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治療糖尿病的藥物及平時飲食注意事項正文

治療糖尿病的藥物及平時飲食注意事項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我的母親前幾天得知糖尿病又復發,以前有治療好過一段時間,這次又犯了,請各位專家,名醫為我解答以上問題,以勉讓我母親能得到更好的治療,謝謝
 

治療的藥物要聽醫生的安排。
至於生活飲食,可以注意以下方面:
糖尿病患者要忌的飲食
 (1)低鈉高纖維素飲食:高鈉飲食可增加血容量,誘發高血壓,增加心髒負擔,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加重糖尿病並發症。所以,糖尿病人應以低鈉飲食為宜,每日食鹽量控制在3克以內。而可溶解的纖維素有利於改善脂肪、膽固醇和糖的代謝,並能減輕體重,可以適量多吃這類食物。

  (2)限富含澱粉食品和忌高糖食品:富含澱粉的食品(大米、白面、薯類、豆類、谷類),進入人體以後,主要分解為碳水化合物,它雖是機體熱量的主要來源,但因其可直接轉化為糖,因此必須限量。否則,病情將無法控制。

  糖尿病患者在忌食糖(白糖、紅糖、葡萄糖、水果糖、麥芽糖、奶糖、巧克力、蜂蜜)、糖類制品(蜜餞、水果罐頭、各種含糖飲料、含糖糕點、果醬、果脯)。因為這些食品可導致血糖水平迅速上升,直接加重病情,干擾糖尿病的治療。所以,必須禁止食用。

  (3)限制脂肪類和蛋白質的攝入量:糖尿病本身就是由於胰島素分泌的絕對或相對不足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的紊亂。又因糖尿病易於合並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腦血管疾病。所以,必須嚴格限制動物內髒、蛋黃、魚子、肥肉、鱿魚、蝦、蟹黃等多脂類和高膽固醇食品的攝入,以免加重脂質代謝紊亂,發生高脂血症。

  糖尿病易於合並糖尿病性腎病,而過量的攝入蛋白質會增加腎髒的負擔。所以說,糖尿病患者的蛋白質攝入應適量。美國糖尿病學會建議糖尿病患者每日蛋白質攝入量應限制在每千克體重0.8克以內為宜。

  (4)忌辛辣食物:糖尿病患者多消谷善饑、煩渴多飲,陰虛為本、燥熱為標,而辛辣食品如辣椒、生姜、芥末、胡椒等性質溫熱,易耗傷陰液,加重燥熱,故糖尿病患者應忌食這類調味品。

  (5)遠離煙酒:酒性辛熱,可直接干擾機體的能量代謝,加重病情。在服用降糖藥的同時,如果飲酒,可使血糖驟降,誘發低血糖,影響治療。此外,乙醇可以加快降糖藥的代謝,使其半衰期明顯縮短,影響藥物的療效。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須忌酒。

  吸煙有百害而無一利,煙鹼可以刺激腎上腺髓質激素分泌,誘使血糖升高;吸煙可導致外周血管收縮,影響胰島素和其他降糖藥在血液中的運行和吸收。吸煙能誘發血管痙攣,損害血管內壁,而糖尿病又易於合並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腦血管疾病。上述二者相互影響,可以發生冠心病、心肌梗死、頑固性下肢潰瘍、中風等嚴重並發症。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須忌煙。

  (6)少吃酸性食品:糖尿病人的體液多呈酸性。谷類、魚、肉等食物基本上不含有機酸或含量很低,口感上也不顯酸味,但在人體內徹底分解代謝後,主要留下氯、硫、磷等酸性物質,所以營養學上稱其為酸性食物。而酸性體液對糖尿病不利,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少吃這類食品,多吃帶綠葉蔬菜,使體液呈弱鹼性,吃生菜對本病就有較好的療效。

  以下是我的一個親人的減血糖的偏方.她正在用,效果還不錯.干燥玉米須50克,加水600克,用溫火煎煮20~30分鐘,成300~400毫升,經過濾而口服,每日1劑。

 
飲食控制之原則:

http://www.shentouxi.com.cn/renal-failure.html

1、適當的蛋白質攝取;
2、攝取足夠的熱量;
3、注意控制水份與鹽份(鈉)的攝取;
4、避免含高鉀及高磷的食物。
一、攝入質優的蛋白質
腎衰竭患者,需限制蛋白質的攝取量,以減輕腎髒之負擔,但如果吃的大少,則消耗身體的肌肉及內髒組織,所以必須吃正確且足夠“量”及“質”的蛋白質,量宜每天每公斤體重1~1.2克,攝取質優生理價值高的動物性蛋白質食物,如:鮮奶、蛋類、肉類。因植物性蛋白質在體內的利用率較低,代謝後產生較多含氮廢物,所以不可任意食用,如:豆類(紅豆、綠豆、毛豆、蠶豆、毛豆、碗豆仁),豆類制品(豆腐、豆干、豆漿),面筋制品(面筋、面腸、烤麸),核果類(瓜子、花生、核桃、腰果、粟子)等。素食者由於黃豆制品及谷類食品所含的必需胺基酸不夠齊全,為了健全素食者的蛋白質利用率,這些食物須一起搭配食用,才能發揮互補的效果;最好改吃蛋奶素為宜,蛋白質按定量攝取標准。
二、攝取足夠的熱量
在限制蛋白質攝取時,為了避免熱量攝取的不足,會增加含氮廢物之產生,可多食用熱量高而蛋白質極低的食物來補充。植物油(如:大豆、花生油)、低蛋白澱粉(如:澄粉、大白粉、藕粉、)及糖類(如:冰糖、蜂蜜、姜糖、水果糖),以制作各種可口點心,其熱量的攝取以每天每公斤體重30~40大卡,以免體重減輕過甚。
三、小心水份的控制
當腎髒衰竭且排尿減少時,水份會累積在體內,心髒血管系統的負荷增加,會沒有活力、全身水腫、體重增加、咳嗽、躺下來呼吸急促、血比容(hct)降低,而且並發高血壓、心髒衰竭、心包膜炎,且透析中因脫水過劇,易發生頭痛、嗯心、嘔吐、肌肉抽筋等不平衡症候群。每日體重的增加以不超過一公斤為限,而飲水量為前一天總尿量加上500~700毫升(ml)。若前一天尿量為500ml,則500cc+500(7d0)ml=1000~1200ml,就是全天能喝的水量,包括開水、稀飯、牛奶、湯及飲料。避免喝大多的水,可以冰水漱口,嚼口香糖或擠一點檸檬汁以減少口渴的感覺,盡量將服藥時間集中以湯水食用,減少喝水量。
四、注意鹽份的控制
腎衰竭時無法排出水份、鹽份,容易引起水腫和加重高血壓。患者一天應不超過食用5克的鹽份。1克(1/5茶羹)鹽=6/5茶羹醬油=1茶羹味精,故上述調味料含有鹽分不要隨意添加;可以改用糖、蔥、姜、蒜等來改善口味。並應限制高鈉食品,如加工罐頭、腌熏制品、醬萊、泡菜、鹹菜及速食品。若胃口不佳,不需要鹽份限制,以吃得下有營養為前題,等到胃口好了,有足夠營養之後再限鹽分。
五、提防鉀離子過高
因鉀離子無法由嚴重損壞的腎髒排出,會引起"高鉀血症",可能造成手指麻木、疲倦、四肢無力、胸口悶、舌頭僵硬、說話困難,失去知覺、嚴重時心律不整或心髒停止。
高血鉀症的原因包括:1、透析不足;2、沒有食欲;3、便秘;4、攝取含鉀高的食物、含鉀高蔬菜,可先去皮切小塊,應用大量清水煮3~5分鐘撈起,再以油拌或炒;咖啡、茶、雞精及中藥汁的含鉀量會高造成高鉀血症。
高鉀蔬菜:綠葉蔬菜(如菠菜、空心菜、苋菜、莴苣)、菇類、紫菜、海帶、胡蘿卜、馬鈴薯。
高鉀水果:香蕉、番茄、棗子、橘子、柳丁、芒果、柿子、香瓜、葡萄柚、楊桃(容易打嗝),建議每次以一種水果為主,份量約1/6為宜。
低鉀水果:鳳梨、木瓜、西瓜、水梨、草莓、檸檬等,但也不宜吃大量。
六、維持鈣磷的平衡
鈣與磷是體內重要礦物質,二者可維持骨骼與牙齒的良好生長,並使神經肌肉能夠正常運作。鈣不足時,須多食牛奶、鈣片及維生素d,可減少續發性副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的發生。磷普遍存在於所有含蛋白質的食物中,若要有充份的營養攝取,又要減少磷之吸收,只有在進食時同時咬碎服用氫氧化鋁、碳酸鈣等磷結合劑來結合食物中的磷。注意高磷食物:全麥谷類及制品(如糙米、胚芽米、全麥面包)、內髒類(肝、腎、腦)、核果類(花生、腰果、核桃)及醬制品(花生醬)、巧克力、蛋黃、牛奶、奶制品等的攝取。
七、少食用“含鋁及嘌呤”食物,避免鋁中毒及痛風。
高鋁飲食:1、茶葉;2、乳酪;3、泡茶;4、發糕;5、以鋁制容器煮食。
高嘌呤飲食:1、肉汁;2、扁豆;3、濃肉湯;4、瘦肉、鴨肉;5、腦類;6、蘑菇;7、內髒(肝、腎、心);8、沙丁魚;9、鳗魚類;10、蘆筍。11、慢性腎炎;飲食;保健;
 
你可上甜蜜家園網(
http://www.bbs.tnbz.com
),那上面有你所需要的東西!
 
