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識別食品油桶 人們常常隨手抄起一個塑料袋就用來盛裝食品,殊不知這對人體健康是十分有害的。例如聚氯乙烯塑料是有毒的。聚氯乙烯樹脂雖然無毒,但在制造塑料過程中,加入的增塑劑具有毒性,填加的穩定劑也有毒性。所以包裝食品時,必須使用專門的食品包裝袋,絕不可亂用,在使用中應注意如下幾點:
1.聚氯乙烯制品與乙醇乙醚等溶劑接觸時會析出鉛鹽,所以用聚氯乙烯塑料存放含酒精的食品很不適宜。
2.聚氯乙烯塑料遇含油食品時,其中的鉛就會溶入食品,所以很不適宜。
3.聚氯乙烯塑料使用溫度高於50℃時,就會緩慢放出hci氣體,這種氣體對人體健康十分有害。
4.電木(酚醛塑料)和電玉(尿醛塑料)在溫度較高時使用,會產生有害的游離單體、苯酚、甲醛、尿素等毒素,都不宜作為食品包裝及盛具。
5.廢舊塑料回收再制品,因原料來源復雜,難免帶有毒成分,因此也不宜作為食品包裝使用。
人們日常用的包裝塑料一般是不加添加劑的,如聚乙烯、聚丙烯,使用這些材料制作的食品袋、油桶、快餐盒等是無毒的。
在常用塑料制品中如何鑒別其是否有毒呢?鑒別的方法頗多,如外觀法、比重法、沸水法、燃燒法等,比較簡便易行准確的方法是燃燒法。現簡介如下:
將樣品剪下一條,用鑷子夾住,在點燃的酒精燈上燃燒(如無酒精燈亦可用點燃的蠟燭代替),然後觀察其燃燒難易、離火後情況、火焰及煙色、燃燒時現象及發出的氣味等,進行綜合判斷就可知是何種塑料。
聚氯乙烯塑料:不易燃、離火即滅,火焰及煙色為底部呈綠色,尖部呈黃色,火滅後有鹽酸氣的刺激味。
聚乙烯塑料:可燃、離火後續燃、火焰及煙色底蘭頂黃、燃時不斷有熔融物下滴,發出石蠟氣味。
聚丙烯塑料:可燃、離火後續燃,火焰及煙色為橙黃色,燃時不斷有溶物下滴,有石油氣味。
聚苯乙烯塑料:易燃、離火後續燃、火焰橙黃色冒黑煙有黑炭末飛向空中、有苯乙烯臭味。
酚醛塑料(電木):難燃,離火後即滅、火焰為黃色,燃時會膨脹產生裂紋,發出苯酚的刺激味。
尿醛塑料(電玉):難燃,離火後即滅,火焰色發黃,燃時膨脹有裂紋,發出刺鼻的尿素氣味。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一段時期,美國陸軍航空隊(usaaf)利用英國、意大利的空軍基地起飛,對德國和德國占領下的匈牙利和羅馬尼亞境內的目標實施轟炸,然後到北非或蘇聯的基地降落,在那裡加油、裝填彈藥或維修,在回程中遂行新一輪的攻擊,最後返回英國或意大利的空軍基地。從1944年6月2日至9月19日,蘇聯空軍基地共維護美國飛機1030架,這些飛機完成了2207次戰斗出動,對敵方的13個大型目標投擲了大約2000噸炸彈。“穿梭”作戰是蘇美空軍協同作戰的范例。到1944年9月末,蘇軍已大大向西推進,盟軍亦大大向東推進,“穿梭”作戰的模式才被放棄。
下面是美國空軍退役中校喬治a.拉爾森講述的“穿梭”轟炸的故事。
b-17進駐歐洲
1942年7月6日,美國陸軍航空隊的第一批b-17轟炸機抵達英國,便開始在歐洲逐漸建立起一支實力可觀的轟炸機部隊。該部第8航空隊12架b-17第一次對德國占領下的歐洲實施轟炸是在1942年8月17日,具體目標是法國魯昂。b-17第一次空襲德國是1943年1月27日。那天出動了64架b-17,攻擊費格薩克的潛艇基地。但是由於整個目標籠罩在厚厚的雲層之下,轟炸機不得不放棄原定目標,轉而攻擊第二目標——威廉港。
在組織b-17轟炸機作戰的過程中,第8航空隊策劃人員認為,要最大限度展開對德轟炸,就得從分布在歐洲各地的美軍基地出發實施“穿梭”轟炸,從而使德國空軍負責防空的戰斗機力量處於極度緊張的狀態。比如說,轟炸機從英國基地起飛,轟炸德國境內的戰略目標,在北非的基地著陸補給,然後回頭轟炸德國更多的目標之後再返回英國基地。1943年8月17日第一次嘗試這種任務模式。當時317架b-17轟炸了雷根斯堡和施魏富特,那裡是德國主要的軸承生產工廠。但那天竟有51架b-17被擊落,剩下的b-17來到了北非基地。9月9日盟軍攻克意大利後,第15航空隊就在那裡為第8航空隊從英國出發實施“穿梭轟炸”開辟新的起降基地。
