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棉花使用過的塑料膜是否能回收正文

棉花使用過的塑料膜是否能回收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棉花使用過的塑料膜是否能回收
 
應該在用之前把塑料膜撕掉,否則的話,那由於人體會蒸發一定的水份,有塑料膜的話水份不易散發,容易聚集在床墊上的棉花胎或被單上;而塑料膜下的床墊上也會因為這層塑料膜隔斷了通氣性而由於溫度的原因在此聚集水氣,甚至有可能產生霉變.最好拿掉。因為人體睡覺的時候會散熱,塑料膜不透氣,會對皮膚不好。個別人對塑料還會過敏。

如果你是問拿掉會不會對床墊有影響,那就不知道了,應該不會吧。
 
棉花種植最早出現在公元前5-4千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中,在共同時代之前,棉紡織品的使用傳到了地中海地區。公元一世紀,阿拉伯商人將精美的細棉布帶到了意大利和西班牙。大約9世紀的時候,摩爾人將棉花種植方法傳到了西班牙。15世紀,棉花傳入英國,然後傳入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
而其實中美洲原住民也早已懂得用棉花紡織衣服和毯子。16世紀西班牙人進入墨西哥南部和尤卡坦半島,發現當地植棉業已很發達,島民將彩色棉紡成土布,做成當地人的服裝。現在占世界棉花總產90%以上的棉種都原產於墨西哥的陸地棉。
中世紀棉花是歐州北部重要的進口物資,那裡人自古以來習慣從羊身上獲取羊毛,所以當聽說棉花是種植出來的,還以為棉花來自一種特別的羊,這種羊是從樹上長出來的,所以德語裡面的棉花一詞直譯是“樹羊毛”。
簡述
錦葵科(malvaceae)棉屬(gossypium)植物的種籽纖維,絕大多數亞熱帶國家都有生產。在熱帶地區可長到6公尺(20呎)高,一般為1~2公尺(4~6呎)。花朵乳白色,開花後不久轉成深紅色後凋謝,留下綠色棉鈴,棉鈴內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從棉籽表皮長出。棉鈴成熟時裂開,露出柔軟的纖維。纖維有白色的,也有白色帶黃的,長約2~4公分(0.75~1.5吋),含纖維素約87~90%,水5~8%,其他物質4~6%。
棉花的原產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在棉花傳入我國之前,我國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沒有可以織布的棉花。宋以前,我國只有帶絲旁的“綿”字,沒有帶木旁的“棉”字。“棉”字是從《宋書》起才開始出現的。可見棉花的傳入,至遲在南北朝時期,但是多在邊疆種植。棉花大量傳入內地,當在宋末元初。關於棉花傳入我國的記載是這麼說的:“宋元之間始傳其種於中國,關陝閩廣首獲其利,蓋此物出外夷,閩廣通海舶,關陝通西域故也。”從此可以了解,棉花的傳入有海陸兩路。泉州的棉花是從海路傳入的,並很快在南方推廣開來,至於全國棉花的推廣則遲至明初,是朱元璋用強制的方法才推開的。
棉花(gossypiumhirsutum)根據纖維的長度和外觀,棉花可分成3大類︰第一類纖維細長(長度在2.5~6.5公分〔1~2.5吋〕范圍內)、有光澤、包括品質極佳的海島棉、埃及棉和比馬棉等。長絨棉產量低,費工多,價格昂貴,主要用於高級紗布和針織品。第二類包括一般的中等長度的棉花,例如美國陸地棉,長度約1.3~3.3公分(0.5~1.3吋)。第三類為纖維粗短的棉花,長度約1~2.5公分(0.375~1吋),用來制造棉毯和價格低廉的織物,或與其他纖維混紡。
棉花在棉鈴裂開後采摘。若用機器摘棉,通常先用化學方法去掉葉子,並促使棉鈴同時開裂。軋棉機將纖維從棉籽上剝下,經過清棉和梳棉工序纖維集結成松軟繩狀,在牽伸作用下逐漸拉長、伸直、直徑變細。紡制高品質細紗,纖維需經過精梳,除去短纖維並且使纖維進一步排列整齊。精紡工序使纖維捻合成細紗,並把細紗卷繞在筒管上。
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農作物之一,產量多、生產成本低,使棉制品價格比較低廉。棉纖維能制成多種規格的織物,從輕盈透明的巴裡紗到厚實的帆布和厚平絨,適於制作各類衣服、家具布和工業用布。棉織物堅牢耐磨,能夠洗滌和在高溫下熨燙。棉布由於吸濕和脫濕快速而使穿著舒服。如果要求保暖好,可通過拉絨整理使織物表面起絨。通過其他整理工序,還能使棉織物防污、防水、防黴;提高織物抗皺性能,使棉織物少燙甚至不需要熨燙;降低織物洗滌時的縮水,使縮水率不超過1%。棉花產量最高的國家是中國、美國、印度、巴西、墨西哥、埃及、巴基斯坦、土耳其、阿根廷和蘇丹。
棉花並不是花,棉花植物開的花卉是乳白色或粉紅色花卉。平常說的棉花是開花後長出的果子成熟時裂開翻出的果子內部的纖維。
