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一杯奶重一千克喝了一半後用水加滿再喝一半後在用水加滿問喝了多少奶多正文

一杯奶重一千克喝了一半後用水加滿再喝一半後在用水加滿問喝了多少奶多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鮮羊肉250克,大米100克,蔥、姜、食鹽各適量。將羊肉洗淨、切片,與大米、蔥、姜、食鹽,以常規方法熬粥,至羊肉熟爛。

功效:補氣,養血,止痛。適用於氣血虧虛型痛經。

2.豬皮凍膠
豬皮1000克,黃酒250毫升,白糖250克。將豬皮洗淨後切碎,加適量水,用文火炖至汁液黏稠,加入白糖、黃酒即可。每日2次,用開水沖化後溫服。

功效:養血益陰,滋腎養肝。可治婦女血虛乏力,月經不調等症,對腰腿酸痛者效果更佳。

3.益母草炒荠菜
鮮益母草3克,鮮荠菜30克,菜油適量。將鮮益母草、鮮荠菜洗淨切斷。把鐵鍋放在旺火上,倒入菜油燒熱,放入鮮益母草、鮮荠菜炒熟即可食用。1天兩次,服至血止。

功效:益母草有活血、破血、調經的作用;荠菜含荠菜酸,能縮短出血、凝血時間,從而達到止血的目的,對血淤型月經過多特別有效。

4.芝麻肝
豬肝250克,豆油1000克(實際消耗100克),芝麻100克,面粉50克,雞蛋2個,精鹽、蔥、姜各適量。將豬肝切成薄片,用精鹽、蔥末、姜末調好,蘸上面粉、芝麻、雞蛋汁,再在鍋內放入豆油,燒至七成熟,放入蘸上作料的豬肝,炸透即可出鍋裝盤,佐餐食用。

功效:養血益陰,滋補肝腎。但脾虛便溏或腹瀉者不適宜選擇此食療方案。

5.珠玉粥
生山藥100克,生薏苡仁100克,龍眼肉15克,粳米100克。先將薏苡仁和粳米煮熟,再將去皮搗碎的生山藥和龍眼肉放入同煮為粥。

功效:健脾益氣,雙補心脾,月經期食用,有助氣血恢復。

6.烏賊骨炖雞
烏賊30克,當歸30克,雞肉100克,精鹽、味精適量。把雞肉切丁,當歸切片,烏賊骨打碎,裝入陶罐內加清水500毫升,精鹽適量,上蒸籠蒸熟,每日1次。一般3-5次可見效。

功效:烏賊骨有收斂止血的作用,當歸和雞肉都是補血佳品,所以對血虛型月經過多,頗具療效。

7.玉米須炖瘦肉
玉米須30克,瘦肉120克,精鹽適量,味精少許。將瘦肉切塊,與玉米須一起放入陶罐內,加水500毫升,上蒸籠加蓋清蒸至肉熟,加精鹽、味精,趁熱服用。

功效:玉米須有涼血止血的作用,民間常用來治紅崩,瘦肉能補血,兩者配合,故治血熱型月經過多,療效顯著。

8.當歸生姜羊肉湯
當歸30克,生姜30克,精羊肉500克。一同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水,先用武火燒沸,再改文火炖至肉爛,調味後即可服食,每日一次,食肉飲湯。

