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方》) 【名家論述】《綱目》:鯉魚,古方多以皮、鱗燒灰,入崩漏、痔漏藥用,蓋取其行滯血耳。 【鯉魚腦的功效介紹】: 鯉魚腦(《本草經集注》) 【來源】為鯉科動物鯉魚的腦,動物形態詳鯉魚條。 【化學成分】主要成分為水分、蛋白質、脂類等,此外,每100克新鮮腦組織含維生素c8.30毫克。 【性味】《別錄》:溫。 【功用主治-鯉魚腦的功效】①《唐本草》:主諸痫。 ②《日華子本草》:治暴聾,煮粥服。 ③《綱目》:鯉魚腦髓和膽等分,頻點目眦,治青盲。 【選方】①治耳聾:竹筒盛鯉魚腦,炊飯處蒸之,令烊,注耳中。 (《千金方》)②治耳聾有膿,不瘥,有蟲:搗桂和鯉魚腦,(棉裹)納耳中,不過三、四度。 (《千金方》) 【鯉魚血的功效介紹】: 鯉魚血(《唐本草》) 【來源】為鯉科動物鯉魚的血,動物形態詳鯉魚條。 【化學成分】鯉魚血的組成,因季節、營養情況等而有差異。 幼鯉的血紅蛋白,冬季較春季為低。 凝血活性不如哺乳動物,凝血酶元的轉化常不完全。 在冬季,饑餓時,血清蛋白減少,如長期饑餓,可減到1.98~2.0%。 血清蛋白含清蛋白和α-、β-、γ-球蛋白,它們電泳性質與兔相似;在電泳時,α-球蛋白有四個區分,β-球蛋白有二個區分,γ-球蛋白有一個區分。 在3月中性成熟時,血中na、cl量,雄者多於雌者,而k、ca及總蛋白質則雌者多於雄者。 【功用主治-鯉魚血的功效】《唐本草》:(塗)小兒丹腫及瘡。 【選方】治口眼歪斜:鯉魚血、白糖各等分,攪勻後塗之,向左歪塗右,向右歪塗左。 (《吉林中草藥》) 【鯉魚目的功效介紹】: 鯉魚目(《本草拾遺》) 【異名】鯉魚眼睛(《食療本草》)。 【來源】為鯉科動物鯉魚的眼睛,動物形態詳鯉魚條。 【化學成分】鯉眼含維生素c0.44毫克%,一般春夏較秋冬為高。 鯉為淡水魚,網膜上幾乎只有維生素a2(海產魚只有a1而無a2)。 【功用主治-鯉魚目的功效】《食療本草》:刺在肉中,中風水腫痛者,燒鯉魚眼睛作灰,納瘡中,汁出即可。 【鯉魚皮的功效介紹】: 鯉魚皮(《唐本草》) 【來源】為鯉科動物鯉魚的皮,動物形態詳鯉魚條。 【化學成分】主要為蛋白質、脂肪等。 此外,尚含葉黃素及一種類似於蝲蛄素的紅色色素;從绯鯉(紅色鯉)中曾分離出葉黃素酯,α-及β-皮黃素酯,蝦黃質。 【功用主治-鯉魚皮的功效】《唐本草》:主瘾疹。 【選方】治魚鲠,骨橫喉中,六、七日不出:鯉魚鱗、皮合燒作屑,以水服之。 未出更服之,取出為度。 (《養生必用方》) [編輯本段] 價值 1.營養價值 1.鯉魚的蛋白質不但含量高,而且質量也佳,人體消化吸收率可達96%,並能供給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a和維生素d; 2.鯉魚的脂肪多為不飽和脂肪酸,能很好的降低膽固醇,可以防治動脈硬化、冠心病,因此,多吃魚可以健康長壽。 2.觀賞價值 觀賞用的錦鯉魚,被養殖在全世界。以日本最為先進,是由各種顏色美麗的鯉魚交配出來的。顏色雖不同,但都屬於同一種類。 [編輯本段] 鯉魚烹饪 1.糖醋鯉魚 【所屬菜系】 魯菜 【特點】 魚尾翅起,色如琥珀,外焦裡嫩,具有香酥,酸、甜、鹹的獨特風味。 【原料】 鯉魚1000克。姜10克、蔥15克、蒜末10克、精鹽5克、醬油10克、白糖40克、醋40克、清湯150克、濕澱粉60克、花生油100克。 【制作過程】 鳍魚去鱗,開膛取出內髒,挖去兩鰓洗淨,每隔25厘米,先直剖(1.5厘米深)再斜剖(2.5厘米深)成刀花。然後提起魚尾使刀口張開,將精鹽撒入刀口稍腌,再在魚的周身及刀口處均勻地抹上濕澱粉。炒鍋放花生油。中火燒至七成熱(約175℃)時,手提魚尾放入鍋內,使刀口張開。用鍋鏟將魚托住以免粘鍋底,入油炸2分鐘,將魚推鍋邊,魚身即成方形,再將魚背朝下炸2分鐘,然後把魚身放平,用鏟將頭按入油炸2分鐘,待魚全部炸至呈金黃色時,撈出擺在盤內。