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處,用紗布包扎好。 荞麥粉、麥粉各15克,硫磺24克。將硫磺研粉,與前2味混勻,撒於患處,紗布包扎。此方用於已潰破的凍瘡。 茄子根10個,花椒3克。加水煎湯,洗患處,每日數次。 活蟹1只,蜂蜜適量。將活蟹燒存性,研為細末,以蜂蜜調勻,塗於患處,紗布固定。每日更換2次
參考資料: http://www.goodmami.com/html/yingyangbaojian/43166.html
冬天又來了,好多人的手腳又會被凍傷了,我這裡有一個好用的方法,大家不妨一試哦!非常簡單,就是去藥店買一盒“十滴水”,一盒裡有十小瓶(象眼藥水一樣的小瓶子),大概1塊錢,藥水是黃褐色的,用帶塑料頭的小圖釘在瓶口正上方扎一個小眼,將藥水塗在被凍傷的地方(洗過手就塗,或者有時間就塗,沒有次數限制,當然塗的次數多了會好的快些),塗過後還將圖釘扎在小眼上,這樣即使瓶子倒了藥水也不會灑出來,有時間的話最好按摩一會兒,當然如果凍傷的厲害被凍爛了就不要按摩了,一般情況下一瓶藥水用不完就會好了。這樣一盒藥就夠自己和親戚朋友用上一個冬天了。
這個方法非常好用哦,以前我也不相信這麼簡單就能治好的,我的手也是年年凍,但是並不厲害,得到了這個方法後買了一盒十滴水但是並沒有試,藥一直在那兒放著,後來我的同事讓我幫她找找有沒有治凍傷的方法,她的手每年都被凍爛,而且試了很多藥都不見好,於是我拿了兩瓶十滴水很她用一下,誰知竟然很快就好了,如今我們同事冬天手凍了都會用這個方法。當然腳被凍傷了也可以用的 為防凍,冬天應常吃狗肉、羊肉、鹿肉、龜肉、麻雀肉、鹌鹑肉、鴿肉,蝦、蛤蜊、海參等,這些食物均可增加熱量防寒增溫,同時再穿暖一點。 至於湯肴,小的時候就和家裡人一起吃大白菜加些肉、魚、海鮮類制湯菜火鍋取暖防寒,生活好一點的人家在舊歷九月九日起加菊花鍋就是雜品火鍋,取暖保溫,如脾胃一暖,四肢受益,再盡量穿暖,自然不會凍傷了。 菊花火鍋是以海米煮湯取味,可加各種凍肉(不限羊肉)就地取材,葷素雜燴凍豆腐、粉條、肉(素)丸子、焖子(以肉湯澱粉制成的凍膠)海帶、海藻、海白菜、墨斗魚、海參、大蝦根據情況適當調料,多喝鮮湯就飯,吃一些餅子、饅頭、花卷。 產婦、體弱、幼兒、老人、病後者可於鍋中加黃芪、當歸,黃芪補氣生血,當歸補血通達四肢百骸,四肢末端或暴露在外面眼耳鼻口等部位皆可達到,所以說可以預防凍傷。另外,可食當歸生姜羊肉湯:當歸25克,生姜5克,羊肉500克,可以炒、炖、湯、火鍋,隨個人喜好而服食。一個說法“芪外參內草中央”,芪指黃芪,可以做菜吃,補外防寒;參可用指黨參,也可以用種植的人參,它補內髒;甘草,內蒙、山西、長城內外均可見野生品種,之補中央,即脾胃。比例可以4∶2∶1。凍瘡是局部皮膚的輕度凍傷,常發生於手背、指背、腳跟、腳趾、耳廓、臉頰和鼻尖等暴露部位,並且容易在同一部位年年復發。輕者局部紅腫,稍遇暖和,就又癢又痛;重者患處可發生破潰,甚至感染。凍瘡會反復發生。而在夏季治療凍瘡,正是中醫學的一大特色。《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曾提出“春夏養陽”治療法則。根據中醫陰陽四時消長變化論,人體陽氣春夏多生發而旺盛,秋冬多收斂而衰弱,這是人與自然相應的結果。利用夏季氣溫高,機體陽氣充沛的有利時機,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使一些宿疾如凍瘡得以恢復。
