他們表現活躍,卻不穩定,易激惹,不聽話,也不像成人那樣坐得住,因此孩子貪玩、喜動、淘氣是符合兒童生理、心理發展特點的正常現象。如果比較小的孩子整天孤僻、少動,象個“小大人”,反而可能是不太正常的現象了。
多動症的發病與種族、城鄉區域有關嗎? 根據包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對包頭地區城鄉32所小學147424人的調查研究結果表明,兒童多動症的發病與民族種族間無相關性,因為混居生活的少數民族,如蒙、漢、回、滿等族的學齡兒童,其社會環境、接受教育的方式基本相同,民族間兒童多動症的患病率相近。該調查還表明,農村患病率明顯高於城市,主要是由於社會環境因素影響的結果。而據萬國斌等對湖南省城鄉6911名7~16歲兒童多動症流行病學調查的結果,農村多動症患病率重型者為1.3%,輕型者為1.77%,城市多動症患病率重型者為0.69%,輕型者為2.54%,農村重型多動症的比例較高,而城市輕型病例偏多。
多動症與少年違法犯罪之間有何關系? 劉志海通過對1292名違法犯罪少年的調查,發現其中有978名在學齡期曾被診斷為兒童多動症,患病率為75.53%,從而提示患兒童多動症後易發生心理變態、品行障礙,甚至違法犯罪。由於多動症尚未被多數人真正了解和重視,所以在學校,這些患兒常被看作是思想品德差,屢教不改的最壞學生,老師經常批評斥責或處以種種懲罰;回到家,父母常“恨鐵不成鋼”,丟了家長面子或不可救藥而往往施以粗暴的、簡單的教育方式。在同學、親友及鄰裡中,這些頑皮孩子也常受到諷刺譏笑或歧視疏遠。因此,他們的自尊心受到嚴重挫傷,成了精神上的棄兒,於是就會出現孤獨、悲觀、厭世等情緒障礙,甚至產生憤怒、敵視、反抗等嚴重對立情緒,從而出現自暴自棄、自我形象丑化以及索性破罐子破摔等心理變態。他們常以逃學或離家出走等方式力圖擺脫“逆境”,對抗現實,到另外一種環境,另外一群伙伴中去尋找知音或同情、溫暖和歡樂,同“小哥們”抱作一團,吸煙酗酒,打架斗毆,無視社會公德,擾亂社會治安兒童多動症是一種疾病,有的人誤以為兒童動作多是一種活潑的表現,其實這種理解實在是有些幼稚,現在孩子們出現多動症是很常見的,是一種不自主的顫動現象,這一點對孩子影響很大。
首先要明白,孩子亂動必然精力不集中,這常常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比如:拿東西心不在焉,經常被灼傷。還有就是兒童多動症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有著不利的影響,孩子以為自己不正常,而家長又不在意或者根本沒有留意到甚至誤以為是孩子在胡鬧,這樣兒童就以為這是一種正常行為,但是隨著時間發展,會漸漸引發各種不適的症狀,導致孩子有心理問題,久而久之就會越脫越嚴重,可能等到家長發現時候已經來不及改正了多動症確實是一種病.但幼兒園老師不是醫生,不能因為小孩淘氣就認定.你可以帶孩子到醫院檢查.多動症是一種病,小孩子中也有一些得了多動症的 但是要注意的是,要讓醫生用科學的方式檢測出來的才能說是多動症.光靠老是說淘氣就判斷是多動症那是不科學的. 孩子淘氣點有什麼不好. 這位媽媽您可以加入這個育兒網站的qq群28019774裡面都是些有經驗的媽媽在,大家一起交流能學到不少東西呢.我也是在搜狗裡面看到的.小兒多動症這確實是一種病,小孩子淘氣不代表就是有多動症,這個病不能一件兩件事就能說是多動症的,一定要經過醫生嚴格的檢查及測試才能下判斷,那個幼兒園老師憑什麼就說你的小孩是多動症,她又不是醫生,小孩子淘氣是很正常的事,不淘氣又說有自閉了.我找一些關於這個病的資料,你可以從中看看有沒有這些症狀,不放心就到正規醫院檢查.
許多孩子愛活動,家長就懷疑自己的孩子得了多動症,那麼什麼樣的孩子才能診斷多動症呢?兒童多動症又稱腦功能輕微失調,是一種較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問題。據國外報道,其患病率為5%~10%,男孩多於女孩。
兒童多動症的主要特征:
(1)活動過多,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2)異乎尋常的注意力不集中、不穩定。無抵御環境干擾的意志力量。
(3)情緒不穩,多沖動行為,做事不考慮後果,任性而行。
(4)行為不良,好打架斗毆,愛發脾氣,橫行霸道,不服管教。
(5)學習困難,成績低劣。智力發育雖基本正常,但學不進去,有厭學情緒。
兒童多動症患兒在嬰幼兒期就有異常表現,如易興奮、喂養較困難,不易養成大小便定時的習慣。以後活動增多,動作不協調,尤其是精細動作差,注意力不持久,行為無目的,情緒易沖動並缺乏控制能力。入學後由於注意力不集中,話多,小動作多,常常違反課堂紀律,學習成績一般。多數患兒到青春期其症狀明顯減輕,少數患兒在成年後還留有性格上的缺陷。過去由於對此病缺乏認識,常把這類有嚴重行為障礙的兒童視為調皮搗蛋、桀骜不馴,一味批評懲罰,不但收不到預期效果,反而造成家長與子女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心理對抗。
兒童多動症的病因迄今無定論。一般認為環境因素如產前、產時和產後的輕微腦損傷為最主要的原因;也有人認為與遺傳、腦外傷、神經代謝異常、中毒等因素有關;還有人認為與教育方式不當、精神緊張及不良的家庭社會環境影響有一定關系。
做過鉛的檢查嗎?
