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腎髒能夠把多余的維生素c排洩掉,美國新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體內有大量維生素c循環不利傷口愈合。每天攝入的維生素c超過1000毫克會導致腹瀉、腎結石的不育症,甚至還會引起基因缺損。,許多朋友就不由自主地想到水果,甚至有人認為,只要經常吃水果,就不會缺乏維生素c,其實這種看法是片面的。水果中有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有的維生素c的含量卻很少。有資料表明,猕猴桃、鮮棗、草莓、枇杷、橙、橘、柿子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以100克水果的維生素c的含量來計算,猕猴桃含420毫克,鮮棗含380毫克,草莓含80毫克,橙含49毫克,枇杷含36毫克,橘、柿子各含30毫克。香蕉,桃子各含10毫克,葡萄、無花果、蘋果各自只有5毫克,梨僅含4毫克。據測定,成人一天需要60毫克維生素c,假如要從維生素c含量很少的水果中攝取,則無花果需要25個,梨需要14個,葡萄需要1.5公斤左右。因此,只吃一兩個維生素c含量少的水果,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幫助。可是,如果是含維生素c較高的猕猴桃、柑橘或柿子,一天一兩個就夠了。如果是鮮棗或草莓,只要五六粒,即可攝取到一天所需的維生素c。所以,要想補充足夠的維生素c,吃水果時應有所選擇。另外,還有一些因素影響著水果中維生素c的含量。比如,一些水果為了預防蟲害及日曬,在生長過程中常用紙袋包裹起來,結果造成維生素c含量減少;夏季水果豐收,儲藏於冷庫,冬天出售時,水果的維生素c含量也會減少;現代家庭一般都有冰箱,許多人喜歡買大量水果放入。但水果存放的時間越長,維生素c損失就越多。值得一提的是,盡管一些人吃了許多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但是有嗜煙的惡習,由於吸煙可阻礙人體對維生素c的吸收,煙草中的尼古丁對維生素c還有破壞作用,因此,也容易缺乏維生素c;從事激烈運動或重體力勞動的人,由於流汗也會損失大量的維生素c;還有一些疾病和藥物也會影響維生素c的吸收。所以,水果不能作為人體維生素c的惟一來源,必要時應加服維生素c藥片。
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有鮮棗、猕猴桃、山楂、柚子、草莓、柑橘等,而平時常吃的蘋果、梨、桃、杏、香蕉、葡萄等水果的維生素c含量甚低。 含維c的食物能增強免疫力、減少心髒病和中風、加速傷口愈合、緩解氣喘、預防感冒、延緩衰老的奇效。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有各種新鮮果蔬,其中尤其以青椒、黃瓜、菜花、小白菜、西蘭花、鮮棗、生梨、橘子、柚子、草莓等含量最高 蔬菜和水果種類繁多,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營養成分,是膳食維生素和無機鹽的主要來源,還含有豐富的纖維素、果膠和有機酸等,能刺激胃腸蠕動和消化液分泌,對促進人們的食欲和幫助消化起著很大作用,但是蛋白質和脂類含量很低。
中醫治肌無力肌萎縮 讓口腔潰瘍不再復發 談甲亢病的防與治治療皮炎濕疹荨麻疹
一、蔬菜的分類:按其結構及可食部分不同,可分為葉菜類、根莖類、瓜類與茄果類和鮮豆類等。其所含的營養成分,因其種類不同各有其特點。
1、葉菜類:包括白菜、菠菜、油菜、卷心菜、苋菜、韭菜、芹菜及蒿菜等,主要提供胡蘿卜素、維生素c和b2。其中油菜、苋菜、雪裡蕻、荠菜和菠菜,含胡蘿卜素及維生素c較豐富。無機鹽的含量也較多,尤其是鐵,不僅量多,而吸收利用率也較好,因此這些食品對預防貧血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蛋白質的含量較少,平均約為2%;脂肪含量則更少,平均不超過0.5%;碳水化物一般也不超過5%。