炒鍋內留少量油,中火燒至六成熱(約150℃)時,放入蔥、姜、蒜末、精鹽、醬油、加清湯、白糖、旺火燒沸後,放濕澱粉攪勻,烹入醋即成糖醋汁,迅速澆到魚身上即可。 2.蔥燒鯉魚 【所屬菜系】 東北菜 【特點】 【原料】 主料鯉魚500克,蔥25克輔料姜2片,酒3大匙,醋2大匙,醬油4大匙,香油2大匙,油1小碗,白糖1大匙。 【制作過程】 1、蔥250克整理洗淨,晾干備用,鯉魚剖開洗淨。用酒、白糖拌和,浸腌半小時,並上下翻動。 2、在鍋中燒熱生油1小碗,將魚放入油鍋中煎香,另取一只鍋,鋪上一層鯉魚,一層蔥,魚及蔥交替完為止。最後把姜絲撒上。3、將浸魚之全部調料倒入鍋中,加鍋蓋,置文火上燒40分鐘,最後淋上香油,便可盛盤上桌。 3.如何去腥 用250克鹽溶於2500毫升水中,把活魚放在鹽水裡,1小時後泥味即可消失。 如是死魚,則將其放在鹽水中泡2小時,也可去掉泥味。 鯉魚背上有兩條白筋,這兩條白筋是產生特殊腥味的東西。洗魚時,必須將白筋挑出抽掉。經這樣處理的鯉魚,燒好後味道鮮美,沒有腥味。 具體操作:在魚腮下面的魚皮上劃一刀,再在魚尾巴前劃一刀,白筋會暴露出來,抽掉白筋即可。 [編輯本段] 其它 特殊:最近網絡上的新興名詞,是一個貶義詞,意思是一切貶義詞的集合體,所以平時不要亂用哦 新華網7月19日電:釣魚的人總是希望自己的戰利品越大越好,可泰國一名漁民卻為自己釣到暹羅巨鯉犯了愁,因為它實在太重了,甚至遠遠超過了他的磅秤所能稱量的范圍。 供職於泰國某垂釣俱樂部的漁民基克近日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從曼谷著名的商業釣塘邦薩姆蘭湖裡釣起一頭超大鯉魚。魚出水後還不斷扇動自己的大尾巴,基克和同伴好不容易才控制住它。一稱,發現100公斤的磅秤一下指向了最大刻度。基克估計它重約116公斤。 據悉,包括金魚在內,此前世界上最重的鯉魚科魚類的體重紀錄是40公斤。基克的老板說:“這條大魚是其他釣魚者終其一生追尋、甚至願意用靈魂交換的。” [編輯本段] 營養分析 1.鯉魚的蛋白質不但含量高,而且質量也佳,人體消化吸收率可達96%,並能供給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a和維生素d; 2.鯉魚的脂肪多為不飽和脂肪酸,能很好的降低膽固醇,可以防治動脈硬化、冠心病,因此,多吃魚可以健康長壽。 3.鯉魚食部每百克蛋白質17.6克,脂肪4.1克,維生素a25微克,核黃素0.09克,尼克酸2.7毫克,維生素總e1.27毫克,鉀334毫克,鎂33毫克,鋅2.08毫克,硒15.38毫克。氨基酸含量完全。 [編輯本段] 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適宜腎炎水腫、黃疸肝炎、肝硬化腹水、心髒性水腫、營養不良性水腫、腳氣浮腫、咳喘者之人食用;同時適宜婦女妊娠水腫、胎動不安、產後乳汁缺少之人食用; 2.凡患有惡性腫瘤、淋巴結核、紅斑性狼瘡、支氣管哮喘、小兒痄腮、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癰疽療瘡、荨麻疹、皮膚濕疹等疾病之人均忌食;同時鯉魚是發物,素體陽亢及瘡瘍者慎食。 [編輯本段] 食物相克 鯉魚忌與綠豆、芋頭、牛羊油、豬肝、雞肉、荊芥、甘草、南瓜、赤小豆和狗肉同食,也忌與中藥中的朱砂同服;鯉魚與鹹菜相克:可引起消化道癌腫。 [編輯本段] 烹饪指導 1.鯉魚魚腹兩側各有一條同細線一樣的白筋,去掉可以除腥味;在靠鯉魚鰓部的地方切一個小口,白筋就顯露出來了,用鑷子夾住,輕輕用力,即可抽掉; 2.鯉魚的烹調方法較多,以紅燒、干燒、糖醋為主; 3.通乳用時應少放鹽;烹制魚蝦等水產時不用放味精,因為它們本身就具有很好的鮮味; 4.炸時手提魚尾,邊炸邊用熱油淋澆魚身,定型後再全部入油浸炸; 5.巧去魚腥味:1、將魚去鱗剖腹洗淨後,放入盆中倒一些黃酒,就能除去魚的腥味,並能使魚滋味鮮美。