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兩個多月的新生兒可以吃蛋白粉嗎正文

兩個多月的新生兒可以吃蛋白粉嗎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兩個多月的新生兒可以吃蛋白粉嗎
 
我不喜歡人工合成的東西,還是少吃為妙
裡面多少添加劑啊,就是安利產品,也不會不加的,要不怎麼保存兩三年?
再說營養也很單一啊
寶寶六個月可以添加輔食了。蛋黃菜泥果泥都可以了
為了長牙需要,也要讓寶寶吃些咀嚼的東西
媽媽要想減肥,不能只在食物上下文章,要多運動啊。多干點活就ok了呵
如果有錢就報個瑜咖班,不要虧待孩子
 
乳清蛋白粉的作用
查看次數:3637
1、為什麼要補充蛋白質

 蛋白質是構成生命活動的基礎物質,也是人體三大供能物質之一,食用蛋白粉補充蛋白質是人體攝取蛋白質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

 根據中國營養協會要求,正常人群平均每日需攝取蛋白質75克。由於我國居民飲食結構中澱粉食物所占比重大,蛋白質來源較差,所以蛋白質攝入量普遍不足。所以營養學家建議:普通人群每人每日需再補充10-20克蛋白質。運動人群則需根據運動方式、運動時間、運動強度等補充更多。

2、蛋白粉對於不同人群的功用:

 除了正常人群以外,處於不同年齡階段和不同生理狀態的特殊人群,對於蛋白質也有特殊的需求,補充蛋白粉對於他們來說是最好的選擇之一。

青少年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全國約2160萬兒童體重不足,4200萬兒童生長遲緩,這種狀況嚴重影響兒童的健康和智力發育,進而會影響國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經濟發展。尤其是12歲-18歲的年齡組學生正處於身體發育時期,蛋白質攝入不足會影響他們的生長發育。青少年蛋白質攝入量平均應高於成人10克左右,每日攝入蛋白質應有一半為優質蛋白質。為滿足青少年身體發育的需要,除正常飲食外,每日需額外補充20-30克蛋白質。

運動人群

  對於運動人群來說,蛋白質的消耗量較正常人要多一些,因此需要多攝入一些才能收到健身的效果,因此在運動過程中,尤其是長時間大強度的訓練後,肌肉組織微結構遭到破壞,這時更需要攝入更多優質的蛋白質來修復受損的組織細胞。對於這些人來說,選用高純度、高吸收率、低脂肪的乳清蛋白是非常合適的。

孕產婦

 按照中國營養學會提供的rda標准,孕婦在4-6個月期間每日蛋白質攝取量應增加15克,6-9個月增加25克,哺乳期增加25克。妊娠過程中,母體蛋白質儲備主要用於構成胎兒身體組織,供給母體子宮、乳房和胎兒營養,補償分娩過程中的失血消耗,並為產後乳汁分泌打下基礎,如孕婦蛋白質供給充分,就能避免孕婦貧血,營養物缺乏性水腫和妊娠中毒症的發生。

老年人及體弱多病人群

 老年人對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和利用率降低,易出現低蛋白血症、水腫和營養不良性貧血,應直接補充生物價值高的優質蛋白質。外科手術前後、貧血、肺結核、長期發燒、癌症化療後、燒傷、燙傷、免疫疾病,病人由於血液、細胞、人體組織受到破壞,飲食不正常,需要大量補充蛋白質和營養物質。這種情況下,使用吸收率和營養價值高的乳清蛋白粉使這類人群的最好選擇。

心腦血管疾病人群

 心腦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粥狀硬化、腦中風等,是死亡率最高的疾病。目前我國心髒血管病人達1.2億,每年還在增長150萬左右。造成該疾病的主要原因除精神和遺傳因素外,主要是膳食結構不合理,食用高脂肪、高膽固醇等動物性食品比例大。而蛋白粉中的脂肪和膽固醇含量非常低,並且蛋白質的含量遠遠高於普通的奶粉、瘦肉、海鮮、蛋類等傳統意義上的高蛋白食品。

肥胖、糖尿病人

 據統計,我國糖尿病患者至少有2000萬,約占人口的1.5%強,且還有上升趨勢。另據北京地區調查,北京市婦女體重超重者達50%,兒童超重者達5%,這些人因日常生活中需限制食用動物食品和進食量,常會造成營養攝取不足,這時使用蛋白粉,可緩解患者饑餓感,保證每日的營養平衡,有利於恢復健康。
 