2、根莖類:包括蘿卜、馬鈴薯、藕、甘薯、山藥、山藥、芋頭。藕和甘薯中含澱粉較高,約15~30%,以甘薯為最高。胡蘿卜含有較高的胡蘿卜素,每百克可達4.07毫克。蛋白質和脂肪含量普遍不高,其中馬鈴薯和芋頭中含蛋白質相對較高,約2%。根莖類也含有鈣、磷、鐵等無機鹽,但含量不多。
3、瓜類與茄果類:包括冬瓜、南瓜、西葫蘆、絲瓜、黃瓜、茄子、西紅柿和辣椒等。這類的營養素含量均較低。但辣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每斤西柿含維生素c的量相當於2斤香蕉或2斤半蘋果或3斤梨。由於西紅柿本身含有機酸,能保護維生素c不受破壞,烹調損失要少得多。
4、鮮豆類:包括毛豆、豌豆、蠶豆、扁豆、豇工和四季豆等。與其它蔬菜相比,鮮豆類蛋白質、碳水化物、維生素和無機鹽的含量較豐富。鮮豆中的鐵也易於消化吸收,蛋白質的質量也較好。
水果的分類:可將水果分為鮮果類和干果類。前者種類很多,有蘋果、桔子、桃子、梨、杏、葡萄、香蕉等;後者是新鮮水果經加工制成的果干,如葡萄干,杏干,密棗和柿餅等。
蔬菜的營養特點:蔬菜是提供人體維生素c、胡蘿卜素和維生素b2的重要來源,尤其是維生素c的含量極其豐富。蔬菜在膳食中所占比例較大,故極為重要。一般情況下,這些維生素在各種新鮮綠葉蔬菜中含量最豐富,瓜類和茄果類中含量相對較少。在綠葉菜中,除維生素c外,其它維生素素含量均是葉部比根莖部高,嫩葉比枯葉高,深色的菜葉比淺色的高。所以在選擇蔬菜時,應注意選新鮮、色澤深的蔬菜。
蔬菜也是人體無機鹽的重要來源,尤其是鉀、鈉、鈣和鎂等。它們在體內的最終代謝產物呈鹼性,故稱"鹼性食品"。而糧、豆、肉、魚和蛋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由於硫和磷很多,體內轉化後,最終產物多呈酸性,故稱為"酸性食品"。人類膳食中的酸性和鹼性食品必須保持一定的比例,這樣有利於機體維持酸鹼平衡。所以吃蔬菜和水果對維生素體內酸鹼平衡起著重要作用。某些蔬菜如菠菜、牛皮菜、蕹菜和蔥頭等,因含有較多量的草酸,易和鈣形成難以被人體吸收的草酸鈣,不利於鈣的吸收利用,故在需要被充鈣質的病人中,應注意選擇雪裡蕻、油菜、芥藍菜等鈣含量高、機體易於利用的蔬菜。
蔬菜還含有較多的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和果膠等。這些物質不能被人體消化酶水解,但可促進腸道蠕動,有利於糞便排出。有人發現,膳食纖維還可防止和減少膽固醇的吸收,所以多吃蔬菜有利於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水果的營養特點:新鮮水果的營養成分,主要含維生素和無機鹽,尤其是維生素c。據營養專家分析,新鮮大棗維生素c的含量高達540mg/100g,是一般蔬菜和其它水果含量的30~100倍;酸棗的含量更高,達830~1170mg/100g。人體內的利用率也高,平均達86.3%。紅黃色水果,如柑桔、杏、菠蘿、柿子等均含有較多的胡蘿卜素。葡萄和紅棗中,含有較高的碳水化合物,葡萄中以葡萄糖為主,可以直接吸收利用,此外還含有十幾種氨基酸是營養價值較高的果品。另外,水果中也含有較多的ca、p、fe、cu、mn等無機元素。水果中蛋白質含量不到1.5%。有的水果,如葡萄、杏、梨和柿子等不含脂肪或含量極微。
在干果中,因加工時損失,維生素含量明顯降低。但是蛋白質、碳水化合和無機鹽類因加工使水份減少,含量相對增加。如鮮葡萄中蛋白質含量為0.7%、碳水化合物11.5%,ca為19mg/100g,而加工成葡萄干後,依次增加到4.1%、78.7和 101mg/100g。加工後的干果,雖失去某些鮮果的營養特點,但易於運輸和貯存,有利於食品的調配,使飲食多樣化,故干果類仍是有一定的食用價值。在我國,動物性食品攝入不足,蔬菜和水果中的胡蘿卜素是膳食維生素a的主要來源。在各種綠色、橘黃色及紅色蔬菜中都含有較高的胡蘿卜 像芒果、山楂、橘子、猕猴桃等深色水果維生素c的含量都比較高
上一页 [1] [2] [3] [4]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