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其包裝上都會有配方、執行標准、適用對象、食用方法等必要的文字說明。要根據寶寶不同的生長階段來選購不同的產品。盡量選購較知名的品牌。
“二查”就是查奶粉的制造日期和保質期限。一般罐裝奶粉的制造日期和保質期限分別標示在罐體或罐底上,袋裝奶粉則分別標示在袋的側面或封口處,消費者據此可以判斷該產品是否在安全食用期內。
“三壓”就是擠壓一下奶粉的包裝,看是否漏氣。由於包裝材料的差別,罐裝奶粉密封性能較好,能有效遏制各種細菌生長,而袋裝奶粉阻氣性能較差。在選購袋裝奶粉時,雙手擠壓一下,如果漏氣、漏粉或袋內根本沒氣,說明該袋奶粉已潛伏質量問題,不要購買。
“四搖(捏)”就是通過搖(捏),檢查奶粉中是否有塊狀物。罐裝奶粉可通過其上蓋的透明膠片搖動罐體觀察,奶粉中若有結塊,則證明有產品質量問題。袋裝奶粉的鑒別方法是用手去觸捏,如手感松軟平滑且有流動感,則為合格產品;如手感凹凸不平,並有不規則大小塊狀物,則為變質產品。
飲食文化
貪吃影響智力
最近,世界衛生組織兒童保健司專家提出:過分貪吃的孩子智商低。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聽到有些家長說自己的孩子特別貪吃,無論看見什麼食物都饞,吃起來就沒完沒了,為了不委屈孩子,許多家長只要孩子想吃就讓他吃。這些家長還錯誤地認為,孩子吃得多就長得快。其實,貪吃的孩子往往智力發育較差。
美國兒科專家在研究中發現,兒童期吃得太多會引起肚腹脹滿,消化和吸收不良。若長期如此,還會使性格變得急躁易怒,對外界事物反應遲鈍,注意力分散。
這是因為胃中食物過多時,機體必須動員大量的血液到胃腸道幫助消化,由此就使腦部的血液供應量相對減少,長此以往就會使大腦的功能減弱,造成智力發育遲緩。
專家在研究中還發現,進食過多會加重大腦消化系統神經的負擔,並使這部分神經長期處於興奮狀態,而使控制語言、記憶、思維等智力活動的神經處於抑制狀態,兒童就很難對新事物、新知識產生興趣。長期如此,不但會使兒童容易健忘,而且影響兒童的智力發育。
我國兒保專家指出,家長應該讓兒童從嬰幼兒時期就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偏食、不貪吃、不暴飲暴食,嚴格控制零食。每日的飲食要定時定量,注意營養的均衡搭配。家長只要持之以恆,就既能提高兒童食欲和消化功能,又能保證兒童智力的正常發育。 巧治小兒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方法有哪些?
1、酸牛奶。先將牛奶加5~10%蔗糖煮沸消毒,待奶液冷卻後,徐徐滴入乳酸液(按每100毫升牛奶加5%的乳酸液5毫升),邊加邊攪,使成細顆粒狀即成。酸牛奶易於消化,適用於胃腸炎的患兒。
2、脫脂奶。將牛奶煮沸,待冷卻後除去脂肪膜,再煮沸余乳,再冷卻後去脂肪膜,如此反復3次即可。脫脂奶適用於嘔吐、腹瀉、痢疾等患兒。
3、炒奶糕。將奶糕炒至淡黃色,炒後澱粉變為炭化糊精,可吸收水分。有止瀉和幫助消化的作用。
4、焦米湯。將大米洗干淨,晾至半干炒成焦黃色,100毫升水中加炒焦米6克,用文火煮1小時,過濾去渣,再加0.4%的食鹽煮沸後即可。焦米湯中澱粉變成糊精,易於消化。適用於嚴重腹瀉及消化不良的患兒。
5、胡蘿卜汁。先用胡蘿卜500克,洗淨搗碎,加入少許水煮10~15分鐘,用紗布過濾,加水至1000毫升,再加3~5%的蔗糖煮沸倒入瓶中,煮5~10分鐘消毒後飲用。
6、蘋果泥湯。取熟透蘋果500~700克,洗淨後搗成泥狀,放入淡茶水中。蘋果纖維較細,對腸道的刺激小,並富含鹼性及果膠,有吸附、收斂作用,適用於1歲以上的腹瀉患兒。
7、淡茶水。取紅茶少許用開水沖泡,每日4次,因茶內含咖啡因、鞣酸等,具有興奮、強心、利尿、收斂、殺菌、消炎等作用,對急性胃腸炎有療效。
幫助消化,促進食欲,西藥可用:
①胃蛋白酶合劑:2歲以下每次2.5~5毫升;2歲以上每次5~10毫升,日3次,飯前半小時服用。
②乳酶生:5歲以下每次0.1~0.3克;5歲以上每次0.3~0.6克,日3次,飯前半小時服用。
③多酶片(含胃蛋白酶、胃澱粉酶、胰酶等):5歲以下1次半片;5歲以上1次1片,日3次,飯前半小時服用。以上幾點你不妨試試,希望對寶寶有幫助,祝寶寶健康快樂!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