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粘膜進入人體,或帶有狂犬病毒的液體濺入眼睛,通過眼結膜進入人體,但以這種方式進入人體的例子要少得多,另外,通過吸入空氣中帶有狂犬病毒飛沫而感染的例子也很少見,只有空氣中狂犬病毒的濃度達到極高程度時,才可能發生。 病毒在咬傷部位侵入,在局部組織中短時間停留,可到1-2周。病毒可從神經肌肉交界處的神經感受器或其他神經組織細胞的神經感受器,或暴露於粘膜淺表處的神經感受器侵入鄰近的末梢神經。 人與人接觸能傳播狂犬病嗎? 人與人的一般接觸不會傳染狂犬病,理論上只有發了病的狂犬病人咬了健康人,才有使被他咬傷的人得狂犬病的可能,發了病的狂犬病人或發病前幾天的人也有可能通過性途徑把狂犬病毒傳染給對方,狂犬病人污染了用具,他人再通過被污染的用具受到感染的可能性很小,狂犬病人的器官、組織、如角膜移植給健康人則有極高的危險性。 狂犬疫苗必須在被狂犬或可疑狂犬咬傷24小時以內接種才有效嗎? 狂犬疫苗注射原則上是接種越早效果越好。但是,超過24小時注射疫苗,只要在疫苗生效前,也就是疫苗刺激機體產生足夠的免疫力之前人還沒有發病,疫苗就可以發揮效用,但效果不一定好.對暴露已數日數月而因種種原因一直未接種狂犬疫苗的人,只要能得到疫苗,也應與剛遭暴露者一樣盡快給予補注射,爭取搶在發病之前讓疫苗起作用,這時,前一針或前兩針的接種劑量應當加倍。 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接種的疫苗是否有效? 要想知道接種的疫苗是否生效,可在全程疫苗接種完後半個月左右檢查血清抗狂犬病毒抗體水平。如果血清抗狂犬病毒抗體是陰性,可再加強2-3注射針,可使抗體陽轉。再不陽轉時最好測定一下細胞免疫指標,一般而言,全程(5針)接種了合格的狂犬疫苗,尤其是並用血清後半個月以上仍未發生狂犬病,則該次狂犬疫苗免疫失敗的幾率極小。 年輕夫婦在接種狂犬病疫苗期間能否要孩子? 狂犬疫苗中沒有任何一種成分會影響人類生殖細胞的染色體,在基因水平上危害人類,也不會對胚胎或胎兒的智力發育和身體發育造成影響。因此年輕夫婦在接種狂犬疫苗期間可以不必顧慮,隨時都可以要小孩。 狂犬疫苗有禁忌症嗎? 考慮到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對高度危險的暴露者在權衡利弊的情況下,不存在禁忌症,應立即接種疫苗。在發生狂犬病危險性較小的情況下,如果正在感冒而有發燒者,可等體溫下來後立即接種。有嚴重變態反應病史的人,在接種疫苗時應備有腎上腺素等應急藥物 用了類固醇、抗瘧疾藥物的病人應增加疫苗劑量並在疫苗最後一針注射完以後半月,測定中和抗體效價,然後再視情況采取進一步措施,同樣為治療其他疾病而注射過免疫抑制藥物的病人也應檢查中和抗體,以便證明疫苗是否疾病產生了足夠的免疫效力。正在接種預防另一種疾病的疫苗,仍可注射狂犬病疫苗,但需要把接種部位錯開。 曾經注射過狂犬疫苗的人又被犬咬傷還用再打針嗎? 對接受過暴露前或暴露後有效疫苗的全程接種者,如果一年內再發生較輕的可疑接觸感染,可立即用肥皂水清洗傷口,同時密切觀察咬人的犬在10日內是否發病而不必注射疫苗。一咬人犬發病,立即給被咬的人注射人用狂犬疫苗;如果是一年以後再被咬傷,可於當天、第3天各注射一針疫苗即可。對嚴重咬傷、以前接受過疫苗接種但時間較久,對疫苗的有效性有所懷疑者,則應重新進行全程即5針疫苗的暴露後預防免疫,必要時應包括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寵物已注射過獸用狂犬病疫苗後咬了人,人還用打狂犬疫苗嗎? 