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他廣交朋友,多接觸外面的新鮮世界;為寶寶安排豐富多彩的活動,盡量不讓他一個人閒著,他就想不起來吃手了。
6.請醫生幫幫忙。如果寶寶滿4歲了,還吃手,媽媽爸爸就應當帶著寶寶一起咨詢心理醫生,和醫生一起分析寶寶吸吮手指的原因,根據不同原因進行糾正,輕的可指導爸爸媽媽滿足寶寶情感需要等措施,重者采用行為矯治方法。
厭惡療法在寶寶經常吸吮的手指頭上抹黃連素等無毒的苦味劑,或纏上紗布,讓寶寶吸吮時產生厭惡感,減少或消除這種不良行為。
負性療法讓寶寶在一段時間裡反復不停地吸吮手指,直到他感到不舒服、不愉快為止,促使他慢慢改掉這種習慣。
特別提示:在矯治過程中,媽媽爸爸的態度要和藹,語言動作要輕柔,以關愛鼓勵為主,不要大聲呵斥、打罵寶寶,寶寶有進步時,要及時給以表揚。 以上方法您不妨試試,希望對你和寶寶有幫助,祝寶寶健康快樂!" 多父母發現,寶寶經常把手指放在嘴裡,因此很擔心,怕以後形成壞習慣。也確實存在這樣的青少年,十幾歲了還吮手指,這就是問題了,並且影響形象,影響心理,造成自卑、抑郁。如果能夠早期發現解決,就不至於發展到這一步。
吮手指的原因:
歐洲有一位偉大是心理學家,他的名字叫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中,將人的心理發育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其中第一個階段就是“口腔期”。在這一個階段,嬰兒會用自己的嘴去探索世界,在寶寶看來,世界的一切都是新鮮的,包括寶寶的身體,他也不會認為是屬於自己的,而只是外部世界的一部分,因此嬰兒會用嘴去吮吸,表達一種探索的過程。細心的父母會發現,在寶寶一歲以內,只要給他/她個東西,就會往嘴裡放,這是就是所謂的“口腔期”。
假如嬰兒在這一個階段的吮吸的欲望得到了充分的滿足,如通過吮吸媽媽的乳頭等,寶寶就會安全的度過這一個時期,並且把吮手指的事情忘掉,而轉到心理發育的下一個階段。假如在這一個時期寶寶的吮吸欲望沒有得到滿足,如沒有充分吮吸媽媽的乳頭或者人工奶瓶也沒有充分的吸吮,並且在以後也沒有經過心理的治療,寶寶的心理就會一直停留在這一個階段,表現為對吮吸有特別的欲望,於是整天把手指放在嘴裡吸吮。明知道手指也沒有什麼味道,但就是戒不掉。孩子的心裡也是比較痛苦的。
吮手指的治療:
1、假如孩子是在一歲以內吮吸手指,家長大可不必驚慌,因為幾乎每個人都要經過這一個階段。但是父母尤其是媽媽也要注意,要充分滿足孩子的吮吸的欲望。在給孩子喂奶的時候,先要讓孩子保持一個舒服的姿勢,讓寶寶愉快的喝奶,直到寶寶不喝了為止,這個時候,寶寶會把頭扭向一邊。這說明他/她的“吮吸”的欲望滿足了。假如上班等時間比較緊急,也要囑咐別人用人工奶嘴滿足其欲望,可以用空奶瓶。當然,長期的吸吮空奶嘴也不好,要有個度。
2、要轉移寶寶的注意力,可以通過放很多小玩具等,不禁可以娛樂,而且可以促進寶寶大腦的發育。
3、對於年齡比較大一些的兒童,就要通過綜合的教育方式,例如說吮吸手指的害處,既不衛生,又不漂亮,要多跟小朋友玩,多做游戲等。甚至可以通過極端的手段,就是在寶寶的經常吮吸的手指上偷偷的塗上辣椒,加強其記憶力。
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