糖尿病人的飲食原則
現代醫學證明,正常人在飲食以後,隨著血糖升高,胰島素分泌也增多,從而使血糖下降並維持在正常范圍,因此,不會發生糖尿病。而糖尿病患者,由於胰島功能減退,胰島素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胰島素不能在飲食後隨血糖升高而增加,不能起到有效的降血糖作用,於是血糖就超過正常范圍。此時,若再像正常人那樣飲食,不進行飲食控制,甚至過度飲食,就會使血糖升得過高,並且會對本來就分泌不足的胰島組織產生不利影響,使胰島功能更加減退,胰島素的分泌更加減少,從而使病情進一步加重。所以,對糖尿病人要合理地進行飲食控制。
飲食療法是各型糖懶洋洋現的治療基礎,是糖尿病最根本的治療方法之一。不論糖尿病屬何種類型,病情輕重或有無並發症,是否用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治療,都應該嚴格進行和長期堅持飲食控制。對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或老年輕型病例,可以把飲食療法做為主要的治療方法,適當地配合口服降糖藥,就能達到有效地控制病情的目的。對ⅰ型糖尿病及重症病例,變應在胰島素等藥治療的基礎由,積極控制飲食,才能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並防止病情的惡化。所以,飲食療法為糖尿病的基礎療法,必須嚴格遵守。
1.飲食治療的目的
(1)減輕胰島負擔,使血糖、血脂達到或接近正常值,並防止或延緩心血管等並發症的發生與發展。
(2)維持健康,使成人能從事各種正常的活動,兒童能正常地生長發育。
(3)維持正常的體重。肥胖者減少能攝入,可以改善受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消瘦者雙可使體重增加,以增強對種傳染的抵抗力。
2.飲食療法應用要點
(1)飲食治療是治療糖尿病的基礎療法,是一切治療方法的前題,適用於各型糖尿病病人。輕型病例以食療為主即可收到好的效果,中、重型病人,也必須在飲食療法的基礎上,合理應用體療和藥物療法。只有飲食控制得好,口服降糖藥或胰島胰才能發揮好療效。否則,一味依賴所謂新藥良藥而忽略食療,臨床很難取得好的效果。
(2)飲食療法應根據病情隨時調整、靈活掌握。消瘦病人可適當放寬,保證總熱量。肥胖病人必須嚴格控制飲食,以低熱量脂肪飲食為主,減輕體重。對於用胰島素治療者,應注意酌情在上午9~10點,下午3~4點或睡前加餐,防止發生低血糖。體力勞動或活動多時也應注意適當增加主食或加餐。
(3)飲食療法應科學合理,不可太過與不及。即不能主觀隨意,也不能限制過嚴,一點碳水化合物也不敢吃,反而加重病情,甚至出現酮症。應根據自己的病情、體重、身高,嚴格地進行計算,在控制總熱量的前提下科學地、合理地安排好飲食,達到既滿足人體最低需要,又能控制總熱量的目的。
(4)科學地安排好主食與副食,不可只注意主食而輕視副食。雖然主食是血糖的主要來源,應予以控制,但是副食中的蛋白質、脂肪進入體內照樣有一部分也可變成血糖,成為血糖的來源。蛋白持和脂肪在代謝中分別有58%和10%變成葡萄糖。這類副食過多,也可使體重增加,對病情不利,因此,除合理控制主食外,副食也應合理搭配,否則照樣不能取得預期效果。
(5)選擇好適宜糖尿病病人的食物,對糖尿病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應注意以下兩點:
①不宜吃的食物有:
ⅰ。易於使血糖迅速升高的食物:白糖、紅糖、冰糖、葡萄糖、麥芽糖、蜂蜜、巧克力、奶糖、水果糖、蜜餞、水果罐頭、汽水、果汁、甜飲料、果醬、冰淇淋、甜餅干、蛋糕、甜面包及糖制糕點等。
ⅱ。易使血脂升高的食物:牛油、羊油、豬油、黃油、奶油、肥肉,對富含膽固醇的食物,更應特別注意,應該不用或少用,防止動脈硬化性心髒病的發生。
ⅲ。不宜飲酒。因為酒中所含的酒精不含其他

[1] [2] [3] [4] 下一页

必勝客2010年的新品有什麼?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