在准備進一步實施穿梭轟炸的過程中,美軍通過照相偵察找到了位於柏林以東和德軍占領區(匈牙利、羅馬尼亞等)的一些德國軍工廠。從理論上講,這些地方都超出了駐英國第8航空隊b-17的航程,同時也不在駐意大利的第15航空隊b-24的威脅范圍之內。如果能在蘇聯建立供穿梭轟炸用的基地,則b-17能達到德國及其占領區的所有戰略目標。這樣做的好處很多:
——將迫使德國空軍把戰斗機從西線轉移到東線,以對付駐扎在蘇聯基地上的美國轟炸機,從而削弱德國為對付盟軍解放法國而准備的防空力量;
——讓飽受壓力的蘇聯人看到美國正在展開大規模的對德轟炸行動;
如果對有戰略意義的德國軍事工業目標實施穿梭轟炸取得成功的話,有助於說服蘇聯軍政領導人,特別是斯大林,同意讓b-29駐扎在西伯利亞的蘇聯空軍基地。這樣,第20航空隊的轟炸機可以從馬裡亞納群島起飛,轟炸日本的目標,在蘇聯得到補給,然後在返回馬裡亞納的途中再次轟炸日本目標。
“狂暴行動”
盟軍建議,給在蘇聯的穿梭轟炸的代號是“狂暴行動”。1943年10月,阿諾德將軍說服華盛頓參謀長聯席會議派代表團去蘇聯,謀求蘇聯領導人同意讓b-17和為它護航的遠程戰斗機在蘇聯空軍基地獲得再次執行任務所需的補給,包括加油、裝彈、修理等。11月蘇聯領導人在莫斯科與美國軍事使團的會談中,同意了這個方案,但直到1943年11~12月德黑蘭會議時才獲正式批准。斯大林指示,為美國的b-17及其護航飛機准備6個基地。
1944年2月,蘇軍為美軍提供了3個,而不是先前同意的6個基地。波爾塔瓦、米爾哥羅德和波裡亞京三個機場都在黑海以北、基輔附近。基地距離海港不遠,有利於物資供應,但離前線很遠,加大了作戰飛行距離,而且都需要修復和重建。這意味著需要從外面調物資、設備和人員。蘇聯的建築工人,主要是婦女,利用調往黑海港口和伊朗波斯灣港口的物資加長和加固2條為b-17轟炸機准備的跑道,並改善了所有3個機場的設施,包括在遍地爛泥的滑行道和停機坪敷設鋼板,建設維修機庫和塔台,修建露天的油料、彈藥、食品和飛機備件供應站。為了守衛這些稀缺物資,還不得不派設崗哨。
建設和修復工作進展緩慢,因為蘇聯人不願意美軍人員在他們後方跑來跑去。他們不僅延誤人員、設備和物資的運輸,而且還公開限制美軍派駐蘇聯的人員數量。蘇聯人也不希望除經他們同意的b-17及其護航飛機之外的任何飛機飛越自己的領空。因為他們對盟軍存有戒心。這就影響到使用c-47直接運輸十分急需的物資。
為瓦解德國軍隊最後向諾曼底進犯,盟軍最高司令艾森豪威爾親自出面,指揮美陸軍航空隊的中型、重型轟炸機展開攻勢。這樣就開始了駐意大利的第15大隊飛機的第一次“狂暴行動”。
1944年5月3日,美航空隊斯帕茨將軍命令一個作戰聯隊(約150架)重型轟炸機和一隊戰斗機於6月初進駐蘇聯。他們的轟炸目標是德軍設在匈牙利德布勒森的指揮所和鐵路工廠。 第15航空隊司令部的作戰令是這樣的:從第2、第97、第99和第483轟炸聯隊各抽調32架b-17,組成第一次穿梭轟炸機群,目標是於6月2日實施攻擊。第306戰斗機聯隊的70架p-51為轟炸機提供護航及在目標地區進行火力掩護……最後撤到在蘇聯的基地。
2日早上6點55分,128架b-17從意大利三個基地起飛,306聯隊的70架戰斗機一直將它們順利地護送到目標地區後就前往他們在蘇聯的基地。這時,第325戰斗機聯隊的64架p-51接替第一批戰斗機,加入b-17的轟炸行列。這裡是巴爾干軍事鐵路交通要沖,轟炸任務完成得很出色。此後,機群來到在蘇聯的基地。雖然天下著雨,他們凱旋飛來還是受到了當地民眾和蘇聯高層軍官的熱烈歡迎。