棉花的粉紅色花卉棉花是離瓣雙子葉植物,喜熱、好光、耐旱、忌漬,適宜於在疏松深厚土壤中種植。棉花是錦葵科棉屬植物的種子纖維,原產於亞熱帶。植株灌木狀,在熱帶地區栽培可長到6米高,一般為1到2米。花朵乳白色,開花後不久轉成深紅色然後凋謝,留下綠色小型的蒴果,稱為棉鈴。棉鈴內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從棉籽表皮長出,塞滿棉鈴內部。棉鈴成熟時裂開,露出柔軟的纖維。纖維白色至白中帶黃,長約2至4厘米,含纖維素約87-90%。棉花產量最高的國家有中國、美國、印度等。
種類棉花花卉
粗絨棉--也叫亞洲棉,原產印度。由於產量低、纖維粗短,不適合機器紡織,目前已被汰。
長絨棉--也叫海島棉,原產南美洲。纖維長、強度高是其特點,適合於紡高支紗。目前我國只有新疆生產。
細絨棉--也叫陸地棉,原產中美洲,所以又稱美棉。適應性廣、產量高、纖維較長、品質較好是其特點,可紡中支紗。
用途
根據纖維的長度和外觀,棉花可分成3大類:第一類纖維細長(長度在2.5至6.5厘米范圍內),有光澤,包括品質極佳的海島棉、埃及棉和皮馬棉等;長絨棉產量低,費工多,價格昂貴,主要用於高級布料、棉紗和針織品。第二類包括一般中等長度的棉花(長度約1.3至3.3厘米);第三類為纖維粗短的棉花(長度約1至2.5厘米)用來制造地毯、棉毯和價格低廉的織物,或與其他纖維混紡。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農作物之一,產量高,生產成本低。
棉花能制成各種規格的織物。棉織物堅牢耐磨,能洗滌並在高溫下熨燙。棉布吸濕和脫濕快速而使穿著舒適。
棉花的主副產品都有較高的利用價值,正如前人所說“棉花全身都是寶”。它既是最重要的纖維作物,又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含高蛋白的糧食作物,還是紡織、精細化工原料和重要的戰略物資。因此,必須努力使棉花增產,搞好綜合利用,增產增值,以增加棉農收入和滿足國民經濟發展多方面的需要。
另一個性的用途是用於護膚抗皺的美容產品。
棉花還是一種重要的蜜源植物:
棉花共分葉脈、苞葉和花內3種蜜腺,往往開花前葉脈蜜腺先泌蜜。長江中下游省區棉花的花期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黃河中下游各省為7月初至8月初,新疆吐魯番為7月中旬至9月初。大流蜜期約40天,泌蜜適溫35℃。新疆棉區一般群產蜜10~30kg,最高達150kg。其他棉區因花期頻繁施用農藥,傷蜂過重,蜜源利用價值大大降低,群產一般在10~20kg。80年代以來,全國棉花面積增長較快,部分省區積極推廣生物防治技術,它已成為當地夏秋主要蜜源。
世界主要棉花產區
中國、美國、印度、烏茲別克斯坦、埃及等。其中中國的單產量最大,烏茲別克斯坦有“白金之國”之稱。
[編輯本段]棉花在中國
9世紀阿拉伯旅行家蘇萊曼在其《蘇萊曼游記》中記述,在中國看到棉花,在花園裡被作為“花”來觀賞的。《梁書·高昌傳》記載:其地有“草,實如繭,繭中絲如細纩,名為白疊子。”
目前中原地區所見最早的棉紡織品遺物,是在一座南宋古墓中發現的一條棉線毯。元代初年,朝廷把棉布作為夏稅(布、絹、絲、棉)之首,設立木棉提舉司,向人民征收棉布實物,據記載每年多達10萬匹,可見棉布已成為主要的紡織衣料。明朝也力征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術書籍,勸民植棉。從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中所記載的“棉布寸土皆有”,“織機十室必有”,可知當時植棉和棉紡織已遍布全國。
清末,中國又陸續從美國引進了陸地棉良種,替代了質量不好產量不高的非洲棉和亞洲棉。現在中國種植的全是各國陸地棉及其變種。
[編輯本段]生長環境
1、棉花生長的光照條件
新疆棉花多為早中熟、早熟及特早熟品種,對光照長度反應不敏感。是喜光作物,適宜在較充足的光照條件下生長。棉花光補償點和光飽和點均高。據測定,棉花單葉的光補償點為750~1000lx,光飽和點為7~8萬lx。一般情況下,棉花葉片對光強的適宜范圍為8000~70000lx,此范圍下,光合強度隨光強增加而提高。
2、棉花生育的水分條件
水分是棉花體內的重要組成成分,棉花生長需要從土壤中吸收水分。棉花各生育階段生理需水要求為:播種至出苗,0~20厘米土層含水量占田間持水量的70~80%為宜;苗期,0~40厘米土層含水量占田間持水量的60~70%為宜;初蕾期,0~60厘米土層含水量占田間持水量的65~75%為宜;盛蕾期後,0~80厘米土層含水量占田間持水量的70~80%為宜,不能低於60~65%;吐絮期,土壤相對含水量保持在55~70%為宜。根據有關研究,棉田在整個生育期約有2/3的水分消耗於蒸騰,1/3消耗於土地蒸發。
3、土壤條件對棉花生長發育的影響
棉花生長發育需要水分和養料,主要通過根系從土壤中獲得,所需的溫度和空氣部分取自土壤,同時需要土壤的機械支撐才能生長。棉田土壤的理化、生物屬性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棉花的產量和品質。土壤水分、養分、溫度、空氣、鹽鹼含量、質地等均對棉花生長有很大的影響。
[編輯本段]種植技術和管理