兩個多月的新生兒最好別吃了,母乳就好了


蛋白粉的蛋白質純度太高,食用時容易加重肝腎負擔,所以盡量別給周歲以內的寶寶吃蛋白粉,更不能用它替代乳品。需要注意的是:免疫力的增強並不是靠單純地吃什麼就可以實現的。

冬季,助寶寶增強免疫力

在冬季,對寶寶而言,強大的免疫力尤為重要。為此,許多父母都不惜余力地想法幫助寶寶補充各類營養素和營養沖劑,想以此達到提升寶寶免疫力的功效。但是,采用這種以“外力幫助”的方式效果並不太理想,仍然有許多寶寶因感冒、發燒去醫院治療。

為了,幫助寶寶獲得良好的免疫力,我們推薦如下方法供年輕媽媽們參考:
一、母乳喂養
出生前寶寶可以通過胎盤接收抗體獲得免疫力。出生後,母乳中富含增強免疫的抗體成分可保護寶寶,直到他建立自己的免疫系統。因此,媽媽應爭取科學的母乳喂養,幫助寶寶增強免疫力。不要對母乳喂養輕言放棄,母乳對寶寶的健康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二、營養的食物

食物中特定的營養物質對支持寶寶的免疫系統起著關鍵作用。選擇什麼樣的食物取決於寶寶所處的階段:母乳期時,母乳是最好的營養食品;輔食階段,母乳和輔食就是並行的最佳食品;在一歲之後,嬰兒的固體食物應該是此時最合適的選擇。

因此,專家建議:年輕媽媽們可以在不同的階段,通過咨詢醫生和閱讀科學的育兒書籍,了解寶寶在什麼階段需要什麼樣的食物,然後努力為寶寶提供這些食物。需要提醒媽媽的是,攝入足夠的水分也有助於增強寶寶免疫力。

三、運動和鍛煉

運動和鍛煉是增強寶寶免疫力的良好途徑,無論是哪個年齡段的寶寶,不論在什麼季節,都應該鼓勵孩子多參加運動,增強體質。另外,活動身體可以加快寶寶體內循環,增強寶寶胃口,並有助於他們休息。

四、休息和放松

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可以使身體迅速恢復。尤其是在寶寶疲勞和疾病前後,休息和放松更是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建議:媽媽應幫助寶寶在活動和休息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確保寶寶每天都有一定的休息時間,這包括有規律的睡眠時間和其他休息時間(比如講故事時間)。

五、每天日光浴

我們都知道過多的日照對嬰兒的皮膚有害,但適當的自然光照可以保證寶寶的免疫系統正常工作。

每天帶你的寶寶到戶外接受一些自然光照,這將是一個很好的習慣。尤其是對新生的寶寶來說,在冬天裡,保持每天的日曬可以有效地防止佝偻病。如果裸露小屁股在陽光下,還可以很好地防止尿布疹的發生。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在冬天帶新生寶寶曬太陽,最好不要隔玻璃窗曬,因為紫外線無法穿透玻璃照射到寶寶皮膚上,從而達不到防止佝偻病的效果。

六、不要害怕病菌

有時候,輕微病菌的感染,比如:感冒、發燒等疾病,還有另外一項功能——助寶寶完善免疫力,因此,當寶寶發燒、感冒後媽媽不必要太緊張,做好護理工作即可。

專家建議:寶寶的免疫系統在他出生最初幾個月還不成熟,所以這期間應使他遠離感冒人群,但是,當寶寶稍微長大些,媽媽不要怕感染病菌而一直避免帶寶寶到公共場所。

七、注射疫苗
疫苗使寶寶的體內產生抗體,這些抗體可以對抗特定的傳染病毒,或使它們的危險性降低至最小。因此,媽媽們一定要按照醫生的囑咐,按時帶寶寶到所屬地段醫院或保健所注射各種疫苗。
 
我不知道和照藍光或有黃膽有沒有關系,但我家的寶寶一個多月到兩個月的時候就是這樣的,問了身邊的很多親戚朋友結果大家的寶寶都有類似的情況,只不過有輕有重,大都是過了百天才恢復正常的。下面的內容也許對你有幫助的,你看一看吧,我能理解你的心情,因為我的寶寶也很小。
嬰幼兒的睡眠遠遠比成人要多。
新生兒除了吃奶或尿布潮濕的時候醒著以外,幾乎都在睡眠。
嬰兒神經系統的發育還不健全,大腦容易疲勞,多睡眠正是嬰兒生長發育的需要。
嬰幼兒的睡眠時間大體如下(小時):初生20九個月14-15二歲12.5七歲11
兩個月16-18十二個月13-14三歲12七歲以上9-10
四個月15-16十五個月13五歲11.5

