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1歲寶寶有腳氣怎麼辦正文

1歲寶寶有腳氣怎麼辦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1歲寶寶有腳氣怎麼辦
 
不要亂用藥物。還是看一看醫生吧。
 
不要亂用藥物。還是看一看醫生吧。
 
足光粉洗腳會讓腳上的皮全部脫落掉,寶寶皮膚太嫩,應該不適合使用。
派瑞松加綠藥膏(也就是林可霉素多卡因凝膠),兩種藥膏混合在一起,攪拌均勻後,塗在腳上。每天塗兩次,懶的話,每晚塗一次也可以。一星期就可見效。我想寶寶小,只要堅持一個月就行了吧。可以除根,不在復發。我親自給我老公用過,他用了不一星期不到就見效,大概用有兩個月吧,就全好了。現在都有5個月了也沒復發。你可以試試。
派瑞松只要17。5元左右,綠藥膏只要2。5元左右,這兩種藥在藥店都可以買的到。
得腳氣的人很多,可是怎樣治的人很少,得有腳氣的朋友們可以試試。
我也是在老一輩那兒聽到的,試了還真的有用。
 
去醫院看看
 
達克寧應該可以吧!最好是避免交叉感染!
 
宏德腳氣醫所專治各種腳氣!如:香港腳.腳癬.腳癢.腳臭.腳汗.爛腳丫.多年頑固性腳氣等!!特制秘方,采用中西藥結合,療效顯著!!本秘方療效勝過市面上普通的藥品!!真正從根本上解決腳氣患者的困擾!讓患者安心.省事!!  本醫所可以為需要者寄藥!患者也可以親自來我處進行治療!!聯系電話:15880710918  或咨詢qq:1137158789  !療效見證實力! [宏德腳氣醫所]
 
腳氣是比較常見的

腳氣為何反復發作

在通常情況下,腳氣的症狀消除後,真菌仍然會存活在皮膚鱗屑或鞋襪中,當遇到潮濕溫暖的環境,真菌又會大量繁殖,導致腳氣復發。還有一部分人不注意養成愛清潔講衛生的好習慣,就算腳氣已被治愈,一旦長時間穿不透氣的鞋襪,使用他人的腳盆、拖鞋、毛巾,或在公共浴室、游泳池和地毯上赤腳行走等,也很容易再次感染而導致腳氣復發。因此,反復發作成為腳氣的一大特色。


生活中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腳氣是小毛病,不影響日常生活,沒有什麼大不了,治不治都無所謂。其實這種想法完全錯誤,腳氣既影響日常生活,又影響個人形象,而且容易傳染到身體其他部位,還容易傳染給家人,嚴重時還可導致繼發性感染。所以,患了腳氣一定要認真治療。穿“涼拖”要防腳受傷

怎樣治療才徹底

腳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症狀較輕的腳氣可以外用抗真菌藥如蘭美抒、美克或派瑞松軟膏等。但如果是慢性腳氣,皮膚肥厚角化,用一般外用藥達不到徹底治愈的目的。為了徹底根治腳氣,可以內服蘭美抒或斯皮仁諾(伊曲康唑),但這兩種藥物在使用前一定要把握好適應症和禁忌症,故必須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此外,腳氣有不同的類型,在治療上也不盡相同。但往往有不少不負責任的醫生,在治療腳氣時,不分青紅皂白,不分腳氣類型,隨便拿上一些腳氣藥水就給病人用,結果卻適得其反,使病人病情加重,愈治愈壞。有時甚至會引發新的並發症,如皮膚過敏、接觸性皮炎,或誘發癬菌疹等,使病情不可收拾。因此要根據腳氣的不同類型,分析病情進行治療。

水疱型腳氣,要選擇既有抗過敏作用,又有抗真菌作用的藥物,如派瑞松、益膚清、酮康王等,劑型要選擇霜劑,要避免用酒精制劑(如腳氣水、韋氏洗劑等),避免因此而引起過敏反應。如果有大量水疱,且出現浸漬、糜爛,可以用復方硫酸銅液1:20泡足,也可用馬齒苋60克,煎水,泡腳。

角化過度型,可用腳癬藥膏或1%~3%克霉唑霜等。

如果是趾間感染,應先用腳氣粉等,待皮損收干脫皮後,再用克霉唑霜或槿皮酊等藥。也可以用派瑞松、益膚清、蘭美抒(丁克)、美克等膏劑塗搽。

如果合並有過敏現象(如瘙癢、出現密集小疙瘩及小水疱等),就要避免用刺激性的藥物,如腳氣藥水(如水楊酸酊)。

如果出現發燒,局部皮膚紅腫,考慮有丹毒,或有淋巴管炎時,就需要找醫生,采用抗生素治療,如內服紅霉素、阿莫西林或注射青霉素等治療。

如果遇到反復發作的腳氣,或出現癬菌過敏、癬菌疹,或者慢性角度增厚型腳氣,或合並甲癬(灰指甲),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抗真菌藥(如蘭美抒、斯皮仁諾等)。