凍瘡的治療有以下方法: 1,對凍傷未破者,外擦豬油蜂蜜膏,即30%的豬油與70%的蜂蜜混合。 2,蘿卜片煮熟趁熱貼敷患處或用茄秸或艾蒿加水煮沸,待水溫降職40℃左右時浸泡患處,每次20分鐘。 3,對凍傷潰破者可用鍛明礬30克、干姜30克(炒黃)研成細粉外敷破潰處。治療凍傷必要時還可內服煙酸、蘆丁、維生素c等。 4,敷中藥:取白芨10克,凡士林100克,先將白芨研成細末,再將凡士林加入白芨粉中調成軟膏,每天3次外塗患處,連用10天可治愈。 5,羊油:冬季氣溫低,很多人常會生凍瘡,手腳腫痛難忍,且奇癢令人難受,現有一法可以為你解除痛苦:拿羊油用火烤融,塗到凍瘡處,會稍有痛感,這說明已有藥效,堅持塗一個星期可痊愈。次年6月用姜摩擦曾生凍瘡處,以後就不會再生凍瘡。 6,甘油:在每晚臨睡前用溫開水泡3到5分鐘凍傷處,然後塗上一層甘油,來回揉擦凍傷位置兩三分鐘左右去入睡,不要用水洗掉,連續使用三四次就有效果。 7,紅辣椒:用曬干的紅辣椒泡在燒開的水中,稍微冷卻後把凍傷的手或腳放進水中,泡到水涼後拿出來,然後把泡在水中的紅辣椒取出來貼到凍傷的地方用布包好(最好是在晚上臨睡覺前做),第二天早上取下來,使用兩次就可痊愈。如果是重患者,可再接著用幾日。用辣椒包住凍傷處,過一會兒會很難受,只要你堅持到第二天早上就會有效果。 8,蘿卜葉:把新鮮的老的蘿卜葉子用來煲水,然後把煲好的水連同蘿卜葉一起泡腳,泡到水涼了為止,可以立刻止癢。這樣多泡幾次,凍瘡就沒了,很見效的。 9,外敷法:有凍傷病史者,每年秋季開始,就用手掌搓熱患處,每天早晚各一次,如此堅持到次年春天。若能連續控制兩個冬季不發病,就說明基本治愈了。 10,對於已有的凍傷處,沒有潰爛的話可以用等量的冬瓜皮、茄子根煎水洗患處;或者用30克辣椒粉,加250毫升水煮沸,擦洗患處。如果凍傷處已潰爛,可將蜂蜜塗在消毒紗布上,貼敷患處。上述方法簡單易行,不妨一試。 11,霜打老的茄子秸,熬水泡洗。 12,熱水泡洗後,用豬油(雞油)塗抹後在火上烘烤干,然後用干布擦淨,每日兩次幾日後即好。 另外,不知你是哪裡人,如果是南方人就不好說了: 北方有一個古老方法,不知道對你是不是還有效,當然還要有條件,你得跑北方一趟:深冬剛下的大雪,取些搓手,就可以治愈啦,而且永不復發(絕大多數人哦)。 治凍瘡六法
1、茄辣蒜洗法:取干茄子梗莖100克,辣椒莖60克(缺時可用干辣椒30克),大蒜一把(約150克),共煎水趁熱浸泡患處,每日1次,連用三次。
2、桂蘇陳洗法:取桂枝、蘇葉各50克,陳皮20克,加水500毫升,煮沸15分鐘,去除藥渣,待藥液涼至40度左右,將患處浸入藥液約15-20分鐘,每日3次。適於凍瘡初起,紅腫瘙癢,瘡面未潰者。
3、柏硝敷法:取芒硝、黃柏各適量。凍瘡未潰者,芒硝用量大於黃柏一倍;已潰破者,黃柏用量大於芒硝一倍。兩藥共為極細末,用時以冰水或雪水調敷患處,每日換藥1次。局部症狀輕微者,可按未潰破用藥比例,將黃柏煎水溶化芒硝,外洗患處。未潰破者5-6日為一療程,潰破者10-11日為一療程。
4、芫花萸酊:取芫花6克,紅花3克,吳茱萸10克,浸入普通白酒或75%酒精150毫升內1-2周後,過濾去渣備用。用時取藥液外搽患處。連用2-3天。
5、紅靈酒:取當歸、桂枝各60克,紅花、川椒、生姜各15-30克,細辛15克,冰片5-10克。上藥入普通白酒或75%酒精1000毫升中浸泡7天,紗布過濾,裝瓶備用。使用時將患部洗淨拭干,用藥棉蘸藥液塗擦局部(未潰爛者),每天4-5次,連用5-7天。
6、當歸四逆湯熏法:取當歸、芍藥各20克,桂枝15克,細辛、甘草各5克,木通、生姜各10克,大棗5枚。將藥入適宜容器內,加水500毫升,加熱煮沸(文火)後5分鐘離火。用蒸氣熏凍瘡部位,待藥液降至適當溫度,將凍傷部位浸入帶有藥渣的藥液內浸泡15-20分鐘。每天兩次。一劑藥可連續用4次。適用於學齡兒童的手足凍瘡。冬天又來了,好多人的手腳又會被凍傷了,我這裡有一個好用的方法,大家不妨一試哦!非常簡單,就是去藥店買一盒“十滴水”,一盒裡有十小瓶(象眼藥水一樣的小瓶子),大概1塊錢,藥水是黃褐色的,用帶塑料頭的小圖釘在瓶口正上方扎一個小眼,將藥水塗在被凍傷的地方(洗過手就塗,或者有時間就塗,沒有次數限制,當然塗的次數多了會好的快些),塗過後還將圖釘扎在小眼上,這樣即使瓶子倒了藥水也不會灑出來,有時間的話最好按摩一會兒,當然如果凍傷的厲害被凍爛了就不要按摩了,一般情況下一瓶藥水用不完就會好了。這樣一盒藥就夠自己和親戚朋友用上一個冬天了。