抓好播種,確保一播全苗,是確保高產的第一個環節。播種保苗環節的栽培主攻方向是實現“五苗”,即“早、全、齊、勻、壯”。“早”就是適期播種、早出苗;“全”就是不缺苗斷壟、保證計劃密度;“齊”就是棉籽萌發出苗整齊一致;“勻”就是棉苗分布均勻一致;“壯”就是棉苗生長穩健、根系生長迅速、最終實現棉花早現蕾開花、早結鈴吐絮。播種要在搞好施肥整地造墒、選用優良品種的基礎上,抓好種子處理、足墒播種、適期播種、適量播種、適深播種、抗旱播種,同時大力推廣脫絨包衣種子技術和地膜覆蓋技術。
一、施肥整地造墒
農諺說“土是本、肥是勁、水是命”,這說明棉花播種前搞好整地施肥造墒的重要性。一般要求棉花播種前15天左右及時進行整地施肥造墒。每畝施有機肥6000—8000斤,三元復合肥100斤,鋅肥2—4斤,硼肥2斤,黃萎病發生地塊要增施鉀肥每畝硫酸鉀20—30斤。生產實踐證明,增施鉀肥,黃萎病發病株率明顯低於不施鉀肥的。施肥後,及時耕翻整地,要把地整的無明暗坷垃上暄下實、平整無窪地,能在大雨後及時排水。一般低窪地塊形成積水,容易引發黃萎病發生,嚴重時,造成棉花萎蔫死亡;平整地塊發病較輕。整地後,有水澆條件的,要及時澆水造墒,為播種打好基礎。
二、選用優良品種
“科技興農,良種先行”,種子是最基本的生產資料,是棉花增產增收的第一要素。選用優良品種,主要抓好三點:一是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種植的好品種,根據近幾年我縣種植品種的考察,比較適合我縣種植的品種有新豐66、魯棉研28、魯棉研21、魯棉研22、中抗12等。另外,有水澆條件的地塊,提倡推廣種植抗蟲雜交棉,我縣地處魯西南地區,光熱資源能夠滿足雜交棉的生長需要,種植雜交棉可以實現更高的產量,適合我縣種植的雜交棉有魯棉研15、魯棉研30等。二是選擇健子率高的棉種,一般毛籽健子率要在70%以上,脫絨包衣光籽健子率要在80%以上。另外,提倡種植脫絨包衣光籽。種子脫絨包衣,就是給棉種脫去短絨包上一層種衣劑,種衣劑中含有殺蟲劑、殺菌劑、生長調節劑等成分,包衣棉種播到土壤中後,就可以在種子周圍(3厘米)形成保護屏障,直接殺死地下害蟲和土壤中的病原菌,同時被根系吸收,將藥劑傳送棉苗的地上部,以殺死棉花苗期的主要病蟲害,對苗期病害蟲防治具有良好的效果,有效期長達45—55天,同時可以促進早出苗,促進增產,一般可以早出苗2天左右,有利於實現一播全苗、壯苗早發,棉苗整齊度高,霜前花率高,單產平均增加7—10%,同時脫絨包衣使棉種丸粒化,可以進行機械化播種,使用播種摟播種,能加快播種進度,提高播種質量。但是包衣種子播種時絕對不能進行浸種,同時播種剩余的種子要深埋地下,防止

[1] [2] [3] 下一页

燒香拜佛燒到頭發衣服是為什麼啊?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