足癬雖說不上是什麼大病,現在已有很多藥物能將其治好,但令人煩惱的是此病極易復發或再感染,所以治療要徹底,不要見皮損稍有好轉就停藥。即使已經治愈,也應注意遠離傳染源,不要再被感染上。
 
氣(腳臭)是由於身體的小汗腺分泌旺盛,汗腺分泌物在細菌、霉菌分解下產生穢臭。出汗促使細菌容易繁殖,因此腳臭常與多汗症伴發。

自療注意事項:
(1)要注意清潔,保持皮膚干燥,保持腳部清潔,每天清洗數次,勤換襪子。
(2)平時不宜穿運動鞋、旅游鞋等不透氣的鞋子,以免造成腳汗過多,腳臭加劇。
(3)積極消除誘發因素,如腳汗、腳癬等。
(4)勿吃容易引發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蔥、生蒜等。
(5)情緒宜恬靜,激昂容易誘發多汗,加重腳臭
(6)本症以外治法為主。
自治療法:
(1)將腳放在50-60℃的熱水中多燙幾次,每次15分鐘,每日1-2次。
(2)用重物將絲瓜絡壓平做成鞋墊,可除去腳汗引起的腳臭。
(3)葛根15克、研成細末,加白酒15克、再加適量水,煎後洗腳,每日1次,1周後,可除去腳汗引起的腳臭。
(4)洗腳時,在水中加入米醋10-15毫升,調勻後,將雙腳浸泡15分鐘左右,每日1次,連續3-5天,腳臭即可消失。
(5)洗腳時,在熱水中加50克白礬,浸泡10分鐘左右,可除腳臭。

醫學上通常將腳氣分三型:糜爛型、水疱型、角化型腳氣。

1.糜爛型:好發於第三與第四,第四與第五趾間。初起趾間潮濕,浸漬發白或起小水疱,干涸脫屑後,剝去皮屑為濕潤、潮紅的糜爛面,有奇癢,易繼發感染。

2.水疱型:好發於足緣部。初起為壁厚飽滿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圍無紅暈。自覺奇癢,搔抓後常因繼發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好發於足跟。主要表現為皮膚粗厚而干燥,角化脫屑、搔癢,易發生皲裂。本型無水疱及化膿,病程緩慢,多年不愈。
醫學上通常將腳氣分三型:糜爛型、水疱型、角化型腳氣。

1.糜爛型:好發於第三與第四,第四與第五趾間。初起趾間潮濕,浸漬發白或起小水疱,干涸脫屑後,剝去皮屑為濕潤、潮紅的糜爛面,有奇癢,易繼發感染。

2.水疱型:好發於足緣部。初起為壁厚飽滿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圍無紅暈。自覺奇癢,搔抓後常因繼發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好發於足跟。主要表現為皮膚粗厚而干燥,角化脫屑、搔癢,易發生皲裂。本型無水疱及化膿,病程緩慢,多年不愈。
1.家庭用藥

(1)糜爛型:先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或0.1%雷佛奴爾溶液浸泡,然後外塗龍膽紫或腳氣粉,每日2次,待收干後再外搽腳氣靈或癬敵藥膏,每日2次。