功效:溫經散寒,補血調經,適用於血虛有寒之月經不調者服食調理。

9.吳茱萸粥
吳茱萸、生姜、蔥白各少量,粳米50克。將吳茱萸研為細末,用粳米先煮粥,待米熟後下吳茱萸末及生姜、蔥白,同煮為粥。

功效:補脾暖胃,溫中散寒,止痛止吐。適用於虛寒型痛經及脘腹冷痛、嘔逆吐酸。用量不宜過大,宜從小劑量開始。一切熱症,實症及陰虛火旺的病人忌服。

10.荔枝干炖蓮子
荔枝干20粒,蓮子60克。將荔枝干去殼和核,蓮子去心,洗淨後放在陶瓷罐內加水500毫升,上蒸籠用中火蒸熟服用。

功效:荔枝干營養豐富,民間歷來認為是補品,能補血滋脾;蓮子的作用主要是補脾固澀,兩者合用,配伍恰當,因此常用來治療脾虛型月經過多。

11.五元全雞
【食物組成】淨母雞一只(重約一千克),龍眼肉十五克,荔枝肉十五克。黑棗十五克,蓮子肉十五克,枸杞子十五克,紅糖三十克。 
【制法】先將淨母雞洗淨,入沸水鍋焯一下,使其腹部朝上放往大碗中,待用。將龍眼肉、荔枝肉、黑棗(去核)、蓮子肉、枸杞子擇洗干淨,分放在雞腹及蒸碗的四周。勻放紅糖,加清水適量,並加蔥花、姜末、料酒、精鹽、味精、放入蒸籠,上籠蒸二小時,待雞肉酥爛,取出,撒上胡椒粉即成。 
【劑量服法】佐餐當菜,隨意服食,吃雞肉,嚼食龍眼肉,荔枝肉、棗肉、蓮子肉、枸杞子。
【注釋】本食療方對氣虛所引起的月經延後、月經過少尤為適宜。

12.人參砂鍋雞
【食物組成】嫩母雞一只(重約一千五百克),白參三克。 
【制法】先將人參揀雜,洗淨,曬干或烘干,切成飲片或研成極捆末。將母雞宰殺,去毛、爪及內髒,放入沸水鍋中焯透,撈出,洗淨,控淨水,放入煨煲的砂鍋,加高湯(或清水)適量,以淹沒雞身為度,待用。另鍋置火上,加植物油燒至六成熱。加蔥花、姜末翻炒出香,倒入砂鍋,大火煮沸,烹入料酒,改用小火煨煲一.五小時,待雞肉酥爛,加白參片(或參末)、精鹽、味精。拌和均均,再煨煲至沸,即成。 【劑量服法】佐餐當菜,吃雞肉,飲湯汁,嚼食人參片。 
【注釋】本食療方對氣虛引起的月經延後、月經過少尤為適宜。 

13.血虛型:
食療驗方:(1)阿膠粥
【食物組成】阿膠末三十克,糯米一百克。 
【制法】先將糯米淘洗干淨,放入砂鍋,加水煨煮成稀稠粥,粥將成時,調入阿膠末,拌和均勻,再用小火煨煮十分鐘即成。 
【劑量服法】早晚二次分服。
【注釋】本食療方對血虛引起的月經延後、月經過少尤為適宜。

14.靈芝豬肝
【食物組成】豬肝二百五十克,靈芝十克,黑木耳(干品)五克,淨青菜一百克。 
【制法】先將豬肝洗淨,切成薄片,備用。將黑木耳用冷水泡發,擇洗干淨。撕成小朵狀,待用。將青菜擇洗干淨,切段,待用。將靈芝揀雜,洗淨,晾干後切成片或切碎,放入砂鍋。加水濃煎四十分鐘,用潔淨紗布過濾,去渣,留汁備用。將豬肝片放入大碗中,加精鹽、白糖、料酒各適量,拌勻,再加適量清水和太白粉漿勻,然後加少量植物油拌一下。另碗用醬油、醋、白糖、太白粉、料酒、蔥花、姜未、味精、鮮湯兌成芡汁,待用。炒鍋置火上。加植物油燒至八成熱。下入豬肝片及木耳。急火翻炒,手杓推動。待豬肝完全散開,加入靈芝濃汁及嫩青菜,翻炒片刻。再把兌好的湯芡汁攪勻後倒入,待湯芡汁燒開,呈稀稠黏羹時,淋入麻油即成。 
【劑量服法】佐餐當菜,隨意服食,當日吃完。 
【注釋】本食療方適用於血虛所致月經延後、月經量少等症。
有種中成藥叫"姑嫂調經丸"
 

上一页  [1] [2] 

最著名的紅酒品牌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