寵物犬、貓已經按規定足量接種了符合要求的獸用狂犬疫苗後,在疫苗的免疫期內,人被這樣的犬輕微咬傷,可以只進行傷口局部的清洗消毒,不用注射人用狂犬疫苗。但是若咬傷嚴重的,或者成年犬沒有打夠針數,或者疫苗接種早已過了免疫期、疫苗不合格或者失效,人就最好進行人用狂犬疫苗的接種才比較安全。 小貓、小狗要打狂犬病預防針嗎?怎樣打針? 三個月內的小貓、小狗不用打狂犬病預防針,待到了三個月大時,可按規定的注射程序進行免疫。 狂犬病的潛伏期是多長? 一個人從遭到某種病原體的感染開始到表現出該種疾病的症狀,這段時間叫作該種疾病的潛伏期。狂犬病的潛伏期一般是半個月到三個月,多數病例的潛伏期集中在30-90天,超過1年者不足1%,個別可以達到6年,非常個別的可以到達15年以上。短於15天,超過1年以上者均為罕見,潛伏期在一年以內的可占到總病例的99%以上,而超過6年的不足0.1%。 人以及不同動物預防狂犬病時使用的狂犬病疫苗能交叉使用嗎? 不能交叉使用,因為人用的是病毒已經被殺死了的疫苗,而動物用的狂犬病疫苗大多是毒力減弱的活毒疫苗,而且其毒力對某一種動物是否適宜是經過多次實驗後確定的,適用於牛的狂犬疫苗不一定能用於羊和貓,我們只能根據疫苗所附的使用說明書來使用。 哪些動物會感染狂犬病? 各種家畜、家禽及小哺乳動物均對狂犬病有易感性,各種野生動物也能感染,總之,幾乎所有的溫血動物,包括禽類都可感染狂犬病。一種動物對同種動物傳染的狂犬病更易感。 動物對狂犬病病毒的敏感性如下: 最敏感:狐狸、山狗、效狼、豺、狼、袋鼠和棉鼠。 敏感:地鼠、臭鼬、浣熊、貓鼬、蝙蝠、貓鼬、豚鼠、兔和其他嚙齒類。 中度敏感:狗、牛、馬、綿羊和靈長類。 低度敏感:負鼠。 狂犬病毒的抵抗力強嗎? 狂犬病毒對外界環境條件的抵抗力並不強,一般的消毒藥、加熱和日光照射都可以使它失去活力,狂犬病毒對肥皂水等脂溶劑、酸、鹼、45%-70%的酒精、福爾馬林、碘制劑、新潔爾滅等敏感,但不易被來蘇水滅活,磺胺藥和抗生素對狂犬病毒無效,冬天野外病死的狗腦組織中的病毒在4℃下可保存幾個月,對干燥、反復凍融有一定的抵抗力。 不同廠家,不同批號的狂犬疫苗能交叉使用嗎? 一般來說不主張在一個療程中用兩個類型、兩個廠家、甚至兩個批號的狂犬疫苗。特別是生產廠家怕注射中萬一出現問題,不好判斷是哪一個廠家生產的產品出現的問題,以便分清責任。但是經過許多觀察,證實在迫不得已時可以替用。 瘋動物以及被瘋動物咬傷的家畜肉、奶能食用嗎? 確認為狂犬病的動物的肉不能吃,而應當焚燒或深埋,因為該動物的體內已經廣泛存在有狂犬病毒,有可能在宰殺過程中通過手上的微小傷口感染人。 被患有狂犬病的瘋動物咬傷的其他家畜,如在7天內把咬傷處的肉剔除之後(范圍應盡量大一些),其余的肉還是可以吃的。但手上有傷口的人不要操刀,剔下的肉要燒毀或深埋。 瘋動物和被其咬傷的家畜的奶,處理原則與肉是一樣的。 (一)健康教育 狂犬病是經帶毒的狗、貓等咬傷或抓傷機體而使人感染發病,發病的動物其唾液中含有大量的病毒,但曾有報導狗帶毒可達9-39個月之久,已感染狂犬病毒未發病的動物同樣能使人發生狂犬病。狂犬病有疫苗可供預防,但無特異的有效治療,發病後幾乎100%病人都會死亡。因此做好預防至關重要。 (二)預防 1.傳染源的管理:加強犬和貓的管理,野犬應捕殺,家犬、貓應注射獸用狂犬疫苗,發病的犬、貓立即擊斃、焚毀或深埋。 2.