怎樣觀察小兒的睡眠?
不同月齡的小兒睡眠時間的長短不一樣,下面介紹一下不同月齡小兒應睡眠時間及如何觀察小兒睡眠。
(1)新生兒:一晝夜要有20小時為睡眠時間,睡眠時要觀察小兒的姿勢是否正確。
(2)2~3個月:每天除吃奶、大小便外均為睡眠時間,約18小時,觀察同上。
(3)4~6個月:白天要睡眠3次,每次約需2小時,共約6小時,觀察同上。
(4)7~12個月:白天睡眠2次,每次也在2小時左右,共約4小時,觀察同上。
(5)13~18個月:白天睡眠2次,每次約1.5~2小時,共約3~4小時,觀察同上。
(6)19~24個月:白天睡眠一次,約2~2.5小時,除觀察睡眠姿勢是否正確外,還要觀察是否閉眼,睡得是否安靜,是否睡夠應睡的時間等。
(7)25~30個月:白天睡眠一次,約2.5小時,除觀察睡眠姿勢正確與否,還需看安靜入睡否及醒後經成人提醒能否安靜躺著,不影響別人,是否睡夠應睡的時間及醒後精神是否飽滿愉快等。
(8)31~36個月:白天睡眠一次,約2小時,除觀察睡眠姿勢是否正確,還要看是否主動躺好,是否安靜入睡,醒後能否靜臥、不哭不鬧等。
(9)4歲以上:白天睡眠一次,約2小時,觀察內容同上,同時成人應經常注意是否有不良習慣,如吃手,吃被子角、蒙頭睡等,對睡眠不安的要仔細進行觀察,找出原因,及時給予治療處理。
通過仔細地觀察嬰幼兒睡眠狀態,可以了解嬰幼兒身體是否健康,或者是否已患疾痛,正常嬰幼兒的睡眠是入睡後安靜,呼吸輕而勻,頭部略有微汗,面目舒展,時而有微笑的表情。如果出現下列睡眠異常現象,則往往是病患潛伏或發病的征兆:
(1)睡眠不實,時而哭鬧亂動,睡眠不沉。
(2)全身皮膚干燥發燙,呼吸急促,脈搏加快超過正常次數。
(3)入睡後不安寧,頭部多汗(濕了枕頭),時常哭鬧不安,搖頭抓耳,睡眠易醒。睡後時有出現痛苦難受的表情或哭的表情。這些嬰兒應去醫院請醫生檢查一下並給予治療。
有些小兒睡眠的異常現象是由於白天興奮過度或飲食過量所致。有的異常如突然滾動或哭鬧,則是排尿的表示。對這些現象可有針對性地處理。每個小孩有其獨自的睡眠規律和睡眠表現,應該視具體情況而靈活處理。



要睡好,就要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白天要定時喂奶,睡前的一次奶可以稠一些、晚一點喂(21:00-22:00)。吃飽後夜裡盡量不要再喂,不吃,一般不尿也就不要換尿布,任其熟睡至天亮。孩子要單獨睡,不要和母親合睡,這樣空氣新鮮,孩子也不致因為母親離去而睡不著(熟),母子都能休息好。母親睡得過沉,合睡有時會把孩子壓著,甚至壓死,單獨睡就不會發生這種意外。
孩子蓋的被要輕軟、溫暖、舒適,不宜太多。
睡前不要逗鬧孩子或隨便嚇唬孩子,以免過於興奮影響睡眠。也不要養成抱在懷中抖動,拍背或含著奶頭才入睡的壞習慣,應該放在床上讓孩子自己睡。

怎樣哄嬰幼兒睡覺?
夜間嬰幼兒入睡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孩子睡前玩個不停,想睡時,一躺到媽媽懷裡就睡著了。有的睡前要吃奶,臨睡時還要吮著空奶瓶。有的小兒按規定的時間上床入睡。有的孩子上床後則折騰好久才可入睡。那麼,如何讓嬰幼兒按時入睡呢?
(1)若小兒在睡前精力充沛,不願早睡,那麼白天家長應有意識地增加他的活動量,讓他玩得有點疲勞,但在入睡前則應讓他靜下來,不要過分興奮,這樣就有利於入睡。
(2)睡前不給嬰兒吃得過飽或過少,以免因胃腸不適或饑餓而影響睡眠。也不要過分逗引小孩,使

[1] [2] 下一页

新生兒補鈣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