這個方法非常好用哦,以前我也不相信這麼簡單就能治好的,我的手也是年年凍,但是並不厲害,得到了這個方法後買了一盒十滴水但是並沒有試,藥一直在那兒放著,後來我的同事讓我幫她找找有沒有治凍傷的方法,她的手每年都被凍爛,而且試了很多藥都不見好,於是我拿了兩瓶十滴水很她用一下,誰知竟然很快就好了,如今我們同事冬天手凍了都會用這個方法。當然腳被凍傷了也可以用的 為防凍,冬天應常吃狗肉、羊肉、鹿肉、龜肉、麻雀肉、鹌鹑肉、鴿肉,蝦、蛤蜊、海參等,這些食物均可增加熱量防寒增溫,同時再穿暖一點。 至於湯肴,小的時候就和家裡人一起吃大白菜加些肉、魚、海鮮類制湯菜火鍋取暖防寒,生活好一點的人家在舊歷九月九日起加菊花鍋就是雜品火鍋,取暖保溫,如脾胃一暖,四肢受益,再盡量穿暖,自然不會凍傷了。 菊花火鍋是以海米煮湯取味,可加各種凍肉(不限羊肉)就地取材,葷素雜燴凍豆腐、粉條、肉(素)丸子、焖子(以肉湯澱粉制成的凍膠)海帶、海藻、海白菜、墨斗魚、海參、大蝦根據情況適當調料,多喝鮮湯就飯,吃一些餅子、饅頭、花卷。 產婦、體弱、幼兒、老人、病後者可於鍋中加黃芪、當歸,黃芪補氣生血,當歸補血通達四肢百骸,四肢末端或暴露在外面眼耳鼻口等部位皆可達到,所以說可以預防凍傷。另外,可食當歸生姜羊肉湯:當歸25克,生姜5克,羊肉500克,可以炒、炖、湯、火鍋,隨個人喜好而服食。一個說法“芪外參內草中央”,芪指黃芪,可以做菜吃,補外防寒;參可用指黨參,也可以用種植的人參,它補內髒;甘草,內蒙、山西、長城內外均可見野生品種,之補中央,即脾胃。比例可以4∶2∶1。特別怕冷應該怎麼辦?
http://wiki.sina.com.cn/b/6264870.html
治療法:
凍瘡初起時,用電吹風直接吹患處,每次5至10分鐘,吹2、3次後即見好轉。 冬天地裡的辣椒秸、茄子秸適量,煮水燙洗。 直接用鹽開水燙洗。 用老樟樹鮮葉和枝條適量,搗爛後入鍋加水煎成濃汁,然後將凍瘡患處浸泡10-20分鐘,1-2次即痊愈。此法也可起到預防作用。 將青礬100克溶化於1500毫升水中,先將受凍部位置於熱水蒸氣上熏,待水溫後,再用藥液頻洗患部。第二次將此藥液煎開,同上法治療,連用2-3天。本方適用於手、腳、耳廓未破之凍瘡,已潰爛者忌用。 芒硝、黃柏適量(未潰破者芒硝用量多於黃柏1倍,已潰破者黃柏用量多於芒硝1倍)。共研細粉,以冰水或雪水(冷水欠佳)調敷患處,每日換藥1次。局部症狀輕微者可按未破者用藥比例,將黃柏水煎,溶化芒硝外塗患處。 肉桂、冰片、樟腦各2克,炙乳香、炙沒藥各10克,分別研細後拌勻,配入適量凡士林調成軟膏,先以蘿卜湯或淡鹽水清洗潰爛面,再將此膏塗於患處,2-3天1次。 辣椒(色青紫、味辣、去蒂)50克,苯酚2克,甘油50毫升。先將辣椒煎煮半小時,過濾取液50毫升,另將苯酚置於甘油中,兩液合並混勻。用時先用30-40攝氏度溫水洗淨患處,並浸泡10分鐘左右,擦干後將上藥塗擦於患處。本方適用於早、中期未潰破之凍瘡。 螳螂子適量。擠出汁液,塗患部。 茄子秸、煙秸、辣椒秸各適量。水煎,洗患處。 辣椒、生姜各15克,白蘿卜30克。水煎沸20分鐘,洗患處。 凍山楂適量。燒熟後取肉搗泥,敷於患處。 麻雀腦子適量,塗患處。 鮮櫻桃適量,裝瓶密封,埋在地下。入冬取出塗擦患處。 甘草20克。水煎,每晚睡前燙洗患處。 柿子皮適量。炒炭研末,香油調敷於患處。 雞蛋黃適量。置勺中小為煉油,塗於凍傷潰爛處,用紗布包扎好。 荞麥粉、麥粉各15克,硫磺24克。將硫磺研粉,與前2味混勻,撒於患處,紗布包扎。此方用於已潰破的凍瘡。 茄子根10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