疫苗接種:我國現用的是地鼠腎細胞培養狂犬病因定毒的甲醛滅活疫苗,免疫方法為肌肉注射5針,即第0、3、7、14、30天各注射2ml,如咬傷程度嚴重或傷處近中樞神經可加倍量注射疫苗,疫苗使用如不及時或劑量不足都會影響預防效果。疫苗應在有效期內使用。 3.高價抗狂犬病毒免疫血清的使用 在人被咬傷後,除對傷口立即清洗外,還可應用高價抗狂犬病毒免疫血清,以人的免疫血清為佳,劑量為每公斤體重肌注20-40國際單位,其中一半注射於傷口周圍。如應用馬的免疫血清應有用前需做過敏試驗,陰性者方可注射。 摘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科普系列叢書:《狂犬病》 症狀與診斷狂犬病即瘋狗症,又名恐水症,是一種侵害中樞神經系統的急性病毒性傳染病,所有溫血動物包括人類,都可能被感染。它多由染病的動物咬人而得。一般認為口邊出白色泡沫的瘋狗咬到傳染,其實貓,白鼬,浣熊,臭鼬,狐狸或蝙蝠也可能患病並傳染。患病的動物經常變得非常野蠻,在唾液裡的病毒從咬破的傷口進入下一個病人。 狂犬病從一個人傳到另外一個人極為少見,患狂犬病的人類患者多數會發病身亡,在1971年有1個痊愈的病例。2004年在美國一個未診斷為狂犬病的患者過世之後捐獻內髒,獲得捐獻的三個人因狂犬病身亡。 發病 人受感染後並非全部發病,被病犬咬傷者約15~20%發病,被病狼咬傷者約50%發病,發病與否以及潛伏期的長短與下列因素有關:①咬傷的部位。咬傷頭、頸、手者發病較多,潛伏期較短;咬傷在下肢者則相反。②創傷程度。創傷大而深、有多處傷口者發病較多,潛伏期也較短。③局部處理情況。經過適當處理者發病較少,潛伏期較長。④衣著厚薄。咬傷處的衣著厚者發病較少,潛伏期較長。⑤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及精神過度緊張(如懼怕得狂犬病),有時可誘發本病。狂犬病病毒對神經系統有強大的親和力,病毒進入人體後,主要沿神經系統傳播和擴散,病毒侵入人體後先在傷口的骨骼肌和神經中繁殖,這稱為局部少量繁殖期,此期可長可短,最短為72小時,最長可達數周、數月甚至更長。病毒在局部少量繁殖後即侵入神經末梢,沿周圍神經以每小時3mm的速度向中樞神經推進,到達脊髓後即大量繁殖,24小時後遍布整個神經系統。以後病毒又沿周圍神經向末梢傳播,最後到達許多組織器官,如唾液腺、味蕾、角膜、肌肉、皮膚等,由於頭、面、頸、手等部位神經比較豐富,病毒易於繁殖,再加上離中樞神經較近,故這些部位被咬傷後發病者較多,潛伏期也較短;傷勢越嚴重,也越容易發病。病毒在中樞神經中主要侵犯迷走神經核、舌咽神經核和舌下神經核等。這些神經核主要支配吞咽肌和呼吸肌,受到狂犬病病毒侵犯後,就處於高度興奮狀態,當飲水時,聽到流水聲,受到音響、吹風和亮光等刺激時,即可使吞咽肌和呼吸肌發生痙攣,引起吞咽和呼吸困難。若病毒主要侵犯延髓、脊髓時,則臨床上不表現痙攣,而表現為各種麻痺(癱瘓型),但比較少見。 病理變化和臨床表現 與一般病毒性腦炎相似,最特異和具有診斷意義的變化是有內格裡氏小體(存在於80%狂犬病患者的神經細胞胞漿中的一種嗜酸性包涵體),圓形或橢圓形,大小約3~10μm,邊緣整齊,內有1~2個狀似細胞核的小點。最常見於大腦海馬的錐體細胞及小腦的普爾基涅氏細胞中。內格裡氏小體現已證實為病毒的集落,電子顯微鏡下可見小體內含有桿狀的病毒顆粒。如果在人腦或動物腦細胞中發現這種小體,就可以確診。 臨床分期和表現 人症狀: 狂犬病的臨床表現可分為四期。
15年
上一页 [1] [2] [3]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