在基地,每個美國機械員都配備兩名蘇聯士兵,幫助准備和維修飛機。期間也發生過由於蘇聯士兵裝炸彈沒有固定好而掉下來砸了美國領航員的頭的事故。機場上帳篷連著帳篷,中間還有露天食堂。為慶祝轟炸勝利,兩軍的攝影師們忙著照相,蘇軍樂隊還舉辦了一個音樂會。由於下雨,轟炸機在基地多滯留了三天。
4天後,b-17及其護航機隊從蘇聯三個基地出發,去轟炸德軍占領下羅馬尼亞的加拉茨。這次出動了104架b-17。這次任務完成得很出色。德軍飛機被炸得碎片亂飛,烈火沖天。當時德軍的fw190戰斗機追上來,要攻擊美軍的轟炸機,最後被p-51擊落了6架,美軍自己損失2架,遂又回到了蘇聯基地。
此後5天裡,美國人巡視了基地周圍的機場。看到這裡還有不少蘇聯通過“租借協定”獲得的美國飛機,如貝爾p-39、寇蒂斯p-40、道格拉斯a-20和北美b-25。9天後,這些b-17裝備完畢又前去攻擊德國目標,然後回意大利基地。這次選擇的是布加勒斯特東北209公裡的福薩尼機場。這次出動了127架b-17和62架p-51。雖然當時目標上空氣象情況很不利,而且地面高炮火力十分猛烈,但領頭的b-17還是准確地把炸彈投到機場,隨後的b-17把地面的德軍飛機逐個摧毀。德國戰斗機me109立刻起飛迎戰,p-51即上來攔截,但還是有一架b-17被擊落,p-51也損失2架。德軍8架戰斗機被擊落,15架在地面被摧毀。到6月11日下午1點30分,最後一架飛機在意大利基地著陸為止,標志著第一次往返蘇聯的穿梭轟炸的完成,其轟炸和作戰效果超過預期目標。
德國人反撲
第二次穿梭轟炸自1944年6月21日開始。這次有145架b-17從英國基地出發,由兩個大隊的p-51戰斗機護航。到接近德國海岸的地方,p-47返回英國,由一個大隊70架p-51來接替護航任務。轟炸機分為兩隊,123架前往轟炸柏林以南的合成石油工廠,21架則轉而攻擊埃爾斯特韋達周圍的目標。這時護航的p-51由另一撥51架p-51來接替。
德國空軍為對付這次襲擊作好了准備。當美國轟炸機隊飛過蘇聯的布雷斯特立托斯克東南80公裡時,20~30架戰斗機立刻起飛攔截。在攻擊過程中,有6架被p-51擊落。b-17和p-51各有一架損失。至此事情還遠沒有結束。德國的遠程雙發轟炸機亨克爾he111h悄悄跟隨美國機隊來到蘇聯,發現了美軍的兩個轟炸機基地。在美軍沒有覺察的情況下,he111h將該情報發回德空軍東區司令部。晚上7點,消息傳到空軍邁斯特辦公室,德國人迅速准備午夜偷襲。當時蘇軍隱約聽見好像有大隊德軍飛機在高空雲層之上飛來,但遺憾的是,沒有人通過無線電或電話發出警告。
德軍的空襲開始了。先是一架高空飛行的he111h在蘇聯的美軍基地上空盤旋,投下帶傘的曳光彈,以照亮機場,使其他的he111和護航的bf109得以順序投彈。德軍反復攻擊機場達2小時之久。總共有70架轟炸機投下爆破彈、燃燒彈和殺傷彈,而bf109則掃射美國飛機和投放對付人員的地雷。德國人摧毀了43架b-17,嚴重損壞26架。第二梯隊he111h攻擊了皮亞廷機場,摧毀了15架p-51。至於被摧毀的蘇聯從美國租借來的其他各型飛機數目不詳。
這次襲擊還破壞了露天存放在油桶中的170萬升航空燃油,導致一名美國航空人員和25名蘇聯地面人員喪生。由於蘇聯機場防空力量薄弱,因而德國飛機如入無人之境。美國戰斗機無一能起飛迎戰,附近機場的蘇聯戰斗機也無一前來助戰,或攔截德國入侵者。
1944年6月22日清晨,為預防德國繼續來犯,美航空隊東區司令命令劫後余生的b-17和p-51撤向後方,撤到德國轟炸機航程之外。事實證明,這是英明的決策。因為德國偵察機隨後又來到美軍基地,he111h又攻擊了該機[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