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兩個月大,母乳喂養。最近幾天,開始時偶爾會間隔綠色大便,有時正常黃色,有時有一半綠一半黃,這幾天一天要兩三遍,全是綠色大便,不知是受涼還是怎麼回事。 該如何治療?服用什麼藥? 如何辨別寶寶大便的異常
在照顧寶寶時,由於媽媽接觸孩子的時間比較多,所以總是能最早發現孩子的異常情況,尤其是孩子大小便異常情況,常常預示著某些疾病的發生,所以更多值得家長的注意。
大便異常反映的疾病:
1.大便灰白色,同時孩子的白眼珠和皮膚呈黃色,有可能為膽道梗阻或膽汁粘稠或肝炎。
2.大便黑色,可能是胃或腸道上部出血或服用防治貧血的鐵劑藥物所致。
3.大便帶有鮮紅的血絲,可能是大便干燥,或者是肛門周圍皮膚破裂。
4.大便為小豆湯樣,可能為出血性小腸炎,這種情況多發生於早產兒。
5.便淡黃色,呈糊狀,外觀油潤,內含較多的奶瓣和脂肪小滴,漂在水面上,大便量和排便次數都比較多,可能是脂肪消化不良。
6.大便黃褐色稀水樣,帶有奶瓣,有刺鼻的臭雞蛋味,為蛋白質消化不良。
7.大便為蛋花湯狀,泡沫多,酸味重,量多,為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
8.大便次數多,量少,綠色或黃綠色,含有膽汁,帶有透明絲狀粘液,孩子有饑餓表現,為奶量不足,饑餓所致;也可能是腹瀉。
9.大便粘液性,鼻涕狀並帶血,多為痢疾。
小便異常反映的疾病:
1.小便次數較多,每次尿量少,小便時哭鬧疼痛,可能尿道有炎症。
2.小便金黃色或橘黃色,可能受維生素b2、黃連素、痢特靈等藥物的影響。
3.小便啤酒色或尿色發紅,為血尿,多見於腎炎,此病多於3-8歲的孩子,2歲以下少見,有的新生兒由於鹽結晶把尿布染紅,不算病態。
4.小便棕黃色或濃茶色,搖晃時黃色沾在便盆上,泡沫也發黃,多見於黃疸型肝炎。
5.小便乳白混濁,如加熱後變清則為正常現象,加熱後變得更混濁則不正常。
6.小便放置片刻有白色沉澱,如果孩子一切正常,尿檢查除鹽類結晶外,無其他異常,不屬病態,多喝水,少吃蔬菜水果等含無機鹽多的食物,沉澱即會消失。
孩子的大小便狀況能夠很好地反映他的身體健康狀況,如果需要帶孩子去醫院就診,可以在家中提前留取孩子的大便樣,以便到醫院能夠及時進行化驗,盡早得到診治。畢竟我們不是專業的,所以有什麼問題最好還是去醫院! 是抻腰了,喝點媽咪愛,少抱一點,或者抱的時候小心點。過幾天就好了。 沒關系的,我家寶寶小時候也那樣,那時我也不懂,就怕寶寶生病,所以帶著他的便去醫院化驗,醫生說沒事,也沒開什麼藥之類的,說可能是生理性腹瀉,多給他喝水,我的寶寶拉了好長時間的綠便,慢慢自己就變好了。所以說你不要擔心,慢慢會好的。 這是因為糖給的多了,你把寶寶的奶裡和喂水時加的糖少放點就行了。我是營養師,聽我的沒有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