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它們破壞了貯存的油料、彈藥和炸彈,也破壞了跑道和一些設施。這兩次攻擊使蘇聯為穿梭轟炸做了很久的大量工作付之一炬。於是,美國又派遣駐英國的第8航空隊維修官員及其下屬來穿梭基地緊急搶修被損的b-17,否則這些飛機再遭襲擊就成為不可收拾的殘骸了。
美軍維修人員和蘇聯地勤人員一起用“拆東牆,補西牆”的辦法,盡可能拼湊並恢復了若干架b-17。這期間穿梭轟炸處於暫停狀態。然後這些恢復飛行的飛機飛到意大利基地去進一步修復。
其間上面要求美航空隊和蘇軍官員考慮下一步穿梭轟炸如何進行。他們的意見是加大飛機停放的間距,使之難以在一次轟炸中都被擊中,並疏散存放油料、彈藥。人們也認識到,需要增加地面防空火力,同時加強空襲警報演習和訓練。美方也提出增加夜間戰斗機,以保護機場,但蘇方不同意在其領土上部署更多的美國飛機和人員。鑒於明顯地有可能再次遭受襲擊,美軍修改了它的穿梭轟炸方案,將攻擊目標集中在德國軍事目標,同時將出擊的飛機先飛到原來的基地過夜,以便有充分時間加油,加裝武器,以減少在地面受攻擊的風險。 4天後,b-17開始攻擊德洛霍貝茨的煉油廠。到9月中旬,穿梭轟炸一直在繼續進行,但狂風暴雨的天氣常常使空襲中斷幾天甚至幾個星期。
8月1日,波蘭地下工作者給盟軍設在英國的司令部發電,要求緊急空投食品、彈藥、武器和藥品,以支援他們在敵占區堅持艱苦的抵抗運動。但蘇聯領導人卻另有自己的打算,他們不想在打敗德國人之後,讓這些反法西斯斗士出來領導波蘭。蘇軍有意把他們擋在華沙城外,給德國人以時間,把他們給鎮壓下去。蘇軍的理由是,為休整和補充部隊裝備,這種拖延是必要的。直到9月11日,空投才得到批准。這個事件也進一步增加了美蘇之間的摩擦。
獲得批准後,美軍還需要一些時間做准備,把炸彈換成供應物資。到9月18日,107架b-17裝載著帶降落傘的物資從英國出發了。護航的p-51有150架之多。起飛不久,3架b-17發生故障返航了,另外兩架被德軍戰斗機擊落。其他飛機先後到達華沙上空,在兩個小時的時間內,總共投下了1284箱物資。但據估計,抵抗運動戰士們只收到其中的130~300箱,其余的都被德軍揀走了。
空投後,64架護航飛機返回英國,86架伴隨b-17到蘇聯基地。次日,這些飛機從蘇聯基地起飛轟炸德軍在匈牙利索爾諾克的指揮部。9月22日,b-17和p-51都返回了英國。至此,在蘇聯的穿梭轟炸任務就此結束了。到10月,只有200名美軍人員還留在蘇聯基地,但他們不准離開機場,並和蘇軍相隔離。這批美國人一直呆到德國向盟軍無條件投降為止。
評價
此後,盟軍的情報和任務策劃人員為這一段“穿梭轟炸”作了一個客觀的評價,其中的要點是:
——為實施“穿梭”轟炸,美國航空隊經常和蘇聯高層軍官和政治領導人保持會晤;
——穿梭轟炸向蘇聯軍隊和政治領導人展示了,美航空隊對德國和納粹政權進行著一場艱苦卓絕的空戰,並和東線的蘇軍緊密合作;
——盟軍領導人曾希望通過在穿梭期間與蘇軍密切合作,取得蘇方同意,為美國b-29在西伯利亞提供穿梭基地,以便讓第20航空隊從太平洋馬裡亞納群島實施穿梭轟炸;
——利用蘇聯基地對德進行戰略轟炸期間美軍花費的器材(設備、燃油、彈藥、武器)要比它從英國和意大利基地起降更多;
——從蘇聯基地往返的穿梭轟炸並沒有迫使德國空軍把大量戰斗機從西線轉移到東線;
——德軍指揮官正確判斷出,美國航空隊穿梭轟炸作戰缺乏基礎,料到它持續不了多久,它更多的是起到一種宣傳作用,讓人看到蘇聯和盟軍的合作。
但具體實施穿梭轟炸的機組和戰斗機駕駛員們對他們的成就的看法則積極得多。他們認為:
——他們對指定的目標投放了1200噸以上的炸彈;
——美航空隊情報部門觀看完成任務後對目標區所拍攝的照片表明,這些目標都被全部摧毀,或受到重創;
——德國民眾的士氣受到很大的影響,因為他們處在盟軍轟炸圈內,並面臨著一天24小時都有可能遭受轟炸的威脅——白天受美軍轟炸,夜間受英國轟炸;
——從蘇聯基地組織實施穿梭轟炸行動是一種創新的戰略方案。
不管怎樣,穿梭轟炸只是二戰中盟軍對德空戰的一小部分,它淹沒在美國航空隊和英國轟炸司令部對大量德國城市大規模摧毀性打擊之中。但在一段時間裡,蘇美兩國空軍曾直接合作打擊過共同的敵人,這在空戰史上書寫了一個鮮為人知的篇章。
請看新一期國際展望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