如果不是鉛中毒
那就有可能是孩子本來就好動
不要輕易下結論
給小孩均衡飲食,確保各方面營養都能補充到。 另外,小孩要是多動,一方面早上的早飯蛋白質量一定要足,另一方面,一天的鈣補充量一定要到量。為人父母,可真不容易啊,得給孩子操多少心啊!
1、你不能根據幼兒園老師的話就給孩子貼標簽,同時,你應該跟老師談談孩子的具體表現是什麼,是如何給老師這一印象的。同時要委婉的跟老師表示出不要讓老師把這樣的自己的判斷說給孩子班級上的其它同學聽。 2、淘氣不是病,是孩子聰明好動的表現。淘氣的孩子比老氣橫秋的小老頭好多了,他正是因為總是在發現這個世界的不同而好奇而東摸西動的。 3、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孩子的多動是否是各個行動有否明確目的。因為孩子在幼兒階段太有好奇心了尤其是聰明的男孩。 4、到網上查閱“多動症”的相關知識。對照自己的孩子行為進行比照,而且需要熟悉孩子的多人進行初步評測。此症表象有更多其它更重要的表現形勢的,單憑多動絕對不可以作出判斷的。還如果多人的判斷讓你感覺不妙,那就哄著孩子以去看“感冒”的名義到正規醫院看一下。 5、如果感覺不是,則只是孩子注意力集中的問題。此時可以參照網上的一些訓練方法,按照年齡階段應該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訓練孩子。 飲食療法 近年來,研究表明,大量進食含有酷氨酸、水楊酸鹽的食物以及進食加入調味品、人工色素和受鉛污染的食物,均可使具有發生多動症遺傳素質的兒童發生多動症,或者使多動症狀加重。相反,多動症的患兒只要限止這類食物,症狀可明顯減輕,因此,多動症患兒的飲食,應注意以下幾點: 1).應少食含酷氨酸的食物,如掛面、糕點等。少食含甲基水楊酸的食物,如西紅柿、蘋果、桔子等。飲食中不要加入辛辣的調味品,如胡椒之類,也不宜使用酒石黃色素,如貝類、大紅是、柑榄等食物。 2).應多食含鋅豐富的食物。因為鋅是人體內的微量無素,與人體的生長發育密切有關。鋅缺管常使兒童食欲不振,發育遲緩,智力減退。研究發現,學習成績優良的學生,大多數頭發中鋅含量較高。所以,常吃含鋅豐富的食物,如蛋類、肝髒、豆類、花生等對提高智力有一定幫助。 3).應多食含鐵豐富的食物。因為鐵是造血的原料,缺鐵會使大腦的功能紊亂,影響兒童的情緒,加重多動症狀。因此多動症孩子,應多食含鐵豐富的食物,如肝髒、禽血、瘦血等。 4).應少食含鉛食物。因為鉛可使孩子視覺運動、記憶感覺、形象思維、行為等發生改變,出現多動,所以多動症患兒應少食含鉛的皮蛋、貝類等食品。 5).應少食含鋁食物。因為鋁是一種威脅人體健康的金屬。食鋁過多可致智力減退,記憶力下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多動症患兒應少吃油條,因為制作油條需要在面粉中加入明礬,而明礬的化學成分為硫酸鉀鋁。因此,吃油條對小兒的智力發育不利。
多動症的藥物治療 多動症是是最常見的兒童精神疾病,表現為持續注意力不集中或多動、沖動症狀,影響到兒童行駛正常功能,嚴重影響兒童的正常發展。治療多動症的藥物有哌甲酯速效片(利他林)價格便宜,療效顯著,但需1日服用3次。新近開發的專注達采用專利控釋技術,不僅具有利他林30—60分鐘內緩解症狀的速效優點,而且藥效可以穩定長達12小時,不會出現一天多次服藥導致的藥效波動,每日只需服用1次,避免了在校內或課後服藥的尴尬,家長可以完全控制藥物的使用,但價格高於利他林。 一般來說,這類藥物需服用一年。節假日期間,如需補課,也應服用。這類藥物可降低煩躁度,幫助兒童保持其學習動力而能完成任務,並且可提高他們在課堂中的總體效率。服藥後可觀察到兒童的沖動行為和破壞干擾行為有所減少,並伴有情緒控制的改善、個體間關系的改善,以及表現出通常意義上的安靜狀態。 目前,對多動症還無治愈手段。這類藥物可幫助患有多動症的兒童更好發揮他們的潛在能力以及他們的社交能力。如果一名兒童得到暗示:“你需要做的可以提高你學習的事情就是服下這片藥”,那就建立了一種不好的相關性。因為,藥丸不能教給人技能。所以,藥物應該與行為訓練聯合起來,為兒童提供有效的、適當的技能。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