(2)水疱型:每日用熱水泡腳後外搽克霉唑癬藥水或復方水楊酸酊劑一次。皮干後再搽腳氣靈或癬敵膏。

(3)角化型:可外用復方苯甲酸膏或與復方水楊酸酒精交替外用,早晚各一次。最好塗藥後用塑料薄膜包扎,使藥物浸入厚皮,便於厚皮剝脫。

(4)近年來臨床上應用足光粉治療各型腳氣,療效顯著,每晚泡腳一次,3次奏效。具體用法可見說明。

2.中藥及偏方

(1)枯礬、黃柏、五倍子、烏賊骨,任選一種研末備用,洗淨腳後撒於患處。適用於糜爛型。

(2)苦參、白藓皮`馬齒苋、車前草各30克,蒼術、黃柏各15克,每日煎洗1-2次。對水疱型或有感染時應用有良好效果。

(3)白鳳仙花30克,皂角30克,花椒15克,任選—種,放入半斤醋內,浸泡一天後,於每晚臨睡前泡腳20分鐘。連續治療7天,對角化型有良效。

3.腳氣是一種傳染性皮膚病,應避免搔抓,防止自身傳染及激發感染。洗腳盆及擦腳毛巾應分別使用以免傳染他人。

4.用藥治療的同時,對病人穿的鞋襪要進行消毒處理。可用日光曝曬或開水燙洗,最好用布塊蘸10%福爾馬林液塞入鞋中,裝入塑料袋封存48小時,以達滅菌目的。
足光粉洗腳會讓腳上的皮全部脫落掉,寶寶皮膚太嫩,應該不適合使用。
派瑞松加綠藥膏(也就是林可霉素多卡因凝膠),兩種藥膏混合在一起,攪拌均勻後,塗在腳上。每天塗兩次,懶的話,每晚塗一次也可以。一星期就可見效。我想寶寶小,只要堅持一個月就行了吧。可以除根,不在復發。我親自給我老公用過,他用了不一星期不到就見效,大概用有兩個月吧,就全好了。現在都有5個月了也沒復發。你可以試試。
派瑞松只要17。5元左右,綠藥膏只要2。5元左右,這兩種藥在藥店都可以買的到。
得腳氣的人很多,可是怎樣治的人很少,得有腳氣的朋友們可以試試。
我也是在老一輩那兒聽到的,試了還真的有用。
去醫院檢查一下確認是什麼類型的腳氣,是營養缺乏還是真菌感染?不能自己隨便就抹藥。生活上也注意以下方面:1.經常洗腳2.在腳上使用爽身粉3.使用止汗劑4.經常更換襪子5.穿通風的鞋子6.睡前以酒精擦拭腳部,再撒些除臭粉,然後用塑膠袋套腳,以誘發流汗,次日清洗腳部,再予以擦乾,連續如此一周,接著再每周一至兩次7.經常泡腳8.以茶包煮水,再用腳浸入二十至三十分鐘,擦乾後撒爽身粉,可防止腳臭復發&9.也可以粗鹽溶於水泡水10.醋酸鋁、重碳酸鈉及醋溶於水泡腳,都有除臭的作用11.冷熱交替的泡腳,有助減少流汗,防止腳臭12.保持平靜13.注意飲食14.勿過度勞動足部
腳氣是比較常見的

腳氣為何反復發作

在通常情況下,腳氣的症狀消除後,真菌仍然會存活在皮膚鱗屑或鞋襪中,當遇到潮濕溫暖的環境,真菌又會大量繁殖,導致腳氣復發。還有一部分人不注意養成愛清潔講衛生的好習慣,就算腳氣已被治愈,一旦長時間穿不透氣的鞋襪,使用他人的腳盆、拖鞋、毛巾,或在公共浴室、游泳池和地毯上赤腳行走等,也很容易再次感染而導致腳氣復發。因此,反復發作成為腳氣的一大特色。


生活中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腳氣是小毛病,不影響日常生活,沒有什麼大不了,治不治都無所謂。其實這種想法完全錯誤,腳氣既影響日常生活,又影響個人形象,而且容易傳染到身體其他部位,還容易傳染給家人,嚴重時還可導致繼發性感染。所以,患了腳氣一定要認真治療。穿“涼拖”要防腳受傷

怎樣治療才徹底

腳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症狀較輕的腳氣可以外用抗真菌藥如蘭美抒、美克或派瑞松軟膏等。但如果是慢性腳氣,皮膚肥厚角化,用一般外用藥達不到徹底治愈的目的。為了徹底根治腳氣,可以內服蘭美抒或斯皮仁諾(伊曲康唑),但這兩種藥物在使用前一定要把握好適應症和禁忌症,故必須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此外,腳氣有不同的類型,在治療上也不盡相同。但往往有不少不負責任的醫生,在治療腳氣時,不分青紅皂白,不分腳氣類型,隨便拿上一些腳氣藥水就給病人用,結果卻適得其反,使病人病情加重,愈治愈壞。有時甚至會引發新的並發症,如皮膚過敏、接觸性皮炎,或誘發癬菌疹等,使病情不可收拾。因此要根據腳氣的不同類型,分析病情進行治療。

水疱型腳氣,要選擇既有抗過敏作用,又有抗真菌作用的藥物,如派瑞松、益膚清、酮康王等,劑型要選擇霜劑,要避免用酒精制劑(如腳氣水、韋氏洗劑等),避免因此而引起過敏反應。如果有大量水疱,且出現浸漬、糜爛,可以用復方硫酸銅液1:20泡足,也可用馬齒苋60克,煎水,泡腳。

角化過度型,可用腳癬藥膏或1%~3%克霉唑霜等。

[1] [2] 下一页

英氏的果蔬面有幾中口味啊?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