2、鮮魚剖開洗淨,在牛奶中泡一會兒既可除腥,又能增加鮮味。3、吃過魚後,口裡有味時,嚼上三五片茶葉,立刻口氣清新。 [編輯本段] 食療作用 鯉魚味甘、性平,入脾、腎、肺經; 有補脾健胃、利水消腫、通乳、清熱解毒、止嗽下氣; 對各種水腫、浮腫、腹脹、少尿、黃疸、乳汁不通皆有益; 宜:鯉魚對孕婦胎動不安、妊娠性消腫有很好的食療效果。中醫學認為,鯉魚各部位均可入藥。鯉魚皮可治療魚梗;鯉魚血可治療口眼歪斜;鯉魚湯可治療小兒身瘡;用鯉魚治療懷孕婦女的浮腫,胎動不安有特別療效。 忌:根據民間經驗,鯉魚為發物,鯉魚兩側各有一條如同細線的筋,剖洗時應抽出去掉。惡性腫瘤,淋巴結核,紅斑狼瘡,支氣管哮喘,小兒痄腮,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癰疖疔瘡,荨麻疹,皮膚濕疹等疾病患者均忌。 [編輯本段] 其他相關 鯉色雖有赤鯉、黃鯉、白鯉等品種,金鱗赤尾,形態可愛,肥嫩鮮美,肉味純正,性味功用相似。 《神農本草經》列之為上品,南北朝·陶弘景說:鯉魚為諸魚之長,為食品上味。 《日華諸家本草》:鯉魚,治懷妊身腫,及胎氣不安。 《本草綱目》:鯉,其功長於利小便,故能消腫脹,黃疽,腳氣,喘嗽,濕熱之病,煮食下水氣,利小便。 《本草求真》:凡因水氣內停,而見咳氣上逆,黃疸,水腫,腳氣等症,服此則能以消,治孕婦水腫亦然。 《詩經》:“豈其食魚,必河之鯉”,說的就是黃河鯉魚。 史料載:“孔子娶於宋,並宦氏。一歲而伯魚,伯魚三歲,魯昭公以鯉魚賜孔子。孔子榮君之職,因名子曰鯉,字伯魚。”漢時有“就我求珍肴,全盤燴鯉魚”的贊美詩句。 宋代醫學家蘇頌把“脍鯉”列為“食品上味”。 [編輯本段] 食療價值 鯉科動物鯉魚的肉。鯉魚又稱鯉拐子,有赤鯉、黃鯉、白鯉等品種。分布很廣,我國黑龍江、黃河、長江、珠江、閩江諸流域及雲南、新疆等湖泊,江河中均有。獲得後,除去腮、鱗、腸雜,洗淨鮮用。 [性能]味甘,性平。能補脾健胃,通乳汁,利水消腫。 [參考]含蛋白質、脂肪、胱氨酸、組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賴氨酸、精氨酸等氨基酸,肌酸、煙酸、維生素a、b1、b2、c及鈣、磷、鐵等。 [用途]用於脾胃虛弱,飲食減少,食欲不振;脾虛水腫,小便不利,或腳氣,黃疸;氣血不足,乳汁減少。 [用法]煎湯,煨熟食,入菜肴。 [注意]鯉魚膽味苦有毒,勿使污染魚肉。 [附方] 1,鯉魚湯:鯉魚500g,加水煮湯至魚爛熟,用胡椒、食鹽少許調味。飲湯吃肉。 用鯉魚煮湯,取其能補脾健胃,與有溫胃健胃作用的胡椒同用,尤有良效,調以食鹽,味更鮮美。用於病後或產後,脾胃虛寒,少食納呆。 2,鯉魚赤小豆湯:鯉魚500g,赤小豆50g。將赤小豆用水煮沸後,放入鯉魚,一同煮熟,不加任何調料食。每日1~2次。 源於《外台秘要》。本方取鯉魚補脾利尿消腫作用;赤小豆有類似功效,《食療本草》說:“和鯉魚煮爛食之,長治腳氣及大腹水腫。”故將二者配伍應用。宜於脾虛水腫、腳氣病人服食。現用於門靜脈性肝硬化伴浮腫或腹水,以及慢性腎炎水腫,均有明顯利尿消腫的效果。亦可用於妊娠水腫。 3,煨鯉魚:赤尾鯉魚500g,以白礬15g研末,裝入魚腹內,用草紙包裹,外以黃泥封固,放火灰中煨熟。去紙和泥,淡食。分2次服食。 源於《醫方摘要》。白礬有燥濕退黃之功,鯉魚有健脾除濕之力,兩者並用,其效尤著。用於黃疸病後期,脾胃虛弱,濕熱未盡而熱不重者。 4,歸芪鯉魚湯:大鯉魚1尾,當歸15g,黃芪50g。煎湯服。 乳汁為氣血化生,而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所。本方以當歸、黃芪補益氣血,以鯉魚補脾健胃,大有生乳之效。用於產後氣血虛虧,乳汁不足。 [編輯本段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